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刘 茜
电视新闻片编辑中的节奏梳理
■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刘 茜
在传播方式日益分众化的今天,电视媒体的专业化发展是其必然的方向。而不同的观众群体、不同的电视节目类型,受众人群又有所不同。作为电视生产领域的一种特殊节目类型——纪录片,早已成为国家间在跨文化交流时的有效传播手段。但是,针对具体某一部纪录片来看,其在类型风格、叙事模式等方面又都有所不同,甚至存在较大差异。那么,这些差异的背后,将会引起受众怎样的感知反应?在信息的传播路径日益由传者向受者转变的今天,受众的偏好要素究竟将对纪录片内容产生哪些影响?本文将以纪录片受众收视行为及需求调查为基础,探讨受众的偏好要素如何有效地为节目制作提供参考。
在国外,纪录片只针对部分群体,如美国公共电视网(PBS)只将全美3%的人口作为其纪录片节目的目标受众。从国内目前情况看,纪录片受众尚处于培育期,对受众仍需进行广泛意义上的调查。本文所涉及的观众调查,是以央视纪录频道的观众群为基础,针对电视受众的网络在线调查,选取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汉等10个大中型城市的1500个以上的样本。样本条件是在当地居住满一年,对纪录片感兴趣,家人或朋友中没有在媒体、市场调查、公共关系部门、广告公司工作的。
1.收看目的
从调查数据上看,观众收看纪录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高层次的需要,如开拓视野、学习知识等。
2.收看途径
电视是观众收看纪录片最主要的途径,主力频道集中在央视。
在观看时长上,观众每天平均在电视上收看纪录片的时长为40分钟。
在观众获取纪录片信息的来源方面,电视是最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网络上的论坛、社交小组等也是信息的重要来源。青少年及中年观众在纪录片观众群体中占有一定比例,且忠实程度高。
5.收看时间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纪录片观众平日收看电视时间仍以晚间黄金时段为主,11:30—13:30也是全天收看的小高峰时段。另外,纪录片观众选择在23:00—01:00收看的人数较多,这与纪录片受众以高端男性为主有较大关系。
另外,工作日的收视需求点出现在17:00—19:00,观众从该时段至晚间的收视需求一直增长,而周末则提前至13:00—17:00。另外,观众周末白天的收视需求明显比工作日更高,但晚间的收视需求相对较低。
新闻传播理论认为:新闻传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功利性过程,解决的是知与不知、欲被人知与欲知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传者无疑处于主导地位,但接受者,亦即受众,却是传者不可或缺的伙伴。只有传播和接受行为二者同时发生,信息的扩散和知晓才能得以实现。
实际上,受众对信息的接受有一个认知加工的过程,这与受众较早的认知结构相关。他们总是倾向于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和实际经验,用自己能够接受的方式来理解信息,从而通过私人定制式的解读与反馈对传者构成影响,使传者认识到受者的不可忽视的地位,并为其打造更有针对性的信息。
那么针对纪录片乃至纪录片专业频道,观众是如何传达反馈,从而用遥控器、鼠标等做出选择的呢?
从调查数据看,纪录片的内容与类型是观众最重要的参考依据,而由于网络、电视回播功能的推进,观众对纪录片播出时段并不是特别在意,这方面对观众满意度影响作用较小。具体来看,42.7%的观众根据纪录片类型决定是否收看,28.2%的观众按照纪录片内容来选择,20.5%的观众在收看时没有固定规律,而仅有8.6%的观众选择固定的播出时段。
1.观众期望的纪录片类型特征
我们以目前覆盖国内纪录片观众范围最广的央视纪录频道为例,观众对考古探索类、人文地理类和社会纪实类的节目喜好度较高。在喜好度最高的考古探索类纪录片中,观众又对未解之谜和考古发现类题材有较高兴趣。
2.观众期望的纪录片风格特征
观众喜欢有文化底蕴、悬疑、新奇风格的纪录片,同时对故事呈现方式的新颖性更为看重。
在现代传媒环境中,人们已具备了积极使用和参与媒介传播的条件。一方面,受众主体意识加强使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传播过程只是一种从传者到受者的单向运动,现代传播过程则表现为传受双方积极的双向互动。另一方面,受众的参与意识加强,他越来越意识到需要与传者进行平等的沟通,并且追求平等的交流方式,这也使得他们对信息的选择能力日益加强。
针对纪录片,这种传播方式上的变化也体现在了调查数据上,观众对于纪录片的要求既有传者对受者的,也有受者对传者的。如纪录片在题材上的吸引力、叙事是否真实自然、故事性是否达到欣赏需求等,都影响着观众对于具体某一部纪录片的满意程度。而缺少悬念感、趣味性不足与节奏拖沓是降低观众对纪录片观感体验的主要原因。由此来看,观众对于一部纪录片的需求既有类型方面的宏观需求,也有细节层面的微观需求,这主要集中在叙事、画面以及解说等方面。
1.叙事
在纪录片中,成功的导演往往根据各个叙事段落或情节内容来决定叙事长短比例,由段落的长短比例带出节目的内在节奏。结构曲线是编导在编辑过程中预先埋设的。从一般叙述到高潮用多长的篇幅、高潮与高潮之间的距离、平缓与高潮的落差等都直接影响到节目叙事节奏。
2.画面
我们常说,纪录片的创作路线可以用“五化”来概括: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由此来看,纪录片创作归根到底要讲究画面,这既包括了单一画面本身,即画面内部的选择、安排、景别、运动、节奏等,也包括了画面与画面的衔接、画面与画面之间的主题构架,从而共同完成信息传递、故事叙述、感情流露、思想阐释等功能。
对于纪录片观众而言,画面是否能够辅助叙事,帮助观众了解是谁在何时何地干了些什么,同时记录人物的喜怒哀乐,展示人物的个性性格等都是影响观众满意度的关键。
3.解说
画面语言作为纪录片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声音语言特别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声音语言对纪录片画面的前后衔接、历史的阐释、背景的交代、情节的叙述、主题的升华、情感的抒发、意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调查数据上看,观众对于解说能否与画面搭配得当,是否简洁凝练、优美流畅、形象生动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好的解说既要幽默诙谐、情趣盎然,又要抒情写意、落笔生辉,还要能够饱含哲理、意味深长,拓展画面之外的信息,让观众在另一种审美空间中获得审美期待的满足。这一点,在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