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言小说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研究

2015-03-29 02:37曹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莫言小说

关于莫言小说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研究

曹伟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037003)

摘要:莫言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精准地概括了莫言小说的文本实质与行文风格。在此对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进行剖析,通过其与佛教文化、心理学以及互渗律三方面结合进行探究。

关键词:莫言;小说;魔幻现实主义

收稿日期:2015-01-18

作者简介:曹伟(1983-),女,山西大同人,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出生于山东高密大栏乡一个农民家庭,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歧视对童年时期的莫言产生一定的影响。少年时莫言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聊斋志异》《封神榜》等,莫言文学作品的最初来源就是中国传统民间故事,这与其后接触到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相结合,让莫言小说成为了研究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绝佳文本。本文将对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进行剖析,从而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莫言小说的内涵。

一、魔幻现实主义的源起与其在莫言小说中的构建

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或Magical Realism)是一种叙事文学技巧,其故事中的因果关系看起来常常不合乎现实状况。这个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崛起于被寡头政治经济所掌控的拉丁美洲,由于人们生活极端困苦,心中的理想难以实现,而印第安的神秘文化、西方意识流文学和神话传说等多种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汪洋恣肆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这种文学可以容纳拉丁美洲人民无处倾诉的生活与精神困惑,因此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魔幻现实主义对莫言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莫言的文学创作道路都充斥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莫言文学作品深化与发展的过程就是莫言对魔幻现实主义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莫言的许多小说都蕴含着魔幻现实主义,如《四十一炮》《檀香刑》《生死疲劳》等。

如在《四十一炮》中,莫言围绕着罗通与老兰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描述,文章中,罗通与老兰的关系较为动态,首先是罗通与老兰因为野驴子而发生了冲突,在对这一情节的描述中,读者很容易主观地认为罗通与老兰在文中是死对头。然而,野驴子死后,罗通与老兰又因为合办工厂发展成了合作关系,这显然与读者的猜测背道而驰,读者在此时已经不能确认罗通与老兰的人物定位了,正当读者接受罗通与老兰的合作关系之时,罗通又因为妻子与老兰的不正当关系将妻子杀害了,并且将妻子杀害之后,罗通走向了监狱,显然,这一个戏剧性的转折再一次地给了读者一个意外。在《四十一炮》中的情节变化正是莫言小说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体现,也是因为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才使《四十一炮》的小说情节更具神秘性与转折性,才使《四十一炮》的文学内涵得以提升。

在《檀香刑》中,有一段对钱丁的描写也比较神秘,钱丁在去为孙丙说情回来的路上摔倒了,并且还将自己的官帽摔掉了,从局部来讲,这一段描写与前后文并没有联系,许多读者在品读这一段描写时,通常都无法理解莫言设置这一段描写的意义所在,但从整体来讲,这一段的描写与之后的钱丁自杀、孙丙被杀以及媚娘发疯有着很大的联系,对钱丁摔掉官帽的描写显然是对之后情节的暗示以及讽刺,显而易见,这一描写也是莫言小说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体现,这一魔幻的故事情节也加强了《檀香刑》的文学渲染力。

又如莫言把《生死疲劳》构思成一个在土改运动被处决的地主西门闹六度投胎转世的故事,他依次投胎为驴、牛、猪、狗和猴,最后又再度投胎成人,体现了所谓的“六道轮回”。运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风格对轮回以及社会情节进行了特殊且极具逻辑性的描写,使《生死疲劳》的许多情节都蕴含着独特的意味,读者在其中也得到了深入灵魂的震撼。[1]诺贝尔奖简短的授奖评语里使用了“hallucinatory realism”一词,指的是“奇幻现实主义”或“迷幻现实主义”,表明莫言将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与中国古典的奇幻与神怪写作融合到了一起。

二、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变态心理学内涵

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变态心理学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饥饿与孤独,莫言小说中许多人物形象都有着一个孤独与饥饿的生活背景,而莫言之所以钟情于饥饿与孤独的生活背景的创造,则是由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莫言正是在饥饿与孤独中成长的,因而也将饥饿与孤独带入了小说创作之中,例如《枯河》中小虎子在误解中孤独地死去,《牛》中各人物为了获取牛肉而产生的纠葛等。第二,人物的变态心理,莫言小说中的许多人物都存在着变态心理,有些人物是施虐淫型的,例如《檀香刑》中的变态杀人狂赵甲,以杀人为“艺术”,通过杀人获得身心的满足与快感,甚至认为自己在杀人时会化身为神。有些人物是受虐淫型的,例如《天堂蒜苔之歌》的高羊,屡次被逼喝自己的尿却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反抗,只是一味地逆来顺受。还有一些是窥视淫型的,例如《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中的侯七,通过窥视获得快感。

三、中国式魔幻文化与互渗律的使用

“互渗律”由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提出,互渗即相互作用和影响,亦即“情景交融”或中国古典哲学术语“天人合一”。这种互渗式的思维方式,在认识问题时,重视精神领会和切己体验。不少我国作家在客观叙述风格所揭示出的创作思维方式,体现了新型的思维互渗律原则。

莫言小说中许多人物的行为方式与现代人的正常行为方式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正是莫言小说魔幻人物形象互渗律内涵的体现。在《檀香刑》中,孙媚娘为使钱丁爱上自己,就利用巫婆的巫术使自己获得爱情的力量,随着情节的发展,钱丁果然爱上了媚娘,这样的故事情节显然与现实是毫不相符的,反而与原始社会的巫术文化有着较大的联系,带上了浓重的魔幻色彩,而这就是现代思维与原始思维的互渗。在《红高粱》中,罗汉大爷因处置“叛国驴”被抓,罗汉大爷的主人豆官在梦中梦到了大黑骡子的鸣叫,通过大黑骡子的联系,读者可以体会到豆官对大黑骡子的记忆以及对罗汉大爷的感情,在这个亦幻亦真的情节中,也体现了豆官与罗汉大爷的主仆之情。在莫言小说中,这种通过思维互渗、接触关系表达人物联系的情节还有许多。总而言之,莫言对魔幻人物形象的塑造蕴含着极为深远的互渗律内涵,而互渗律内涵也使莫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具张力,并对现代的理性思维进行了补充。

莫言许多作品的情节构造都运用到了互渗律,这些情节的特色就是奇幻、震撼人心。在《狗道》中,莫言首先介绍了黑狗、红狗、蓝狗与孩子们的“战争”,之后又阐述了孩子们因关爱他人而获得胜利的结局,莫言通过这一微观的情节道出了着眼于整个社会的道理,即:新生者、正义之师永远是历史的胜利者。很显然,莫言在对这一情节的描写中运用到了互渗律,通过人和动物的“战争”反映出了现实社会中的战争,通过“战争”之间的相似关系与接触关系对小说的内涵进行了深化。

莫言在对魔幻时空的构造上也运用到了互渗律,也正是由于互渗律,莫言所构造出的魔幻时空才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与理解。莫言在《食草者家族》的《生蹼的祖先们》中就运用互渗律进行了多层次的魔幻时空的构造。在《生蹼的祖先们》中,出现了许多死者与生者对话的情节,例如:死去的皮团长镇压反抗活动,死去的“我”在看到梅老师之后希望复活,死去的爷爷与生者的对话,还有树林中的精灵以及会说会笑的刀等。需要说明的是,《生蹼的祖先们》并不是一部神鬼类的作品,在这样一部非神鬼类作品中,出现了如此多奇幻的场景,却仿佛丝毫没有违和感,这正是由于互渗律的接触关系与相似关系,莫言通过互渗律将原始思维与现实思维联系到了一起,从而使得读者在现实的背景下能够对这个作品进行魔幻现实的解读。[2]

四、佛教文化对于莫言魔幻小说的影响

莫言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理解离不开佛教文化,而结合佛教文化理解的魔幻现实主义也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式魔幻现实主义。在莫言的小说中,有许多与佛教典籍故事情节相似的基于现实背景下的情节,这样的情节在《四十一炮》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在《四十一炮》中,莫言设定的情节不仅仅是现实社会的情节,还设定了许多带有魔幻色彩的类似佛典情节,《四十一炮》中的人物不仅包含罗通、老兰等现实人物,还包含五通神、妖精、兰大和尚等具有魔幻色彩的人物,特别是在对雷雨之夜的描写中,纳入了人、妖、神、佛等多种性质的人物,塑造了一个超现实主义世界。

在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莫言以自己的方式阐述了佛教文化观念,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佛教观念主要有两种:第一,佛家生死观。佛家生死观强调对罪恶俗世的厌恶以及度己度人的思想,在《檀香刑》中,也体现了度人思想,例如谭嗣同为民族大义而慷慨就义,钱壮飞宁死不屈等,这些情节都体现了佛家生死观中的度人思想以及死亡即新生的思想。第二,反抗沉溺酒色的观念。莫言的许多小说都阐释了反抗沉溺酒色的观念,在《酒国》中,莫言描写了“肉孩”这一道残忍的菜肴,并通过夸张的手法反讽了那些腐败分子的变态行径。除此之外,还有《四十一炮》中罗小通对肉食的强烈欲望等,这些情节的描写都体现了莫言反抗沉溺酒色的态度。

佛教文化世界魔幻思维是基于佛神道文化下的一种思维方式,莫言在他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也运用了佛典世界魔幻思维。佛教文化世界魔幻思维对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没有佛典世界魔幻思维的支撑,莫言小说中的许多情节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深化,文学意蕴也会变得无比薄弱,例如在《红高粱家族》中,孙五事在剥掉罗汉大爷的皮之后患病,这就是佛神道文化中因果报应的体现,这也是莫言所运用的佛教文化世界魔幻思维的体现。[3]

综上所述,在莫言的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是其最主要的文本实质与行文风格。本文对莫言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进行剖析,对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与互渗律的运用、佛典文化的结合、变态心理学的探究与反映进行了研究,而这些因素在魔幻现实主义题材中的良好运用,使得这种风格与中国的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现实与人性,给读者带来了非凡的体验与心灵上的震撼。同时其作品为读者带来的这种体验也超越了国界,赢得世人的广泛认可,从而其作品也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江凯.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J].当代作家评论,2011(4).

[2]王德威.狂言流言,巫言莫言:《生死疲劳》与《巫言》所引起的反思[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陈思和.在讲故事背后:莫言《讲故事的人》读解[J].学术月刊,2013(1).

责任编辑:磬云

猜你喜欢
魔幻现实主义莫言小说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相信不可能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魔幻现实主义与宫崎骏的动画电影
莫言:虚伪的文学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