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 萍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安 355000)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电机电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要进一步提升物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促进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整合上、下游物流服务,形成计划、采购、入厂、交付、回收物流、金融、信息追溯等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物流管理水平。电机电器企业涉及的上、下游企业较多,其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在当前电机电器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如何做好电机电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组织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作为“管理策略”的一种,把产品各个阶段涉及的不同企业连接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1]对于电机电器企业来说,供应链管理就是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的整合与规划,是电机电器产品“采购—仓储—运输—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终端客户”系统化的物流过程。电机电器企业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实现“两个转变”、彻底打破“小而全”“大而全”,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有利于整合产品的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效地稳定需求,实现流通信息的共享,使得企业根据需求制定详实的生产计划,为客户提供更可靠的产品和服务。
电机电器制造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许多电机电器制造企业尚未建立起与供应商的稳定关系。电机电器制造企业与供应商在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等方面没有建立成“利益共同体”。供应商为了自身利益,或不断更换合作伙伴,或擅自提高供应价格、降低质量标准等。而电机电器制造企业不得不满足供应商苛刻的条件,且大批量订购,增加库存成本。这些都影响了供应链的建立,增加了交易成本,使得电机电器制造企业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消耗在谈判以及价格控制上。从根源来看,主要是由于电机电器制造企业缺少对供应商的评估,对供应商依赖程度较高,影响了供应链的独立性。同时,电机电器制造企业与终端客户的关系营销尚未开发,使得客户的需求波动较大,不利于完整的供应链的运作。
随着供应链管理的不断发展,对链条上各个环节的集成管理成为供应链是否能够有效实施的关系因素。[2]从电机电器企业的特征来看,电机电器企业的供应链包括了供应、配送、客户终端等各个不同的环节,各个环节间通过订货与供货来进行衔接,是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物流等要素的集合。当前我国电机电器企业在供应链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供应链的各个节点间配合程度不够、统筹与协调力度不强,供应链整合程度不高。
我国电机电器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统一配送”模式的应用率还不高,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还较大。例如:美国MCG 电机公司将存货周转率提高到每年74.1 次,使整个公司的存货周转时间降到5 天以下,德国EIAU 电机公司更是通过供应链管理不断推进库存优化和运输的一体化,实现了零库存管理。[3]而我国电机电器企业尚未建立统一的配送中心,不但得不到快捷的物流支撑,而且也使得大批量进货的“规模化”效应大打折扣。同时,在电机电器企业物流配送体系中,受交通、仓储等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配送能力不强。这些都导致电机电器企业的库存成本居高不下、库存周转率低。
当前在我国电机电器企业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信息支撑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一些知名的电机电器企业虽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仅限于自身的宣传,在产品的供应过程中,信息化的程度仍然不高,物流配送、仓储效率不高,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仍然是缠绕我国电机电器企业的重要问题。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电机电器企业物流管理中,大规模地使用了ICT、EDI、WMS、JIT 等新技术,但我国在这些方面则明显滞后。传统的“手动”物流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使得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控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电机电器企业在原料的采购过程中,由于技术应用程度不高,储藏、运输、搬运、装卸等设备未能实现统一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电机电器企业在内部数据采集、外部接口系统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供应商与制造商、分销商、客户端间也基本没有信息共享,直接导致了供应商与市场需求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配送质量和速度,缺少对市场需求信息系统的对接,导致了物流效率低下。
电机电器企业由于对供应链的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实时化程度不高,存在客户需求放大现象。由于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库存责任评判等方面存在漏洞,电机电器企业不得不在应付客户频繁需求的调整要求中,不断调整生产计划和采购策略,从而使生产与实际需求出现较大偏差。这种“牛鞭效应”和“效益背反”被放大,增大了电机电器企业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最终导致企业受到损失。
工业大规模生产和集约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供应链的各企业间形成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出于共同的利益约束,使得制造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销售商之间形成稳定的关系。[4]而我国的电机电器企业要积极建立和谐、稳定的客户关系,一方面要与供应商、物流节点企业建立和谐的关系。对供应商进行“层次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合理、全面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从供应商的规模、实力、反应速度、产品质量控制、时间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量化评价,通过对供应商的价值评价,选择核心合作伙伴,并与核心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保障供应链的效率得到优化,构建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润的“利益联合体”,进而使得包装、装卸、运输、储存、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各个环节能够协同合作,形成管理的合力。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的管理,统一经营、统一操作、统一服务标准和统一配送,最终实现企业快速增长和大规模发展。另一方面要与终端客户建立和谐的关系。通过满足终端客户个性化的需要,提高客户忠诚度,实现CRM 的个性化打造,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电机电器企业要在市场的开拓、营销、服务等方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对客户进行跟踪和提供人性化服务,从而更好地留住老客户、拓展新客户。实施有效消费者反应(Efficient Consumer Response,ECR)系统,对消费者客户终端进行层级分析、细化分类、差异化应对,强调“以终端客户为中心”,积极进行必要的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重组,满足电机电器客户需求多样化的趋势。最终整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起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SCSP)。
针对供应链整合程度不高的问题,要进一步推进供应链的“一体化”管理,促进电机电器企业供应链体系的协调运行。一要做好供应链的整合。对于电机电器企业来说,要通过“一体化”管理,按照服务性、快捷性、有效性、规模适当性、库存控制(“5S”)来进行供应链管理各环节间的目标设置,提高供应链的原料采购、运输、配送、装卸、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的组织协同相一致,有效协调供应链上各环节间存在的问题,形成组织合力,真正实现销售与配送的同步运行、物流设施和仓库资源的跨界共享、各方成本的最优控制,做到总成本最少、客户服务最优、总库存最小、总周期最短、物流质量最佳。二要做好供应链的规划。电机电器企业供应链一体化的组织管理,要求具有前瞻性,在供应链管理中,要打好提前量,对供应链各环节的组织关系进行维护与规划,根据电机电器企业供应链及时、高质量的需求来建立供应链管理与调度中心,对整个企业的供应链进行统一规划与调度。
要通过快捷的物流系统建设,来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使得电机电器原料在生产、采购、配销、运输、库存管理、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时间最短,以最快的效率到达客户手中。一要合理选择配送模式。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选择SCL、FCL 等配送模式。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使得配送模式符合电机电器企业的特点,从宏观的角度对配送中最优化的路线、频率、次序进行统一安排使得电机电器企业在采购、生产、配销、运输、库存管理、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时间最短,以最快的效率到达客户手中,不断提高电机电器企业的统一配送率,降低物流库存水平、存货周转天数,打造更加富有弹性的供应链。二要建立供应链统一业务流程。要进一步明确链上企业的操作流程,明确界定供应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推进供应链上各个节点间的业务流程重组,完善各节点标准作业流程,实现系统的高效统一、共同发力。三要推进电机电器企业物流节点的网络化管理。在充分考虑电机电器企业供应链中基础设施、地理区位、资源分布、供应商情况的前提下,对物流节点进行合理规划整合,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通过合理的调控与优化,逐步形成以现有各供应商为基础、以中小型配送站为支撑、以区域性配送中心为骨架的多功能、信息化、服务优质的电机电器供应链物流网络系统。
一要大力使用现代物流技术。电机电器企业要积极应用RFID、EDI、GPS、GIS 等新型物流技术,完善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立体仓库等应用,提高物流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与国际进行接轨。二要开发物联网资源。可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广物联网技术,建立完善电子商务认证机制、网上支付系统和配送管理系统等,进一步对供应链各企业的数据、知识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共享和开放。三要积极打造以供应链管理为中心的电机电器企业物流信息平台。电机电器企业利用信息平台系统来管理“各种计划、订单、报表、库存状态、生产过程、交付过程”等数据,衔接和沟通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通过系统化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整合。
加快建立电机电器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有效消除和缓解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不共享对供应链造成的不确定性,建立起信息海量、快捷、共享的完整信息链,解决供应链整个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终端客户间的利益冲突,实现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帕累托最优,削弱物流系统中的“效益背反”现象,提高电机电器企业的供应链质量。首先,实施订货分级管理。在对供应商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对供应商划分不同的等级,实行分级管理,通过把握关键环节,抓大放小,抵消由于信息不畅导致的需求预测的不准确。对进货时间进行统筹规划,提前进货、提前谋划,减少订货的误差,真正实现按需订货。其次,加强库存管理,强化时间管理。电机电器企业加强出入库管理,避免人为的扩大需求量数据,导致资源浪费。
总之,供应链管理更有效促进了电机电器企业各部门间的分工,有利于电机电器企业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高企业的准时程度,对于提升电机电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
[1]宁晓伟.电力物资供应公司供应链管理研究[J].科学之友,2013(7):44-47.
[2]黄彦凌.M 公司笔记本生产项目核心部件供应链管理流程优化与实践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25-26.
[3]董鹏,薛建谱,庞晓琛,丁文捷.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型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与实践—以AIP 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为例[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1):16-17.
[4]王玖河,樊研.面向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的协调与优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