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露
(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潮州 521041)
《四库全书总目》为中国古典目录学之集大成者,虽偶有微瑕,不足影响其价值,然纠其疏漏,亦有助于学者。是以前贤如胡玉缙、余嘉锡等,多有订正(其成果俱收入魏小虎《四库全书总目汇订》一书[1]),今再就其卷一七四(集部别集类存目一)所著录唐代宋代别集提要之疏漏,补正十五则。
《读杜愚得》十八卷明 单复撰。复字阳元,会稽人,《千顷堂书目》作嵊县人。洪武中为汉阳河泊官。又云一名复亨,举怀才抱德科,授汉阳知县。传闻异词,未详孰是。[2]1532中
按:杨武泉先生《四库全书总目辨误》:“读杜愚得”条据民国《嵊县志》卷一四《人物志·儒林·单复亨传》所据“乾隆李志”:“字阳元,居晦溪,博通典籍,尤喜诗歌。著《读杜愚得》十八卷传于世。复亨最爱杜诗,故自为翻注云。洪武初举怀才抱德科,授汉阳知县。”云:“据此,则作单复,会稽人,误也。”[3]251同治九年《嵊县志》卷十四《儒林·明》,亦有单复亨传[4]1229,来源同为乾隆李志。然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天顺元年朱熊梅月轩刻弘治十四年重修本,前有庐陵杨士奇序,云:“剡单复阳元用志于杜,而不足于前注,遂以所自得,亦仿文公例为注,考事究囗,必归于当,其疑不可通者阙之,凡十八卷,名读杜愚得。阳元洪武中为汉阳湖泊官,谋刻以传,未有所遇而卒。”[5]集部第7册第2页又有《杜诗愚得自序》,末署“洪武壬戌秋八月既望,古剡单复自序。”[5]集部第7 册第4 页则《总目》作“明单复撰。复字阳元”,亦非无据。《周易·复卦》云:“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嵊县志》所载作“单复亨”,或后改名。
《杜诗通》十六卷《本义》四卷 明张綖注。 字世文,《千顷堂书目》作字世昌,疑传写误也,高邮人。正德癸酉举人,官至光州知州。[2]1532中
按: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二“正德癸酉科(八年)”著录有张 (原注:别本 作)《南湖集》四卷,云:“字世文,高邮州人,武昌通判,迁知光州。”[6]552则馆臣所见《千顷堂书目》盖别本,作“字世昌”者,盖涉下文“武昌通判”之“昌”而误。考嘉庆《高邮州志》卷十上《人物志·政事》,有张 传,云“字世文。……著有《杜诗通》、《杜律本义》、《诗余图谱》、《南湖诗集》诸书。”[7]338杨慎《词品》“填词句参差不同”条云:“维扬张世文云:《水龙吟》首句本是六字,第二句本是七字。”[8]36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十七《续编二》有《寄张世文》[9]491,《御选历代诗余》卷一百二十有“维扬张世文著《诗余图谱》”[10]1422云云,当即其人。
《杜诗论文》五十六卷 而所论之文又皆敷衍,即以开卷言之,《望岳》诗“齐鲁青未了”,正极写“望”字耳,其注乃云“行至于齐,初见岱色,及行至于鲁,岱色依然,故曰‘青未了’”。[2]1533中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清康熙十一年常州岱渊堂刻本此集,卷一《望岳》注作:“乃行至于齐,而始见黛色,乃行至于鲁,而黛色依然,故曰青未了也。”[5]集部第7 册第42 页“黛”义为黑,正释“青未了”之“青”,《总目》引作“岱”,误。
《杜诗阐》三十三卷 国朝卢元昌撰。元昌有《左传分国纂略》,已著录。[2]1533下
按:杨武泉《辨误》已言《总目》实未著录《左传分国纂略》,盖成书时删去,致卢元昌籍贯与生平资料失载,并录雍正《江南通志》卷一六六卢元昌传,以略见其籍贯与生平。[3]251考乾隆《华亭县志》卷十四《文苑》有卢元昌传,亦可参,兹录如下:“卢元昌,字文字,东门外人,明诸生。操选政风行于世,入国朝,坐逋赋削籍,以著述老于乡。孙畏盈,字广涵,雍正己酉举人。”[11]626是书卷十五《艺文》“经部·经学·国朝”著录有卢元昌《春秋分国左传》[11]666,即《左传分国纂略》也。“集部·诗词文集·国朝”著录有其《稀馀留稿》、《半林词》[11]676。“集部·训释”著录有其《杜诗阐》[11]677。《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二著录其《左传分国纂要》十六卷,云卢元昌为“康熙中诸生”[12]211,显误。
是书成于康熙壬戌,前有自序,称杜诗有因注而显者,有因注反晦者,一晦于训诂之太杂,一晦于讲解之太凿,一晦于援引之太繁,反是者又为肤浅凡庸之词,曰“吾以杜注杜”也,则太陋。[2]1533下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吉林大学图书馆藏康熙刻本此集,前卢元昌自序,“一晦于援引之太繁”作“一晦于援证之太繁”,[5]集部第7册第528页此数句直录原文,作“援证”为宜。
《杜律疏》八卷 国朝纪容舒撰。容舒有《唐韵考》,已著录。此书因顾宸所撰《辟疆园杜诗注解》,繁碎太甚,又多穿凿,乃汰其芜杂,参以己意,以成是编。初名《杜诗详解》,其后以所解皆律诗,又字字句句备为诠释,体近于疏,因改今名焉。[2]1533下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图书馆分馆藏清钞本此集,前有纪容舒子纪昀识语,云:“仅从诸生王明家借得顾宸《杜诗解》一部……王生录之成帙,私题曰杜律详解,先大夫取阅之,以为体近于疏,命吏别缮净本,改题杜律疏。”[5]集部第8 册第255 页则原即以所解皆律诗,题作“杜律详解”,非如《总目》所谓“杜诗详解”。且“杜律详解”之名乃王生私题,非纪容舒自名,后纪容舒乃因此书字字句句备为诠释,体近于疏,方改题作“杜律疏”。
《类笺王右丞集》十卷附《文集》四卷 是集以王维诗分类重编,五言古诗分十一门,七言古诗分六门,五言律诗分十一门,五言排律分八门,五言绝句分七门,七言绝句分五门,各为笺注,而以刘辰翁评散附句下,冠以本传、年谱,别以外编遗诗,及同咏赠答、画评附后。[2]1534上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明嘉靖三十五年无锡顾氏奇字斋刻本此集,卷六、卷七五言排律后,有卷八[5]集部第9册第398页,所收为七言律诗,分宫殿、禽果、酬送、感怀、山墅、寻游,凡六门,《总目》此所述有遗漏,当于“五言排律分八门”后补“七言律诗分六门”。
《香山诗钞》二十卷 国朝杨大鹤编。大鹤字芝田,武进人。[2]1534中
按:大鹤子杨椿《孟邻堂文钞》卷十五有《杨氏家传》,云:“吾祖生吾世父,讳大鲲,字九抟,一字陶云,别字秋屏;吾父讳大鹤,字九皋,别字芝田。”[13]卷十五则大鹤字九皋,芝田乃其号。大鲲名、字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鹤名、字出《诗经·小雅·鸿雁之什·鹤鸣》:“鹤鸣于九皋。”大鲲大鹤,九抟九皋,正相配合。鲍照《舞鹤赋》有:“朝戏于芝田,夕饮乎瑶池。”此其号所本。故清·邹祗谟《倚声初集》卷四韵辨一,前列“爵里二”有:“杨大鹤,九皋,武进人。”[14]卷四又清王昶《国朝词综》卷七亦云:“杨大鹤,字九皋,武进人,康熙十八年进士,官谕德。”[15]卷七然或亦以芝田为字。故清·法式善《清秘述闻》卷三云:“康熙二十六年丁卯科乡试,顺天考官:编修杨大鹤字芝田,江南武进人,己未进士。”[16]65而《清秘述闻》卷九“提督学政翰林院”云:“杨大鹤字大鹍,江南武进人,康熙己未进士,三十三年以谕德任。”[16]316作“字大鹍”,不确。
《李长吉歌诗汇解》五卷 至《苏小小墓》诗“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下”与“雨”叶,乃用古音。集中如读来为“厘”,押入支韵之类,不一而足。琦乃易末句为“风雨改”,以就待、彩二韵,尤失古法矣。此类不可枚举,与诸家亦“鲁卫之政”也。[2]1535上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乾隆王氏宝笏楼刻本此集,卷一《苏小小墓》,仍作“西陵下,风吹雨”,注:“夕,一作久。风吹雨,一作风雨吹,一作风雨改。”[5]集部第10 册第180 页此不过例注他本异文以备考,并未乱改正文,《总目》此斥之无据。
《居士集》五十卷 宋欧阳修撰。前列苏轼序,及年谱。[2]1536下
按:《总目》卷十五诗类一著录有欧阳修《毛诗正义》十六卷[2]121,文渊阁本所收及书前提要作《诗本义》。则《总目》例当言“宋欧阳修撰。修有《诗本义》,已著录。前列苏轼序及年谱。”
《东坡养生集》十二卷 国朝王如锡编。如锡字武工,江宁人。是编前有王思任序,则当成于前明之末,然又有康熙甲辰邱象升序,盖书成于崇祯中,批点行世,则出象升手也。其书取苏轼诗文杂著有关于闲适、颐养者,分饮食、方药、居止、游览、服御、翰墨、妙理、调摄、利济、述古、志异十二门。[2]1537下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此集,前有《东坡养生集序》,署:“乙亥冬杪南都盛宾撰”[5]集部第13 册第89 页。又有王如锡自序,署:“崇祯乙亥嘉平月三日江左王如锡书于箬菴”[5]集部第13册第93页。而无王思任、邱象升序,则馆臣所见,为后刻本,非初刻本。又提要云“十二门”,所列实仅十一门,考此书十二卷,其第七卷为“达观”[5]集部第13册第353页,《总目》“翰墨”、“妙理”间脱“达观”二字。
《山谷刀笔》二十卷 宋黄庭坚撰。庭坚全集已著录,此乃所著尺牍也,以年为次,自初仕至馆职四卷,居忧时三卷,在黔州三卷,戎州七卷,荆渚二卷,宜州一卷,皆于全集中摘出别行者。然是编向有宋椠本,非后人所为。考《宋史·艺文志》杨亿亦以《刀笔》别行,盖当时风气有此一体云。[2]1536上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图书馆藏元刻本(卷十六至二十配钞本)此集,卷一至卷四分别题:“初仕至馆职一”、“初仕至馆职二”、“初仕至馆职三”、“初仕至馆职四”,卷五至卷七分别题“丁忧一”、“丁忧二”、“丁忧三”,卷八至卷十分别题:“黔州一”、“黔州二”、“黔州三”,卷十一至十七分别题“戎州一”至“戎州七”,而卷之十八题“离戎州至荆渚”,卷之十九题“荆渚”,卷二十题“离荆渚至宜州”(按卷二十卷端误钞作“宜川”[5]集部第14册第200页),则卷十八为离戎州赴荆渚旅途所作,卷十九为居荆渚所作,两卷地点不同,故特标出,而《总目》则误混为一。
《精华录》八卷 考庭坚卒于徽宗崇宁四年乙酉,是书之选虽无年月,然称“黄太史《山谷集》几万篇,尝节其略而谬注三十之一也”,则成于所注《内集》后。[2]1538上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北京图书馆藏明弘治十六年朱承爵刻本此集,前有任渊序,云:“黄太史《山谷集》几万其篇章,走尝节其略而缪注之,十之一也。”[5]集部第14 册第207 页即《总目》此语所本。考《山谷内集注》有二十卷,卷一录三十二首,卷二录十九首,卷三录三十首,卷四录三十首,卷五录二十九首,卷六录二十九首,卷七录四十首,卷八录二十八首,卷九录四十四首,卷十录二十三首,卷十一录四十六首,卷十二录五十首,卷十三录四十一首,卷十四录四十二首,卷十五录五十五首,卷十六录四十二首,卷十七录二十九首,卷十八录三十二首,卷十九录四十五首,卷二十录二十七首。凡七百一十三首。前云:“黄太史《山谷集》几万其篇章”,盖所见庭坚诗八九千首,《内集》选注黄诗七百余首,约为十之一,庶几近之。《总目》此误“之”为“三”,作“谬注三十之一也”,误。
《李忠定集选》四十四卷 宋李纲撰。纲有《梁溪集》,已著录。[2]1539上
按:《总目》卷一百五十六《梁溪集》提要:“宋李纲撰。纲有《建炎时政记》,已著录。”[2]1344下李纲《建炎时政记》三卷,《总目》卷五十二史部杂家类存目一已先著录。[2]470 上此亦例当作“宋李纲撰。纲有《建炎时政记》,已著录。”
《别本芦川归来集》六卷 宋张元干撰……诗仅有近体,又编次无绪,至以《题米元晖瀑布横轴》一诗、《题苏养直绝句后》一诗、《题江天暮雨图》一诗、《题江贯道绝壁古松》一诗入之杂文跋类中,盖残阙掇拾之本也。[2]1540上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芦川归来集》卷三,有《跋苏养直绝句后》[5]集部第15册538页、《跋米元晖瀑布横轴》[5]集部第15册538页、《跋江贯道绝笔古松》[5]集部第15 册539 页、《跋江天暮雨图》[5]集部第15册543页,《总目》“跋”皆误作“题”,又乱其序。又此钞本作《跋江贯道绝笔古松》诗云:“石根盘屈老苍官,绝笔殷勤记岁寒。万里风云欲飞化,君家留得壁间看。”[5]集部第15册539页盖此古松为江贯道临终绝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芦川归来集》卷九有此诗,亦同,《总目》此误“绝笔”为“绝壁”。
《陈文恭公集》十三卷 且遗文亦多伪作,如所载《谢敕命修家谱表》称“昨进家谱,敕令史院编修填讳”。自古以来无是事理。其谢语称“伏惟圣躬保重,圣寿隆长”,而首称“臣康伯叩头拜谢曰”,末称“臣等不胜欣跃无任感戴叩谢之至”,尤不晓宋人章表体例。[2]1540上
按: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江西省图书馆藏康熙二十九年刻本《陈文正公文集》卷一,有《皇上勅令修编家谱表》,有“昨进家谱,敕令史院编修填讳”[5]集部第15 册585 页,与《总目》所引标题不同。
[1]魏小虎.四库全书总目汇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杨武泉.《四库全书总目》辨误[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蔡以瑺.嵊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5]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Z].济南:齐鲁书社,1997.
[6]黄虞稷.千顷堂书目[M].瞿凤起,潘景郑,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夏之蓉,沈之本.嘉庆高邮州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8]王文才,万光治.杨升庵丛书:六[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2.
[9]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6.
[10]沈辰垣.历代诗余[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11]王显曾.华亭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4.
[12]张廷玉等.皇朝文献通考(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六三七[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3]杨椿.孟邻堂文钞[M].常州:红梅阁1818(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14]邹祗谟.倚声初集[M].扬州:1660(顺治十七年)刻本.
[15]王昶.国朝词综[M].上海:1802(嘉庆七年)王氏三泖渔庄刻增修本.
[16]法式善.清秘述闻[M],张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