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卓越教师教育智慧培养

2015-03-28 08:53吴敏燕罗小娟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欠发达卓越智慧

吴敏燕,罗小娟

(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以广东省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其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漠视生命存在,忽视人文关怀,教育理念落后,终使教育一步步走向实证化、功利化、技术化和模式化。[1]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智慧,教育智慧的缺乏则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一批具有教育智慧的卓越教师。基于此,本文从教育智慧角度来对“卓越教师”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欠发达地区教育现状形成原因分析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背后必定有着某种社会文化心理的支撑。社会文化心理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浮现于社会文化表面的某种共同的价值取向。支撑教育现状的社会文化心理可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面。意识层面是指在各种现存于教育实践中得到自觉的系统阐述和明确表达的部分。这种自觉的、客观性的意识是生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潜意识层面指在人的心理中,凡不直接进入人的意识的所有心理活动。[2]与意识相比,一方面,潜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尤其是集体潜意识,即文化潜意识,它在社会及历史中形成,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心理,任何潜能的开发和希望的实现都必须依靠它。另一方面,潜意识更富有生命和力量,人类在他们的潜意识状态里历经对生命的体验,这种体验成为自我成长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源泉。

欠发达地区教育现状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心理“意识”和“潜意识”密切相关,从社会文化心理层面来看,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教育现状的形成具有如下原因:

第一,应试思想使得教育管理模式缺乏生命力。越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试教育思想就越是根深蒂固。家长式机械化学校管理模式正是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教育本该是思想和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生命和生命的对话,然而,学校在管理上却只注重追求制度的刚性,这必然使教师产生雇佣感,处于消极被动状态,无法激发其自我发展的生命意识。智慧是知识融入个体生命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生成。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缺乏生命发展意识的教师必然无法用智慧统帅知识,更无法实现智慧生命教育。第二,制度文化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很大程度上与教育政策的不公平有关,越是发达的地区,国家投入越多,占有的教育资源越多,教师待遇自然越好。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满足心理需要,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然而在欠发达地区,在不公平政策的影响下,教师困于物质、功利的藩篱中,缺乏实现自我价值、追求卓越的外在动力,在教学工作中敷衍了事,未能在实践中凝成教育智慧,使教育失去生命的光泽。第三,传统文化的落后性封闭性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广东东西两翼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以农事耕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他们习惯于固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新生事物有一种抗拒心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易于满足的保守的文化心理。教育的生命意义在于创新,传统文化的落后封闭性却阻碍了欠发达地区接受新信息、新趋势、新理念、新方法和形成进取精神、创新意识,教师们长期困身于如此封闭的环境中,与发达地区优秀教师沟通交流的渠道也较少,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无法及时更新,其教育智慧也无法形成。

二、欠发达地区需要具有教育智慧的卓越教师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培养卓越教师的教育智慧。

(一)卓越教师与教育智慧

卓越教师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先进教育理念、崇高职业道德、牢固专业知识、全面创新能力、扎实实践能力和宽广国际视野的未来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3]追求卓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量和动力,卓越教师培养需要唤醒教师的卓越潜能,激发其生命的自我价值,以生命卓越来观照其生命的成长。

教育智慧则是智慧在教育这个特殊领域的具体表现。“在意识(精神)领域,它是一种品质,主要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体、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4]在人的机体内存在着一种使自己趋向于更健康、更道德、更智慧的自我实现的潜能和需要。教师对教育智慧的追求,正是这样一种不断攀登、绵延生命的过程。同时,现代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开展“立人”、“成人”的生命化教育,致力于使学生生命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而生命化教育的开展则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追求卓越与凝练智慧的过程是协调统一的。它们同时存在于人的潜意识中,共同作用于人的生命发展。“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5]其发展自然也需要卓越和智慧的统一,一方面,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其生命成长需要卓越和智慧的统一,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只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通过追求智慧、促进卓越,实现生命意义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达到卓越,就必须具有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教师职业发展和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智慧型教师懂得将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支配的对象,积极地追求自身生命意义的完善,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对自我生命的超越,成为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二)卓越教师教育智慧培养在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培养卓越教师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素质教育重视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开发,其根本在于开发人的智慧,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欠发达地区,上大学是改变孩子命运以及家庭现状的惟一出路。因此,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普遍地总是停留在功利层面,固守着应试教育理念。长此以往,学生左脑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右脑功能却被忽视、被淡化,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欠发达地区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卓越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他们重视在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潜意识,开发其内在潜能,通过开展人际交往的教育,使学生在尊重自我生命的同时尊重他人生命,与他人和平相处,从而使真正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所以,培养“卓越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关键。

具有教育智慧的卓越教师能有效地促进欠发达地区生命化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的生命化教育意识处于被屏蔽的状态,各种反生命化的教育教学行为已严重阻碍了教育发展进程。欠发达地区教育要发展,迫切需要具有教育智慧的卓越教师。卓越教师的教育智慧主要体现于教育唤醒——以生命为基点,在体验与实践过程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挖掘学生生命潜能。卓越教师具有高度的学生生命意识,他们懂得如何有效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教育中懂得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知识回归生命的意义。重视欠发达地区卓越教师的教育智慧培养,能使该地区的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卓越教师教育智慧的培养

欠发达地区虽然经济滞后,但却富集文化、旅游等资源。而且越是封闭、落后的地区,其保存的原生态文化就越是古老而丰富,其文化心理则更是卓越教师教育智慧培养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一)激发本土文化情怀是卓越教师情感智慧培养的内在动力

研究表明,在一切成功要素中,情感因素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情绪氛围的营造对教育成功的影响尤为重要,情感智慧作为教师借以识别、监控和利用自己及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来指导教育思想与行为的能力,有力而又持久地影响着课堂的氛围以及教育的效果。因此,卓越教师的情感智慧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情感智慧的培养应该充分利用内心的文化情怀。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在竭力复制发达地区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这实际上是不够自信的表现。教师只有立足于本土文化,找到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才能唤醒自身的文化自觉,重建对欠发达地区文化的信心,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激发教师的本土文化情怀,促进其意识层面上的转变。

在广东,以“潮汕”、“客家”为代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们长期把土地作为生活的根本,形成了浓厚的乡土观念,铸就了强烈的重土文化心理。欠发达地区拥有的这种重土文化情怀是深圳等后起发达城市所无法比拟的。这种深厚的重土文化心理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本土文化情怀。尤其是潮汕地区,自韩愈贬潮以来,韩愈已成为潮人尊崇的偶像,在潮州市区出现了以韩愈的号“昌黎”命名的“昌黎路”、“昌黎小学”,这些文化现象都反映了潮人对韩愈的怀念与赞誉,同时也流露出了潮人因有文化名流韩愈治理潮州而产生的自豪之情。这种自豪之情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本土文化情怀,且有利于教师以卓越教育家韩愈为奋斗目标,形成追求卓越的动力机制,并积极主动地吸收其优秀的教育思想观念,使学生生命意识不断开发的同时,教师的教育智慧也得以不断生成。

总之,欠发达地区卓越教师教育智慧的培养必须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激发教师本土文化情感,促进教师卓越教育智慧的早日形成。

(二)培养创新精神是提升卓越教师实践智慧的关键

所谓“实践智慧”,就教学过程而言,它表现为对知识传授的超越;就教学方法而言,又表现为一种教学机智;就卓越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而言,则表现为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实践智慧都意味着不断的超越创新。

“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命间的对话、交流、甚至是孕育生命的过程。”[6]而教师的生命质量是生命化教育的关键,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关注教师的生命成长。从人的生命发展的历程来看,创新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生命活动形式。因此,卓越教师实践智慧提升的关键在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卓越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变知识本位为生命本位,在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中形成一种以人育人、以生命育生命的创新生命教育观。一方面,潮汕和客家等地区的冒险、创新和“敢为天下先”的海洋文化特征有利于教师创新精神的形成。长期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受当地文化心理的影响是深远的,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文化心理优势培养创新精神,敢于向传统观念和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将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新信息提取出来,利用自身智慧对新信息进行大胆尝试,将创新潜能转化为显能。另一方面,教师创新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本土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校本文化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教师认识到当地文化的重要性,它能使教师与其工作效能直接发生关系,促使教师在不断转变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精神世界中,根据自身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教师作用,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三)激发教学灵感是卓越教师理性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

理性智慧是教育智慧的高级表现形式。它是对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在教育实践中,最高级别的理性智慧总是以灵感突发的方式获得。

灵感的形成与人脑的机能有关,当左脑的显意识和右脑潜意识发生碰撞时,就可能在储存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灵感。而教学灵感是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智慧源泉,具体指在教学过程中,受外界某种因素的启发,教师在与学生思想的碰撞中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从而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精神活动。[7]激发教学灵感是卓越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也是卓越教师理性智慧培养的重要手段。

教师教育灵感的形成同样也须充分利用社会文化心理。首先,教师应重视知识经验的积累,为教学灵感的形成打下基础。以潮汕为代表的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试教育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虽然它存在着诸多弊端,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使人们意识到知识文化积累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利用应试教育思想中积极的因素不断丰富知识。教师还应注重自己人生经验的积累,并将自己积累到的人生经验运用于教学中,在与学生生命的互动中激发教育灵感。其次,教师应该具有生命责任意识,这是教学灵感形成的重要条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所以,教学灵感应该是充满生命智慧的。如潮汕人受中原宗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家庭责任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心理,把学生当成子女一样对待,了解学生,用自己的生命成长激励学生成长,激发学生对智慧生命的追求。这样,教师才能诱发教学灵感的生成,创造生命价值的卓越能力。最后,教学灵感离不开直觉经验的提升。灵感往往是教师在反复思考时突然顿悟而形成的教育智慧。只有对直觉经验积极反思,保持大脑皮层的活跃状态,才能提高教育灵感产生的概率。因此,卓越教师应该积极地依据个体的体验、感知迅速地对客观对象作出判断、猜想和设想,快速地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灵感”与“顿悟”,[8]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最终实现学生、教师生命的共生、共存和共同成长。

(四)提高人文素养是卓越教师道德智慧培养的重要内涵

卓越教师的道德智慧是其在教书育人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生命的自我觉醒和深切感受来关怀学生生命的一种教育智慧。人文素养是道德智慧的重要内涵,教师道德智慧的形成离不开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正确地处理好知识与情感、知识与价值、科学与人文的关系,以更好地激发自身潜能,形成出色的道德智慧。

人文素养对教师而言,实质上就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卓越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就必须充分利用社会文化心理这一宝贵资源。一方面,教师人文知识的积累必然与当地丰富的历史文献和山川风物相联系。卓越教师应该通过科学地理解本土文化的内涵,不断地丰富自身人文知识,从而提升人文素养。同时,还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品德修养形成对自我生命意识的深切感受,并以自身的生命关怀学生生命,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另一方面,教师人文素养的最高境界来源于自身人文精神的生长。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借助“内省”这一文化心理。内省是自我生命意识觉醒的过程,它既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又是做出新的计划与行动的依据。因此,卓越教师要养成“内省”的习惯: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不断地提升自我。此外,教师人文精神的最终养成还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爱。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情感和独特需求的生命体,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归属的教学意识,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只有这样,卓越教师的人文精神才能得以逐步养成。

毋庸置疑,卓越教师的出现对于欠发达地区生命化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卓越教师教育智慧的获得,其自身的努力是关键,但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机构的支持也颇为重要。在培养卓越教师的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建立健全培训体制,实施多维度的师资培训,激发教师潜在的智慧,使他们逐步走向卓越,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也促进教育的发展。

[1]洪泽珠.生命化教育:生命视野下教育发展的终极追求[J].教育论坛,2009(9):6.

[2]石德生.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及其形成背景[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2):92-93.

[3]陈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背景下高师院校生命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130.

[4]高军,季春阳,杜华.浅谈教师教育智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58-59.

[5]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9.

[6]马永全.生命教育视域下新教师的困惑与诉求[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2):68.

[7]汪刘生.论教学灵感[J].课程·教材·教法,2004(3):32.

[8]罗小娟,郭炎武.儿童口语交际的特征[J].湖南教育,2011(6):36-37.

猜你喜欢
欠发达卓越智慧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卓越之梦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有智慧的羊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