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红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二语写作发展多视角研究》述评
靳红玉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Manchón,R.M.(ed.).2012.L2 Writing Development:Multiple Perspectives.Boston/Berlin:Walter de Gruyter.■+252pp.ISBN:978-1-934078-29-7.
近年来,二语写作能力的历时发展特征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成为一个新的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然而,与二语写作其他次领域研究的斐然成果相比,针对“二语写作发展”的系统研究十分有限,其本质、影响因素、研究理论、方法与教学应用等均有待通过多维、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来探明。在这种背景下,《二语写作发展多视角研究》一书的出版,可谓是为以上问题找寻答案、具有开拓意义的一次积极尝试。该论文集采用动态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多种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对二语写作发展进行了多层面、多维度的历时考查,指出该领域的纵深发展有赖于相关研究理论和
Gee,J.P.2011a.How to Do Discourse Analysis:A Toolkit[M].New York &London:Routledge.
Gee,J.P.2011b.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3rded.)[M].New York &London:Routledge.
Schiffrin,D.1994.Approaches to Discourse:Language as Social Interaction[M].Oxford:Blackwell.
Speer,S.2007.Gender Talk:Feminism,Discourse and Conversation Analysis[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Verschueren,J.2011.Ideology in Language Use:Pragmatic Guidelines for Empirical Resear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dak,R.&M,Meyer.2001.Methods of Discourse Analysis[M].London:Sage.
徐盛桓.2013.语言学研究呼唤理论思维[J].中国外语(1):1+25,26.
(责任编辑 甄凤超)
第二章和第三章所报告的都是动态系统理论(DST)在二语语言发展方面的应用研究。根据这一理论,变异性是个体发展的核心特征之一,为了调查变异性对二语学习者程序化序列(约定俗成的单词组合)发展的影响,研究者对荷兰一所高中两组学生英语程序化序列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历时研究(两组学生除所接受的语言输入强度不同外,其他方面均一致)。研究结果符合预期假设:高输入组所产出的程序化序列多于低输入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研究者随后从两组被试中各选择一名研究伊始处于中等语言水平的学习者做进一步分析,大小极值图显示:在数量和种类方面,高输入组那名学习者程序化序列的发展路径存在着较为显著的跳跃和稳定阶段,体现出个体学习者语言发展的变异特征。
与前一章所关注的语言发展的变异性相对,第三章聚焦于双语环境下写作能力跨语言发展的复杂性。它报告了一项参与者具有多语背景(意大利语一语、德语二语、英语三语)的写作评估研究,旨在考察写作者已知语言间的交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写作能力历时发展的潜在作用。研究者通过分析所采集的作文样本,探讨了“多语能力”这一构念以及写作者在其动态/复杂的写作知识系统发展过程中显现出的多语意识,然后运用多语动态模型对写作者多语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从三方面进行解析:意大利语和德语对英语学习的附加认知效果;三种语言间的语言迁移过程;采用整体或多语视角来研究多语写作的可行性。由于复杂性和动态性被认为是多语现象的内在特征,研究者主张采用“整体观”来研究多语能力的发展状况。
第四章聚焦于合作型写作对语言发展的潜在促进作用,将“发展”阐释为借助反馈加工而获得的“学习语言的机会”。鉴于合作过程中的互动可以导致分析、解释、澄清等认知加工,合作型写作可以激活学习机制,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下,研究者要求参与者两人一组合作撰写报告,通过对写作者接收反馈前和反馈后的语言变化,考察了参与者针对不同种类反馈的加工过程及该过程对写作能力发展的潜在影响。
根据社会文化理论,由于语言学习者作为施事者,掌握着是否接受反馈,以及判断对反馈内容是否进行深入加工的决定权,这种施事作用实质上决定着其自身语言水平的发展。
第五章的研究重心是二语写作者的语篇操控能力。为了探究二语学习者写作知识系统演变的本质,以及一语和二语写作知识的累加对二语写作语篇能力发展的影响程度,本章两位作者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考察了两组不同教育背景和写作经验的二语学习者。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二语写作者知识系统发展的动态特征,以及这种知识系统对语篇产出的操控作用,同时还发现学习者的一语和二语写作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相互关联,并产生部分重叠。在此基础上,研究者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原则,重新界定了“跨语言写作能力迁移”这一概念,指出跨语言写作能力会随着两种语言写作知识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即二语学习者的写作知识并非两种特定语言写作知识的简单叠加。
第六章运用目标理论,对两类社会教育环境差异显著的学生群体进行了如下考察:受教育和写作的目标,发现写作目标和二语写作发展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即目标“受制于发展,同时又决定着发展”,探索可以揭示“发展”(本研究指学习和写作目标的演变)特征的方法因而至关重要。研究者还论证了目标作为教学干预重点的合理性,指出“目标取决于环境、学习者个体特征,以及提高写作的目的”。写作目标反映了语言学习者读写能力的相对发展状况,以及其对知识和世界观的取向,这两方面均存在着教师介入并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可能性,因为二语学习者的写作发展有赖于学习机会的提供,而写作目标实现了能力发展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研究者同时指出,目标作用的发挥不可能独立于个体发展状况或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及活动体系。
第七章和下一章均为语类理论在二语写作发展领域的应用研究,该章调查的是语类知识在教学和非教学环境下,对二语学习者写作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借助一个多维、动态的语类知识发展模型以及多样化语料,研究者分析了四名高水平二语写作者两年间语类知识的发展变化,从语类视角确定了影响二语写作发展的几个因素:二语写作者在其语类知识发展过程中所利用的资源和策略、所习得策略的社会语境属性、以及在该策略使用过程中写作者自身内、外部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总之,二语写作者语类知识的建构方式是独特的,是受一系列个人、语境、以及任务等相关因素影响的。
第八章的作者Byrnes从教学角度提出课程大纲建构的重要性,指出对二语写作发展进行理论概括、促进、追踪和评估均有赖于此。该章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张将语类作为建构二语写作能力发展课程大纲的理想构念,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语类进行概念阐释;第二部分报告了一项将该课程大纲应用于某大学德语教学写作项目的实证研究,考察学习者高级、多元读写能力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实施效果。该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为了最大化地实现写作能力的发展,必须以课程大纲来引领教学干预;其次,应以一种综合功能、语义、语篇取向的语言理论来指导课程大纲的建构;最后,主张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来解读写作活动,进而理解特定语言所提供的意义潜势。
第九章从多个视角调查二语写作发展的理论和研究问题。为了探索“二语写作发展”今后的研究范式,本章从理论、实践和教学层面提出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1)在回答什么是二语写作发展、它是怎样发生、为什么这样发生的问题上,该论文集所报告理论提供了什么样的有益启示?(2)什么样的研究方法适用于观察二语写作发展?其决定因素是什么?(3)应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对二语写作发展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围绕以上问题,该章对第二至八章进行了综合评价,增进了我们对二语写作发展复杂性的认识。他们建议未来该领域研究要致力于如下三方面,即理论的适切性、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教学的相关性,指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二语写作、二语习得和教学领域的通力合作。
该论文集可谓“二语写作发展”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围绕写作既是调查学习者语言知识习得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其写作能力发展过程的有效工具这一主导思想,从多个视角对二语写作能力的发展进行了考察。综括起来,全书呈现以下特色:
第一,结构缜密,内容互补。该论文集除导论和结论外,主体部分根据研究的侧重不同,可分为语言能力发展研究(第二至四章)和语篇输出操控能力发展研究(第五至八章)两大板块。各章结构整齐划一,均以某种理论视角的介绍为先导,辅之以实证报道,最后对该理论视角与二语写作发展研究的相关性进行评价;在内容上互补性强,例如第二、三章虽然都依托动态系统理论,但前者关注语言发展的变异性,后者则聚焦双语环境下写作能力跨语言发展的复杂性。因此,尽管视角多样,研究各异,但缜密的结构设计将全书内容有机串联起来,从而使读者对该研究领域的概貌产生多维、立体的初步认识。
第二,聚焦“发展”,与时俱进。纵观二语写作理论的发展历程,研究趋向从最初偏重个体写作的心理认知,逐渐转向写作发生的社会文化语境,近年来则开始关注二语写作能力的发展。然而,相比于二语写作其他领域(如写作过程、写作结果、语类等)的丰硕成果,二语写作发展研究相对滞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亦不足,急需将“二语写作发展”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分支,以促进该领域研究的纵深发展。本书荟萃了多种理论视角,从多层面、多维度对二语写作发展展开历时考察,探讨了基于用法的语言使用、教学实践中的策略实施、课程大纲建构等一系列问题,既有实证研究,也有理论思辨,极大地丰富了二语写作发展的研究内容,增进了对二语写作发展的本质、方式以及原因的认识,有助于推动“二语写作发展”成为二语写作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第三,强调写作者的施事作用。该书的理论贡献之一是提出写作者自身的施事作用,即具有多元语言知识的学习者为实现既定的写作能力目标,会针对其参与的语言学习活动采取积极理解、自主决策的学习策略。例如第四章报告了写作者收到老师的反馈意见时通常会先进行分析,然后再决定是否接受;第五章的研究发现,写作者随着写作经验的积累,对其多种语言知识资源的使用开始变得具有选择性;第六章基于目标理论,揭示了两类教育背景悬殊的学生群体各自在学习上的目标,以及与写作能力发展的相互制约关系;第七章将语类功能导致写作知识的获取归功于实践,而这种知识的通达,则取决于写作者在其个人和学科群体内所主动建立和培育的复杂关系。
第四,凸显学科对话的重要性。二语写作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导致对二语作者的语言、语篇、知识资源、写作目标难以进行简单描述,尤其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二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多层面性,以及其实现手段的多样性;二是写作能力发展的各个层面所存在的一系列影响因素。该书认为二语写作发展是一个由个人和社会因素构成的复杂动态系统,客观上要求相关学科进行交流与互动,因而使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互补性,可用以对具有多层面特质的写作知识系统进行描述和/或做出基于理论的推测。
诚然,该书虽然采取多种视角考察写作能力的发展,但这些理论的选择标准不详,难以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也不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次,论文集虽然针对二语写作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展开了多视角的考察,但理论视角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无法得出一个客观、明确的结论。然而,毋庸讳言,对于确立“二语写作发展”这一新兴的二语写作研究分支而言,该书无疑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参考价值。
(责任编辑 吴诗玉)
靳红玉,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电子邮箱:truthbeauty@sina.com方法的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1.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九章。
第一章总体介绍论文集的编撰目的、结构、各章主要内容。该论文集的编撰,旨在增强对“二语写作发展”领域的关注,开启相关学科之间的对话,强调发展和完善“二语写作发展”研究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的必要性,从而有效推进今后对该领域的系统研究。第二至七章报告了二语写作发展的相关实证研究,研究视角涉及动态系统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多元语言能力理论、目标理论、语类理论;编者认为,理论视角的多样化,除了可以丰富二语写作研究的手段,也有助于拓展近年来有关二语写作和二语习得的界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