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2015-03-28 18:40:02赵子越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建双语外语

赵子越

(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探析

赵子越

(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双语教学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存在着认知不足、师资匮乏、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双语教学要求高等问题,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困境的分析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过渡型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不断提升和进步,大家逐渐认识到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方式,还是一种思维工具。语言的运用和交汇可以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对学生的素质产生深远影响。双语教学无论是其手段还是其目标要求都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本科院校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确定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如何能够培养出专业素质高,熟练掌握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外向、应用型专业人才,已成为高等院校责无旁贷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战略要点。

一 过渡型双语教学的定义及其应用

双语教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北美一些移民国家或多元文化国家,他们是为了使外来移民更快融入当地社会而采取的两种语言作为课堂媒介的办法。在中国,双语教学原本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为了使少数民族学生同时学好汉语和本族语言而使用的两种语言教学模式。[1]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其定义是指非外语课程采用外语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以英语为例,包括使用英语教材,写英语板书,使用英语多媒体课件,用英语布置作业,并用英语组织命题考试及使用英语口语讲授课程等。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学习者能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双语思维,英语逐步达到母语表达的水平,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2]。

在国外,如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欧盟国家以及亚洲的新加坡等,双语教学已有较长的发展时间,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双语教学已形成不同的模式和流派,较成功的有加拿大沉浸模式、美国的沉浸模式、双轨式、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等[3]。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在美国比较流行,我国港澳地区较为普遍,目前内地高校一些双语教学试点和涉外的国际学校也大多采用此种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延续了这一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开展课堂双语教学。

什么是过渡型双语教学?过渡型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模式是针对授课学生母语相同这一背景,对学生开设专门的外语必修课,部分使用母语进行学科教学,系统地学习外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有了一定外语的基础后,将部分学科的教学逐步过渡到混合型的双语讲授中,最后过渡到双语教材和双语试卷,部分学科逐步达到使用外文讲授并采用外文教材,此模式是作为使学生从母语过渡到外语的一种桥梁,主要是强化外语听、说的实用能力。[4]

在李俊雁的《高校双语教学模式评析》及汤东的《中外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中提到了过渡型双语教学因材施教的三个阶段:半外型、混合型、和全外型。半外型是指采用原版外文教材或外文讲义,在内容学习之前先将学习目标、参考资料和专业术语对照等学习资料发给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实际半外型是双语教学的低级阶段,虽然使用原版英文材料,但仍使用中文授课和考试。混合型是指中英文授课混合,教师交替使用中英文讲授,并逐渐增加外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期末采用中英文双语考核。全外型,顾名思义,是指采用原版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课、板书、考核等。[5-6]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定义正是对这三个阶段的总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则需要根据本校的情况逐级递进式地进行过渡型双语教学。

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商洛学院为例,在大学通识课中的《大学英语》这门课,一般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此后则根据各专业方向开设《专业英语》或其他双语教学课程。这样的教学安排正好符合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要求,即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专门的英语必修课,巩固此前学生在初高中所学的英语知识,并系统地深化学习大学英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用学生母语讲授或掺杂部分英语常用语,在学生有了一定英语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后,将部分学科的教学内容逐步过渡到混合型、全外型的双语讲授中,使用英语教材、英语多媒体课件、英语口语进行教学,用英语组织命题考试,并采用全英文试卷答题等。例如,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开设的《管理会计》双语示范教学课程。该门课程是在会计学系大学三年级开设,此前学生已经接受过《大学英语》课程的基础学习,掌握了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及《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一些相关专业课的基础训练学习。这些课程的学习训练使得开展双语教学课程更加顺利,也让学生接受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更加容易。

二 新型地方本科院校过渡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网络信息快速传播发展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倍受影响。教育的内容、手段与形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简称“4号文件”),其中明确要求:“外语教学课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7]教育部对双语教学工作的重视可见一斑。另外,许多省市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也将双语教学课程作为了重点评估对象,而开展双语教学也已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双语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上外语课,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它是使外语与专业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采用另一种语言讲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双语”这一载体提供给学生一种非母语语言应用情境。通过双语教学的运用和学习提高学生听、说、思维的能力,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社会对国际合作、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的需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依据本校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制定不同类型的培养模式,形成合理的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机构,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逐步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外向型人才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更是为培养学生的双语思维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挖掘学生潜能的必然要求。

三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困境

(一)缺乏对双语教学认知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人才培养定位上来说,主要是为培养服务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地域的限制使得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缺少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人才培养的定位也使得外语能力的培养不那么十分重要,因此,双语教学在这类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生、领导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双语教学不受重视使得其不能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增强不了办学能力,也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二)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在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能够使用双语教学的教师甚少,师资结构不合理,双语教学团队的组建非常困难,加之地方院校在双语教学上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专业教师在入校后,也未能够进一步加强参与外语培训,自身也没有主动去提升外语能力,不愿主动尝试双语教学,使得双语教学陷入困境。双语教学的最佳师资是有留学背景的教师或外籍教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往往缺乏国外留学经历,甚至也很少参加专业语言类的培训。

(三)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多立足于本省本地区,布局不是非常合理,没有把招生辐射到全国更多的省、市,很多地方院校在招生计划中本地生源高达80%-85%,应当考虑行业分布并到生源质量较高的地区招生。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多属于二本类院校。一般来讲,大部分学生并非属于拔尖学生,而他们在填报志愿时不甚合理,最终没能录取到向往的重点院校而被划档时,也可能落入自己一无所知的专业里,使得学生对之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抗拒心理。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成绩高低不一,会造成今后双语教学接受程度低的困境。

(四)双语教学推广不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使用已经普及,但其主要还停留在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上,并没有真正达到双语教学的效果。外语课教学是过渡型双语教学的初期,为了使同一语言背景的学生能够共同学习外语基础知识,掌握语法规则,提高单词掌握量,提升外语使用技巧和技能的教学学习过程;而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时间定位都是相当高的,对学校,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双语教学目的是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但在双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与外语课混淆,可能出现为了使学生听懂课堂内容大大降低学科知识难度的现象,或是保持学科水平却因学生自身原因(专业单词量不足,语法运用不熟练,听力、口语能力较差)等难以获取学科知识。

四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双语教学在欧、美国家,亚洲国家等地区已有较长的发展历程,无论这些国家实施双语教学出于何种目的——种族融合、民族团结或是鼓励学生掌握第二门外语,都已然在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中,总结出了适合自己本国双语教学发展的路径。中国的双语教学通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也应当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双语教学的特色之路,作为主要服务地方、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从以下方面探索完善双语教学之路。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特色之路,首先需要加强对双语教学重要性的认知,双语教学的开展可以为社会培养复合、外向型人才,可以提高学校的办学竞争能力,而学生接受双语教学,可增加自身的就业实力,更受企业欢迎。加强对双语教学的认知度就需要理清学科体系、突出专业特点。并不是要将所有的课程都变成双语教学课程,而是根据高校的教育教学培养目标、计划、大纲,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选择的设置专业双语教学课程。重点是要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实现外语与学科知识共同获取的教学目标。

其次,解决源头问题,即师资力量的问题,加强骨干教师的外语培训、进修。在双语教学方面加大投入,有计划的进行骨干教师的外语培训、进修等。一方面可提高教师的个人英语能力,另一方面为双语教学团队储备师资力量。重点提高骨干教师的外语听、说能力,构建合理的双语教学团队。想要培养出熟练掌握外语进行国际交往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那么就需要教师首先提高自身修养、学识和素质。此外,采取传、帮、带的方法,将双语教学广泛推广。

再者,进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开展双语教学。分层次加强学生的双语教学适应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开展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学习兴趣,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双语课程学习积极性。对双语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应当加大鼓励,对学习有困难的则要及时启发诱导,给予帮助和提示。

总之,虽然双语教育已在我国多数高校开展,但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实施和适合地方高校双语教育的模式,还处在论证和尝试中,要探索出有自身特色的双语教育之路依然需要很长时间,还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89-90.

[2]古广灵.地方院校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J].改革与战略,2005,(2):70-71.

[3]程华林.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在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4):149-150.

[4]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89-90.

[5]李俊雁.高校双语教学模式评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8):128-130.

[6]汤东.中外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69-70.

[7]张尧学.认真学习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狠抓高等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2,(1):7-10.

[8]任登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探析[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6):107-109.

[9]黄海棠.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J].网络财富,2009:97-98.

[10]肖小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威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88-90.

[11]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责任编辑 鲁海菊]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Analysis in the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ZHAO Zi-yu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ngluo University, Shangluo Shannxi 726000, China)

Bilingu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who need to adapt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 are several problems about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model, such as lack of understanding, short of lecturers, uneven students’ foreign language level, and bilingual teaching requirements high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in the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think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Newly-built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ilingual education;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C93

A

1008-9128(2015)01-0109-03

2014-04-06

赵子越(1987-),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新建双语外语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石油沥青(2022年3期)2022-08-26 09:13:40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10期)2014-09-29 02: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