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幼玲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论民国时期宁夏报纸业发展滞后的原因
崔幼玲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民国时期,报纸作为新闻消息的主要载体,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发展迅速,西北的陕、甘地区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受地域、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宁夏地区的报纸业发展缓慢,这有着其错综复杂的原因。
民国时期;宁夏;报纸
1926年,冯玉祥率领国民革命军进驻宁夏,任命共产党人刘伯坚为该军政治部主任。并命其主持创办了宁夏第一份报纸-《中山日报》。[1](83)宁夏报纸业的发展由此开始,此后,又有《宁夏醒报》、《宁夏民国日报》、《扫荡简报》、《贺兰日报》、《舆论》、《每日新闻电讯》等多种报刊陆续创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宁夏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但纵览民国时期宁夏地区的报纸,不论编辑水平,还是发行情况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其总体水平的滞后,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变化。下文,笔者就将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做一探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政局动荡给报纸业的生存与维持构成了巨大的阻力。民国时期宁夏省的主政者不断更换,致使很多刚刚起步的报纸,无疾而终。同时,战争频繁发生,使报纸业的印刷、造纸设备等遭到极大破坏。1926年,冯玉祥率军进驻宁夏,委任刘伯坚主持创办了宁夏第一份报纸——《中山日报》,该报出版仅几个月,便随着国民革命军的撤离而告终。1929年宁夏建省,门致中任省主席,其上任后便着手筹办活字印刷厂,出版报纸。同年4月,马仲英攻占银川,大肆抢掠,印刷设备遭到极大破坏。5月,国民军吉鸿昌部对击退了马仲英部队,收复了银川。吉鸿昌继任宁夏省主席,出版《宁夏醒报》,该报只出版几个月,因吉鸿昌的调任,报纸停刊。1933年,马鸿逵继任宁夏省主席,1934年,国民党宁夏省党部创办《宁夏国民日报》。1934年,爆发了著名的四马抗孙战争,使得银川城满目疮痍,交通阻塞,报纸来源枯竭,印刷设备破坏。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银川时,《宁夏民国日报》迁往郊区旧满城。1940年2月,日寇占领包头,进兵黄羊木头时,印刷局(此时,印刷厂由伪军需处管辖,名为印刷局,代印报纸)迁往中宁县,报纸停刊一月余。[2](91)民国时期动荡的时局导致宁夏报纸业辗转流离,步履维艰。
(二)严格的政治管控对报纸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央对全国报纸业管控严格,如抗战时期,特颁布战时新闻违检惩罚办法,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属于违检:1.各报社、通讯社稿件未经检查先行出版发行者;2.各报社、通讯社稿件不遵照删改刊登者;3.各报社、通讯社对缓登稿件不待军事委员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或新闻检查处通知,即行披露或对免登之稿件仍行披露者;4.各报社对删免稿件之地位不设法补足于稿件文字内,故留空白或另作标记以致猜疑者。[3](204)一旦视为违检就要受到警告、严重警告、没收报纸通讯稿件或其底稿、勒令更换编辑人员、定期停刊、永久停刊等不同程度的惩罚。[3](203)所以,呈现在宁夏国民面前的报纸是经过军事委员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或新闻检查处检查及删改过的新闻才能发表。各报社为了生存,报道失实的新闻在所难免。此外,国民党中央还明目张胆地列出战时新闻禁载标准,包括战时新闻禁载标准细则、军事禁载事项、党政禁载事项、外交禁载事项、财政经济禁载事项、交通运输禁载事项、社会禁载事项。[3](205)军事的某些内容要禁载,外交的某些内容要禁载,财政交通的某些内容要禁载,社会的各个方面内容都完全受到禁载限制,报纸作为大众舆论工具所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几近消失,使得新闻报纸的发行量及报纸寿命大大受到影响。同时,国民党中央还在宁夏设立中央通讯社宁夏分社,严格监视检查宁夏的新闻报纸,束缚了宁夏报纸业的发展。
(三)宁夏当局政府的政治管控。民国时期,当局政府对报纸政治管控更为严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当局政府对报道内容的限制与检查。1927年秋末冬初,冯玉祥在宁夏进行清党反共活动,禁止一切宣传共产主义的印刷品和口号。[4](331)而在马鸿逵统治宁夏时期,报纸检查与管制更为严格,编辑记者一般都提心吊胆的工作,如果笔下不小心有涉及政治社会等不利于马鸿逵统治的言论,就有被抓去坐牢的危险。如《宁夏民国日报》驻吴忠记者袁生芳,报道了关于青铜峡车马店暗杀旅客的消息,就被关进军法处;编辑余春林揭露了地政局长女儿的丑事之后,也被抓去坐牢;编辑董时俊因参与以上两件事,株连治罪;张荣绶任《宁夏国民日报》社长期间,报纸略有不合马家口味,就会受到传讯、监禁;[5](195)当地出版的报刊,一旦发现“错讹”,也要“开天窗”(即挖掉)。[1](84)宁夏报纸业言论出版自由完全被马鸿逵父子所剥夺,报纸作为言论自由载体的本质已经荡然无存。
2.当局政府对报社内部组织、人员的监视与控制。《宁夏民国日报》报社内设有国民党区分部、三青团区分队、记者公会等负责甄别人员的身份,从上海来的编辑李国青,由于发表一首散文诗,被说成“激进分子”、“共嫌”,被捕后病死狱中。[2](92)。抗战时期,东北、平津、上海等地来宁的爱国文化人士石补天、张陶、刘健真、徐忆心等都担任过《宁夏民国日报》的副刊编辑,但先后都被迫离宁,连他们的藏书鲁迅著作、郭沫若诗集等都被搜走,强加给他们“可疑分子”的罪名。[1](84)1948年7月,马鸿逵委派秘书主任张慎微任《宁夏民国日报》社社长,张慎微担任仅几个月便被免职,后又委派罗雪樵任社长,上任仅二十天便因发稿件触犯了马鸿逵的儿子马敦静而被撤职查办,校对也被砸上脚镣入狱。[2](92)
3.官府垄断报纸政策的推行。从冯玉祥时期的宣传“三民主义”、“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中山日报》到为反动军队打气壮胆,欺骗部下的《每日新闻电讯》诸多种报刊悉为官府创办,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在宁夏当地流行其他进步报刊,一经发现,就被扣留。官办垄断报纸政策使报纸行业内部难以形成活力竞相迸发、信息源泉充分涌流的局面,故当时的报纸完全寄生在官府身上,难以做到自给自足,以报养报。
民国时期,政局动荡及政治管控给报纸行业的生存构成了阻力,而报社内部的重重问题则又给其发展滞后增加了另一层阻力。
(一)报社经费不足。民国时期的宁夏报纸悉为官办,政府拨款是报社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但宁夏当政者都极为吝啬,虽集权、财于一身,但给报社的经费少拨甚至不拨,就连马鸿逵创办宣传马氏主宁德政、为马氏歌功颂德的《贺兰日报》也是根据经费多少来印发报刊。1942年《贺兰日报》每月预算支付津贴为一千八百元,到了1943年的时候,由于通货膨胀加剧一千八百元就抵不上一百八十元了,中间虽经过多次交涉,财政厅也不愿意因货币贬值而调整预算;同时,马鸿逵扬言报社要以报养报,不愿给报社拨发经费。[5](139)甚至为了弥补经费不足,1943年7月《贺兰日报》社长童跃华试图利用他人财力给报社输些血液,将一个金积县发了包税财且专长于囤积、倒把的王熙凤调任报社担任经理部主任。[5](137)童跃华没有从报纸的根本问题入手,而采取这种侥幸的拯救方法根本不能维持《贺兰日报》摇摇欲坠的残局。为了给员工发薪,不得不把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拨给的进口白纸卖掉,马鸿逵知道后暴跳如雷,传去社长张荣绶,直言不讳的斥责道:“向来是我吃肉,你们喝汤,这次我连汤也没喝上!”从此克扣勒索报社的津贴。[5](196)员工薪水无法支取,电讯人员的补助开不出去,同时,必不可少的纸张无钱购买,印刷费一拖再拖,唯一的机关报仅存一年零九个月,就不得不关门大吉。
(二)报社设备陈旧落后、严重不足。1929年宁夏建省,门致中才从南京购来手摇脚踏式对开印刷机一部(非动力设备,且是半机械的)及各种型号的铅字(都是老宋体)。1929年《宁夏国民日报》创刊,“当时印刷器材,为省府自兰州购来者,全部均陈旧不堪,……无铸字机,铅字也随着使用越来越残缺。”[7](40)1930年,马鸿宾主政宁夏,于天津购妥一百五十瓦特(功率小承载负载小,信号差)固定电台一座,波长为3816米,在宁夏各电台中无大于此者。[8](321)从此,宁夏才有存留于省内的固定电台,用以收发消息。1934年,军阀孙殿英与马鸿逵爆发战争,印刷等设备有的遭到破坏,有的日趋陈旧,又无铸字机,铅字不能更新。另外,宁夏省一直无发电机,直到1934年,马鸿逵才把清朝颐和园里使用过的像化石一样陈旧的发电机“请”到宁夏,但该发电机三天两头出故障且发电量少,[6](55)报社仍主要靠人力操作,靠蜡烛照明。《宁夏国民日报》、《贺兰日报》都是只有电台一部,没有印刷机,出钱由宁夏财政厅印刷厂一台手摇印刷机承印。且收发报机严重不足,据资料显示,只有《扫荡简报》自配有收发报机。1943年,中央发交宁夏民国日报社等机关之交流无线电收音机共五十部,分到宁夏民国日报社的只占少数。1945年底,国民党政府从重庆派丁继昶、冯守仁、吴旺圣等携带美制收发报机来宁,成立了中央通讯社宁夏分社,其每天收录的新闻电稿,供给当地报纸刊用。[1](85)至此,宁夏各报纸才有了稳定的新闻稿件来源。
(三)报社人员不足。从宁夏创立第一份报纸开始,直到解放前,人员问题一直困扰着报社的发展。《中山日报》本来就缺少编采人员,而冯玉祥在1927年行清党反共活动中将编采人员中的共产党员马云堃、刘贯一、郭伯瑞等集体“礼送”出境。《贺兰日报》酝酿出版的时候,从社长到厨务、杂役以及社内两个部的人员配备十分齐全,可是时隔不久便鸟兽散了。其中编辑余春林从创刊伊始,就跑到省党部任职,没过半年,总编辑张子宽也辞去报纸编辑职务,编辑寇鹏南到重庆受训一去不返。报社曾聘请的编辑、外勤工作的邵晓天、肖玉璠、吴乃越、李国青等都是“三日京兆”,不久就各某出路去了,1944年报社只剩下社长童跃华、编辑陈质文、编辑兼外勤记者孙振三人。[5](137)抗战时期,由于宁夏当地专业新闻采编人员严重缺乏,伪“中宣部”不得不派遣京、津、沪的新闻工作者石补天,张陶、刘健真、徐忆心、李国青等先后来宁支援《宁夏民国日报》,其最稳定时期人员也不过二十人。[2](92)
报纸质量差,报纸内容单一失实、发行量少,是造成报纸发展滞后的内部原因。
(一)报纸质量差。民国时期宁夏报纸的报道内容滞后失实、纸张不足、印刷技术落后等问题是造成报纸质量问题的根源。由于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通讯十分落后,仅在1913年架设了一条宁夏城经磴口、五原至包头的直达电报线路,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建树,且该电报线很不稳定,时断时续。人称“宁夏城,真是怪,电报没有平信快”。[6](39)1942年,宁夏才有二等电报局一所,支局六所。至抗战胜利前后,宁夏省之电报局除省垣外,仅有中卫、中宁、吴忠堡、石嘴子、磴口五所,足见宁夏通讯的落后。通讯的落后不可避免地造成新闻消息的落后,这就直接会使新闻报纸的时效性大打折扣,同时,报纸的质量也直接受到影响。此外,宁夏省的造纸业也是相当落后。由于宁夏纸业制造技术落伍不知改进,品质粗劣,不适合印刷之用。故在抗战前,宁夏省所用之纸张均靠天津等地的机器制纸,嗣后抗战军兴,来源遂告断绝。“本省自抗战后,以交通阻塞,外省纸张输入不易,为适应需要起见与二十七年十月一日,由审核处于省垣创立造纸厂一处,专制新闻纸。”[9](153)随后,省当局筹办宁夏造纸所,但纸张仍供不应求。《宁夏民国日报》印刷多用土纸,纸质粗糙色黄,且铅字油墨质差,双面印刷,模糊不清,字迹难辨,有一个时期甚至用的是薄脆色暗的本工纸。[5](194)纸张的严重不足给已经不堪重负的报纸业再次套上了一个重重的枷锁,报纸生存问题更为严峻。同时,宁夏印刷业起步晚、设备落后,且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维护。民国初年,宁夏只有几家小型石印、油印、木刻之类的手工作坊。1926年创办的《中山日报》只是一种石印报纸,到了1929年才有了第一个使用铅字的半机械印刷局,但铅印技术仍无普及。1939年创刊的《扫荡简报》甚至采用的还是油印技术,而1945年诞生的《固原日报》却还停留在石印的层面。
(二)报纸内容单一失实,发行量少。民国时期,宁夏报纸内容不仅滞后,而且单一,大部分是政论文章、新闻电讯或者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泛文,且受到政府控制,很多报道扭曲事实,故发行不畅。《中山日报》主要宣传马列主义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普通民众根本难以理解并接受。《舆论》以宣传孔学开始,后逐渐变成“戡乱”、“反共”的喉舌,只出版了十几期。《扫荡简报》主要登载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战地新闻及广播口语消息,并采录报道地方军政动态。订阅者无几,每期发行四五百份。[1](85)《固原日报》刊登的大部分稿件都是中央社电,而且常以国际新闻做头条,本县消息很少,一般只有一两条本报讯和署名文章。[10](46)《宁夏国民日报》绝大部分版面均登载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的电讯稿,缺乏地方特点。虽有地方新闻,也多属一般消息和为马鸿逵歌功颂德的泛文,以及官方布告,每日发行量约一千份,最多时也不过一千四五百份,绝大部分发到党政军机关团体,个人订阅很少。[1](84)《贺兰日报》主要报道并宣传马鸿逵主宁德政的文章,订户也很少,虽令警察局向银川各商户强行推销,发行量不过两千份[1](85)。《每日新闻电讯》主要刊登为马家反动军队打气壮胆,欺骗部下,为其反动统治拼命的虚假之文章,发行仅七、八百份。这使得宁夏报纸业经济来源有限,没有稳定收益,以报养报纯无法实现。
民国时期,宁夏报纸滞后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文化教育落后、无阅报风气、生活水平低下等方面。
文化教育落后,无阅报风气。首先,宁夏省地处偏僻,文化教育落后。据统计,1940年宁夏省所有国内专门以上的学校毕业生仅三十四人,肄业者四十七人,中等学校仅有四所,学生共六百一十九人,普通小学、短期小学共四百八十二所学生共三万九千四百二十四人,小学教师合格代用者共八百一十一人,失学儿童六万九千七百七十一人,占学龄儿童的百分之七十一以上。失学民众四十八万三千余人,占全省民众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8](383)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不识字,阅报无从谈起。其次,外来知识分子少,缺乏开启阅报风气的领导者或者带头人。截止1941年,宁省仅有国外留学生四名。至1933年至1940年,所选派的国内留学生总数不过八十余名。[8](385)其三,宁夏也没有正规的阅报机构。省阅报所成立很晚,1935年,宁夏省政府始设置宁夏第一所民众阅报所,而早在戊戌变法时期北京、上海大阅报机构均已设立,与二者相比宁夏晚了四十年。此外,“市民沉溺于芙蓉膏者,几占十六”“满城烟鬼,不论男女,一榻横陈,大有南面王之态。衣服褴褛,蓬首垢面”“渠口村百家不足,烟灯一百三十四盏”。[6](98)宁夏市民多嗜烟,民智不开,大部分民众根本不知现代报纸为何物。
生活水平低下,普通市民无力购买。民国时期,宁夏省兵连祸结、鏖战不断,人民流离失所,生命朝不保夕。再加上有时地震频发、瘟疫肆虐,“死亡盈万”。此外,马家敲骨吸髓的黑暗统治政策雪上加霜,民众的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据《宁夏省考查记》统计,1933年宁夏省每人每月的生活费最低需用十一元五角,包括食物五元、被服一元五角、房租一元五角、柴炭五角,其它杂费三元。而民众收入慎微。按宁夏省一亩产麦六斗(正常年景收成)计算,计可得款十三元八角。而一亩田要负担清乡费三元五角,田赋三元,草捐一角,坝料二角五分,驼捐四角,义务捐一角七分五厘,学捐三角五分,其它一元五角,总计九元二角七分五厘的捐税,仅剩下四元五角二分五厘。正常年景每亩地一年的收入还不够每人一月的最低需用生活费,倘若遇上灾年就更不用说了。到了1934年,宁夏省物价迅速上涨,大米上涨1.2倍,青菜上涨近2倍,肉上涨2.5倍,至于煤炭则涨价十余倍,百姓的收入却没有因物价上涨而增加。1936年粮价飞涨至二三倍,每月收入四五十元的小职员和下级军官仍为腾贵的物价所困顿,普通月得十元的小兵连单吃饭都不够了,一般人生活,更不堪设想。[6](68)(69)报纸这个有点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饥饿冻馁的宁夏民众来说真是一种奢侈品了,故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无福消受”,这无形中也给宁夏报纸的滞后又增加了一层阻力。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民国时期宁夏报纸业的发展步履蹒跚,总体水平十分落后,不仅滞后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较甘肃、陕西等邻省也有一定差距。报纸作为传播新闻、启发民智的重要媒介,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宁夏报纸业的落后,就造成了文学艺术凋零的局面,以及与其相关的造纸业、印刷业、文化产业之间的恶性循环。但是,作为现代大众自由言论的舆论载体-报纸,毕竟在宁夏这片长期以来贫穷、落后的土地上出现了,在近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思想在宁夏的传播中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为宁夏本土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平台,奠定了宁夏报纸业发展的基础。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研究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11期[M].内部参考,1982.
[2] 顾页.《当代中国的新闻事业》宁夏报业资料汇编[M].银川:宁夏日报印刷厂,1989.
[3] 程其恒.战时中国报业第三种[M].桂林:铭真出版社,1944.
[4] 钟侃,陈明猷,吴忠礼.宁夏史话[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5] 文史资料办公室.银川文史资料第一辑[M].银川:政协委员会,1983.
[6] 高树榆. 昔日宁夏漫谈[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79.
[7] 程旭兰 .宁夏民国日报创刊时间考[J].宁夏大学学报(社科版),1994(4).
[8] 胡平生.民国时期的宁夏省[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
[9] 宁夏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十年来宁夏省政述要·建设篇[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42.
2015-01-15
崔幼玲(1989年-),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