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清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部队政工系,上海 20000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实现中华民族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论断。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新策略,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首次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新方式,提出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等。这些发展和创新,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发展问题首先是发展观念的更新,以什么样的视野和思路去制定发展战略,解决发展问题,都与持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密切相关[1]。所以,思索中国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破解之道,必须首先创新发展观念。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以来,大力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就生态与文明发展演变、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刻而辩证的论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又突破了传统的发展观念。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而任何文明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了生态与文明发展的关系,明确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121对人类文明历史演变轨迹做出了科学结论,揭示了生态环境在社会文明兴衰中的作用规律。确实,历史上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皆出现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而许多古代文明古国之所以消亡,皆因环境恶化所致。所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皆因广袤国土的润泽和养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保护和爱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把生态建设好,把污染治理好,真正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托起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与文明发展关系的鲜明阐释,彰显了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不仅包括人及其创造力,还包括自然界提供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比如土地和森林、河流、矿产等,他们是构成生产力的前提和基础。但在人类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无节制开发和利用资源、浪费资源、污染破坏环境的现象,导致某些资源耗竭、河流干涸、生态恶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多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2]123-124他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 ‘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长远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饱含着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理念,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
从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工业社会后,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了一对矛盾,今天许多工业发达国家都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空前严峻。许多地方不能正确认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经济增长中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所以发展中忽视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对环境问题听之任之,导致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逼近极限。习近平总书记坚决反对走“先污染后治理”,用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一是先污染代价巨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巨大危害,二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们也根本走不通,依靠它,实现不了国家现代化。我们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现代化新道路,那就是通过“绿色发展、低炭发展、循环发展”,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克服了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对发展观作出了新诠释,实现了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对于中国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新路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党和政府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新策略,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到了以实践创新为主的新阶段。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注重从政治、从全局的高度关注这一问题,充分发挥党超越各种利益羁绊的强大政治领导力,力求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本质上的创新和突破。依据十八大确立的“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总原则和总要求,习近平更加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同等重要的顶层位置,注重各项改革措施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探索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新策略,拓宽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入渠道,丰富融入的内容和形式,创新融入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系统的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更加具体的战略规划和部署,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地问题。而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基本途径、基本动力、重要支撑和工作方式,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全面的新部署、新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创新,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实践创新为主的新阶段。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不了中国的现代化。对此,习近平明确指出:“走老路,去无节制消耗资源,去不计代价污染环境,难以为继!中国要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125中共中央政治局刚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并明确指出:“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炭发展作为基本途径”[3]。绿色化首先是生产方式,即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的程度,让绿色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将新“四化”扩容为“五化”,意味着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环境保护将会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将会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绿色化上能有更多的实招,取得更多的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环境问题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来对待,把生态环境改善作为推进民生建设的重要抓手,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的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口和融入口。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的民生内涵,在今年江西代表团审议时他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4]2013年4月他不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生态环境问题当做重大的民生问题,这既是对狭隘的民生观的纠正,也是对政府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效果的鞭策。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理念,将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污染治理的重点,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与民生建设密切相关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比如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治理水土流失等等。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最近审议并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3]
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第一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文化对一个社会的发展具有根本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对社会的影响最为深刻最为长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将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理念、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执政观、将树立美丽中国梦的共同理想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变为现实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法治、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他明确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12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都对生态文明制度和法制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制度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政治及社会改革就带有“问题解决型”的意味,对问题的因应性处理,往往带有短期性、功利性,从而造成对长期效果、整体目标和利益的协同考虑不够周全,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家治理方式中的短期行为、人治方式等。而制度治理是现代治理的核心和标志,制度治理就是要按照制度治理意识办事、依据制度治理规律办事、运用制度治理规则办事,是现代化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发展的重要动力。
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这样就使我们的生态环境治理一开始就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避免走弯路,错失时机和机会。同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将改变长期以来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出现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局面,真正发挥制度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为逐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只有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不全面、不系统、不落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根源即在于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比如,产权制度的模糊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市场制度的缺陷导致生态问题日益严重,非正式制度失衡使得生态建设不能顺利推进等等[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最严”,就是要在制度上和体制机制上大胆开拓,尽早尽快建立并完善起来。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能够将生态文明理念以法律、规章、体制、机制、伦理、道德和习俗等形式落实到约束、规范、引导政府、企业和公众行为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新模式,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所以,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比如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主体功能区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等等。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在习近平总书记新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指导下,我们的发展观念更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更加清晰、生态环境治理方式更加科学有效,有理由期待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1]杨魁森.发展问题首先是发展观念的更新[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78.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24/c_1114749476.htm.
[4]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EB/OL].http://www.jx.xinhuanet.com/2015-03/17/c_1114658342.htm.
[5]袁会敏.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制度[J].创新,2013(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