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毅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煤矿史研究所,江苏徐州221008)
无论是研究中国煤矿的发展历史,还是研究中国煤矿城市的演进历程,矿区都是无法回避和替换的课题。在中国,煤炭资源自然赋存往往以大面积煤田的形式出现。近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对煤炭的需求日益增多,煤炭得到了大规模的开采,因此,在一些煤炭开采集中的地区就形成了煤炭开采基地——矿区。从煤矿到城镇再到矿区,意味着煤矿和城镇向城市发展又迈进了一大步。煤矿向矿区过渡有两个特点:一是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和行业迅速增加;二是矿区与乡村有了明显的区别。煤矿的发展离不开与之配套、为之服务的相关部门,如,水电供应、交通运输、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等。这些部门与煤矿共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形成了矿区。矿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煤炭生产的基地,还具有社区的功能。煤炭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但矿区将继续存在。本文试图探讨矿区的涵义、煤田与矿区的关系、中国矿区的形成和演进、矿区的总体设计与分系统等问题,如有不当或不足之处,欢迎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煤炭工业属于工业的一个部类,矿区则是城市的雏形或组成部分,二者之间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矿区是一个内涵不甚明确、外延相对模糊、使用比较混乱的概念。由于认识或研究的角度不同,人们对矿区的理解和表达各有不同。有代表性的表述主要有下列几种:
1)《现代汉语词典》(第5 版)对矿区的解释:矿区是指“开采矿石的地区”[1]。同样的解释还见于《当代汉语词典》[2]。
2)《辞海》对矿区的阐释是:“一般指曾经开采,正在开采或准备开采的含矿地段。其范围常视矿床的规模而定。有的矿区不到1 平方公里,有的达几十至几百平方公里。矿区内常由于矿体较多或规模较大,为适应开采的需要,而划分若干矿段或较小的矿区。”[3]
3)张先尘先生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提供的“矿区”词条指出:“矿区是包括若干矿井或露天矿的区域,有完整的生产工艺、地面运输、电力供应、通信调度、生产管理及生活服务等设施。”[4]
4)中国矿业大学王玉浚先生认为:“矿区有两种侧重点不同的讲法和理解,一种是说由于行政上或经济上的原因,将邻近的若干个矿井划归一个行政机构管理,其所属的井田合起来称为矿区;另一种是说煤田的范围很大,需要划作若干区域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勘探和开发,由此将统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煤田的一部分称为矿区。”[5]
5)北京科技大学汤万金博士强调:“矿区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生产作业区和职工及其家属生活区为主,并辐射一定范围而形成的经济与行政社区。在该社区中,矿业作为主导产业,带动和支持本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6]
6)中国矿业大学陈玉和博士则认为:“矿区是以矿物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发展起来,并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一类社区,简言之,矿业社区。”[7]
7)李鸿维等主编的《煤矿开采方法》中对矿区的解释为:“统一规划和开发煤田或其一部分形成的社会区域,称为矿区。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地质构造、自然条件或煤田的沉积不连续,或按勘探时期先后,可以将一个大煤田划分为几个矿区开发。较小的煤田也可以作为一个矿区来开发。一个大矿区也可以开发几个小煤田。”[8]
以上解释各有侧重,有的是从词汇语义角度出发,为便于一般群众对矿区的理解所作的表述;有的从矿区规划设计视角切入,从专业技术方面来认识;有的从矿区未来发展立论。而本文偏重于从煤矿向煤矿城市发展的中间环节来思考。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煤矿城市是在矿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唐山、徐州、焦作、抚顺、大同、铜川、平顶山、兖州等。笔者认为,中国的矿区主要有3 个基本特征:
1)区域性。矿区要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2)煤矿主导。采掘加工煤炭是矿区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矿区的主导产业。
3)社会性。矿区的社会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矿区是整个社会的组成部分,矿区的发展需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二是矿区范围内的社会性。矿区的区域性决定了矿区内部的社会属性,即矿区内既有个人、家庭和团体,也有企业、村庄和城镇,以及彼此间的相互联系和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
根据不同的标准,矿区分不同的类型。
根据面积和范围,矿区有大、中、小之分。有学者提出,煤炭产量在10 Mt/a 以上的为大型矿区;煤炭产量在3 ~10 Mt/a 之间的为中型矿区;煤炭产量在3 Mt/a 以下的为小型矿区[9]。一个大型矿区的开发,从地质勘探、设计、基本建设到形成生产规模,一般需要15 ~20年时间。根据矿区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新建矿区、在采矿区、衰退矿区。根据矿区与周边城市的关系,矿区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城市附属型矿区,如,北京的京西矿区、徐州的徐州矿区等。第二种是城市主体型矿区,大多是单一的煤矿城市,如,黑龙江省的七台河、河南省的平顶山等。第三种是城市辐射型矿区,这类大多远离中心城市,矿区发展难以依托城市功能进行,如,内蒙古的神府东胜、山西长治的潞安、江苏徐州的大屯,等。
总之,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器生产煤炭以来,中国已经形成了数以百计、遍布各地的大小矿区,未来还将兴建不少新的矿区。这些矿区以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业,带动和支持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含碳物质沉积而形成并大致连续分布的含煤地带称为煤田。面积大、储量丰富的煤田称为“富量煤田”;储量小、限于一个矿井开采的煤田称为“限量煤田”。
煤田是自然形成的大面积连续含煤地带。煤田的范围比较大,煤层埋藏特征变化多,所以在开发煤田时,要有计划、合理地将煤田划分为适宜矿井开采的井田,有步骤地分别建设矿井进行开采。在一个煤田里建设煤矿,最初的选址非常重要。实践证明,一个矿区乃至一座煤矿城市的形成,一般都是从最初开凿煤矿所具有的优越区位的点开始的。然后以铁路线为轴线,以沿线城市为据点不断发展。
矿区是一个复杂的地域生产系统,它的地域结构主要是以煤矿比较集中布局为特征,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从中国目前存在的矿区来看,有的一个煤田就是一个矿区,例如,开滦、阳泉、肥城、鹤壁、永荣等;有的一个煤田划分为几个矿区,例如,铜川煤田按地质年代划分为铜川矿区和焦坪矿区。“铜川矿区位于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西部,东临蒲白矿区,西达耀县西,南为黄堡、陈炉一带的煤层露头,北为枣庙逆断层与杜康沟逆断层的连线,走向长约42 公里,倾向宽约6.7 公里,面积约284 平方公里。焦坪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中部,东南起于庙湾——焦坪一带的煤层露头,西到陕、甘交界,西南以庙湾、刘家店子连线为暂定边界,北与黄陵矿区建庄井田相接,走向长26.5 公里,倾向宽约3.84 公里,面积约103 平方公里。”[10]再例如,安徽省的淮南煤田位于淮北平原南部、淮河中游两岸,东西长约180 km,南北宽15 ~25 km,煤田面积约3 600 km2。目前淮南煤田包括淮南、潘谢两个矿区。淮北煤田则包括濉萧矿区、宿县矿区、临涣矿区、涡阳矿区等。有的将临近的几个煤田划为一个矿区,如,河南平顶山矿区就有平顶山煤田和韩梁煤田。
据1990年统计,中国统配煤矿按行政归属划分的矿区有102 处,“面积大于500 km2的有6处,300 ~500 km2的有11 处,100 ~300 km2的有31 处,50 ~100 km2的有20 处,小于50 km2的有34 处”[5]。
无论是确定矿区规划和布局的决策者还是规划者,在确定矿区地点和范围时,都要或详或略地对影响矿区布局和发展的因素作分析评价和综合论证,进行可行性研究。20世纪初,德国经济学家与地理学家A·韦伯(Weber)提出了5 个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即原料(包括燃料)、消费市场、运费、劳动力、集聚。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学者提出工业布局要考虑6 大因素,即原料燃料、运费、劳动力、联合化与协作、发展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经济、国防安全。这些观点对中国煤矿的矿区建设具有启示和参考作用。矿区的确定不仅影响煤矿企业的发展及生存,而且关系到地区经济的兴衰,涉及到人口迁移和矿区内职工家属及广大群众的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矿区选择、矿区规划一般是按照有计划、按比例的要求来进行。在矿区范围确定后,规划矿区时要考虑土地、运输、市场等因素。特别是运输,因为煤炭属于大宗物资,运输条件对矿区的选择、煤矿的地理分布和空间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煤矿数量众多,矿区的类型也多种多样,表现出复杂性和差异性。一般而言,中国的煤矿矿区大多是国有大型煤矿的所在地。矿区是煤矿生产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在煤田开发的初期,大量的勘探人员、基建人员、煤矿职工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形成了矿区。有的矿区依托附近原有的城镇,此举可缩短建设周期,节省基建投资,有利于矿区建设。例如,山东兖州矿区中心城选择在有3 000 多年历史的邹县县城(今邹城市)。有的则白手起家创办新区一个矿区一般由几个煤矿组成。每个煤矿都有自己的生产区和职工生活区,几个煤矿之间一般是矿务局或矿业集团所在地,自然形成中心生活区。随着煤矿的不断发展和其它产业的不断增加,矿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有的矿区发展成为煤矿城市,例如,安徽的淮南、淮北;有的则长期是矿区,例如,安徽的宿县矿区、临涣矿区。
在中国,矿区的出现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相结合的阶段性产物。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伴随着外国商品与资本的涌入,西方的近代工业被引入,中国开始了缓慢而曲折发展的近代化进程。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一批煤矿。随着煤矿的不断发展、煤炭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煤炭开采的规模不断扩大。煤矿建立促使生产和人口集中,进而形成煤炭产业的规模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其结果是促成了一批矿区应运而生。在中国煤矿城市发展史上,大部分煤矿城市都经历过矿区这一发展阶段。中国的煤矿城市大多在煤矿或矿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煤矿或矿区的建立和发展,对于煤矿城市的城址选择、城市建筑、城市业态、城区特点、城市规模、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矿区堪称煤矿城市的雏形。研究中国煤矿城市的发展历史,矿区是无法绕过和超越的前提。矿区是煤矿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煤矿生产经营与社会化功能相伴相依的结合;城市则是矿区发展的方向和结果。
一个矿区形成后,在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煤矿的发展规模和矿区范围会不断扩大。产业成长规律的核心是产业发展不同阶段要素的组合,产业价值链规律的核心是产业价值在产业内外不同环节、空间的分布,产业组织规律的核心是参与产业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因此,一个与煤炭生产、加工、运输关系密切的矿区进入产业成长阶段的基本条件是区域要素的有机组合,从而形成合理的产业价值分布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代的地方政权,是省、府、县3 级制度。据《光绪大清会典》记载,当时全国共有24 个行省区、185 个府、34 个直隶厅、72 个直隶州、78 个普通厅、145 个普通州、1 303 个县。州、厅不是一级政权,仅是固定的行政单位;直隶州、直隶厅相当于府一级;普通州、普通厅相当于县一级。由此可见,清代时并无矿区这样一级的行政机构和管理机构。据祁守华等编辑的《中国地方志煤炭史料选辑》一书统计,民国以前产煤的府县有937 个。其中大部分产煤的府县由于产量、交通、市场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发展成为煤矿城市,但也有一部分发展成为了矿区。
自近代工业在中国兴起之后,煤炭就成为工业重要的燃料和原料,被人形象地誉为“工业的食粮”。发展煤炭工业必然要建立煤矿,建立煤矿必然要集中大批施工和建设队伍,煤矿职工往往要携带家属,这就需要建立生产和生活基地,由此就形成了矿区的雏形。随着煤矿的不断发展,煤矿职工越来越多。渐渐地,在煤矿附近修建了职工住宅和道路,有了水、电、通讯等部门,有了经销煤炭和为煤矿服务的附属产业,有了商店、学校和医院等。煤矿所在地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产业和越来越多的人口,尤其是形成了以煤炭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和延伸产业。矿区随即伴随着煤矿及其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第一对矿井建成投产标志着矿区开始投入生产,同时会继续进行其它煤矿的建设。“量”的积累必然引发“质”的变化。随着煤矿的不断发展,一些产量较高、规模较大的煤矿逐步形成了矿区。矿区是以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业,并带动和支撑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社区。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近代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一时期兴起的洋务运动中,为了满足工业和运输业的需要,中国陆续出现了一批近代煤矿。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一些煤矿逐渐形成了矿区。矿区的产生是煤矿生产在地域上集聚的结果。每座煤矿都占有地表的一部分,即占有一定的区位;多座煤矿的聚集,就形成了矿区;也有的一座煤矿就形成了一个矿区。矿区是在一定地区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上,主要围绕煤炭生产,将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或共同利用基础设施的部门与企业配置在一起而形成的。其主要职能是服务于煤炭生产,组成以煤炭生产为主体,配置与煤矿发展有关的居民点、区域性公用设施、服务性行业、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社会福利事业以及交通运输网等。
矿区的地域范围大的可达几十万平方公里,小的只有几平方公里。大的矿区由一两个甚至更多个煤矿城市组成,如,贵州的六(枝)盘(县)水(城)。小的矿区以一家煤矿为中心,除了围绕煤炭生产的建筑设施外,包括煤矿周边的商业网点、各类学校、医院、影剧院、邮电局、车站、旅社、饭店、集贸市场等,还有供水、供电等部门。矿区按其地域范围大小和组合状况大致可分为区域性矿区和城市型矿区两大类。矿区的基本组成是若干煤矿和相关企业及配套服务单位。矿区内煤矿的规模和产量决定着矿区的规模和结构质态。
从煤矿到矿区的空间扩散有多种形式,但离不开点、线、面整个结构系统。无论是哪种扩散形式,随着距离的延伸,最终都会导致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全面扩散和空间推移,形成内部联系密切、有机结合的矿区。如,辽宁的抚顺、本溪,河北的开滦,山东的淄博,河南的焦作等,最初都是以一个煤矿为矿区的生长点不断向四周扩展辐射,然后不断增加新的煤矿,点与点之间连成线,继而连成片,逐步形成矿区。
煤矿是矿区的聚集点和生长点,矿区是煤炭生产集聚的产物。煤炭产业所具有的聚集效益,往往促使从事相关产业的企业和人口不断地向矿区聚集。当一个矿区内的煤矿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向外扩散,这是生产力所特有的扩张性使然,即生产力在空间运动中不断超出原来的地域范围,向新的地域扩展、延伸,发展新的空间。生产力越集中,其所具有的扩张力也越大,生产力从矿区向外围扩展和延伸的速度也就越快。当一座煤矿在一个地方兴建后,由煤矿发展派生出来的企业会随之建立,为煤矿服务的相关单位也会相继出现。一些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也会在煤矿附近建设。随着围绕煤矿聚集的企业越来越多,占地面积不断扩大,一些煤矿就逐步形成了具有多系统的矿区。由此可见,相对于煤矿地区而言,矿区是因开发煤炭而形成,并且受开发煤炭直接影响的区域。矿区的主体是煤矿,其人口构成的主体是煤矿职工及其家属。
煤炭作为一种基础能源,其产地必然吸引以煤炭为主要原料和燃料的火力发电、建材、化工、钢铁等工业向矿区集聚。一般而言,一个矿区煤炭储量和产量越多,越有利于资金、技术、人才及相关的加工产业、利用产业向此集聚。
从煤矿到矿区,一般来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建设煤矿阶段。当人们在某一地区发现了具有开采价值和具有市场需求的煤炭时,首先要建立煤矿。围绕着煤炭开采,资源、技术、资本、人力等因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煤矿最基本的要件。
第二,产业分化阶段。在煤炭开发的基础上,随之出现了对生产的原煤进行加工的活动。煤炭加工越细化,产业链条越长,加工产业规模就越大。以德国鲁尔矿区为例,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鲁尔逐步形成了两大工业系列:一个是采煤——炼焦——发电——炼铁炼钢——钢材加工——机器制造;另一个是采煤——炼焦——焦化工业。
第三,产业扩张阶段。在专业分工的推动下,分化之后的产业进一步细化为若干系列,在市场需求的引导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形成了网络化的产业集群。大量企业进入该地区,不同产业网中的各个企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形成了企业集群。这样产业集群与企业集群相互作用,引起了某一矿区的产业扩张。
某一地区经过建设煤矿、产业分化和扩张,逐步形成以煤炭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在煤炭这个主导产业的前瞻效应、后顾效应以及旁侧效应的基础上,这个地区形成了几个产业系列。围绕着以煤炭为主导的产业不断发展和扩张,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为主导产业发展服务的其它辅助产业,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相互结合,这个地区就形成了矿区。矿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产地域单元,它是社会分工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并随着矿区内煤炭工业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边界。例如,河南义马民国时期兴办了一些规模很小的煤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义马矿区,于1958年3月20日成立了义马矿务局。“到1990年,矿区内计有义马矿务局所属的千秋、常村、跃进、北露天、杨村、耿村6 对统配煤矿,连同乡镇集体和个体煤矿,全年共产煤905.48万吨。”[10]
矿区主要是生产煤炭的地域,但并不是所有生产煤炭的地域都叫矿区。除了矿区,还有一些生产煤炭的地方根据其规模和特点称为矿点、煤炭基地等。矿点是煤炭生产地域系统中最低层次和基层生产地域单元,一般以居民点较小的城镇或集镇为依托。
(未完待续)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796.
[2]《当代汉语词典》编辑委员会.当代汉语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9:857.
[3]夏征农,陈至立.辞海(下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742.
[4]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393.
[5]王玉浚.矿区最优规划理论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
[6]汤万金.矿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博士论文].北京:北京科技大学,1997.
[7]陈玉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矿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博士论文].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00.
[8]李鸿维,卢广银.煤矿开采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7.
[9]耿殿明.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64.
[10]铜川矿务局志编纂委员会.铜川矿务局志(1955—1990)[M].铜川:铜川矿务局印刷厂,19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