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论纲

2015-03-30 10:47王建民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5年3期
关键词:儒学伦理中华

王建民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近些年来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它在习近平主席2014年5月4日的北京大学讲话、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讲话中达到空前高度。“五四”运动以“反传统”、以打倒“孔家店”载入中国近代史册,在其后六十年间的中国大陆,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被冷落、被批判,直到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比“五四”运动施与的更猛烈的攻击。习近平主席的系列讲话却是一派中国传统文化气象。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轮回。这是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历经一个世纪的冲突之后,“五四运动”以来的以社会主义为主流的新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非常积极的发展。

(二)“反传统”是个伪命题。任何人、任何群体、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彻底反传统。五四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当时也不完全否定儒学;毛泽东在“评法批儒”运动中对法家的倡导同样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以“破四旧、立四新”标榜的“文化大革命”,更不是什么反传统,而是把一些具有破坏性的传统推到极端。借鲁迅先生人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的说法,没有人能够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个有差异、有矛盾的复合体,人们所能做的,只是在其中进行选择。习近平主席所倡导的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善的成分、优秀成分的选择。从领导人到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是大势所趋。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看待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总地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对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冲击;一是认为应以儒学取代马克思主义,主张“儒化中国”;一是有人主张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展开对话。所有这些看法都缺乏根基。除去政治原因不说,从学理上说,关键问题是不清楚科学体系、认识体系与伦理体系的本质区别。科学体系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它追问世界是什么,为什么,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等等;伦理体系的功用是教化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体系,是认识体系。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们可能有若干种理解,永远不会一致。但对于什么不是马克思主义,应该不难达成一致的认识:即它不是伦理体系,它管不到人们琐碎的日常行为举止——日常生活中的长幼、夫妻、兄弟、邻居、师生、同事、朋友、熟人、陌生人等等怎样相处,而这恰恰是主要说来是作为伦理体系的儒学所关注的。在有关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的研究中,不少人致力于挖掘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这个思路可能把研究方向弄反了。正确思路应该是关注两者之间在功能、在适用范围上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和儒学功能各异,如同帽子和靴子功能有别,根本不存在谁冲击谁,谁取代谁的问题。对儒学的倡导丝毫无损于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领域的指导地位。

“儒化中国”的鼓吹者应该知道,现代社会任何重大、紧迫、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儒学或无答案,或有答案却大而化之。儒学可以修身齐家教乡村育社区,治国平天下则只能靠现代社会科学,靠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对话,学术上的收获可能十分有限。因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清楚的。第一,如同任何意识形态可以成为作为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一样,儒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之一;第二,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伦理体系,但它有伦理立场,就此而言,它与主要是伦理体系的儒学有交集点,因此有对话空间;第三,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学说,儒家有大同理想,也就是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学说,在这一点上,更可以对话。但问题是,这些交集点所涉及的,基本不存在学理上悬而未决的大问题。

(四)几十年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不乏试图建立一套具有教化功能的价值观的努力。这些努力或达不到理想的成效,或者在一个时期内效果显著却难以长久持续。造成这一情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努力没有植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因而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当一个社会不能提供一整套与大众的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健康的价值观时,必定造成公德意识的大面积缺失。当下的中国,严重的伦理失范频频激起全社会热议;各种没有道德底线的事件强烈冲击着公众神经;更有各种乌七八糟的“功”、“教”、“神”等等,甚至原本在我国民众中没有土壤的外来意识形态也能大肆泛滥,造成严重影响,精神空虚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社会急需公德重建。与其他伦理资源相比,以儒家文明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价值观和温、良、恭、俭、让等处世之道在内容上更适合中国人的需求,在形式上更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这从近年来“乡村儒学”在山东部分农村初步显效,从已出现的儒学排挤其他“功”、“教”、“神”等的现象中可见一斑。当然,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现代文明相左,与当今时代不合的东西。但是,当我们从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中发掘伦理资源时会发现,其实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从中取舍。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能够真正有效地融入百姓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依然是以儒家文明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

(五)发自民间,政府引导,在我国往往是一个终能修成正果的路径。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不是从今天开始的。重修祠堂,复建寺庙,复兴传统节日,回归旧时喜丧嫁娶仪式,部分学者在民间宣讲儒家学说,等等,差不多与三十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同步。发自民间,这本身说明它有深刻的社会需求。三十多年前我们是肉体饥饿。广大农民自发地搞起农业生产责任制,邓小平批准和推动了这一进程,解决了我们的肉体饥饿问题。现在,在伦理道德生活中,我们处在深度饥饿状态;老人倒了扶不扶都成了问题,说明我们社会精神饥饿的程度。在自发发展的基础上,有国家和领导人的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有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软实力的建设有希望。

猜你喜欢
儒学伦理中华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儒学交流在路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什么是儒学之本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