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帅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
将传统文化中的尊重自然、“仁爱万物”、节约与永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优秀生态价值理念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丰富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构建新时期符合现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现实要求,也是构建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培养传统美德,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帮助青少年牢固树立生态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已有的研究主要对新时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实必要性和紧迫性,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进行阐述,而对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与途径的研究不多。在全社会积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批判与继承的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课程应该积极汲取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精髓,将传统生态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有机融合起来。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现代生态文明的科学因素和永恒价值,从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契合性进行分析,探讨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进而提出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持和宝贵思想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几千年实践积淀起来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理念,放射着文化传承与永续发展的思想光芒。在传统生态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称为天人关系,核心思想在于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提倡节约与永续利用思想。
首先,尊重自然规律。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自然界存在其发展规律,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如老子认为“天道”就是天地万物的运动规律,主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道生万物,人天同源,“天人合一”。人类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道”自然应该遵循“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2]。人类应遵从“地”、“天”和“道”,即,人在活动中要尊重规律,遵从自然。人类要认识自然规律,遵从自然,敬畏自然,“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才是明智的人,不认识自然规律,乱作妄为,破坏自然,必然招致自然的报复而导致凶险的结果,故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2]。孔子也主张要尊重自然规律,认为世界万物均为“自然”产生,“天道”是潜移默化的,具有自身运行规律,是万物生长的基础[3]133,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即天命),尊重“自然”,但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孟子指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 道也。”[3]261“知其性,则知天 矣。”[3]336认 为“人性与天性、人道与天道”是一致的,要虔诚地尊重“人道”,还要尊重“天道”。荀子认为人类应该在“自信”的同时遵从自然,按规律办事,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4]。现代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其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和儒家思想都主张要尊重自然规律,更强调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老子最早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庄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物一体”的思想[5],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一致,认同“天人合一”,认为“天道”与“人道”相统一;“人与天地一物也”,人与万物具有协同共生关系,因此,人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积淀深厚,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规律,构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共生共荣的和谐关系。
第三,提倡节约与永续利用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尊重自然规律,认为对大自然所提供的资源要珍惜,体现了现代生态文明的萌芽,即主张节制,提倡节约与永续利用思想。道家思想反对追逐名利、贪图奢侈,如老子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6],认为追逐名利、贪得无厌、挥霍浪费将带来损失、耻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儒家思想主张节制欲望,反对过度开发,要“取用有节,物尽其用”。如“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和“孕育不得杀,壳卵不得采,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其年不得食”都强调要进行保护性生产开发,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生态文明理念。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主张获取自然资源要遵循其生长周期规律,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得其养,无物不消”[7]。墨子提出“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提倡“节用”“节葬”和“志功合一”思想[8],认为百姓要节俭,政府也要坚持勤俭节约的行动原则。墨子的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节约资源与永续利用思想,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荀子强调要按规律耕作,保护性开发,实现永续利用,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洿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地;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9]。
第四,“仁爱万物”的生态友好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关爱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孔子提倡“仁”,并由“仁”“爱人”推广到“仁爱万物”,把人类能否善待自然作为其善恶的评价标准。孔子认为自然界所有的生命体都有其存在价值和生长规律,人类应该对自然界仁爱和珍惜;荀子主张对自然界万物施以“仁”,“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把人性关怀由血缘关系推广到对整个自然界的关爱,强调要通过生态伦理来规范人对自然资源的行为。《墨子.兼爱》指出:“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墨家的“爱无差等”的逻辑是“兼相爱,交相利”的仁爱与共存智慧,这对地方政府和企业从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利益出发,停止生态环境破坏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行为准则的总和[10]。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在价值取向、功能目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内在契合性,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融入传统生态文化是培育现代生态文明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教育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根据民族传统特色去完善适宜的教育内容。
首先,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哲学基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生态思想,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扎实的哲学根基。一是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思想渊源。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都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基础相吻合,能够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思想基础。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为“天人合一”,认为人类是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人与自然是完整的系统,不能分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目标层面,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天人共生共荣”,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在面对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遵从自然法则是实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二是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重要的方法论。道家思想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主张人类社会实践要遵循自然规律,对自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儒家思想强调“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等,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融入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提供了哲学方法论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儒家思想都主张“天人合一”,提倡天、地、人为一体,强调遵从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实现“天人”共存发展的境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倡导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与永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以实现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性与可持续性。传统生态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与“天、地、人一体”思想对矫正目前的工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过度掠夺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资源节约与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传统生态文化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系统观,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与资源永续发展的价值导向。
第三,传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态道德观支持。中国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强调“仁爱万物”,尊重生命,关爱大自然,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美德,这为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生态道德观支持。现代生态文明的思想精髓在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尊重自然界的价值与权力,尊重人的价值与权力。作为自然界的关键成员,人类应该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和我国传统生态文化提倡的生态道德观是一致的。因此,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既要以现代生态观念为指导,更要在全民中积极进行生态道德观教育,尤其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中的生态道德观,提升全社会的生态伦理意识与生态道德观,遵守生态道德规范,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渠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传播基础。在社会转型期,受经济利益取向和价值观念多元的冲击,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内涵与价值认知不足,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障碍。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理念障碍。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学生理念的培育者,肩负着引导和培育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历史使命。然而,思想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导入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方面存在着理念障碍。一是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设计、内容设计时是以考研重点、政策热点为导向,而对传统生态文化内容的讲解重视相对不足;二是部分教师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掌握程度不足。对孔、孟、荀等儒家思想和道家、墨家、法家生态文化思想的系统学习不足,缺乏传统生态文化知识的现代价值辨识能力,难以将传统生态文化以生动有趣、乐以接受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进而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三是教师的评价观念落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问题回答缺少充实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知识交流中的评价性语言难以起到反馈、诊断与激励作用[11]。传统优秀生态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导致传统生态文化在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中难以做到全面和系统,只是点缀和陪衬,不能充分发挥现代生态文明的引导作用。
其次,大学思想政治的教学方法障碍。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传统生态文化主要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对大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教育需要以青少年所喜爱的形象生动和富有多种表现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相长”“知行合一”等丰富的教学方法。而现阶段,基于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学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以满堂灌、填鸭式等方式进行照本宣科教学;形式单一,仅有极少数思想政治教师采用图片、故事短片和现代化多媒体声、光、影教学设备,或者采用课堂小组辩论、课外信息收集等生动形象、富有乐趣的形式进行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多样性、启发性教学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中丰富而优秀的生态智慧,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和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偶然的课堂提问也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考查,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网络环境因素。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存在方式、社会互动与精神活动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在信息时代,互联网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与沟通渠道,大学生与互联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已经成为充满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大学生开阔视野、探究新知的重要平台。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互联网是继课堂教学和家长教育之外对大学生知识获取和价值观塑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交流沟通平台的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良莠不齐,一些负面信息、虚假信息也会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冲击,造成思想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导致其价值观的错误认知和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遭遇障碍。
第四,社会环境因素。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传统生态文化学习既需要教师主动在课堂上推动,也需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熏陶与支持。现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且多数父母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传统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较少。受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文化熏陶,这一代父母为了孩子在未来的就业与发展竞争中取胜,对孩子的教育多是“高标准、严要求”,希望子女能够通过大学教育中应试技能的提高,考入知名大学,实现较好的就业。教育观念的陈旧与错误,导致很多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的无知与幼稚,过度追求应试能力和成绩提高,而不顾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忽视孩子的兴趣与自身条件。家庭教育的误区加大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呈功利化趋势,注重个人利益忽略社会利益,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利轻义的思想严重。这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途径。传统生态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内在一致性和契合关系,在培育青少年生态价值观和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应该把传统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
首先,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传统生态文化素养与生态文明理念。大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教师的引导具有重要作用。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较高生态文化素养、职业责任感的教师对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和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具有关键作用,能够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表率和示范作用,提升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积极学习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知识,树立现代文明理念。在新时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树立生态文明思维和创新精神,结合新时期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思想价值多元化,将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理念融合起来,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新内容、新形式进行讲授、讨论,提升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接受、学习和内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共生理念,使学生“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共建和谐世界[12]。
其次,鼓励大学思想政治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是一个互动的整体,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兴趣和提升大学生传统生态文化素养的先决条件,可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形成完善的生态价值观打好基础。科学的教学方法有益于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单调、陈旧的教学方法容易疏远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导致学生的厌学、弃学,甚至对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产生反感等负面影响。针对追求新奇、思想多元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教师在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选择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学习传统生态文化的兴趣[13]。孔子曾指出“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愤”与“悱”对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的启迪、引导,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学习目的。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感悟层面,要让学生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感悟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在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过程中,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让大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切实感受传统生态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如在讲授“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仁爱万物”等传统生态文化内容时,可通过图片对比,或者组织学生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进行实地观测,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会真正领悟传统生态文化的现实价值,赋予传统生态文化的新内涵,培育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第三,优化传统生态文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传统生态文化造诣较高的教师能够有效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浓厚的传统生态文化学习氛围对于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大学生至关重要。学习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感染力量,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滋润大学生的心灵,培育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大学生形成实践传统生态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联起手来,充分利用校园、考试、书店、家庭等学生生活、学习环境,塑造浓郁的生态文化学习氛围。学校可充分挖掘校内传统建筑,利用教室、食堂、草坪等场所作为传统生态文化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与传统生态文化相关的主题活动,构筑生动形象、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的传统生态文化教学与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传统生态文化的教学效果。另外,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远程交流与学习变得更容易、成本更低,大数据时代的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能够使用“现代”的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传播与培育“传统”生态文化知识,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载体,促进传统生态文化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灵活性。
第四,培育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教师主导和家庭配合是提升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家长、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不仅要“言教”,更要重视“身教”,鼓励学生家长、社会团体积极践行环保、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学生家长、社会团体在实践中树立榜样,使大学生感悟到传统生态文化精华在今天依然是时尚,赋予新时代的内涵,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升传统生态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生态文化教育,还需要在全社会构建完善的生态文明价值规范,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进而为传统生态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1]宋志明.天道学的展开[J].学习与探索,2013(4).
[2]向孟毅,陈开琦.中西环境文化历史与现代评析[J].党政研究,2014(2).
[3]刘宏章,乔清举.《论语·孟子》校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马飞,蔡杨.圣王的秩序:荀子政治哲学解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6).
[5]吴冬梅.庄子理想生态模式的实现路径及反思[J].江淮论坛,2014(5).
[6]陈鼓应.《老子·25 章》译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41.
[7]王立民.《孟子·梁惠王上》议评[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85.
[8]庄庭兰.墨兴而后儒说盛[J].求索,2013(2).
[9]杨朝明.《荀子·王制》注说[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241.
[10]朱凤琴.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的现代阐释[J].科学社会主义,2012(5).
[11]刘五景,金林南.借鉴还是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之思[J].探索,2012(1).
[12]孙迎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教育的澄明之境[J].南京社会科学,2013(4).
[13]郑士鹏,陈树文.生态文明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赜[J].求实,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