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独创与理论框架
——英美文学专家常耀信教授访谈
常耀信柳士军
(南开大学,天津,300071;信阳师范学院,信阳,464000)
摘要:常耀信教授是我国英美文学研究大家,其著作与教材在国内英语界有广泛的影响。本次访谈主要涉及如何做学问、学问的独创性、文本与理论价值等几个方面。同时,常教授以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我最后的公爵夫人》为例,说明形式主义、心理分析和结构主义等文学理论如何为文学研究服务,为青年学者的学术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范例。
关键词:常耀信,学问,独创,理论框架
[中图分类号]I106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8921.2015.01.001
作者简介:常耀信,见封底。
柳士军,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苏州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文艺理论与中西诗歌比较。电子邮箱:hnxyliu@sina.com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大学教学名师研究”(编号CIA100163)及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3-GH-406)的研究成果。
常耀信是我国英美文学研究大家、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关岛大学教授,其著作与教材在国内英语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本文根据2014年6月在河南的一次访谈录音整理而成,涉及到青年学者在科研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研究的学问、独创性、研究理论的使用等。
1. 学问的反思
柳士军(下文简称柳):常教授,您好。您在纪念老师的文章中提到您的老师“霁野先生很注意培养年轻人”,现在您对我们这些年轻学者也是厚爱有加,让人感动、敬佩。
常耀信教授(下文简称常):霁野老师确实是这样,他还提出“有效休息论”:就是除坚持锻炼外,读书与写文章时,要每小时起身松弛十分钟。我多年来一直严格照做,深感受益匪浅。你也可以试试。
柳:好的。今天,我想就如何做学问、研究的独创性、理论框架应用这三个方面对您做一个访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接受这次采收访。您曾经提出学问即学问问题。让我们首先从学问谈起吧。
常:亚里士多德说,模仿是人的天性。人在孩提时期就充满好奇心,这是这种天性最典型的表现之一。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很平常的场景:
母亲说:“长大要好好读书。”
孩子说:“为什么?”
母亲说:“读书长知识才能过好日子。”
孩子说:“为什么?”
母亲说:“有知识才可以做大官、发财。”
孩子说:“为什么?”
母亲说:“当大官才有人送礼,不就发财了。”
孩子说:“为什么?”
母亲说:“礼不就是钱吗?傻孩子!”
孩子刚要说“为什么?”母亲马上说:“住嘴!傻孩子。”
孩子说:“为什么?”
“住嘴!”
“为……”
“住……”
对绝大数人说,这些儿时的好奇心到成年时期就逐渐让生活的重担给压制、甚至扼杀了。久而久之,大家就满足于墨守成规。所以,只有在成年时期还能保持儿时的好奇心的人,才会成大才。可是我们许多人在少小时不知努力,老大后经过了生活实践,知道努力了,却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只有“徒伤悲”了。人们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周而复始,进步的速度当然就慢了。
孩子的“为什么”是出于好奇的一种“问”。到大学、研究生时期就是“学问”。人们对“学问”有经典性解释:“学问即学问问题”。“问问题”是做学问的起点。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听讲时要善于提问题,读文本时要善于提问题,读评论要善于提问题,审视自己时要善于提问题,观察外界时要善于提问题。一个有独创精神的人无论何时何地肩上都要扛着一个提问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创新。
柳:我们做博士论文时就更加需要这种好奇心,要带着一个提问的头脑随时思考心中的疑惑。
常:创新意味着在荒野里走出新路。绝大多数人愿走老路,只有很少的人能走新路。这些人首先想到要走新路,然后又有勇气和智慧走新路,而不是无谓地蛮干。一个文本就仿佛一个荒野,虽然有人读过、写出了很有见解的评论,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走出了路,但是我们如果想研究这个文本,在思想上也要首先把它视为荒野——我们心目中的新荒野。我们看任何一个文本,特别是著名的文本,首先要在心理上把它看作为一个新荒野。要和文本建立起具有个人性质的、独有的关系,而不是一种通过某种中介(比如文学评论或课堂教学等途径)而建立的间接关系。要从文本认真读起,真正读懂,这是提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基础和起点。
柳:文本是基础,语言过关是前提。您能就年轻人缺乏“提问题”的精神提出一点建议吗?
常:所谓个人性质的、独有的关系,它的特点是,仿佛第一次见面,仿佛是陌生人,见了陌生人当然是各种问题蜂拥而至。读书时提不出问题,说明读书人的独创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尤其是年轻人,常常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想不到就是缺乏好奇心,缺乏“提问题”的精神,也就是缺乏独创。
2. 理论的伟大与缺陷
柳:请您就学者的学养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常:学者应当是有洞察力、善于创新的人。好的学者是言必有新意的人。伟大学者的思想可以改变人的思维和想象模式,增添人的智慧。理论是伟大学者提出问题的成果。理论是伟大的,它充实人的头脑,改进人的思维和认识模式。在外国文学批评史上,这样的学者很多,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贺拉斯、塞缪尔·约翰逊、弗洛伊德,人数之多,理论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后期,西方文论界不断出现新的理论。这些论点振聋发聩,让人茅塞顿开,增加了人类智慧的总积蓄量。
柳:是啊。学者应该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的理论,在引导他人的时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启迪。
常:教育工作的目的应当在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发现自己的内在潜力,最终成为一个善于提问、善于创新的人。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要求学生多读书、做研究、写文章,目的也在于此。外国文学研究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这些理论,以滋补我们的头脑。虽然人人天生都有一个具备各种奇妙功能的头脑,但天赋远远不能满足各类观察和思维的需要,后天的滋补非常重要。理论就是后天滋补中一种营养很丰富的成分。对于理论,要大量涉猎,深入研究,使之成为我们智力系统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之所以强调理论要成为“自然组成部分”,是因为一个富于创造的学者好比一个健康的胃,把身外之物消化、吸收而变为身内的一部分,使之为自己服务。
柳:极端情况下,研究者在理论的指导下也许会产生僵化的思维吧?
常:是的,一个“书呆子”好比一个功能失调的胃,它只是吃,但不能消化,外来的营养永远不能成为其智力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富于创造的人是理论的主人,他指挥理论为自己的阅读和赏析服务;而“书呆子”则是理论的奴仆,跟在理论的后面转,他们在学术研究的领域内走不出新路来。
柳:如此说来,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书呆子”,我自己也要随时反思自己。
常:理论虽然伟大,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偏颇之处,盲目跟它们跑,不会跑出门道来。比如新批评理论自20世纪2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40年代和50年代的运用和普及,成为外国文学研究界最受欢迎的理论之一。它几乎成了外国文学评论家头脑的一个天然组成部分,是外国文学界天天呼吸的空气的一部分。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风行程度,是因为它“新”,它是针对“旧”批评而提出的。“旧”批评是指比较传统的文学批评做法:评论家把注意力常常放在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文化环境、社会作用与效应等等方面,而忽略对文本的分析。“新”批评家们的贡献在于,他们在文学批评史上第一次提出,读者应当首先注意文本的本身。从新批评理论问世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比如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读者反应理论等,它们都各有特点,但在一点上有相似之处,即都从不同角度、为达到不同的目的而强调细读文本的重要性。但是新批评不是没有缺陷。比如它矫枉过正,忽略对社会历史、作家生平以及读者的感受等等方面的分析,这无疑会让人失去不少全面了解和赏析一篇作品的机缘。这是它后来受人诟病的原因。如果读者能把“新”、“旧”两者的长处结合起来,阅读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因此,再好的理论也有缺点。
柳:时代在变化。读者、作者、批评者的标准都在变化。
常:究其原因,这和人的认识与思维有关:这些理论都是人的创造物,而人对事物的观察常常是片面的,因而人的认识也就常常是片面的。试想一下我们对自己的认识状况:我们只能看到身体的前部,而对后背、头顶、后脑等处则无法直接看到。当然,我们可以借助镜子看到这些;但镜子里的影像乃是一种再现,如同文学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一样。所有的再现与现实都有距离和差别,因而总存在着某种歪曲。这就是说,我们连最应了解的自身都看不全面,连自己的现状和未来都看不清楚,对世界就更难看透了。对人来说,一切存在,包括个人、他人、他事、社会和宇宙,都如同一头“大象”;连我们正在阅读和研究的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可以说是一头“大象”,而我们则是一群盲人。我们所做的一切,读书、研究、分析等,都如同“盲人摸象”:所做的观察和结论总是片面的。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出现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各样的理论家们,在人类史文化史上所出现的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等,包括孔子、亚里士多德等大家在内,他们认识事物比普通人深刻,但也不是完人,从原则上讲,他们也都是“盲人”,只是比一般人“盲”的程度弱得多。
柳:您的比喻很形象。我自己在写作博士论文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
常:基于这一点,我们对理论不可亦步亦趋,言听计从。当我们写文章或作研究时,不可运用某种理论作我们的带路人,不可运用它来指挥我们的头脑。那无异于我们本身是个孙悟空,却甘心情愿地戴上唐僧的紧箍咒,只能跟,不能背离了。人类总是通过不断的“背离”前人和传统,才能走到今天这个辉煌的地步。为自己的文章套上别人的理论框架,这个做法实际是扼杀了人类头脑进化的可能。事情貌似小,实际却很大,值得认真对待。我们要坚持做我们的“孙悟空”,“唐僧”对我们有用途,我们就用他;但不能让他左右我们。我们的目的是走出自己的路,这才是我们的康庄大道。
3. 文本与文学批评
柳:能请教授以一个具体的个案来阐释理论与文本的关系吗?
常: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和雪莱都说过,一篇文学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后来,T·S·艾略特也在他的《传统与个人才智》一文中作出解释。现在我们不妨以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的诗作《我最后的公爵夫人》为例,说明文学批评和在批评过程中读者发挥自己赏析能力的必要性。
柳:对于这首名作,人们历来就有不同的解释。
常:我们中国读者要想读懂这首诗,应当认真首先阅读英文的原文,切不可以中译文为理解的基础。译文是为不懂外文的读者使用的。从原则上讲,不懂外文,就没有准确赏析外文著作的基本条件。做研究,不能以照猫画虎之作为基础,译文对于外文原文说来就是一种照猫画虎(虽然在翻译过程里有译者的再创作);译文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有时属于根本性的误解。这样说,绝对不是贬低翻译的作用,尤其是近百年来,翻译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所发挥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在研究工作中,译文可作参考,绝对不可作为根据。只有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抒发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天下文章一大抄。上面这番议论是针对不少人不读原文就写文章的现象而发的。
柳:赏读《我最后的公爵夫人》很有意思,因为此诗歌国内有多种不同的阐释。
常:这首诗所讲的故事似乎很简单。公爵弗雷拉似在和一个来访的客人谈话,来人似乎是代表主人——一个伯爵——前来为其女儿求亲的。公爵在谈话里首先答应来人希望看到前公爵夫人画像的要求,拉开画上的帷幕。事实上,公爵杀了他的夫人,又把她在世时的画像挂起来,用帘布罩上,如果有人要看画像,必须得到他的允许,因为只有他一个人有这个权利。他把夫人杀掉的原因是,在他看来,夫人对他和对所有其他人一样热情、微笑、可爱,这让他这个做丈夫的不能容忍。公爵讲到许多细节。然后他请客人和他一起下楼。在这个过程中,他请客人看他的海神驯马的艺术品。
柳:公爵的“素质”很高啊。
常:文本留给读者的印象可能是:此诗描绘了一个心胸狭窄、心狠手辣、唯利是图的罪犯的内心世界。他把妻子看作自己的财产,完全不尊重她的人格和人权。既说“我最后的公爵夫人”,就意味着他可能已经有过几个夫人。诗作的表层意义是,公爵心里有恨。他对来客说,由于公爵夫人不分对象,逢人便笑,有辱他家九百余年的声誉,于是他安排把她杀掉:“哦,先生,她是微笑,毫无疑问,/每当我走过她身旁时;但又有谁走过而不引起/同样的微笑呢?这愈来愈严重,我下了命令,/于是一切微笑都停止了。”他向人们表示了他的威严、权势和绝对的占有欲,因为他有九百年的门第撑腰,他天不怕、地不怕。这是在宣扬他的“可爱”之处。
柳:西方男人的心胸可不是“宰相肚里能撑船”。
常:显然,他杀死夫人的原因是出于嫉恨。他要来人转告他对未来夫人的要求:带钱来、守妇道、听他安排,否则后果是可想而知的。这个公爵表现出一副完全可恨可憎、不知羞耻、贪婪、虚伪的嘴脸:“我重说一句,/令东伯爵大人素以慷慨闻名,/让人足以相信,我正当的/嫁妆要求不会遭婉拒;/虽然,像我开始说的,他的美貌女儿/才是我的目的。不客气,咱们/一起下楼吧,先生。但请看这海神奈普顿/在驯服海马,人们说是个稀有物品,/是殷斯布鲁克的克劳斯为我用青铜铸成的。”
柳:既然恨,那他又为何把她的画像挂出来呢?而且,画像用帘布覆盖,只有他有权揭开让人观看。
常:我们仔细捉摸他讲公爵夫人的“丑事”时,表现出他对妻子观察得非常仔细:“当看到这画上的面容,/它顾盼间所流露出的深情厚意”,“她怎么会有这样的眼神”(意思是说“这样美妙的眼神”),公爵夫人面上泛起的红晕,她的外套盖住的手腕,她的“那淡淡沿了喉头慢慢消失的红晕”,等等,加上“我最后的公爵夫人”这句介绍用语里的“我”,这些都表现出公爵是个“注视者”(gazer),他对妻子看得仔细,是因为他极其在乎她。在他心里,他对妻子不完全是恨;他可能真爱过她,而且仍然想念她。
柳:这是文本字里行间的内涵,它显然“推翻”了上面说到的文本的表层意思。一个人杀了人,会公开对人讲吗?诗中讲到公爵正在跟一个来访者谈话,他似乎毫无顾忌,把自己的罪行讲给客人听。
常:在古代意大利,就是公爵杀人也要受到法律制裁。这一点从诗人的另一部长诗《戒指与书》(TheRingandtheBook)就可以得知。公爵应当熟悉法律。一般说来,罪犯不会公开自己的罪行。假如他确实杀了自己的夫人,而且肆无忌惮地对人讲述,这只能说明他精神失常了,就象美国19世纪作家埃德加·艾伦·坡的小说《泄密的心》里描绘的那个罪犯一样。这种人所说的话是不可信的:他可能真像他自夸地那样谋害了夫人,但他所说的一切也可能是他自己虚构出来,包括他说的“我下了命令,于是一切微笑都停止了”,以及来客求婚等,都是他头脑的臆造,这种臆造或是他的想入非非,或是他有贼心而无贼胆,通过想象而达到某种心理平衡,等等。以此类推,诗作里所说的整个事件可能完全是虚构的产物。这就是说,文本所传达的意思,不论是表层的意思还是它的内涵,都是不可信的。推而广之,任何文本都具有不可信的性质。
柳:他的确杀了夫人,可是他并没有对别人讲这件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文本所表现的对话,可能意味着什么呢?他又是在和谁说话呢?
常:他可能是在自言自语,也就是内心独白,有点像意识流,像著名诗人T·S·艾略特笔下的人物——普鲁弗洛克一样。在这种情形下,公爵可能是“伊德”(id,即下意识),听话人是自我(ego),公爵实际是和自己说话。他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呢?一般说来,人不到内心实在不能应付时,是不会这样做的。公爵之所以自言自语,可能是因为他在杀掉夫人后,心里感到忐忑不安、后悔、愧疚,或良心发现、忏悔,觉得自己的行为过于鲁莽,也或许觉得曾经可爱的夫人从眼前消失,有些内心空虚,等等。这说明这个公爵不能算十恶不赦,还有点良心,对他的最后一任夫人尚存某种歉疚和爱恋。
柳:常教授,勃朗宁笔下的公爵的形象并不是一个个别人物。他代表着一个类型,这种人多属于恶人,但又不完全是十恶不赦的人。不论在现实生活里,或是在文学作品中,这种人都是存在的。
常:在西方文学中,《圣经·新约》里和耶稣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一个杀人犯(《新约·圣路加书第40-43章》、莎士比亚所刻画的克劳迪斯(《哈姆雷特》)、麦克白及其夫人(《麦克白》)、乔治·埃略特的《米玛镇》里的布尔斯特鲁德、哈代的《苔丝姑娘》里的克莱尔、霍桑的《红字》里的狄姆斯蒂尔、易卜生的《海达·基伯勒》里的海达等等,都大体属于这类人。
柳:《我最后的公爵夫人》在文学史上是一首很著名的诗歌。它设计特定的情节,让一个人物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借此揭示他的内心世界。它象征着作家观察和表现世界的方式发生转变:即从外部向内心活动的转变。
常:从某种意义上讲,布朗宁开创了现代心理诗歌。《我最后的公爵夫人》留下一个内心之谜,让世代读者去解读。
4. 理论的地位
柳:您的讲解让我对《我最后的公爵夫人》有了更多的理解。您曾经提出理论是用来“improve your way of thinking,but not make you sleep”,这个很有意思,能再详细阐释一下吗?
常: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部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很丰富、深邃的,这需要读者不断地探索和挖掘。要赏析一部作品,读者要充实自己的头脑。文学理论是增强我们分析力的重要手段。在赏析《我最后的公爵夫人》一文时,这些理论就在无形中发挥了作用。
柳:理论的地位不可轻视。
常:是的,我们把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到文本的阅读上面。我们没有探讨诗人的生平、诗人的时代、诗人创作的用途等方面的信息,也没有探讨这位公爵是否有原型,如果有,他是怎样的一个人等等①。这种阅读和分析的方法属于新批评理论。强调细读文本的观点也是许多其他理论(如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化研究等)的观点。
柳:是啊,很多文学理论基本都阐释了文本细读的重要性。
常:诗人的自言自语,其中有id和ego;这是弗洛伊德的理论②。在文本的另一处,我们说到公爵代表一个类型,这就来自于荣格和弗莱的“神话原型”理论③。我们还提到公爵是“注视者”,这取自于拉康的理论。
柳:文本内涵反对甚至否定它的表层意义,这是解构主义的思想观点之一。
常:女权主义理论也发挥了作用。公爵显然是大男子主义,是男人至上的男权主义的十足表现。女人则处于完全没有发言权的地位。
柳:读者接受理论也涉及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