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润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安徽合肥 2 306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沿着一条急速发展的道路前行,一直以来偏重关注城市数量、规模、功能等方面,忽视了城市文化部分的发展,如今的城市文化已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含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方面,也包括因为潜藏的文化因素而衍生出的其他的城市症结。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要注重文化传承、彰显特色,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1.城市文化的概念
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合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而后虽然学术界一直对文化领域较为关注,但迄今并未得出被广泛认可的释义。马克思侧重从人的特殊性解释文化的起源,认为正是由于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人在基本活动方式上是一种自由自己的存在物,因而人才能在自己的活动中创造出不同于外在自然的“人化自然”或“第二自然”,即文化。克拉克洪强调文化形成具有的传习性和共同性,他将文化定义为是社会中人们习得、共享并且世代相传的习惯和观念的总汇。[2]文化虽是一个内涵丰富且复杂的概念,但还是可以尝试对其进行解构,如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等,只有将以上这些处于不同层面的文化加以协调统一,才能使得整个社会处于健康良性的运行状态。
城市文化中的“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鲜明标志。自它诞生之日起,越来越多的人口从乡村走向城市,各类文化便也聚集于城市。城市文化在其萌芽的最初阶段,在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的历史时期是独立且稳定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范围逐渐扩大,结构愈发活跃。城市文化是文化构成中最为独特复杂的分支,因此对其界定绝不能将城市与文化概念进行简单的叠加。城市文化可理解为是人类在适应外在环境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城市地域性特征的综合文化形态,是城市与文化相伴而生、相互促进的共同体。
2.城市文化的特征
(1)本土地域性。城市文化是依赖城市地理空间的承担才得以存在的文化,因而这种文化自产生之处便首先具有本土基因,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作为基础性特征,本土地域性是城市得以承载区域文化积淀,保有城市文化认同与归属的根源,同时也是城市塑造特色形象定位的保证。
(2)多元包容性。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得城市内集中着比乡村更加丰富的文化设施、文化机构,文化思想、文化人才等,这些文化样态均是文化符号,每一种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相应的功能,因而城市文化的多元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信息交流日益便捷的今天,高速的流动让城市成为多元文化相遇、交流、碰撞而终达成包容的地方。此种包容是多元冲击下城市文化自我保护的最好屏障,同时也给予城市文化不断更新的活力。
(3)动态延续性。城市文化并非是一直处于静止的固态文化,而是随城市变迁在不同时代均有不同展现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始文化得到积累、保护和继承,所处大环境的文化因子也得到选择性的吸收。所以,无论站在哪个阶段、如何考量都需要对城市文化的此种类似于生命体自我进化式的动态延续进行充分了解并予以尊重。
1.城市风貌趋同。城市风貌是城市所体现的环境特征,从字面来看可分为以社会习俗、风土人情为代表的动态“风”部分,以及以物质层面的硬件为代表的静态“貌”部分。[3]城市作为由物质所构成的空间场域,其文化理应首先体现于城市区域内的物质文化。我国传统城市多是由城墙合围而成,城市中每个区域除了承担用来确保城市的顺利运行相应的功能,还各具特色充当着城市文化标志和符号的作用。但自上世纪城市快速发展,带来了拆城与造城并举的城市建设,也带来了愈发趋于同一的城市风貌。造成趋同的根本原因是对城市基本文化理念的理解失误,这种失误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对城市现代化的片面追求。如今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在追求现代化的途中出现了偏差,执意将城市的现代化定义为全盘式的弃旧换新。大部分城市均选择对城市老、旧建筑景观实施拆除,它们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所谓“旧城改造”的洗礼。这种改造的初衷本应该是借由“改”来为居民创造更为适宜的城市生活环境,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对旧城旧景照单全拆,用新建筑、新街道取而代之的现象。
其二,对西方“洋味”的过分推崇。西方的城市化源于18世纪中叶,无论是起步时间还是发展周期均远远走在了我国前面。加之西方城市建设是基于地广人稀的条件,殖民扩张带来的资源,宗教信仰形成的意识形态,这些方面均与我国城市的发展条件相差甚远。如此悬殊的差距,使得我们在参考他人经验教训的同时,仍需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城市发展的自主之路。可是眼下的情形是,在城市建设时过分推崇西方“洋味”。罗马柱、穹拱顶、巴洛克、哥特式在城市随处可见。城区里的很多地方还常常冠以西方搬来的“洋味”称呼,譬如叫罗马花园、加州洋房的居民小区,叫曼哈顿广场、纽约城的商业区,叫挪威森林的公共绿地,叫塞纳河的人工湖等。文化交流本无可厚非,但若将“洋味”建筑无序地穿插于城市空间,就会打乱城市的本来形象。如美国当代环境美学学者阿诺德·伯林特所著的《生活在景观中》提到,没有考虑到本地的建筑传统而采用外国地区或种族设计风格的作品从不会让人觉得舒适,这就如同在缅因州的海滨村庄里建造西班牙的庄园或是瑞士山中的牧人小屋一样。[4]如此下去,必然会造就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城市风貌。
其三,一味抄袭,复制性建设。城市发展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但若在建设中一味照搬、盲目抄袭,甚至复制性建设,便难免造成城市风貌的“千城一面”。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街头,眼前的相似街景常给人不知身处何地的尴尬。城市道路多是或下穿或高架,房屋多是小高层、高层或超高层,广场多是大理石铺地加后现代雕塑。从南到北、从北上广到省会再到地级县级城市,崭新的高层建筑、炫目的玻璃幕墙。如此模式虽加快了城市建设速度,带来了高效率的繁华,但“克隆”将是城市文化的巨大缺憾,风貌趋同会给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的后遗症。
2.城市传统文化断层。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文明演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属于本民族的特质与风貌。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因其大都集中于乡村,即等同于乡村传统文化。而城市则常被看作是传统文化原本就贫瘠的地方。诚然,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广袤的乡村孕育了优秀且多样的传统文化,但城市亦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摇篮。北京有来源于宫廷的帝王文化和来源于民间的胡同文化,上海有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南京有秦淮文化等,这些均是被大众所熟知的城市传统文化。1982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提出,截至2012年,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多达125个,足见城市传统文化资源的丰富。
在我国当下的城市,传统文化正在陷入断层的危机。一方面,此种危机表现于城市中传统文化环境的断层。在文化软实力日渐被重视、文物保护意识逐步苏醒的情况下,城市对传统文化承载体“单体文物”的保护力度加大,却没有意识到城市传统文化环境的重要性。在许多城市,常见名人故居都是高楼环绕下的独栋小房,老树古井只剩下了铁栏杆包围的小小空间。这种传统留存变成了单体的、孤独的存在。置身于传统文化场景成了城市居民的奢望,孤岛式街区和残片式建筑,让观者前一秒还沉浸在老城的情境当中,后一秒就不得不面对现代化的打扰,造成了传统文化氛围难以汇集,城市传统文化环境被生硬地打断。
另一方面,城市中传统文化认知断层也在凸显。在效率优先、现代优先的城市社会,对传统文化缺乏正确认知成为普遍现象。相关调查表明,总体上我国城市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处于偏低水平。城市居民通常认为传统文化的作用停滞于提升个人修养上,而对日常生活的实际帮助比较有限。[5]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城市中存在着传统文化被排除于主流社会生活以外的状况,若不加以重视城市传统文化的认知断层在今后还会越发明显。
3.城市文化氛围商业化。城市文化氛围是城市整体环境中影响到城市精神境界与气质风格形成的一种无形的文化存在。这种氛围常潜在地运动,会使城市全体居民均受到感染而产生相应的体验。一个城市若能在发展过程中成为涵养健康文化氛围的土壤,势必将会大大提升城市化质量。与欧洲城市化前有文艺复兴培育的深厚精神文化基石不同,我国的城市快速发展是由1978年后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而来的。解放的思想意识和开放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许多城市开始注重文化效益,将关注重点放于文化产业升级上,城市内的文化氛围因此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但随着对经济利益的进一步追逐,城市文化商业化运作及由此带来的消费主义倾向开始显现。虽然迎合了市场趋势,却同时造成了对文化商业价值的曲解,一步步侵蚀了城市的文化氛围。
城市文化氛围商业化首先表现于城市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如成都宽窄巷子、北京南锣鼓巷、武汉汉街等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这些地方的开发初衷是希望借助商业运作带动本地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使之成为兼具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文化空间。但如今的历史文化街区通常都是酒吧、餐厅林立的地方,过度的商业开发使得原有文化条件并未得到充分重视,而不得不成为商业发展背后的衬景。诚然,这种被称之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商业化运作是符合市场运行规律并可有效达到多方利益共赢的组织方式,却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城市文化氛围的形成。
与此同时,在文化领域中让商业化如此优先必然会造成消费主义在城市上空扩张。消费主义文化形成会使整个社会将经济、财富看作是衡量的唯一标准。城市当中被一条“利益为先”的主线串联,从而导致自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到每一个城市居民的观念意识发生改变。奢侈炫耀式消费、冷漠势力型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些受商业化及消费主义影响的低俗观念都易在城市文化氛围中弥散。
4.城市文化制度偏见。既可将文化看作是一种制度形式,又可将制度作为文化发展的必备要素,这种文化与制度的双向、密切的联系,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体现的尤为重要。速度空前、规模空前、复杂程度空前的中国城市化,使得在较短时间内各类层次、各具特征的文化样式、文化思潮普遍地汇聚于各个城市。汇聚带来了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产生了碰撞、冲击。所以,我国的城市更加需要利用制度以解析城市及其文化问题,需要将制度作为手段引导城市文化健康发展。当前城市文化制度主要有两方面的偏见:
一种偏见是文化制度决定论。这种观点将制度看作是发展城市文化的决定性方式。将城市文化制度作为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和生活质量的唯一途径。因而产生如城市管理者们制定政策用于“扶持文化”,推出规范用于“引导文化”,实施规划用于“打造文化”这样的一味依赖制度推动文化发展的现象。冯骥才认为“打造文化”的本意是营造文化氛围,争取文化效应。但文化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一概用打造去定义文化是不恰当的。两者联系太紧会扭曲文化的本质,造成伪文化、非文化的出现。另一种偏见是文化制度虚无论。此种观点认为文化制度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附属品,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城市文化只需拥有物质做肉体,加上精神做灵魂即可。而制度,特别是文化制度仅仅见于管理者、相关部门的纸上文件,只是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宏观蓝图,与文化提升的实践相距较远。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对文化制度的偏见性认识,第一种偏见会造成不顾文化的本质特征,被过度控制于制度之下。而第二种偏见则会导致制度对文化起不到应有的调节、引导的作用,制度的效用大打折扣。
1.以提升文化内涵为中心进行城市建设。城市建设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手段,通常意义上的城市建设是以规划方案为依据,通过工程实施对城市外在环境进行改善的过程。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在我国继续进行广泛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已不能满足当下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今后应跨越原有的盲目求新、功能优先的尺度。无论是对旧城区的改造,还是针对新城区的开发,在建设中需考虑城市面貌的“形”与城市文化的“神”之间的关系。要将是否破坏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否利于形成城市特色文化空间,是否符合城市地域文化审美等方面作为城市建设的新标准。
2.挖掘并保护传统文化资源,凝结特色城市文化。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有属于本地特色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具有城市居民集体记忆的东西,如历经久远的建筑、街区等,亦可以是能表现该城市品质、智慧的东西,如相传数代的习惯、风俗等。我们应该对这些城市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梳理,并予以保护,以此形成带有每个城市地域传统基因的、唯一性的特色文化。
3.培养文化自觉,树立正确的城市文化观。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应对全球化趋势下文化问题的观念途径。今天的中国城市集中了前所未有的各类文化形态、文化观念,也集聚了各种复杂的文化问题,所以应将培养文化自觉作为发展城市文化的关键环节。生活于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对所处区域的文化要有充分的认识、理解,并建立一套能够广泛适应和容纳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念。以此树立起来正确的城市文化观,使城市成为既可包容大众文化又可承载精英文化,具有多层次多元化文化体系的地方,实现城市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
4.政府主导、居民参与制定城市文化制度。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和准则,在城市文化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当前我国城市文化制度仍完全由政府制定。随着城市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若是依旧单纯依赖政府,将不利于城市文化的科学制定及有效实施。城市居民不但是城市真正的主人,是城市文化的继承者和使用人,更是城市文化具有不竭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在制定城市文化制度时,需要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普通城市居民的参与,建立起由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城市文化制度制定体系,为城市文化的持续提升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
[1]官卫华,何流,赵蕾.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视角下的南京城乡规划策略[J].规划师,2014,(1).
[2]周文军,戴慎志,汤勇.城市风貌规划物质层面系统内容研究[J].住宅科技,2012,(11).
[3]阿诺德·伯林特.生活在景观中[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于丹,刘一奔,张振宇.我国城市居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调查——基于对北京、上海、重庆三地居民的调查数据分析[J].现代传播,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