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中文系,广东 广州510507)
建筑与人们关系密切,活跃在人们日常言语中,不可避免地带着方言口语的特点,具备形象性的特征。建筑词语因其使用频率高,理据模糊及调整的情况时有发生,人们经常称呼而不知其 “得名之由”,本文选取部分理据不太直接的影壁、照壁、山墙、硬山、歇山、悬山、马头墙、镬耳墙、码头、月台等10个建筑有关的词语,从方言口语的视角,尽量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力图理清命名和发展的脉络,得出接近事实的结论,以期有裨于建筑语词这一重要的方俗语词分支的认知。
据《汉语大词典》,影壁最早指 “饰以浮雕的墙壁”。清代的翟灏在《通俗编》里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邓椿画继》杨惠之塑山水壁,为天下第一。郭熙见之,又出新意,遂令圬者不用泥掌,止以手抢泥,或凹或凸,俱所不问。干则以墨随其形迹,晕成峰峦林壑,加之楼阁人物,宛然天成,谓之影壁,其后作者甚盛。”[1]这里,翟灏认为影壁是指浮雕“影像”。这时 “影壁”的理据是饰有影像的墙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也收录这一义项,只不过《现汉》是根据现代汉语常用的程度而不是事物发展的先后排序,把它放在了义项三的位置。
现在影壁一般指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影壁如何从饰以浮雕的墙壁发展为特指屏蔽的墙壁呢?这与词义缩小有关。墙壁砖雕、石雕一般出现的地方是宅院的看面墙和对着门的照壁,雕刻内容常以花鸟草虫和民间故事为题材,兼以谐音写意等手法,既有美观灵动的视觉效果,又寓有吉祥富贵的心理期盼。而照壁正对大门,首先映入眼帘,所以是砖雕装饰的重中之重。一般民宅为节约成本只在照壁进行砖雕。照壁作为雕饰墙壁最典型的形态,久而久之几乎成了影壁的代名词了,影壁的词义逐渐缩小。
后来,影壁一般指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形制也渐趋多样。按与大门的位置,有了外影壁、内影壁;按自身形状分为一字影壁、八字影壁;在北京四合院中,还有 “紧贴厢房一侧的山墙而建”的贴山影壁和“以山墙为基座”的座山影壁。这些影壁,重点不在于本身是否雕或绘有影像,有的甚至没有雕饰而代之以 “福禄寿喜”等吉祥字词,主要在于遮蔽,“影像”义没有了着落,影壁产生了新的义项,且这一义项越来越常用。影壁随着所指范围的缩小产生了类似语法学 “重新分析”的可能,影的语素义由 “影像”义转为“遮挡”,人们按新的义项对影壁的理据进行了不自觉的重构。
其实在近代汉语和广大方言区,影的“遮挡(视线、光线)”义常见。《水浒传》《金瓶梅》《歧路灯》及杨朔的作品中皆有用例[2]。现代汉语方言中,徐州、忻州、福州 “影”有 “遮挡、遮蔽”义,影壁在银川称 “影背子”,在洛阳称 “影背墙儿”(注:背其实是壁的借字,壁在当地的韵母为[ei]),在宁波称 “影墙”,在哈尔滨、济南、南京、太原、上海、成都称影壁,在徐州、西宁称影壁墙[3]。“挡住”是实体的阻挡,影住是对视线和光线的阻挡,二者有所区别。比如说,在看影视、演出时,一个人走在你的前面是 “影”住你了。这个动词的“影”和名词“影”的本义有关,正是阻挡了光线,才会产生影子。这样,影壁、影壁墙的理据就重构为“(大门内外)影住了(路人)视线的墙壁”。
影壁在普通话中称作照壁,照壁的“照”这里是“对着、向着”的意思,照壁取义于 “照着大门的墙壁”。在中原官话中,照的“对着、向着”的意义也比较常用,像排队时对齐行列,常说 “照齐”;见到了某人说 “照面”;在讲究风水的人看来,认为“冲着路”即“照着路”的房子不吉利。
为什么要建照壁呢,民俗学者介子平先生认为从风水角度可阻止气流直冲厅堂,“遮蔽视线、避免气冲”作用,从迷信角度有 “断鬼路”的作用[4]。
山墙。最初指古代宫庙中绘有山和云的墙壁。《逸周书·作雒》:“乃位五宫:大庙、宗宫……内阶、玄阶、堤唐、山。”孔晁注:“山,谓画山云。”宋·陆佃《庙制议》:“《周书》曰‘太庙山墙’,注谓 ‘墙画山云’。”清代起,又指人字形屋顶的房屋两侧的墙壁。清·查慎行 《长清山行》:“道冲沙聚,山墙叠石成。”(引自 《汉语大词典》)
山墙的山原来指上面的图案,后来指人字形屋顶的房屋两侧的墙壁(《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也叫房山或者屋山。山墙为什么可以特指 “人字形屋顶的房屋两侧的墙壁”呢?方以智在 《通雅》里说:,所监切。今以屋东西荣柱外之宇为,尝见工匠谓屋两头为山,犹其遗声,实是 字。”据《集韵》,,接檐也。方以智的观点是,以屋两侧的接檐转指两面墙,后俗以 “山”称之。翟灏对此颇不以为然,他举唐以来诗文 “屋山”用例,证明“并即山字用焉,则亦不必泥矣。”[1]我们赞同翟灏的观点,首先墙难见用例,而 “山墙”则俯拾皆是,包括出现在韩愈、王安石、范成大、陆游等名家诗文中;其次是以檐代指墙,稍显迂曲,与民俗用语直截了当的特点不相符合;再次二字并不同音,山是平声,是去声。我们认为 “屋山”“山墙”的理据应是取 “山”字的字形以摹其形,人字形屋顶的房屋两侧的墙壁正好是 “山”字形,故称山墙。《汉典》以“形状像山的”作为山的一个义项,所举例词正是山墙。《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都强调 “人字形屋顶”而未泛称 “房屋两侧的墙”,也意味着他们认为山墙源自山字形的观点,只不过二者不是理据词典没有直接点出而已。“山字形墙”简化为“山墙”,类似“十字路口”,只不过后者不能简化。当然,人字形屋顶两侧的墙壁和前后墙壁相比,突破了屋檐的限制,更高,借山言其高也有可能性,可聊备一说。二者孰是孰非,暂付阙如。不管怎样,随着 “山墙”所指对象的变化,它的构词理据也经历了由指 “山云”到 “山字形”或者 “高”义的重构。
据萧默《建筑的意境》:中国建筑的屋顶在造型上起很大作用,有五种基本形式:1.硬山,两面坡,屋面在山墙(左右端墙)处终止,不再挑出;2.悬山,两面坡,屋面在山墙处外挑……3.庑殿,四面坡……4.歇山,下部四坡,上部为悬山或硬山……5.攒尖,建筑平面为正方、正多角形或圆形,屋顶向平面中心聚成尖形,随平面可称为四角、六角、八角攒尖,或圆攒尖。庑殿、歇山和攒尖屋顶都可以做成重檐,以加强气势[5]。
“~山”类屋顶指硬山式屋顶、歇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至于庑殿顶、攒尖顶都不是从山墙角度来说,且理据一目了然,这里不再赘述,只考察硬山、歇山、悬山三个词语不同的命名理据。
硬山是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特点是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从这个定义,难以看出 “硬”的理据,硬并无 “齐平”之义。陈刚在《北京方言词典》中说:“上面没有大梁,直接承担檩木的山墙。”[6]这给人以启发。硬的坚决义项蕴含着直接的成分在,说硬话一般是放狠话,也有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的意思;说人硬来,也指没有做好铺垫工作简单直接行事。庑殿顶、歇山顶都是抬梁式木构架,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承托屋顶的檩条都是托在梁上。抬梁式构架墙不承重,仅起阻挡遮蔽用,可以做到 “墙倒屋不塌”。硬山与它们相比,将本该架在梁上的檩条,直接架进山墙,使山墙除了阻挡遮蔽的作用外,还承担了梁、柱的作用,形式简单、节省木材,为一般普通民居所用。
硬山高出屋面的又分成几种,其中风火山墙和镬耳墙尤为著名。风火山墙,又称封火山墙,又称马头山墙、马头墙。建筑与生活息息相关,百姓日居而不知其意,以音会义,难名歧异。一个feng音,有人理解为“挡风挡火”的“风”,有人理解为“封住火势蔓延”的“封”,写出字来自然不同。“外围常耸起马头山墙,利于防止火势蔓延。马头山墙都高出于屋面,轮廓作阶梯状,变化丰富,墙面白灰粉刷,墙头覆以青瓦两坡墙檐,白墙青瓦,明朗而雅素。”[5]由下到上呈阶梯式减少,正像马头的形状,防风防火,马头墙成为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同样是高出屋面,岭南是镬耳状,也就是北方说的锅的耳朵(锅是北方方言的后起特征词,原表示车釒工,表示炊具是镬音转后所借之字,属于晚起字),
按讨口彩的说法这种形状像官帽,希望这里住的人可以做官,镬耳、官帽本身较为相似。镬耳墙也是岭南建筑的重要特征。
歇山容易解释,歇山是下部四坡,上部为悬山或者硬山。山墙有所中断,停歇了一下,所以称歇山是着眼于山墙说的。悬山是两面坡,屋面在山墙处外挑。悬是着眼于屋面,山墙与屋面的关系说的,屋面在山墙处外挑,屋面有一段是在外面悬着。
所以,硬山、歇山、悬山结构都是 “形+名”,形与名的关系却是按不同的角度和参照物来命名:硬山的硬着眼于支撑屋顶的檩木有无梁承托,歇山的歇着眼于山墙是否连续,悬山的悬着眼于屋面来说,可谓 “形同实异”。
上面的马头山墙和镬耳墙都是借形命义的建筑构件,类似的还有码头和月台。
码头指在江河沿岸及港湾内,供停船时装卸货物和乘客上下的建筑。(《现汉》)这一义项在汉语大词典里是 “船只停泊处”。举例为《醒世恒言》例。
在韩愈作品中,码头称为“泊步”[7]。“‘码头’在唐代就有了,但当时写作 ‘马头’,可见 ‘头’字仍有实义的。”[8]可见,最初的写法是 “马头”,“码头”是后起区别写法。
据《汉语大词典》,马头为船只停泊处。即码头。北宋的《资治通鉴·唐穆宗长庆二年》:“又于黎阳筑马头,为度河之势。”胡三省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清翟灏《通俗编》对 “马头”的解释即沿用此说。这种解释以兵马入船故称马头,其实上下船的货物装卸或船只停靠远高于马入船的频次,怎么不叫船岸或者水头呢,“兵马入船”说缺乏解释力,不能令人信服。水边的建筑为什么叫马头呢?王钅英在《宋元明市语汇释(修订增补本)》中解释 “大船何以称马船”时说:
恐有两方面的原因:一、‘马’有大义……二、与市语有关……大约是以陆地之马比喻水中快船。如此,则“马船”当为同义叠用之复语。“马”与“船”同义,尚可证之“马头、马门”等语,“马头”即船舶停靠处,“马门”即船舱门[9]。
由于例证有限,王钅英先生对马与船同义,说得不很确定。恐不足以说明 “马头”的马即是船,因为王力先生意见,指码头的马头,唐代已有,头仍有实义。若马门指船舶门,则马头似应指船头方为熨贴,不当指船舶停靠的地方。关于马头、马门,清人赵翼、梁绍壬、梁章钜笔记中皆有论及,赵翼未详释理据[10],梁绍壬指出含马词不外记数、象形二义,梁章钜《浪迹续谈·卷八》在梁绍壬基础又对铁马、马门的理据加以申说: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云:“马字之为用不一,然不外记数象形二义,《礼·投壶》‘请为胜者立马’,今俗猜枚之物曰拳马,衡银之物曰法马,赌博之物曰筹马,又以笔画一至九数日打马,此皆记数之马也。木工以三木相攒而歧其首,横本于上,以施斧斤,谓之作马(俗亦称木马),插秧之杌名秧马,《周礼掌舍》‘设 再重’,注:‘行马也。”又纸上画神佛像,祭赛后焚之曰甲马,又都会水陆之衡曰马头,又三弦上承弦之物曰弦马,净桶曰马桶,此皆象形之马也。惟檐铁曰铁马,船舱内边门曰马门,则不知何所取义。”余按铁马亦是象形,凡乘马者皆从边上,则舟中之边门亦象形也[11]。
我们与梁绍壬、梁章钜的观点一致,马头(码头)显然是取其形。马头垂直于马颈,长长伸出,和水边垂直于水岸、供船停靠的平台极为像似,把上文马头山墙的“阶梯状高出屋面”放平,就是码头的轮廓,二者命名异曲同工。岸高水低,若无马头状的平台过渡,则货物装卸、人员上下均为不便。于是称呼水次平台就借助生活中常见的马头来命名了。建筑物取名于身边事物不乏其例,上文的“马头墙”俗称正是用的马的头的形象,屋顶正脊两端的“鸱尾、鸱吻”装饰,门上的门孔 “猫眼”,屋内天花的“藻井”,取材于鸱(鹞鹰)、猫、水井等生活常见事物。不独中文,英语里也常见此类称谓,如英语中称飞机驾驶舱为cockpit,就是借用公鸡或雄鸟的喙的凹处来形象比拟。马头最显豁的理据毕竟还是马的头,原来指称一个建筑地点时间久了,人们就造出后起区别字的“码”,专指岸边,改马字为码字,使两个都常见的词语马头、码头在字面上有了区分。
或许有人会问,码(马)头因像马头而得名,那么马路呢?其实,上面硬山、歇山、悬山已经说明同样的结构,语义理据不尽相同的道理。码(马)头、马路、马刀也可作如是观。
火车的站台,原来常称 “月台”,月台的理据与马头类似。月台原指,正房、正殿突出连着前阶的平台。古代的殿堂或富足人家的堂屋,都筑于台基之上。堂前台基向前凸出于广场或院落,用栏杆围护,以阶梯通向地面。与堂中地面平齐的平台,方便人们出来露天赏月、纳凉等。屋门外赏月之台,故称月台。当新的火车的站台事物出现时,人们便将原有之月台名称移来为修筑的上下火车的高台命名。
火车是后来的发明,火车在轨道之上运行,车厢或车皮高出地面,停靠时装卸货物、上下人员也不方便。所以需修筑站台方便上下。站台在英语中称为platform,取义于plat的高。那么人们就借用高出地面的“月台”称之,也属顺理成章。
所以,马头(码头)与月台都是现成的词语,根据相似的特点,直接借用(码头后来虽然造了“码”字,从字形上增加了区分度),与原借词的概念相异而命名理据相同,可谓 “形异实同”。月台和码头,一个高出地面对接火车,一个低于地面对接船舶,都借用现成事物称呼命名,何其相似也。
要之,在建筑词语的探求中,既要充分挖掘文献资料,又要考虑其日常习用的特点,联系方言口语,才能做出实事求是的解释。
[1][清]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542,544.
[2]马思周.俗言俗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
[3]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458-5460.
[4]介子平.雕刻王家大院[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67-68.
[5]萧默.建筑的意境[M].北京:中华书局,2014:11-12,81-83.
[6]陈刚.北京方言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13.
[7]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1.
[8]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15.
[9]王钅英.宋元明市语汇释(修订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79.
[10][清]赵翼.陔馀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975.
[11][清]梁章钜.浪迹续谈[EB/OL].http://www.cssn.cn/sjxz/xsjdk/zgjd/zb/xsl8qdj/ljxt/201311/t20131122 _864704.shtml,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