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铁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中外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促成一种特殊类型的跨国文学作品(即中国题材的外语文学作品)开始大量涌现。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汉语文学作品的外语译本,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名著的各种外语译本;另一类是用外语创作的描述中国的作品,如《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大地》(The Good Earth)、《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以及本文拟研究的《明代名人传》(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1],等。中国题材外语文学作品本身的独特性使得该类作品的翻译研究也具有特殊性,它不是“源文本→译本”的单向过程,而是“译文→源文本”的回归过程。这种回译过程相应地也可分成两种类型:有根回译与无根回译。有根回译即还原翻译,需要还原原作的本来面貌。这种回译方法不需要专门的翻译技巧,可直接把外语译文还原成汉语原文或相关史实。而对于那些用外语创作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作品,译者将它们向国内译介时,需由外语回译到并不存在的汉语“原本”上来,这种译成汉语的返回只是文化上的返回,而不是语言的返回,所以称为“无根回译”,即在语言上不存在以原文为根据的回译。
对于回译问题,国内学者已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江帆的《让马可波罗重回中国》[2]、魏平的《涉华社科图书中中国元素回译的“忠实”原则》[3]等从词汇、句子层面探讨英语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如何回译、还原。江帆对冯承钧翻译的《马可波罗行纪》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中国文化专有项回译的普遍意义;魏平以《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为例探讨了涉华社科图书中的中国文化专有项回译时要遵循的原则及策略;王宏印、江慧敏在《京华旧事,译坛烟云》[4]一文中探讨了林语堂《京华烟云》的异语创作特点,并用无根回译和原文复现等概念分析该作品的不同译作;陈志杰、潘华凌在《回译——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汇处》[5]一文中论述回译和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关系,把“文化复译”和“古本复原”两个概念纳入回译的范畴,大大扩大了回译概念的外延。
然而,纵观当前国内的回译研究,有关传记回译方面的论著还不多,人们关注传记作品,大多注重立传人物的生平经历,研究传记翻译作品时很少重视译介活动本身的研究。笔者曾承担《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译为《明代名人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2月出版)一书的部分回译任务,对传记回译的特殊性有较多的体会。本文拟结合该书的回译实践,探讨涉华传记文献回译的特点和策略,以期为传记回译研究提供更多资料借鉴。
传记是历史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传记作品具有纪实性和艺术性双重特征。“传记是为真人立传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传记文学的重要情节,乃至那些带有关键性的细节,是不能有一点差错的,否则就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赖。如果说,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的话,那么相反的,有了虚构就没有了传记文学。”[6]纪实性可以说是传记作品的本质所在,而艺术性则是传记作品得以在读者中存活的必不可少的要素。“现代意义上的传记研究……不是史料的铺陈,而是把理性的规律探索同感悟的文学鉴赏结合。传记是历史的和真实的,又是文学的和诗的。”[7]由此,相比于普通的文学翻译,传记作品的翻译就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既要关注译作的纪实性,又要注重传记作品的艺术性。传记回译的艺术性要求译者在回译过程中不能只充当传记史实的搬运工,还需要展现传记作者的写作艺术风格,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带上译者的个性创作烙印。因此,“在传记文学翻译中,译者充当的角色既是历史的陈述者,又是艺术的表现者和创造者”[8]。
《明代名人传》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傅路特(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房兆楹(Fang Chaoying)、黄仁宇(Ray Huang)等数十人编著的英文版明代著名人物传记,内容谨严有致,详实可靠。它同时也有文学的一些特点,文笔流畅、格调淡雅,各色人物生动形象,富有立体感。该书不是从汉语著述直接翻译而成的英文作品,而是编者在查阅来自美、日、东南亚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的图书馆、博物馆甚至私人藏书馆参考资料的基础上,总结梳理而成的英文传记作品。所以该书的回译既要注重史实部分的存真求原,也需要译者有时不必拘泥译文与汉语古文的绝对一致。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书中大量的专有名词和话语引用,要追求译文与引语的复原和一致,讲究引语的权威性,即“翻译还原”;而对于普通的叙述性语句,要更注重比较、分析和校勘,采取重构、转化等不同的翻译方法。
《明代名人传》因其传记文学的特性,文中出现大量的书刊名、地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以及大量的人物话语和奏折等引文。专有名词等传记资料的回译历来都是翻译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本书列有传记人物数百,三教九流都有涉及,因此传记资料庞杂。为达到存真求原的翻译准则,译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证这些专有名词和引语。
1.书籍、报刊、地理以及人名等名称。
对于书籍、报刊以及人名等名称的回译,规范性是译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王平认为“外国专名的翻译具有历时性,存在‘先入为主’的情况,翻译时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9]。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报刊、书籍名称的翻译。《明代名人传》参考了大量书籍报刊,国内外出版的都有,且多用缩略语和威妥玛式拼音法。如JAS、Szechwan和 Ming Index。JAS全称是“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亚洲研究杂志)”,Szechwan使用汉语威妥玛式拼音法,指的是“四川”,而Ming Index一书的书名则是汉语拼音和英语的混写,译为《明人传记资料索引》。这些如今看似显而易见的译名,在当时都需要译者花费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查寻。为了追求回译资料的准确性,笔者不得不尝试各种方法遍搜资料,真正体会到了严复曾说的“一名而立、旬月踌躇”之艰辛。
在书籍、地理以及人名等专有名词的翻译过程中,统一的原则与约定俗成的原则同样重要。专有名词翻译的统一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尽管国内出版了《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各种综合工具书以及各个分支学科的专有词典以规范专有名词的翻译,但译名不统一仍然是困扰读者的一个突出问题。对于较为知名的专有名词,译者容易查找到相关资料。但有一些不知名或陌生的专有名词查寻起来就相当不易。有些杂志或书刊名称没有翻译先例或译名有分歧,译者就应在充分商讨的基础上,确定一个译名,书中凡是出现该专有名词的地方,统一采用这一译名。例如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S OF MING HISTORY一书,这是德国著名汉学家傅吾康撰写的一部汉学论著,有的学者将其译为《明史研究指南》,在《剑桥中国明代史》的相关介绍中,此书被译为《明史材料介绍》,本书翻译组统一采用了《明代史籍汇考》这一译名。
2.汉语文化负载词。
汉学论著的作者精通中西文化,因而在其著作中移植大量汉语文化概念和词汇。除了上文提到的人名、地名、书名外,还有明代官职名称、科考词汇、哲学词汇、宗教词汇等,也需要译者在回译时认真对待,追根溯源,力求精确。
例1:Ma Wen-sheng马文升(T.负图,H.约斋、三峰居士、友松道人,Pth.端肃),1426—July 13,1510,an official,was a native of Chün subprefecture,Honan.A Chin-shih of 1451,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Wang Chih,then minister of Personnel,and was appointed a censor in 1452.He served as an investigating censor in Shansi(1454)and Hukuang(1456).From 1459 to 1462 he remained at home mourning the loss of his mother.In 1463,he was sent to Fukien as surveillance commissioner.Two years later he became chief minister of the Grand Court of Revision in Nanking.
译文: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明代大臣,字负图,号约斋、三峰居士、友松道人,谥号端肃,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1451年,马文升中进士,受到时任吏部尚书王直(见该传)的关注。1452年,马文升授任御史,历按山西(1454)、湖广(1456)两地。1459年到1462年,文升居家守母丧,1463年守制期满,出任福建按察使,两年后召为南京大理寺卿。
上文是《明代名人传》中“五朝元老”马文升传的第一段,其包含的汉语文化负载词有人名、地名、官职名、科举文化等众多文化负载词,如“进士”、“吏部尚书”、“御史”、“巡按”、“大理寺卿”“山西”、“湖广”、“守丧”、“守制”等,富含汉语文化的碎片。再看这部汉学著作中的一些汉语哲学词汇:
例2:After more than a score of years of laborious study and thinking did he become convinced in the belief that“mind”and“nature”were distinct.Since“mind”is distinct from“nature”,it follows that the statements“The mind is principle”of the Lu-Wang school and“The nature is principle”of the Ch'eng-Chi school likewise differ.
译文: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磨体认,罗钦顺才确信“心”和“性”是截然不同的。既然“心”不同于“性”,那么陆王心学“心即理”的主张和程朱理学“性即理”的观点也同样大相径庭。
这是一段关于明代学者兼思想家罗钦顺哲学思想的论述,文本中散播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其中有多处汉语人名及哲学词汇。此处的Lu-Wang便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的代表人物陆九渊与王守仁。只有了解一定的文史哲知识,才能正确回译出该传中出现的“《清代名人传略》”“《大学》”等著作名称,以及哲学文化词汇如“mind”(心)、“The mind is principle”(心即理)、“investigation of things”(格物)、“extension of knowledge”(致知)等。
3.引用。
作为一部明代史学汉学论著,《明代名人传记》在介绍某一人物的论著时,不可避免地会引用书中的内容,引用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对于引语的回译,译者不可随意翻译,需尽量找到中文原文。较好的做法是先将英文的叙述性语句忠实译出,再把原始史料附在后面,用括号括出以示区别。这样一方面便于读者理解,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回译的忠实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国古代哲学概念的表述和名人名言,在回译的过程中译者也需尽量找到中文原文。当然其中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引用部分用现代文翻译虽然未尝不可,但对于引语最好还是找到原文,因为任何人手上有原文,都可以拿出来指责你。而找出原文有时候并不太容易,这比直接翻译不知多花了多少工夫。
例3:“…When I previously live in the capital,Peiking,Ricci was my neighbor.He is indeed an unusual man…Ricci had vowed to use all his efforts to convert the Chinese to his doctrine.In particular did he oppose the Buddhists.”
译文:……以前我曾住在京师,里奇(利玛窦)是我的邻居。他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里奇曾立誓要花费毕生精力将华人皈依天主教。他尤其反对佛教。……(……往时予游京师,曾与卜邻,果异人也。……利西泰发愿力,以本教诱化华人,最诽释氏……。)
在讲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生平时,该传记直接引用了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三十《利西泰》一文中对利玛窦的评价。这里先将英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再查阅相关资料,将沈德符的原话附于文后作为对照。
例4:When the emperor asked why the empress had interfered with his punishing of the woman then and there, the empress replied,“When you are in a temper,your punishment tend to be excessive.The staff officials will deal justly with her case.Even a criminal,I think,should not be judged by you but should be turned to the proper officials.”
译文:朱元璋问皇后为何当场干涉他责罚那位宫女,马皇后说:“陛下生气时,定罪可能过重。交付宫正司,他们就不会因情绪干扰而使定罪有失公平。即使是一个罪犯,我认为也不应该由你来评判,而应转交给适当的官员。”(“帝王不以喜怒加刑赏。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
很多人认为有根回译比普通文学翻译容易得多,只要译者知道译文所对应的汉语或所引汉语的出处,找到引文后抄上即可。其实有根回译花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一般翻译所用的时间,做好还原翻译往往比普通文学翻译更困难。因为译者首先要判断该处表述是否来自汉语相关引文,是来自何处的引文,通过什么途径才能查到这一引文,有时为确定一个汉语引文或术语,译者往往需要花费数小时甚至全天的时间。责任心不强的译者往往是很难做到的。有根回译必须慎之又慎,不能出现错误的回译,否则就会出现“常凯申”“孟修斯”之类的笑话。
1.引用的重构。
在汉学论著回译的过程中,出于还原汉语文化的目的,或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译者需要对汉学论著中以“只言片语”形式出现的引用所表达的文化信息进行重构。
例 5:As a thinker,Wang Chi’s interpretation of Wang Shou-jen's“four maxims”(see Wang Shou-jen and Chi'ien Te-hung)shows the depth of his penetration into the master’s teaching,while it also inaugurates a period of controversy regard the mind in itself being beyond good and equal.Besides,inferring from this principle,Wang Chi also asserts that intention,knowledge,and things,or rather“acts”are all,in a sense,beyond good and evil.
译文:作为一名思想家,王畿对“王门四句教”(见王守仁、钱德洪传)的阐释显示出他对王守仁思想领悟的深度,同时也在一段时期里引起了一场关于“心之体”的争议。根据王守仁提出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劫,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观点,王畿坚持认为意、知、物从某种意义上都是无善无恶的。
该句话阐释的是明代思想家、阳明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王畿对阳明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中直接引用的便是“王门四句教”(four maxims),英语原文并没有给出“王门四句教”的具体内容,而是让读者参阅相关文献“see Wang Shou-jen and Chi'ien Te-hung(见王守仁、钱德洪传)”以了解其详细内容。但在回译的过程中,我们需将“王门四句教”的具体内容补充完整,以便重构原文的文化信息。这样做并没有违背忠实的翻译原则,补充出来的是原文中有,但并没有在这里以字面形式表现出来的内容。另外,这里之所以选择重构原文的文化信息,是出于为译文读者理解的考虑,因为这段话是有关哲学思想的阐述,相对较为抽象,并非所有的译文读者都对“王门四句教”了然于心的。
2.谬误资料的校勘与还原。
《明代名人传》作为西方汉学研究成果之一,由于历史久远、资料庞杂等原因,书中的某些叙述可能和汉语源资料有一定的出入,这更需要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很好的勘误能力,以实现传记资料求根存原的目标。
例6:During this time the government decided to raise the land tax to meet financial requirements;consequently,that of Ch'u-chou was increased ten times.As a tribute to Liu's service,the emperor reduced the land tax in Ch'ing-t'ien and six other adjacent sub-prefectures to one half of the original Sung rate,i.e.,five ho(0.5 pint)per mou.
译文:其间,朝廷决定增加田租以满足财政开支,结果处州粮税较之以往提高了10倍。作为对刘基卓越贡献的嘉奖,皇帝特令将青田及其他毗邻6县的税粮减少至宋制税率的一半,即每亩5合(0.5品脱)。(译者注:此处有误,《明史·刘基传》载:“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初定处州税粮,视宋制亩加五合,惟青田命毋加。”)
笔者在查阅有关史料时,发现该处叙述与历史记载不符。《明史·刘基传》及其他相关汉语史料中都有类似内容,处州的税粮除了青田县除外,都在宋制的基础上每亩再加五合。并不是原文所述的青田及其他毗邻6县的税粮减少至宋制税率的一半,即每亩5合(0.5品脱)。另外,这里标注的“5合(读ge)等于0.5品脱”也与实际的计量换算不符,明代的1合约等于0.1升,所以5合应约等于0.5升即约1品脱(pint)。
例7:In time,several officials sought his acquaintance.A native of the same district,Wang Ken(1278—1348),especially came to respect him.Later,Wang Ken,an inspector of Chekiang,paid Wang Mien a visit,finding the later in poor clothes and broken shoes with toes exposed,the official became concerned,left him a pair of straw shoes,and tried to induce him to accept an appointment as a civil servant.But Wang Mien refused.
译文:最后,几位官员慕名前来和他结交,同乡王艮(1278—1348)对他的品行尤其推崇。王艮任江浙检校(正七品)期间,有一次登门拜访王冕,见他衣着褴褛,鞋破露趾,便心生怜悯,留下草鞋一双并劝他做官,但被王冕婉言谢绝。(译者注:此处和朱彝尊所作《王冕传》的记载有出入,据《王冕传》记载:“王冕曾经身穿褴褛衣服,脚踏破鞋,去拜望王艮,王艮见到这副样子,马上替他洗尘,赠他鞋子,劝他做官,王冕笑而不答,放下鞋子离去。”)
从“译者注”可以看出,该处英文语句的叙述和汉语文本《王冕传》是有一定出入的,对于这种情况,译文是与汉语史料一致还是尊重原作照直翻译?笔者认为应尊重原作,译文应忠实于英语原文,以再现当时西方学界对汉学的研究状况,需要补充的勘误再在“译者注”中说明。
3.译文的创造性转化。
翻译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转换活动,还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在回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考虑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与倾向的差异,将原文的内容以恰当的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译者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需要、期望和认知等因素,对译文作创造性的转化。
例8:When the emperor once rebuked her for inquiring about the prosperity and contentment of the people,saying that this was not her province,she countered by reminding him that she was as much the mother of the people as he was their father.
译文:有一回,马皇后问朱元璋现在天下的老百姓是否能安居乐业,朱元璋斥责道:“这个不是你该问的。”马后反驳说:“陛下您是天下人的君父,而妾也幸运地算是国母。孩子们过得好不好,我为什么不能问呢?”
该段是对马皇后和朱元璋的一段对话的转述,原文是间接引语,但回译时用直接引语,以对话的形式再现马皇后与朱元璋的话语往来。这样使语言更具丰富性与表现力,有助于刻画马皇后的人物形象。将间接引语译为直接引语,还出于语篇连贯性的考虑,因为这篇马皇后的传记中有大量的直接引语。
还有,在例7中,“civil servant”也很有代表性,从该处可以看出撰者房兆楹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时采用了归化的翻译方法,但此法并不可取,因为西方“civil servant”和明朝的“做官”在功能上并非完全对等,存在文化上的错位。在官本位思想盛行的封建社会明朝,很难让官员有做公众的仆人(civil servant)的思想和境界。王冕不愿做官,也不屑于做官,表现出他为人正直、品格高尚。鉴于此,回译时也不能直译为“公仆”或“公务员”,而应根据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将其回译为“做官”。
涉华传记文献的回译为国内学者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更多资料,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同时也给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随着中西方语言、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汉语作品被译成外语走向世界,同时也会有更多的中国题材外文作品回译成汉语,如何运用适当的方法回译出这些作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还有待于专家学者进行更为详细深入的探讨。“回译的积极意义在翻译领域尚属一片有待继续开发的新领域,值得大家进行各种个性题材的挖掘和研究。”[10]
[1] Luther Carrington Goodrich,Fang Chaoying.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1368-1644[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6.
[2] 江帆.让马可波罗重回中国——论冯承钧及其所译中外文化交流典籍[J].中国翻译,2006(2):32-38.
[3] 魏平.涉华社科图书中中国元素回译的“忠实”原则——《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译后[J].山东外语教学,2013(1):105-108.
[4] 王宏印,江慧敏.京华旧事,译坛烟云——Moment in Peking的异语创作与无根回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65-69.
[5] 陈志杰,潘华凌.回译——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交汇处[J].上海翻译,2008(3):55-59
[6] 石玉山.漫议传记文学的真实性[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2):64.
[7] 杨正润.传记文学史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1.
[8] 孙建光.译者在传记文学翻译中的角色[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9-33
[9] 王平.外国专名的汉译和回译[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75-78.
[10] 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