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及其修正研究
——基于认知偏差理论的研究视角

2015-03-28 08:39卜华白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创战略性创业者

卜华白

(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及其修正研究
——基于认知偏差理论的研究视角

卜华白

(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衡阳 421002)

如何摆脱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战略定位趋同“魔咒”,是区域战略性新兴企业科学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认知偏差理论的研究视角,通过对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的发生机理分析,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感知与判断”的背后心理过程,从而为修正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提供了方法论。

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修正

1.引言

据我们课题组对全国各省(区、市)“十二五”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调查,全国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和电子信息,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 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这些数据显示,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方向和项目时存在管理决策的非理性行为,其结果是造成产业无序、无效、恶性竞争[1]。相关的研究还表明,尽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背后却存在产业布局的同构化和碎片化等多种隐患[2]。如今,区域间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至今如同区域经济发展“魔咒”,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破除这一“魔咒”,直接关系到我国区域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企业能否健康成长[3]。所以,如何防止企业战略定位趋同导致的低效现象,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企业科学、健康、有效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基于“认知偏差”分析这一崭新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企业的战略定位偏差机理形成的机理及其修正对策,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企业规避战略定位误区提供方法论指导。

2.文献综述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心理学家H.A.Simon在研究认知最优化问题时发现:“人在认知上无法实现最优化”,“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在实际决策中经常不遵从最大效用和概率的原则,并由此导致对规则执行的偏离和认知谬误的出现[4]。随后Tversky和Kahneman等人进行了大量认知决策和认知偏差的研究,并将三大经典认知偏差扩展到二十多种[5],而Camerer[6]则通过市场实验证实了“代表性偏差”的存在,认为普通投资者决策时对置信区间估计会“狭窄取景”。March和Shapira[7]在研究人们投资决策时发现,许多投资者认为自己可以控制风险,存在“过度自信”现象。Gilovich[8]通过自我欺骗理论解释确认偏差的成因。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国外学者对认知偏差进行了研究。

在国内,卿志琼[9]运用“最后通牒博弈”问卷实验发现,人们即使在确定性条件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框架效应和认知偏差。赵文红、孙卫[10]等研究显示,控制错觉和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对企业可持续创业战略的实现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企业战略管理者对战略定位偏差诱发的“风险承担倾向”对“控制错觉、少数原理、过度自信等偏差”与“连续创业”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卜华白[11]认为除企业结构、人的情绪等因素外,人的认知偏差也是影响企业战略定位偏差的重要原因。王军[12]从外显和内隐的角度研究了管理决策和认知偏差的人类非理性决策过程,发现管理决策是外显的,而认知偏差是内隐的,认为认知因素、决策者的个性因素、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归因因素等四个方面都会诱发决策者的认知偏差。

除此以外,Barberis、Vishny和Shleifer在1998年运用认知市场信息过程中投资者心理偏差出现的机理,解释了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现象。陈瑨[13]在BSV模型的框架下,则进一步引入了一个心理矫正中介来矫正投资者对市场信息的认知偏差,这为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及其修正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郑雨明[14]也认为,虽然认知偏差的产生具有不可避免性,但可以利用策略进行不同手段的干预和纠正,从而有助于提高人们决策和判断的质量。杨冉明、崔丽霞认为,认知偏差是情绪障碍发生和维持的重要易感因素,其认知加工过程涉及解释偏向、注意偏向和记忆偏向等。Derek J.Koehler,Nigel Harvey[15]等认为,认知偏差修正训练其本质是一种联想加工过程,其过程若遵循联结学习、迁移、适当加工和小步子等原则,则认知偏差修正的训练效果会得到提高。大量实验研究也表明,对认知偏差程序化的重复性修正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情绪障碍,提高决策质量。从以上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对于认知偏差的应用性研究,多集中在金融投资市场与决策行为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及其修正研究提供了方法论。

3.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的发生机理

认知偏差是人们根据一定外在表现现象或信息而对他人或事件所做出的失误判断现象,一般可划分为启发式偏差和框定偏差。本文对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的发生机理也从这两方面进行。

3.1 启发式偏差诱发的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机理

启发法是决策者利用自己过去积累的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战略性新兴企业利用这种方法所得出的创业战略定位结果,可能完全符合企业实际发展要求,但从我们课题组的许多实证案例看,更多情形是有偏差的,甚至偏差很大,是完全错误的。启发式偏差(包括可得性启发法、代表性启发法及锚定启发法)指的就是这种以心理偏差形式表现出来的错误结论,这种偏差使得任何智力正常、教养良好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决策者都一贯地做着错误的判断和决策,使得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被恶化。

3.1.1 代表性启发诱发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Kahneman,Tversky和Slovic研究发现,在信息不确定条件下,人们会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并基于这种相似性来主观推断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种主观推断的过程就是代表性启发法,其认知倾向的行为特征是事物类别典型化,在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典型类别的重要性,且不顾有关其他潜在的可能性的证据。无可否认的是,这种推断方法在处理简单决策时是有效的。然而,在面对象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这样的复杂决策时,这种推断会导致战略定位偏差发生,其具体表现有以下两方面:(1)战略定位决策者对决策样本数的多少不敏感。依据Gigerenzer的研究结论,战略定位决策者在做决策时,总会沿着一条心理捷径把战略定位决策建立在一组单一而合理的理由之上,如认为只要考虑企业的规模、地理位置及资金状况等,忽略了决策样本的大小,导致了因证据基础不足而可能导致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发生;(2)战略定位决策者对偶然性事件的误解。依据认知理论,战略定位决策者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误解会诱发“赌徒谬误”,错误地受到企业现有的一些信息及决策经历的启发而对企业的发展给予错误定位,从而进一步恶化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

3.1.2 可得性启发诱发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依据认知理论,可得性启发法是指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的被判定频率大。对于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的决策而言,其决策依据也一样与可得性程度正相关,这种正相关就可能会诱发以下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

(1)由于例子的可获取性而导致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对于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决策取样,其个体认知不能完全控制,还会受到环境中信息分布状况的影响,而实践已经证明,从环境中获得证据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这就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在实际决策时不可能做到完全随机取样。而任何有偏好的或缺乏代表性的取样都可能造成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认知偏差,引起决策效率损失,恶化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

(2)意象偏差诱发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意象”在企业通常的决策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所谓的意向偏差是指由于决策者意向所导致的偏差。例如,在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决策中,若企业战略定位的风险是通过想象企业经营过程中无法解决的偶然性来评估,那么,如果企业的战略定位风险很容易被陈述,或者说,获得企业的战略定位风险信息的可得性大,那么,企业的战略定位看起来的风险就较大,但如果企业的战略定位风险不容易描述,那么,企业战略定位风险就可能在总体上被低估。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的决策中,意象也可能诱发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

3.1.3 启发式简化诱发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依据认知心理学理论,启发式简化一般划分为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狭窄性取景、典型性试探法、参照效应、心理账户和损失厌恶等六种类型。

(1)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注意力、记忆力和悠闲处理效应是指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注意力、记忆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有限,这就导致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只能对局部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集中性处理与利用,同时,对那些缺乏客观依据的个人无意识的悠闲联想又会导致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产生对信息的倾向性选择,这些情况都会诱发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战略定位偏差。

(2)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狭窄性取景效应。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狭窄性取景效应”是指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分析企业战略定位时所具有的一种角度狭窄、思维隔离倾向,因为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认知能力有限,这种情况很难规避。当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对相异的战略定位问题进行区分时,会采用不同标准形式对不同的战略定位问题进行逻辑识别,而这种逻辑识别会使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选择带有极大的“取景性效应”,因为创业者战略定位时会优化选择特定的竞争者、供应者和消费者等自己认可的参照标准,尽管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思考,但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战略定位的认知偏差也因其而生。

(3)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典型性试探法。一般认为,一个被研究的样本应该与总体保持相似性,特别是对于无偏的相互独立大样本更应如此。典型性试探法会诱发决策者的认知误差,导致以下三种后果:第一,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在对企业发展战略定位时,会减少对企业大样本的估计有效性信赖,而会利用典型性试探法,更多地信赖小样本的估计有效性,即,从而可能导致企业在战略定位时对市场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第二,出现“赌博者谬论”现象。有的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可能相信,最近发生在一个企业的事件下一次不会发生,就像“炮弹不会连续落在同一个地方”一样,这一点也被Clotfelter&Cook研究所证实,所以“赌博者谬论”现象会导致决策时的认知偏差。第三,出现“趋势追逐”现象,即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总是认为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的各种趋势的出现都是系统性原因导致的,从而产生聚集性幻觉并导致认知偏差。

1.暴露源及其危险度: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体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关节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羊水也具有传染性,但其引起感染的危险程度尚不明确。粪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及呕吐物通常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3.1.4 锚定启发诱发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在判断过程中,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会对最初得到的信息产生锚定效应,从而制约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估计,导致战略定位偏差。锚定导致的偏差包括对事件不充分调整时的偏差和对联合和分离事件评估时的偏差。

(1)对事件不充分调整时的偏差。在一个心理测试的实验中,要求被测对象在5秒内对一组数字结果进行估计,第一组被测对象看到的是:8× 7×6×5×4×3×2×1;第二组被测对象看到的是:1×2×3×4×5×6×7×8,结果第一组被测对象估计的均值是2250,而第二组被测对象估计的均值为512,两者差别很大(正确答案为40320)。为什么两组数据仅仅只是排序不同结果却相差如此之大?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学生依据最初几步运算的结果,对最终结果的估计产生了锚定效应,以后的调整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从而产生了锚定调整偏差。那么,在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时,企业对于自身竞争力高低的最低估值也会通过影响企业的战略定位而最终影响企业最终嵌入模式,估计过高或者估计过低都会导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

(2)对联合和分离事件评估时的偏差。在另一个心理测试的实验中,被测对象要求对两个事件中的一个下赌注。第一类型事件为简单事件,从一个50%是黑球50%是红球的袋子中拿出一个红球,其概率为P=0.5;第二类型事件为联合事件,从一个10%是黑球,90%是红球的袋子中可放回地连续取出7个红球,其概率为P=0.48;第三类型事件为分离事件,从一个10%是红球, 90%是黑球的袋子中可放回地在7次抽取中至少获得一个红球,其概率为P=0.52。

在战略性新兴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的决策中,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高估联合事件概率,可能会导致在估计未来企业利润空间时无端乐观,最终可能引发企业的资金危机,给企业带来致命的创伤。

3.2 框定偏差诱发的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的发生机理

认知心理学把被用来描述决策问题的事物形式称为“框定”(Frame),把由框定依赖导致认知与判断的偏差称为“框定偏差”,其发生机制是决策背景依赖的结果。所谓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决策背景依赖”,是指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总是根据过去的企业决策经验,以及战略性新兴企业发生的背景来解释决策中新的信息,决策背景依赖主要包括晕轮效应、稀释效应和近因效应等。

3.2.1 晕轮效应诱发的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的一特征或一些特征掩盖其他所有特征而造成的人际认知障碍,其易于导致决策错误的主要原因是:(1)它容易导致只注意事物的个别特征,以偏概括全,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2)它把事物之间无内在联系的一些外在特征联系在一起,推断这种外在特征必然存在另一种特征;(3)它容易导致“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是一种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

晕轮效应极大地影响着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成员间相互知觉的评价,从而导致联盟伙伴选择战略的定位偏差。在战略性新兴企业对联盟伙伴的考评中,由于晕轮效应导致了战略性新兴企业考评者的认知偏差,如看不到优秀联盟伙伴的不足,也看不到缺点联盟伙伴的优点,由此所导致的后果是联盟伙伴的不公平感的积累和联盟推动积极性的消退,影响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联盟的绩效。

晕轮效应与扫帚星效应给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启示是,决策者在选择合作联盟伙伴时,不要被某些合作联盟伙伴的某一特征因素所迷惑,要全面客观地评价联盟伙伴企业,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弱化联盟伙伴选择战略的定位偏差,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3.2.2 稀释效应诱发的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Arenson认为,非相关和中性信息容易减弱决策者相关的判断或印象,所以,当决策者拥有更多信息时,有时的确会提升决策质量,但同时拥有更多信息也会因为“稀释效应”的存在而改变决策者对事物的认识,特别是非相关和中性信息较多时更是如此。稀释效应的存在,要求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能清楚地把握那些信息对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决策是有价值且可靠,那些信息是不可靠或可靠但无价值的。然而,在现实企业战略定位的决策中,由于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理性有限性,决策者无法清楚把握信息的这些特点,所以,稀释效应的存在就会引起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决策的偏差,恶化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损害战略性新兴企业运行效率。

另外,依据Gross的研究结论,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会偏好一种类型的框定,而不喜欢其他的类型的框定,Gross把这种偏好称为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乐观编辑”。但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又经常缺乏一个稳定的偏好顺序,对选择方式进行诱导也能影响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所作的选择,这种运用框定效应来诱导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决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总之,无论是“乐观编辑”也好,“诱导效应”也好,都可能引起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决策偏差,恶化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问题。

3.2.3 由近因效应诱发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如果关于某人或某物的两种信息被连续被感知,那么,人总是倾向于前一种信息,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这种现象称为首因效应。而近因效应是指个体会对最近获得的信息留下清晰印象并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无论是首因效应,还是近因效应,二者都是使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认知发生偏差的心理因素,不同的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获得的信息对认知情况的作用条件不同而已。假如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先知道企业战略定位所需的第一信息,隔较长时间后才了解企业战略定位所需的第二个信息,这第二个信息便是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最新信息。这最新的信息则会给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进而会冲淡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第一个信息所获得的有关印象,诱发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认知偏差,导致战略定位偏差。

4.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的修正对策

至此,我们已经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认知偏差”形成机制,这为接下来讨论修正或者规避认知偏差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了修正或者规避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认知偏差,一方面,可以利用较为客观的决策手段来修正或者规避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主观上的认知偏差,如采用决策支持系统(DSS),多特质效用分析系统(MAU),决策分析系统(DA)等效度和信度都比较高的决策分析系统。另一方面,通过规避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以下三个“误区”也可以修正或者规避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主观上的认知偏差。

4.1 在决策思想上,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需正视认知偏差存在的客观性,规避“思想误区”,修正自我战略定位偏差

依据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H.Simon的理论,经济学的决策理论没有考虑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认知局限性而把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的人性假设为“理性人”。然而,在创业战略定位的现实决策中,决策只要有效就是一个好决策,即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对战略定位信息加工只需要做到令人满意即可,而不必去无限制地搜索有关企业战略定位的所有可能信息。我们知道,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对战略定位信息的搜寻和处理是需要很大成本的,当边际信息搜寻收益小于边际信息搜寻成本时,搜寻将得不偿失。与其同时,由于“稀释效应”的存在,或许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更多的非诊断性战略定位的信息反而会增加决策者的认知偏差,并会从反面恶化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问题。所以,在决策思想上,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需正视认知偏差存在的客观性,规避“最大化”搜寻的“思想误区”,修正自我战略定位偏差。

4.2 在决策样本取样上,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需慎防取样过度偏差,规避“样本误区”,修正自我战略定位偏差

心理学研究表明,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在做判断时,一般都无法直接感知企业现实经营环境中的判断对象(如经营风险、利润大小、消费者满意和员工态度等)的潜在性质,而只能通过介于“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认知”和“企业经营环境”之间的、起衔接作用的一些经营案例和其他企业战略定位特点等决策样本进行推断,因此,这些决策样本的偏差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战略定位决策偏差的程度。

依据认知——生态取样理论,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具有元认知监控能力,但面对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以及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能力的有限性,这种元认知监控能力总是不足,即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对样本数据的纠正潜在偏差的能力则总是缺乏,这就使得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尽管意识到了样本偏差的存在,只能修正也无法消除。所以,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战略定位这样的现实决策取样上,必须预防决策取样的过度偏差,规避“样本误区”,修正自我战略定位偏差。

4.3 在决策过程中,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需正视人的非理性行为,规避“人性误区”,修正自我战略定位偏差

依据心理学家实验观察的研究结论,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认知与决策能力,从而在企业战略定位能力上表现出“过度自信”。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过度自信对他们在处理决策信息时会产生三种影响:(1)过分依赖自己收集的企业战略定位方面信息而轻视甚至否认企业员工、客户及供应商等提供的相关信息; (2)在优化各种有效战略定位的决策信息时,只注重那些能满足他们自信心的信息,对与自己判断不一致的战略定位的相关信息一概批评否认; (3)对自己信念较强的战略定位假设或企业发展的未来设想,会附加一些证据错误地解释其合理性。很显然,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适度自信”是可取的,但“过度自信”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因此,在现实决策中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必须努力规避,以修正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的偏差。

与“过度自信”相对,“羊群行为”则是指在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决策者跟随他人决策的另一类极端行为。轻度的“羊群行为”或许是有利的,但过度的“羊群行为”则会引起决策的“水土不适”,恶化战略性新兴企业战略定位偏差,对此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要小心规避。

总之,随着行为经济学、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认知偏差理论成为了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新创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战略定位偏差的发生机理的分析,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企业创业者“感知与判断”的背后心理过程,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企业修正创业战略定位偏差提供了方法论。

[1]邹艳芬,陆宇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构隐患、内因探究及其政府规制行为[J].改革,2013(5):25-28.

[2]沈宏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隐患的形成机理及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4(6):42-48.

[3]卜华白,卜时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定位雷同的非经济成因解释与破除——基于“羊群行为”理论的研究视角[J].企业经济,2015(4):74-79.

[4]Simon,H.A.A Behavioral Model of Rational Choice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69(12): 99-118.

[5]Baron,J.Thinking and Decid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6]Camerer,C.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M].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7]March J.G.,Shapira Z.Variable Risk Preference s and the Focus of Attention[J].Psychological Review, 1992,99(9):1722.

[8]Gilovich T.R..How We Know What so isn't:The Fallibility of Human Reason in Everyday Life[M].Free Press,1991.

[9]卿志琼.认知偏差与理性选择——基于“最后通牒博弈”实验的认知博弈[J].南开经济研究,2015(1): 20-24.

[10]赵文红,孙卫.创业者认知偏差与连续创业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7):31-36.

[11]卜华白.从认知偏差角度诠释企业X低效率[J].商业时代,2014(19):46-48.

[12]王军.管理决策中认知偏差产生的心理机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78-81.

[13]陈瑨.在BSV模型下矫正投资者对信息的认知偏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33-40.

[14]郑雨明.决策判断中认知偏差及其干预策略[J].统计与决策2007(10):12-17.

[15]Derek J.Koehler,Nigel Harvey.Blackwell Handbook of Judgment&Decision Making[M].Blackwell Publishing,2015.

On Strategy Positioning Biases and Amend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Entrepreneurship——A research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biases

BU Hua-bai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2,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sue of regional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on how to get rid of development"curse"of strategy positioning convergence.The article,based on the theory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bias,revealed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of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entrepreneurs'"perception and judgment"by the mechanism analysis of startups strategic positioning cognitive biases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so as to provide methodology for amending cognitive biases of the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 strategy positioning.

strategic emerging enterprise;enterprise strategy positioning biases;amendment

F27

A

1673-0313(2015)05-0055-06

2015-09-1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GL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嵌入性、战略定位与成长后果——以战略性新兴智能物流价值网企业为例”(12YJA630004)项目及湖南省“十二五”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平台共同资助。

卜华白(1965-),男,湖南耒阳人,博士,教授,从事智能物流管理与企业价值网、战略管理与决策评价等研究。

猜你喜欢
新创战略性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2017山西省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藏戏表演舞台调度传承与发展的点滴思考——以新创藏戏剧目《图兰朵》为例
结句的新创(外一题)——李清照《武陵春》
新创企业的滞涨
互联网创业者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回望“十二五”:中国的战略性转换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