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概论”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5-03-28 18:52胡以存
关键词: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概论

胡以存

(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民间文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民间文学有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了解,初步具备从事民间文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继承民间文化遗产重要性的今天,它的作用日益凸显。

但是,传统民间文学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与今天日益开放的现实生活有所不同,勿庸讳言,这个差距也许越来越大。因此,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对于丰富的传统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如何去了解?哪些遗产需要保护、继承?如何去实施?这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并加以实践的。

一、民间文学在现代社会遭遇严峻的挑战

民间文学是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传统民间文学的创作与传承,依赖的民众是市井细民,是乡村中的农民群众与城市中的下层民众;它们生活的背景,是传统的、宗法制的乡村社会,以及依附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消费城市。因此,与现代社会相比,传统民间文学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脱节。

(一)民间文学思想内容的调整

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民众思想的变化,反映在民间文学作品中,是作品内容与思想情感的调整。

1.民间文学作品内容的改变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土地是自然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土地私有制使得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由地主及农民两个阶级组成,正如刘守华先生指出的那样:“中国封建地主经济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给予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深刻影响。地主同农民,特别是同长工、佃户之间的阶级对立,成为旧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在民间口头文学中,表现长工与地主抗争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普遍流传,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1]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中国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也随之发生改变。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作品中,地主与长工类的故事数量极多,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色彩,而在当今社会,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学却没能在国际通行的AT 分类法中找到它的合适位置。著名美籍华裔学者丁乃通先生在沿用AT 分类法编撰《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时,采用权宜之计,借用“愚蠢妖魔的故事”中的某些编码来收纳机智长工和愚蠢地主相斗的故事,或者将它归入“男人的笑话”中。

在现代社会中,地主与长工早已消失,因此,这类失去生存土壤的故事无法与受众产生共鸣,引起他们的兴趣。当然,其中某些故事,如“半夜鸡叫”等,通过宣传机器的强力推动,已经成为革命文学的经典段落——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它之所以被选中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它的民间特色,而是因为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故事的内在诉求也不在其真实性,而是一种关于剥削制度的象征性的表达”[2]。

2.传统价值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变

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是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概括出的“熟人社会”,再加上宗法制等级观念的强化,因此,中国传统社会中强调谦和、忍让,这种价值观在传统民间文学中多有表现,谚语中的例证比比皆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自称好,料稻草”、“满瓶子不响,半瓶子晃当”,等等。

但是,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将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甚至有些人还会吹嘘、表现自己并不具备的“才能”。当表现自己也成为一种“能力”的时候,谦逊往往被视为懦弱、无能。因此,人们对于这些表现传统道德观念的说法表示怀疑与否定,甚至连“谦受益,满招损”这样的道理也让人觉得不以为然。

除此以外,民间文学中的传统观念在今天遭到摒弃的并不少,如宿命论及其它对社会不正确的认识,这在民间谚语中并不少见:“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民不与官斗”……

(二)民间文学传承方式的变化

传统乡间生活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是分工极不明显的自然经济。乡村民众聚居,生活空间狭小,信息、人员流动极为困难、缓慢。人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农业生产活动)中有感而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3]。这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民间文学代代口耳相传成为可能。在现代社会中,民间文学传统的传承方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1.传统乡村社会的消失危及民间文学传承根基

缓慢而封闭的乡村社会,是传统民间文学传承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已经从社会的主要生产部门变成重要生产部门,工业及服务业所占比重迅速扩大。表现在社会结构上,是农民数量的急剧减少以及乡村的迅猛萎缩。据统计,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4%,在“1978—2011年,伴随中国城镇化的推进,农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比重从70.5%下降为34.8%;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比重从23.7% 上升到47% ”[4]。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某些地区农村严重“空心化”。

2.学校教育的普及隔断了代际传承的途径

学校教育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但是,对于民间文学而言,它的消极面也不容忽视。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是以传承人为中心。学校教育中的教师,并非民间文学的传承人,民间文学也不是学校教育传授的内容。同时,学校教育也使得青少年失去了传承民间文学的时间与空间。

另外,在传统封建社会中,受教育的知识分子始终是极少数,因此,在早期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心目中,“民间”、“民众”等概念总是与文盲、农民等群体紧密相连。教育弘扬的科学、理性与传统民间文学中充斥的感性、迷信、巫术等元素格格不入。

3.电视、网络等新媒体对民间文学传承方式的冲击

在信息交流极其不便的传统社会,人际间的口耳相传是民众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作为口头文学的传统民间文学,也依赖于这种传播方式。不过,随着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出现,文字、图像、声音乃至多媒体都成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传播方式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对传统民间文学单一的传播方式与传播媒介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4.方言等其它因素对民间文学传承的影响

口头文学是与方言紧密相联的,但现代社会日益趋同,甚至出现了“地球村”的概念。地域性的消失,削弱了民间文学的土壤,普通话的普及,在扩大民间文学传播范围的同时又对民间文学提出了挑战。

二、“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的调整与对策

现代社会对传统观念冲击极大,不过传统民间文化虽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民间文学并未完全消亡,相反,在现代社会中,秉承了民间文学精神的文学艺术样式借助于新的传播手段蓬勃发展起来。尽管我们将之冠以“大众文学”或“俗文学”等名目,但它与传统民间文学的血缘关系历历可见。因此,新形势下的“民间文学概论”课程不能局限于传统课程体系。

(一)“民间文学概论”理论教学应有所取舍

理论学习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也是知识掌握的基本组成部分。“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民间文学的基础理论,认识民间文学的性质、特征,以及它在社会生活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各族民间文学相互影响和民间艺人的活动在民间文学发展中的意义;学习民间文学各种体裁的基本知识;阅读国内外各族民间文学的重要作品;还要尽可能地掌握搜集、整理工作的原则和方法。”[5]

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是鄂东南地区中小学师资培养基地,面对这样的定位,“民间文学概论”课程并不需要全面教授民间文学或民俗学的整套理论,而应该有所取舍。具体来说,是让学生了解民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的基本特征,并能结合相应的民众人员构成、文化传承、知识背景等,对地区民间文学遗产作相应的调查、整理与研究。

(二)“民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1.介绍民间文化,促进文化传承

教育是人类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也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学校,尤其是高校,在传承优秀文化遗产方面,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2005年4月8日至10日,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世纪大讲堂上演,《人民日报》为此发文《古雅昆曲打动青春校园》,文章指出:“昆曲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已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要欣赏昆曲需要有一定的传统文化积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你不从小学、中学去培养年轻一代学习我们的国画、书法,我们的笙箫管笛,昆曲不可能有真正的知音。”[6]

对于那些没有消失,却面临着传承困难的民间文化,我们缺乏的不是资金,而是热情、了解。高校“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应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学生尽可能熟悉传统民间文化,进而激发他们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兴趣,引导他们去了解、传承民间文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将来这些学生走上教学岗位时,他们对民间文化的兴趣会影响到更多的学生。

2.注重介绍濒危或日渐消失的民风民俗及文学作品

民风民俗是历史形成的,因此,它也是历史的一部分。阅读历史典籍,学习历史知识,离不开民风民俗。如,了解兰亭雅集就必须知道修禊的风俗,知道古人重阳登高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很多旧有的民间文学作品或民间风俗传统濒于消亡,如,哭嫁、哭丧等风俗习惯,以及阳新布贴画等民间艺术。它们消亡各有原因,如,哭嫁与古代交通不便、妇女地位低下、婚姻不能自主等因素关系密切,在现代社会当然无需保留。但是,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介绍这些曾经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风俗习惯,可以更形象、更真切地让学生触摸历史、了解历史。

3.关注新形势下民间文学的新发展

“民间文学概论”并不是古物陈列馆,它不只关注那些消失或式微的传统民间文化。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对新的社会形势有很强的适应性。就狭义的民间文学而言,传统的讲史演义,在网络世界中衍生出穿越小说;传统的神魔小说,与网络文学的玄幻小说也难脱干系。更不用说当今社会中如火如荼的“俗文学”、“大众文化”等。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习惯,在民众旺盛的创造力的催生下,新的民风民俗、文学作品层出不穷。

作为新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更关注现实。新形势下民间文化虽然样式繁多,但它仍有迹可循。利用理论优势,关注社会现实,这是“民间文学概论”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三)“民间文学概论”应培养的学生素质

“民间文学概论”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1.口头语言使用能力

民间文学是口头语言的艺术,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能力同样重要。但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对口头语言能力的培养偏重于普通话、朗读与演讲。“民间文学概论”虽然不能直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通过对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戏曲等文艺作品的介绍,可以促进学生对口头语言能力的关注。

2.组合故事的能力

民间文学(尤其是民间故事),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在世界范围内,民间故事可以依据民间故事类型组成一个通用的体系。对于学生而言,故事的关键不在于情节的曲折,而在于能依据现实场景,实时编织出相应的故事情节。当我们熟悉了解大量民间故事情节后,可以按照熟悉民间故事结构,适时“生成”故事。

3.研究大众文化的能力

就民众而言,他们永远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鲜活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民间文化永不枯竭。“民间文学概论”课程需要传授基本理论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去关注、研究书本上未加介绍,却在自己身边发生的“活”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在社会转型期间,“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确实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民间文学概论”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地方应用型高校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民间文学概论”课程的前景也许更加宽广。

[1]刘守华.“嘴会转”与“铁算盘”——中国民间故事类型“长工和地主”解读[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6):25.

[2]张闳.《半夜鸡叫》:时间与阶级意识[J].中国图书评论,2013(2):31.

[3]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

[4]黄锡富.城镇化发展对人生存发展环境影响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5(4):12.

[5]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徐馨.古雅昆曲打动青春校园[N].人民日报,2005-04-13.

猜你喜欢
民间文化民间文学概论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