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岩,姜晓琳,张志顺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教育与教学·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校公民教育体系构建探析
王鹤岩,姜晓琳,张志顺
(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已经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对话、交流与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价值观的碰撞与冲突为中国公民教育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文化教育提出了一定挑战。同时,也在视角、思维、内容和途径方面提供了机遇。因此,构建适合全球化时代的高校公民教育体系对培养适应国际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合格公民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球化;公民教育;公民责任
关于全球化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多数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界定其内涵。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营活动趋势做过预测,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了。”[1]276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而且发展趋势和范围也逐渐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正如《哥本哈根社会发展问题宣言》中所指出的一样,“全球化,是增多的人口流动、改进的通讯设施、极大地提高了的贸易和资本流动以及技术发展的结果。它向全世界经济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机会。全球化还使各国能分享经验及从彼此的成就和困难中相互学习,并促进着理想、文化价值和愿望的相互丰富。”[2]208-209因此,我们现在谈论全球化时已经不再仅局限于经济全球化,而是更多从“全球化”是一个人类经验的相互分享以及理想、文化价值相互丰富的过程这个角度来界定和理解全球化。“里斯本小组”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事件和做出的决策以及进行的活动,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都能产生巨大的后果。”但是,“里斯本小组”坚信:“对于创造全球世界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是人,是人的价值体系、人用以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3]33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语境中的“全球化”的内涵具有不同的侧重点。
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作为全球化进程中后来者的中国,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自身在其进程中的位置,以此作为应对全球化战略的前提。我们必须学习和适应国际活动的各种规则,树立全球意识。其次,我们要继续进行思想解放、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身实力。最后,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只有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与交往中,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我们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信心,应该把西方文化中最精华的东西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如萨伊德所说:“多元文化立场既坚持各种文化的独立和平等,又强调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既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主义,又反对差异不加区分的笼统做法;既承认构成世界文化的各国文化的相互影响,又反对一切文化敌对和文化压制。在这个没有权威、没有中心、没有任何特权位置的空间里,各个位子点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其他声音对话。”[4]287萨伊德的观点非常明确地指明了当今及其未来全球化的实质。总之,全球化是一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趋势,面对这样的历史进程,作为后加入这一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必然面临很多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在一直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公民教育领域。
(一)面临的挑战
1.全球化对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冲击。全球化使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国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但是,在全球化进程中,每个国家都从自己国家利益出发,想方设法利用全球化机会吸引世界各地的资本和先进技术,发展壮大自己。此外,在从事跨国的经济活动时,为了使产品和技术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其他国家,被当地人所接受,各跨国公司也会想方设法融入当地的文化,接受当地的价值观等;另外,各类国际组织在面临人口、环境、生态、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核武器扩散等这些全球性问题时,客观上要求人们从全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要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放弃各国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携手解决问题,共同推动全球化浪潮朝着有利于全人类的方向发展,这样就会使国家政府向国际组织让渡本国的一部分权力,这就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削弱了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全球化对我国集体主义教育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中西价值观的差异上。全球化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在全球化逐渐进入到我国政治和文化领域的过程中,西方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必然冲击中国传统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而西方价值观念的核心是个人主义,即“强调个性的发展,强调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的至上,强调个人的尊严和价值,个人是一切的出发点”。[5]49-50这与中国所倡导的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主义是不相容的。
2.全球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深入,西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也开始渗透到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优势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不遗余力地进行文化渗透与扩张,这就使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全球化给高校公民教育带来新的机遇
全球化带来的政治和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对话与交流,为中国公民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思维、新内容和新途径,提供了中国公民教育的新机遇。
1.提供了广阔的全球视角。21世纪是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已经使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技术组织,超越了国家界限,联系日益紧密。许多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比如生态问题、人口问题、打击恐怖主义、打击国家犯罪、粮食安全、能源危机、气候问题和艾滋病的防治等,使各国都认识到各自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的民族和国家。因此,共同的利害关系把各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打破了狭隘的地域观念,人们产生了全球观念——全球各国利益的一致性。这就需要中国的公民教育也要从全人类利益出发,培养中国公民全球意识,在更加全面而科学的意义上构建公民教育新的内容与理念。
2.提供了开放学习的契机。全球化使各国之间公民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深,这就为中国提供了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成果的良好契机。美国的“尊重民主主义”与人格教育,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与“社会”相结合的公民教育,英国必修课中的参与、合作与责任教育等,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各有所长;儒家思想是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他们强调种族和谐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教育方法主要以灌输和启发相结合,注重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和教育内容的渗透性等。这些国家的公民教育有着各自闪光点,其中不乏能为我所用的内容。
3.提供了新的教育内容。由于全球化是现代性的当代状态,而现代性的核心强调“人是目的”,在“人是目的”的基础上,公民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人道主义与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环境教育,生活教育,理解教育以及全球意识教育等。
为应对全球化给中国公民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高校公民教育体系应从两个方面构建,一个是目标体系,另一个是内容体系。
在探讨公民教育的目标之前,要明确教育目的,因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教育目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aims of education)就是人们从事教育活动的意向,也是培养人的意向。对“为什么要有教育活动”问题的回答就反映了一种教育目的观。教育目的根本问题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和具有什么样素质的公民,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是一种关于教育过程预期结果的价值取向,而社会对教育结果的预期以及施教者与受教者本身条件都较为复杂,因此,确定一个教育目的是相当困难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目的要根据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确定。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使人作为社会成员(社会人)得到充分的发展。公民教育就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使每一个年轻人成为“社会人”,“社会人”在今天就是指现代社会的公民。
公民教育目标不仅要回答公民教育为什么的问题,而且也是公民教育实践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公民教育目标是人们头脑中培养合格公民的预定结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表现出主观性的一面,但是确定目标的依据是客观事实。从对公民教育目标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公民教育目标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公民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者自觉地依据在观念中预先提出和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公民教育目标就是人在教育活动之前,根据现实的可能并结合人自身的需要,在观念中预先提出和设定的教育过程、结果及其标准,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和达到预想结果。
其次,公民教育目标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公民教育目标作为一种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的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的特点。社会历史性的特点表现是,公民教育目标反映了民主法制社会对其成员的规定,而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以及在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也有所变化。因此,反映在公民教育目标方面也有所不同。在社会民主发展的不同阶段,公民教育的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点。
总之,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民主与法治观念。从更高的角度看,公民教育目标还包括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的尊严,加深对民主政治的理解,懂得现代社会生活中个人的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地关心社会问题,并根据客观事实,进行独立地思考,作出公正的判断;培养爱国主义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国际协作精神。
为完成高校公民教育的目标,我国公民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公民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初级层次,即通过规范的教育使之养成行为习惯;二是高级层次,即培养一种有助于自由思考和自主行动的批判能力。达到这种目标的有效做法是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在这样的学校生活实践中,学生可以结合具体问题了解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自己的自由。
第二,培养“完人”的公民教育,这是公民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整个教育历史进程中,在国内外许多教育理论家和理想家们一致认为培养“完人”的教育理想是公民教育的最高境界。尽管它的应用并不完善,但在现代社会里,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业,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公民对于崇高的教育事业来说仍是有成效的。
第三,中国高校公民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其构建的理论依据,并从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中汲取精华的同时,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理论的有益成分,针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实际与公民教育现状,构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公民教育的内容体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赵中建.教育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8-209.
[3]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3.
[4]李惠国.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87.
[5]石海兵,刘继平.现阶段个人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初探[J].前沿,2001,(1):49-50.
〔责任编辑:席书涛〕
G640
A
1002-2341(2015)06-0142-03
2015-09-28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14010638
王鹤岩(1971-),女,黑龙江通河人,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