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剧本的典型结构
——中国壮族民歌与英国民歌认知模型比较研究

2015-10-17 11:53
红河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对歌婚恋壮族

张 羽

(百色学院外语系,广西百色 533000)

爱情剧本的典型结构
——中国壮族民歌与英国民歌认知模型比较研究

张 羽

(百色学院外语系,广西百色 533000)

读者对爱情的理解根植于他们头脑中和爱情有关的认知结构,而这种认知结构又依赖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被记录在民歌等文本中,世代相传。分析中国壮族民歌和英国民歌中爱情主题的典型要素差异及其文化根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中独特的认知思维特征。

爱情剧本;民歌;典型;脚本

认知诗学作为一个跨越语言学、文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理论,其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认识文学、翻译学等学科的视角。认知模型的建构和应用可以追述到上个世纪80年代,1987年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论述了认知模型的构建原则,并将认知模型分为命题式模型、意象图示模型、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四类。[1]2003年杰拉德·斯蒂恩(Gerard Steen) 在《认识诗学批评实践》(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中建构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爱情剧本(love scenario),并分析其在不同文体中的认知特征。[2]2011年蓝纯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角色/背景分离理论和脚本理论分析唐代诗人王维及宋朝词人秦观、柳永和晏几道的诗词,并提出了由初遇→钟情→欢会→分别→相思等五个基本步骤构成的中国古典爱情剧本。[3]

然而,从认知诗学视角关注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将以爱情主题为切入点,应用乔治·莱考夫的认知模型理论建构适合于中国壮族民歌与英国民歌的爱情认知模型,并比较分析两者典型要素构成的异同及其文化根源。

一 爱情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CM)是人们在认识事体、理解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定型的心智结构,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模式,由概念及其间的相对固定的联系构成。[4]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是指特定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由许多认知模型集合而成,具有完型整体性。[5]

这种心智结构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本或是在现实生活中反复发生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可以动态地外化为剧本。剧本是由一系列动作、行为概念组成的,描述反复发生的、具有特定目的的某种情景的复杂结构。正如斯托克维尔提出的“餐馆”剧本的目的是吃饭,“爱情”剧本的目的是拥有对方。但是,中国壮族和英国古典爱情剧本在典型要素构成方面各具特色。

(一)壮族古典爱情剧本

无论是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以下简称《布洛陀》)还是民间长歌《平果壮族嘹歌》(以下简称《嘹歌》)都采用歌唱的形式讲述创世故事和表达情意。其中,对歌几乎成为一切社会交往活动的媒介。封建社会时期,虽然受到汉族封建道德的影响,但是中国壮族社会的婚恋习俗自由度较高。主要有两种婚恋方式:一种是壮族特有的“倚歌择偶”,它强调在歌圩或是劳动场所等地青年男女通过对歌方式自发地产生恋情。对歌的内容以爱情为主线,涉及自然变化、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可以含有性暗示;另一种是受汉族婚恋道德影响而产生的包办婚姻,这种包办婚姻强调父母雇佣媒人,即师公或是道公以核算“八字”的方式来决定双方子女的婚事。但是与汉族的包办婚姻不同的是,壮族的婚恋道德容许丧偶的女性再婚,并自由选择伴侣;同时赞扬敢于突破包办婚姻枷锁追求自由恋爱的行为。这两种婚恋习俗在《嘹歌》中普遍存在。以《嘹歌》为例,壮族民歌的爱情剧本及其相关概念如图1所示,其中对歌既是恋情的开始环节也是贯穿整个婚恋过程的交流手段:

图1 壮族古典爱情剧本

(二)英国传统爱情剧本

杰拉德·斯坦恩在总结了从经典诗人,如莎士比亚、罗伯特·格雷夫斯(Robert Graves)、霍斯曼(A. E. Housman)到当代摇滚和流行音乐中的爱情诗歌和歌曲后提出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爱情剧本,它既适用于英国传统爱情也适用于现代爱情,其结构和相关概念如图2所示:

图2 英国传统爱情剧本

图中恋爱过程分为3个阶段:产生爱欲、得到彼此、拥有彼此,X通常为男性。英国传统婚恋习俗存在“半包办”婚姻性质,女性婚恋部分取决于父母的意愿,部分取决于男性追求者的意志,没有择偶的自由。违背这种婚恋道德规范的女性会遭受来自家庭、社会的严厉处罚。这一特征在维多利亚时期尤为明显。

二 典型构成要素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始于范畴化,而认识典型(Prototype)要素则是这一过程的重要一环。典型要素具有某一认知范畴中多数成员共有的属性,拥有这些属性的成员就是该范畴内的典型成员,反之就是非典型成员。[7]而由于人们生存的环境、地域不同,这种典型判断因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不同而不同。例如,在回答你生活中典型的主食这个问题时,尼日利亚人会回答玉米或是木薯,美国人回答面包,中国人会回答稻米。这一认知规律同样可以运用到诗歌解读中。在中国壮族和英国民歌中都存在有关本民族特有的概念典型、情境典型和经历典型的描写。这些典型特征是构成人们头脑中认知模型的基础要素。

中国壮族民歌与英国民歌的爱情剧本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情境是对歌与约会,最具文化典型意义的经历是放蛊符与诅咒。它们所发生的背景、目的相似,但是形式和文化内涵却有较大差异。

(一)对歌与约会

对歌是中国壮族青年男女间交往的传统形式,并且一直沿袭到今天。人们可以在壮族人文始祖的发源地,即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敢壮山-布洛陀文化节和平果、田东、马山、大化等县的歌圩欣赏到壮族民众自发结伴对歌的盛况。在对歌前,青年男女各自结伴根据所选长歌的种类和内容选择对唱的时间、地点和场合,他们或是到田间、山间、对方家中或是到歌圩等地进行双声部对歌。例如,《贼歌》是讲诉战乱内容的歌,因此不能在发生了证兵、阵亡或是意外伤亡等情况的村落中对唱。《嘹歌》的曲调主要有:哈嘹、迪咯嘹、那海嘹、嘶咯嘹、长嘹、哟咿嘹六种。对歌所选用的曲调虽然可以根据歌者个人喜好选择,但是遇到某些章节时男女歌者要统一使用一个特定的曲调。例如,《路歌》中对唱到“过渡”这一段时要从原来的“哈嘹”或是“迪咯嘹”转为“嘶咯嘹”来对唱。在对歌的开始阶段,男女双方人数较多,但是在对唱的过程中那些对唱技巧不熟练、不能机智幽默地应答的歌者就会失去对对方的吸引力,而被忽视。因此,经过几轮淘汰之后,始终在一起对唱的男女就会成为一对情侣。而接下来情侣们仍然以对唱的方式,在做游戏或是劳作等活动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并试探对方是否对自己有真意,然后决定是否选择对方作为终身伴侣。但这一过程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也可能遇到来自家庭、社会或是战争等障碍。《嘹歌》中的对歌脚本如表1所示,表中的斜体字部分表示偶然性事件。

表1 对歌脚本(Script)

约会是英国民歌婚恋行为的典型情境。它以一对青年男女的邂逅为前提,一方对另一方或是双方都产生好感。然后一方,男方或是女方采取主动展开对另一方的追求。最后,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求爱成功,双方两情相悦步入婚姻殿堂;一种是求爱失败,个人忧愁苦闷。这一过程中可能遇到来自第三者介入、家庭、社会、战争等阻碍。约会脚本如表2所示,表中的斜体字部分表示偶然性事件。

表2 约会脚本

从上述分析可知,中国壮族古典爱情以对歌方式择偶,众人一起对唱彼此筛选,其过程从人数上看如同一个“倒金字塔”形;英国传统爱情择偶是从一对一邂逅开始的,是一种“点对点”的线性或是网状的择偶形式(如第三者介入、多角恋情)。

(二)蛊符与诅咒

根据《三月歌》中对蛊符的叙述,壮语“dwk baen laenh”译为“放蛊”,原意是使爱人背后生疮;“dwk fouz ndiep”译为“打爱符”,原意是施爱情咒语,即通过念咒语而使爱人生疾。通常人们通过专门从事巫术的蛊妇给他人施蛊或是符咒,被施蛊或是爱符的情侣彼此之前不仅不会怨恨对方,相反把这种使用巫术的行为视为对方对自己钟情的表现。在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生存环境恶劣,壮族先民长期处于极端贫困的生存状态。这种严酷的生存条件是对爱情的极大考验。女性或男性通常为求生计而远走他乡,为确保彼此忠诚于爱情,女性会给自己的爱人或是丈夫施蛊,男性会对自己的情侣或是妻子下符咒。蛊符脚本如表3所示。

表3 蛊符脚本

与此类似,英国民歌中存在“诅咒模型”,即违背婚恋道德的女性要遭受惩罚(如:死亡诅咒、家庭和社会的驱逐等)”。不同的是,这个命题型模型以英国封建社会婚恋道德为基础,并对所有的已婚、未婚女性都有约束力:即女性在婚恋行为中没有自主权,只能被动等待家庭的包办或是男性的挑选,如果有女性敢于追求自由恋爱就会遭受严酷的惩罚,甚至是死亡的诅咒。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的《夏洛特女郎》(The Lady of Shalott)最能体现这一模型。这是一首颇具欧洲中世纪宫廷爱情(Courtly Love)传统的诗歌。传说美丽的夏洛特女郎被仙女囚禁在位于亚瑟王卡米洛特宫殿上游孤岛的古堡里,仙女告诉她王宫里有个魔咒要降临到她身上,为了不遭受厄运她必须每天编织挂毯,而且她只能通过墙上镜子的反射而不能直接透过窗口看到外面的世界。很明显,这种情节是对她身心受到禁锢的隐喻,这在她与骑士兰斯洛特(Lancelot)的爱情故事上表现的更加明显。一天英武的兰斯洛特骑士从古堡下经过,夏洛特看到了他在镜子中的影像,并爱上了这位骑士。在不知道具体的魔咒内容的前提下,夏洛特转头望向窗外,顷刻间墙上的镜子碎落到地上,触发了魔咒。她虽然走出了古堡,却死在了追寻心仪骑士的路上。

与这个死亡魔咒不同,克里斯蒂娜·罗塞蒂(Christina Rossetti)的《王子的历程》(“The Prince’s Progress”)暗示了婚恋中女性的被动等待可能是死亡的前奏。诗歌描述了王子寻找公主的真爱探索之旅,但是王子从一开始就抱着公主唾手可得的心态,一路上被牛奶女工、长生药等各种诱惑所吸引,行程一再延误,最后王子到达公主城堡之时,公主已经死于漫长无望的等待中了。

三 结语

在民歌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主题很自然地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阅读这些文本读者会被其中记录的独特的“对歌”、“约会”、“蛊咒”等典型要素所吸引,头脑中原有的认知结构也可能被刷新、修改、增补,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就爱情主题而言,中国壮族民歌记录了两种婚恋形式:“倚歌择偶”和“包办婚姻”,择偶过程多呈现倒金字塔型,且自由度较高。英国民歌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宫廷爱情”、“半包办婚姻”等婚恋形式,择偶过程呈现“点对点”的线性或是网状形态。然而,爱的主题对于女性来说却一直是个禁忌的话题,男性始终是爱情的主宰,这与壮族“情妹、情哥”对唱情歌的情景大相径庭。除了上述列举的典型结构,两种民歌中还存在大量的文化特征等待学者们去探讨。

[1]Lakoff, George. Women, Fair and Dangerous Things [M].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130.

[2]Gavins, J. and G. Steen., ed.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M]. London: Routledge, 2003: 67-82.

[3]蓝纯. 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27(1): 39.

[4]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2.

[5]王寅. 认知语言学探索[M]. 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5: 140.

[6]Gavins, Joanna and Steen, Gerard.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 London: Routledge, 2003: 69.

[7]UNGERER F. & 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32.

[责任编辑 自正发]

Prototypical Structure in Love Scenarios: A Comparison on Cognitive Models between Chinese Zhuang Ballads and English Ballads

ZHANG Yu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Baise University, Baise Guangxi 533000,China)

The related cognitive structure determines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love. However, that structure is shaped by real love stories in reality, recorded and passed down through texts, such as ballads. It is helpful to study the form and cause of prototypical elements on love in Chinese Zhuang ballads and English ballads in view of gain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gnitive thinking in those two cultures.

love scenarios;ballads;prototype;scripts

I106.2

A

1008-9128(2015)01-0052-03

2014-04-24

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壮英民歌认知模型对比研究(201204LX431)

张羽(1982—),女,辽宁葫芦岛人,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对歌婚恋壮族
对歌昆虫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对歌
跳跳龙失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九秩华章彩 两行寿对歌——庆祝中国共产党九秩华诞妙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