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敏
(河南师范大学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453007)
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作为主要教育者的师范生,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上世纪八十年代,师范生意味着“铁饭碗”的保证,同时,也是清贫、奉献的代名词。时至21世纪,教师这一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师范院校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与此同时,“师范生”逐步走向“去师范化”,在全球就业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从师范生就业力提升出发,阐述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以促进师范生就业的路径和方法。
在中国,最初的古代原始部落,有经验的氏族首领和氏族内的长者为了部落的生存和发展,有意识地把一些生产、生活经验、氏族风俗习惯、行为标准传授给年轻一代,这就形成了教师的雏形。随着社会的进步,官学和私学逐步繁盛,大家比较熟悉的“博士”、“祭酒”等就是指官学中的专职教师,而私学最富盛名则是孔子和他的七十二弟子了,并由此产生了著名的《论语》。在当代,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身份延伸开来,教师的内涵更加丰富,教师的作用更加明显。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加大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等等功能,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拥有专业技能、高素质、较强学习的能力和优秀道德品质。因此,教师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一些师范类院校在很长时间内承担起了培养优秀教师的功能,师范生应运而生。
师范生也是大学生的一类,多在师范类院校接受教育,在大学期间修的专业属于教育方向,就业方向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大学课程设置多以各类学校的需求为主。师范生特色鲜明,作为未来教师的后备军存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师范生往往毕业于师范院校,以当一名教师作为人生目标和最终职业,教师也多从师范生中产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师范生不仅仅局限于毕业至师范院校,一些非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通过修相对应的科目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也可以获得备考教师的资格,成为一名教师。同时,师范生也可以选择教师之外的各种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要求,但相对于大多数师范生而言,这种情况不作为主流存在。
师范院校承载着教师教育的任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也进入了转型时期。1999年以来,我国逐步深化教育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些综合性大学和非师范高校也逐步参与到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工作中来,传统师范院校遇到了相当大的挑战和冲击。鉴于此种情况,师范院校纷纷尝试转型,向综合型院校(大学)发展,学科结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进行了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一些师范老牌、名牌院校转型成功,而另一些师范院校则转型困难,不仅丧失了传统性师范学科优势,而且新设置的非师范专业趋于陈旧和重复,没有就业竞争力。
师范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均开设了非师范专业,以期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招生质量,而且非师范专业的规模逐渐超过师范专业,这给传统师范学科、师范专业带来很大冲击,对教师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阻碍,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传统公共课越来越不受关注,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部分,师德教育随着教师教育的弱化,也被放在了被遗忘的角落。师德教育的不被重视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反映,中小学爆出多例教师体罚学生、虐待学生、主动索礼等现象,在大学也出现一些师生交易的学术腐败现象,教师这一本该受人尊重的职业变了味道,丧失了引领社会道德风向的地位。在就业过程中,师范生的优势难以得到体现,道德层面的优势不在,影响了师范生就业力的提升,限制了师范生的就业水平。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近年的全力发展,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从15%提高到26.9%,总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发展,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市场信心和预期不稳,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经济的动荡不定,严重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我国经济结构的因素,也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因素。我国支撑经济发展的以加工制造业和技术含量较低的第二产业为主,这些行业需要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对大学生的需要并不多,而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尚在上升阶段,经济结构的转变尚需时日。于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变的阶段,经济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呈现下降趋势。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就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1999年的扩招以来,师范生人数有了较大增长,但是各类中小学对于教师的需求却处于逐年减少的境况,教师的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的矛盾,经济发达地区和师资力量较好的学校,供大于求;在偏远地区和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没有教师愿意去。近年来,国家下发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提高教师待遇,教师工作稳定,受尊重,教师成为一种很不错的职业选择。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也采取了“逢进必考”的原则,很多毕业生选择参加“招教”、“考编”考试,在这种体制下,师范生并没有太鲜明的优势,师范生的就业出路越发拥挤。于是,师范生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师范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状况,要想提高师范生的就业力,就必须体现师范生的特点,发挥师范生的特长,这一切与师德教育密不可分。
教育学家陈桂先生将“教师道德”概念界分为“师道”与“师德”:凡涉及教师的敬业精神与教育价值追求的称为“师道”,而专指教师行为准则的称为“师德”[1]。对于师范生而言,这两者是合而为一的,这也是由师范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因为高校师范生不仅是现在的学生,更是未来的教师。
20世纪初,英美等国最早进行就业力问题的研究,如今,就业力问题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门问题,但对其界定尚未统一。一般来讲,就业力指一个人的就业能力,也就是一个人能够获得工作并在工作中需要拥有的技能。师范生就业力通常指师范生在大学期间,通过学习师范技能、知识,获得成为一名教师的职业素养,顺利实现就业目标并在职业生涯中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理想的一种能力。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我国各个高校纷纷开始探讨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和方法,分别从就业观念、职业生涯规划、自我定位、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方面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师德教育对师范生就业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必须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师德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师范生进行规范的师德教育是师范类院校的基本任务,将师范生培养成为一名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良好的职业准则、德才兼备、富有爱心,愿意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努力的合格教育工作者。成功的师德教育可以在师范生就业过程中给予相当大的助力,一名受过规范师德教育的师范生,在师德、师表、板书授课、为人处世中会展现较好的教师职业素养,这无形中促进了师范生的就业力的提高,使他们更能够适应社会对现代教师的要求,顺利就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一些变化,更看重利的追逐,社会也显得有些急躁。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一些体罚、虐童、性侵事件的出现更将教师这一职业推向了舆论的顶端,社会呼唤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出现。师范生作为教师的主要后备军,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现在师范生主体多为90后,性格鲜明、积极乐观、勇于展现自我,但由于多为独生子女,生活中一帆风顺,很少有挫折,性格中又有着以自我为中心、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差、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因素,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目前,各师范类院校中师德教育的地位日益弱化,面对这种缺失的局面,对师德教育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1.师德教育是加强师范生师范化的重要途径。纵观诸多师范类院校,人数上,师范生的数量在整个学校学生总数量中已经不再占据多数,专业设置上,非师范专业已与师范类专业基本持平,师范生优势已不在,逐渐被去师范化。在科目设置上,《教育学》和《心理学》是师范生必学的科目,这也是师范生与非师范生不多的区别之一。现在,很多非师范生只要在毕业前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考试,并经过面试,一样可以在毕业时拿到教师资格证。对于《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师范生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没有机会接受更多的师德教育,所以,师范生之所以成为师范生,师德教育必须加强。
2.师德教育对师范生价值观的形成有导向作用。很多师范生选择师范类院校主要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自己并没有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勇气和决心,在理想和信念上还不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到校后,也不能用师范生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对于功课不上心,对于专业不尽心,对于有可能从事的教育事业也从不关心。如果人生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师德教育作为我国传统教育的一部分,应在师范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引导师范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我国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
3.师德教育对师范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到推动作用。在高校教育中,知识和技能往往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追捧,英语水平、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一名学生的硬条件,考证的热情持续走高,在师范院校也是如此。好的师德教育对师范生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经过师德教育的熏陶和培养,师范生在自我定位、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会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个人的就业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就业能力提高的直接结果就是,毕业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完全可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4.师德教育对提升师范生就业力意义重大。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师范生的就业力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师范生忙于考研和赚钱,对于大学中设置的公共课程则能逃就逃,考试及格就行,对于安排的教育实践环节敷衍了事,从未认真地进行思考,说课、讲课从不参加,这使得师范生在心理健康、人文素养、价值追求方面存在缺失,不能很好地应对就业及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精神层面非常的被动和麻木,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师德教育在提升师范生的就业力中的作用和深远影响还没有被充分认识,对于其实现的途径也往往容易流于表面,师德教育在提升师范生就业力中的路径急待探索。
1.建立全方位的师范生师德教育模式。有学者曾说:“师范生与其他学生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具有角色的两重性。作为被教育者,他们必须在学校的德育过程中,接受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作为教育者——未来的教师,他们又必须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研究和学习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的目标、要求、规律、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德育能力素质。”[2]师范生的这种特质,要求我们构建全方位的师德教育体系,师德教育实施直接受政府、社会、家庭的影响,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包括师范院校的老师,缩小城乡差距、教育资源公平的社会大环境会给师德教育增添很多助力。
面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文件来规范教师道德,特别是教育部2014年1号文件即为《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足可见教育部门下大力气整治师德教育的决心。在构建师德教育体系中,社会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体系的形成,党中央进行的群众路线,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扭转,对构建师德教育体系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提升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传统特色。教师教育是师范院校的传统特色,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实践,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方面有很成熟的一套机制,教师教育同时也是师范院校师范性的体现。在社会转型和院校转型过程中,许多师范院校为了增设非师范专业,消弱了师范专业,牺牲了教师教育的传统地位,师范性逐渐衰退,这种舍本逐末的现象,使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就业力逐渐下降。所以,提升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的地位,提升师范院校的师范性,是推动师范生就业力的关键所在。
要想提升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地位,必须将师德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师范院校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教师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师范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坚持深入中小学调研,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变化,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坚持高校服务地区、服务社会的根本所在,通过师德教育,鼓励师范生投身我国教育事业,立志改变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现状,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达到可持续性的效果。
3.增加师德教育在师范类院校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形式更加多样化。在目前我国的师范类院校中,师德教育课程比重少,内容比较死板、沉重,已不适合90后一代人的审美要求。各师范类院校应加大调研力度,深入各中小学校,深入到学生中间,根据他们的要求,安排适合中小学教学中需要的课程内容,加大实习力度,师范生实习要切实落到实处,建设较高水平的实习基地,在实践中教育,在教育中实践。结合时代特点,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展受师范生欢迎的师德教育活动。增加一些与中小学教育相关的课程,包括中小学工作开展、中小学心理辅导等内容,“突出对师范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力图突破传统师德教育内容的空泛化、形式化和方法的单一性,讲求务实性和有效性”[3]。
我国的师德教育源远流长,崇尚师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记》云“教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培养未来老师的师范类院校,教师的能力素质尤为重要,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师德要求。“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教学科研水平如何、培养的学生素质如何、学校核心竞争力如何,师德师风起着导向作用”[4]。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加强敬业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树立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
4.重建师范类院校师德教育模式,实现师范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提升就业力。师范类院校是以培养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的大学教育,在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培养、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责无旁贷。当前经济的不稳定导致师范生产生更强烈的就业压力,如何引导他们进行理性的回归和冷静的思考,达到打破心理平衡后的重新定位,突破传统价值取向后的再认识,都需要我们将师德教育融入师范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创新师范类院校师德教育模式,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层面出发,深入调研,形成一套可量化的师德教育模式,达到师范生品质的提升,就业力的再衡量,从而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杜绝各种沦丧师德的行为出现。
“教育本身是人的一种精神成长的需要,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一切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现实需要”[5]。这就需要教育者进一步强化师范生的担当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师德素养,健康向上的师德氛围,立志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期教师。同时,师范生也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就业理念,带动大学生群体树立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提升就业竞争力,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大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更加适应岗位要求,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近而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1]陈桂生.师道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2]龚耀南.论高师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1).
[3]张淑君.高师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师范生的师德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5).
[4]洪汀,刘锦,王金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
[5]吴清一.对育人理念的再思考——基于西方现代激励理论的视角[J].海南大学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