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东
(湖南工业大学思政部,湖南 株洲 412000)
湖南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价值应用
吴正东
(湖南工业大学思政部,湖南 株洲 412000)
湖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可以联系湖南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讲解,以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效果。
湖南历史文化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价值应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近年来,关于如何促进《纲要》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已有众多学者进行过探索。如何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有效融入到《纲要》课的实践教学中,也是近年来探讨的热点话题。文化资源是“指能够突出原生地区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进步活动的痕迹,具有地域风情和文明传统价值的一类资源,包括历史遗迹、民俗文化、地域文化、乡土风情、文学历史、民族音乐、宗教文化、自然景观等。”[1]湖南历史文化悠久,名人辈出,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将湖南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既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99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各类学校要注重把地方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资源融入到思想政治课程当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这类文件中可以看出,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将各地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当中。各地方拥有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可以从不同角度丰富《纲要》课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将湖南历史文化资源与《纲要》课程的价值应用研究还比较薄弱,而湖南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大省,完全可以很好的作为教材的有效补充资料。仅就目前的红色资源而言,湖南拥有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苏维埃工农兵政府,该旧址在2004年6月,被广州军区确定为在中南五省区挂牌命名为首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0个场馆之一。此外,还有堪称国内“抗日历史博览馆”的抗战胜利后接受日本投降的芷江受降纪念坊和纪念抗战胜利展览馆。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伟人故居,如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刘少奇故里、湘潭彭德怀故里等,这些都是湖南拥有独特的具有革命教育和纪念意义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而这些只有湖南仅有的资源恰恰是《纲要》课程里面所缺少的内容。
除了这些红色资源,湖南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据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远在中更新世(距今约100万年至10万年)后期,已有人类活动于湖南境内。在漫长的悠悠历史长河和艰苦的大自然环境中,他们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为创造湖南的历史文明,迈出了历史上最艰难也是最初的一步。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湖湘文化,更是一种观念文化和精神传统,它激励着一批批既有渊博学识、又有经世治国志向的知识群体,将这些在湖湘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独特群体,最大程度地发挥湖湘文化散发的社会功能,故而在史册上写下了辉煌的历史篇章。
湖南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才辈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设“长沙郡”,唐朝时设立“湖南观察使”衙署,清朝立设“湖南省”。自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湖南涌现了魏源、何绍基、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陈天华、黄兴、宋教仁等杰出人物。这段时期,湖南被列入中国历代名人辞典的有83人,占全国名人的10.9%。[2]从“五四”运动前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湖南涌现一大批党政军领袖人物,毛泽东、蔡和森、任弼时、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就是杰出的代表,同时还涌现出一批文学、艺人、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杰出人才,海外亦注意此重要现象,发评论曰:“湘籍历史名人、学者、政治家人数之多,近百年一直居各省之冠”[3]
(一)历史悠久的古代文明
湖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据1987年统计,湖南已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共达900多处,不仅数量多,分布广,特别是新时期时代晚期遗址,遍布全省各地”[4],反映了远古先民在此活动的轨迹;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证明湖南最迟在商代中期已会铸造青铜器,是中华文明另一源头长江流域文化和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湘西地区龙山县发掘的36000多枚里耶秦简,被学界认为是继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举世瞩目,它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它不仅是湖南的,也是中国的,更是全世界的。
(二)近现代湖南历史上的革命遗址
近代社会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时期,也是一部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进程。湖南也是近代士人英勇反抗外来压迫、积极投身革命的重要阵地,现存大量反映湖南人民为追求真理、反抗压迫的历史遗迹,如有反映中共早期革命活动的革命圣地韶山、炎茶革命遗址群等,有反抗日本侵略做出不朽功勋的位于长沙岳麓山上的6处抗战历史遗迹、株洲荷塘区留芳公园内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和被称为“东方莫斯科保卫战”并由蒋介石亲笔书写的“抗日英雄永垂不朽”的衡阳抗日英雄纪念碑以及标志中国人民抗日取得胜利及日本侵略战争结束和无条件投降的芷江受降纪念馆等。这些历史遗迹,生动的再现了湖南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惧压迫,为追求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株洲是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在工业发展史上曾创造了全国50多个第一的骄人成绩。京广线、浙赣线和湘黔线在此交汇使株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素有“南株北郑”之称。始建于1936年,合并于1949年修复的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中国轨道电力牵引装备主要研制生产基地和城轨交通设备国产化定点企业,享有“中国电力机车之都”的美誉,也是国内唯一的电力机车整车出口企业。在经济发展方面,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示范建设区,整合资源促进中部崛起,致力打造中部崛起的“引擎”,株洲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必将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城市建设方面,株洲相继获得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见证了株洲从工业城市向新型现代化城市转型的历程。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纲要》课程跨度时间长、涵盖内容多、课时安排少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满足全方位的讲述各方面的历史内容,所以在选择讲述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时,就应做到粗与细、详与略的合理搭配。如何有效的将湖南历史文化资源运用到纲要课程中达到增强教学效果和目的,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做到“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必要性呢?
(一)采用合理的交叉运用方式,将湖南历史文化资源穿插到纲要课程中。近代以来,在中国迈向近代化的的历程中,都凝聚了湖南人艰苦卓绝的努力,在阶级矛盾激烈、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封建社会末期,一代又一代的湖南士子参与到救国救亡斗争中,如谭嗣同、黄兴、毛泽东等不同时期的湖南士子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自己光辉的革命事迹。在纲要的各章节的讲授课程中,将这些生动历史人物活动事迹穿插其间,突出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作用。实践证明,将地方史资料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能够增强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能力和学习的效果。
(二)课后组织学生参加学习兴趣小组,进行湖南地方文化史的专题研究。学生在学习和深入挖掘地方史资料后,可以安排他们进行专题研究,如毛泽东革命事迹研究、谭嗣同维新思想研究、黄兴革命思想研究、湖南与抗战胜利研究等,加深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认识,客观上也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历史、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使他们感受到湖南历史文化的魅力和渊博,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
(三)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形式多样的课外调查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如采访健在的抗日老兵,听他们讲述抗战期间那一段血与火的光辉峥嵘岁月,保留那一段最真实的往事记忆。据统计,湖南健在的抗战老兵至少有1200余位,一年中辞世88位。[5]用口述史的形式将他们的珍贵回忆记录下来,就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同时还可以利用假期,考察自己家乡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巨变,体验社会主义带来的新的优越性,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纲要》是一门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规律的课程,在将湖南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到课程过程中,应当避免以偏概全、以点带面,要把握好“度”。“部分地方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能处于《纲要》课程资源的辅助地位,且应该从属于核心课程资源;……过度开发与利用地方史资源将扭曲《纲要》课程的性质、功能和教育目标。”[6]所以,在讲述纲要课程时,要统筹国史与地方史,国情与省情的关系和区别,用宏观的视野来审视地方史资源,以期得到更大价值的利用,全面而不是孤立的运用地方史资源,以避免得出一些片面的乃至不正确的认识。
[1] 欧阳友权主编.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38-139.
[2] http://www.library.hn.cn/fengqing/01.html.
[3] 北美日报(纽约)1986年7月1日社论,转引自林增平.近代湖湘文化试探[J].历史研究,1998(3).
[4] 伍新福主编.湖南通史.古代卷[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9.
[5] http://hn.qq.com/a/20140919/009798.htm.
[6] 孟端星,禹俊华.关于地方史资源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2009(11月号上旬刊).
2015-03-05
本文为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D04)阶段性成果。
吴正东(1975-),男,历史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化史、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