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广义》虚词训释缺陷

2015-03-28 08:39彭再新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古文字实词虚词

彭再新,罗 理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说文广义》虚词训释缺陷

彭再新,罗 理

(南华大学文法学院,湖南衡阳 421001)

《说文广义》在虚词训释方面很有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缺陷。利用古文字和语法学、词汇学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说文广义》虚词训释缺陷如下:一,训释错误,包括沿袭《说文解字》的错误和本身解释的错误;二,训释牵强,包括实词的虚化和形声字的解释;三,引文错误。

《说文广义》;虚词;缺陷

王夫之的《说文广义》的虚词成就,学者评价甚高,梅季以为王船山承前人观点对虚字的分析“前无古人,清无来者”[1]。廖以厚、黄建荣以为“对汉语虚字(词)的研究,也是《广义》的重要内容和特色”;“该书虽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虚字研究专著,但所涉及到的虚字约有80多个,至少可以说是较为集中地解说了虚字字义及用法,在古汉语语法研究史上应占有较为重要的一席之位。”[2]笔者也曾经撰文比较《说文解字》与《说文广义》的虚词,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异同,突出《广义》在虚词方面的贡献。[3]但是,毋庸置疑,《说文广义》在虚词训释方面也颇有不足,表现如下:一,训释错误,包括沿袭《说文解字》的错误和本身解释的错误;二,训释牵强,包括实词的虚化和形声字的解释;三,引文错误。本文所引古文字和各家之说主要来自《古文字诂林》、《甲骨文字诂林》、《说文解字诂林》、《金文编》等,由于篇幅原因,不一一标出。

一、训释错误

(一)沿袭《说文解字》之误

船山虽然对《说文解字》的解释多有异议,但对《说文解字》虚词训释的错误又时有继承。此类字分别有也、孔、之、丌、且、方、止、为、曾、余、尚、既、即、乃、甫、爾。

1.也

《说文解字》:女阴也。象形。

《说文广义》:也字本释女阴也,今不复用。

按:也字,林义光以为是“施”的本字,郭沫若认为是“匜”,李孝定、唐兰认为是鼎。[4]然甲骨文“也”与“它”同字,作,蛇虫之象,故当依马叙伦、吴颖芳蛇虫之说。西周金文变作(沈子也簋)、(師遽方簋)、(子仲匜),战国始分化为二形,作、(信阳楚简)、(栾书缶),睡虎地秦简承作,西汉作、(均见《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篆当是由这种写法变成。许慎与王夫之皆释为“女阴”,不确。

2.孔

《说文解字》:孔,通也,从乙,从子。乙,请子之候鸟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也。

《说文广义》:孔,本训通也;又曰:“乙,请子之候鸟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两义本不相通。训通者,以谐声为义。孔音近空,孔则无所窒塞也。转为大也,甚也;通而无碍则大,大则甚也……其转训大也,甚也,本美其甚大之词。殊,恶之尤也;孔,美之甚也。《诗》“亦孔之丑”,及“殊美”、“殊绝”、“殊快”之云,皆于文义左矣。

3.之

《说文解字》:出也。象艸过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说文广义》:本训出也,艸木出地之象。

4.丌

丌,下基也。薦物之丌。象形。

其其,《説文》但有“箕”字,籀文作“其”。“其”即箕也,象形,音居之切。別有“丌”字,亦音箕,下基也,薦物也。

按:战国文字之前,未发現过“丌”字,虽然刘心源认为是“计数的七字”,马叙伦、徐灏认为与“几”同义,但“丌”字与“几”“七”是有区别的。[7]故刘钊认为[8]:“丌”字是“其”字的简省分化字。甲骨文“其”作、、、,金文同甲骨文,作、、,又在其下增加一橫饰笔作,在一橫饰笔下增加两点饰笔作、,后其二点渐渐立起來作。这与“奠”字本作,后來加两小橫饰笔作,又发展成为的情況相同。就是截取字下部形而成,其读音还沿用“其”的读音。古音“其”、“丌”声韵全同,因“丌”为“其”之简省,所以古文字中“丌”、“其”可通用。其说极是。许慎与王夫之“下基也”之说,不可从。

5.且

《说文解字》:薦也。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

《说文广义》:且,有子余、千也二切,皆训薦也,陈几于地上以薦享也。

按:林义光、强运开、高田忠周皆以为“且”乃“祖”之初文,皆不释“薦也”。[9]“且”甲骨文作、等。郭沫若认为“实牡器之象形”(即男性生殖器,详见《甲骨文字研究释祖妣》),其说已被考古发现所证实,乃不易之论。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且”被视为人类所从來,受到崇拜,因以表示祖先这一概念。生殖崇拜现象古今皆有。许据篆文“且”与“俎”所从之“且”形同,训为“薦也”(段注本作“所以薦也”),认为它像几案之形,“从几,足有二橫,一其下地也”,纯属臆说。许慎与王夫之“薦也”之说,不可从。

6.方

《说文解字》:併船也。象两舟省、緫头形。

《说文广义》本训竝舟也。谓二舟相竝以渡,取其安也。大夫方舟,士特舟。通为“比方”之方,如二舟相竝,長短相絜也。

7.止

《说文解字》: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说文广义》:本训下基也。“基止”字本如此,俗加土作“址”,非。止下一画,土也。足止在下,故通为“足止”之止,俗加足作“趾”,亦非……又借为但此无余之辞者,崇高之屋尽于下基,七尺之身尽于足止也。其为必至于是而不迁之辞者,若人有所行,必至于不行之地,更无他往也。转为助语词,为“只”通用,亦其意止此而结之之词。

8.为

《说文解字》:母猴也。其为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古文为,象两母猴相对形。

《说文广义》:为,本训母猴也,以爪相干,好动不已,故借为“作为”字,与“能”意同。熊,可以有为者,乃恒蟄而不动;猴非大有能者也,而躁动不已。故能者或不为,为者未必能,天下之所以尟实用也。

9.曾

《说文解字》:词之舒也

《说文广义》:本训词之舒也。

10.余

《说文解字》:语之舒也。从八,舍省声。

《说文广义》:本训语之舒也。自《楚辞》始以为自称之词,世习用之,盖南楚之方言耳。

11.尚

《说文解字》:庶几也。从八向声。

《说文广义》:本训庶几也,曾也。训“曾”者,犹言嘗也,犹也,如云“尚得谓之某乎”,“尚可以为某事乎”,皆疑而決之之词。

12.既

《说文解字》:小食也。从皀旡声。《论语》曰:“不使胜食既。”

《说文广义》:本训小食也。小食者,朝饔夕飧之外有余食,则间食之也。借为尽也者,余食以小食毕之,则无余矣。

13.即

《说文解字》:即食也。从皀卪声。

《说文广义》:本训即食也。徐锴曰:“就也。”即食者,食不以饔飧之常,隨便輒食也。食不以時,故从,欲使节之也。

14.乃

《说文解字》:曳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

《说文广义》:本训云:“曳词之难也。”

15.甫

《说文解字》:男子美称也。从用父,父亦声。

《说文广义》:甫,从用、从父省。男子以有用为美,故为男子之美称。

16.爾

《说文广义》:本训靡爾,犹言靡麗。……若“尔汝”之“尔”,自当作尔,作爾者讹。

17.奚

《说文解字》:奚,大腹也。

《说文广义》:奚,本训大腹也。方书小儿丁奚病,腹大青筋是也。奴称奚者,王者无废人,小儿病奚者必尫,收养之供洒扫之役,故因以为奴号。借为何也、岂也者,奚,贱者也,其行不可任,其言不可听,其人不足纪,故从而诘之。奚,诘词也。

18.未

《说文解字》: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凡未之属皆从未,无沸切。

《说文广义》:未,象木枝叶上疏重茂之形,为六月所建之辰,于时木象然也。木成则味登,故味字从之。

(二)本身解释错误

《说文广义》解释虚词本身也有错误存在,如须字的解释。

须,面毛也。俗加髟作“鬚”,非是。彡,毛饰也,须既从彡,何又加髟?髟,首毛,故“頿”、“”皆不从髟。“须”之于人,若所不须有者,然必须此以成丈夫。事有见为非急而实不可无者,人之所必须也。故借为相待、相求之词,如云“寡君须矣”,言专心相待,而欲其入也。通为“斯须”者,犹言少待也;斯,此也,此一刻也。“须臾”者,须,待也,臾,欲之动也。少待而欲动之顷也。其义展转相通。

按:“斯须”、“须臾”都属连绵词。“斯须”当为双声连绵词,心纽双声,支侯旁转。“须臾”当为叠韵连绵词,侯部叠韵,心余邻纽。蒋礼鸿《读〈同源词论〉后记》指出了二词的来历“再如‘须臾’的‘须’在《说文》里是:‘立而待也’……等待则要度过短的时间……则‘须’就是一会儿。前头加上双声的‘斯’变成‘斯须’,或后头加上叠韵的‘臾’变成‘须臾’,意义都一样,元曲里有‘奇擎’一词,说者谓‘奇’是助声之词,无义,而‘奇’与‘擎’为双声;现代吴语称妈为‘姆妈’,亦属此类。”[24]徐振邦认为“须”是等待义,演变为“须臾”、“斯须”,这是联绵词演变的一种途径“单音词的衍音”,即“一个单音词加上一个与之双声或叠韵的字,使其成为双声或叠韵的联绵词”,并且把“斯须”归为“双声联绵,衍音在前”,把“须臾”归为“叠韵联绵,衍音在后”。[25]可见,“斯须”与“须臾”中的斯、臾皆无义。

二、训释牵强

(一)实词的虚化

古汉语虚词的来源,王力先生认为,第一是实词的虚化,“多数介词和连词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第二种来源于假借,“另有一些介词和连词则是假借实词的字音,而不是虚化。例如‘于’是‘乌’的重文,假借为介词;‘而’是颊毛,假借为连词。”[26]解惠全明确提出“实词的虚化,要以意义为依据,以句法地位为途径。”[27]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认为,影响汉语单位词汇语法化的因素有四种: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变化,语境影响,重新分析。[28]洪波认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认知因素,其二是句法语义因素”。[29]王夫之采用虚实联系法解释虚词,实际上注意到了实词的虚化,对大部分虚词的虚化和它的本义联系起来,即“以意义为依据”。但是他忽视了“以句法地位为途径”,更忽视了假借因素,所以有些解释就显得很牵强。兹举例如下:

1.之

《说文广义》:本训出也,艸木出地之象。出实而入虚,出此而入彼,直行而无碍,故借为往也。转借为语助词,亦指在前所“之”者而言,有艸木出地指空之意焉。

按:上文已证之字本义为往,而非出,故以草木出地为训本不可信。以艸木出地指空即为虚词,实为牵强。闵爽认为:“实词虚化受词汇意义变化的影响。这是词的性质变化的动因。动词‘之’虚化为代词‘之’,由动作行为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处所及对象(人、事、物),正是词义引申变化的结果。”“句法结构的制约是实词虚化的重要原因。代词‘之’虚化为助词,由于句法结构的制约,‘之’的词义程度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而其语法意义逐渐增强,甚至只具有调整音节、改变句式的语法功能。”[30]可以看“之”字虚化的轨迹:动词“到,往”——(引申为)代词“到、往的处所或对象”——(由于句法结构制约,虚化为)助词。

2.其

《说文广义》:其,《説文》但有“箕”字,籀文作“其”。“其”即箕也,象形,音居之切….“之”,所指也;“其”,亦所指也。“之”者,从地下生出地上,其为词也,本此而达彼;“其”,本非地中之物,取置地上,以地为基而薦之,其为词也,指彼之在此也。故即事而指之曰“之”,指彼曰“其”。

按:船山意在比较“之”与“其”异同,但所依“之”字本义本已不确,引申义更不可信。“其”本为箕畚,“取置地上,以地为基而薦之,其为词也,指彼之在此也”,实为牵强。“取置地上,以地为基而薦之”之物何其多也?仅“其”可“指彼”乎?“之”与“其”的代词用法当属假借,而非引申可以解释。姚炳祺认为“总之,古汉语的‘其’字,究其来龙去脉,似应有两条线,一条是由簸义假借为语词‘其’,这是在早期殷、周占主导地位的‘其’;另一条是由‘之’、‘厥’转来,用为领格的代词‘其’,这是春秋战国后占主导地位的‘其’。”[31]林亚红《汉语早期“其”字考》(2003年上海师大硕士论文35页)在比较甲骨文、金文到《诗经》、《楚辞》中“其”字的连续的发展过程后,认为“甲骨文中的语气副词‘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当中受语法位置的影响逐渐产生指代词的功能,因此在特定的位置上,它是一个指代词,这种指代词的用法稳固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先秦及以后‘其’的主要用法。”[32]二说可信。

3.于

《说文广义》:气之舒也。盖心有不平而发声以舒气,本“于嗟”字,今俗作“吁嗟”,而读《召南》“于嗟乎騶虞”作況于切,非也。吁,惊词,非叹辞。其以“于”为指所在之语助者,知其所在则心舒而言畅,故“于某日”、“于某地”皆言“于”。

按:船山以为“于”本“吁”之初文,但言“于”有“在”的虚词意义,以“知其所在则心舒而言畅”为由,实为牵强,“心舒而言畅”之理由多矣,为何只引申为“在”?杨树达先生以为“‘于’当训‘往’”。[33]郭锡良认为:“从考证甲骨文‘于’字用作动词出发,肯定介词‘于’的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它最先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扩展介绍行动的时间,再扩展介绍祭祀的对象。到了西周金文中,再为扩大介绍动作涉及的各种对象,所搭配的动词也更广泛,语义也更复杂……语法作用方面的变化主要是所带宾语有了谓词性结构,它可以用在形容词后面引进比较的对象。还进一步虚化,成为构成复音连词的语素。汉代以后介词‘于’开始衰亡,逐渐被‘在’等多个介词所取代。”[34]郭说甚是。

4.夫

《说文广义》:夫,本训丈夫也,別于童子之称。古者级,计夫定赋,犹今言成丁也。百亩一夫,而赋准焉。其为夫妇之夫者,以成丈夫而后有室,三十而娶,斯授田也。借音防无切,为语助词,或紬绎上文,或发端立义,皆以概事理而言。夫犹人也,谓人理人情之大概然也。

按:船山以为“夫犹人也,谓人理人情之大概然也”,实为牵强,“男、女、夫、妇、父、母、兄、弟、翁、姑”等皆“犹人”,为何仅“夫”可作发语词?“夫”本为成年男人,自可引申为代词,表远指。洪波认为,“‘夫’作为远指代词有指别和称代两种功能”,“当‘夫’出现在论断性说明句或判断句句首的时候,由于‘夫’指别的对象即句子的话题,‘夫’因此获得标记话题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句子的话题在指称上又综是泛指的,亦即不存在具体的确定的指稽称封象,这样‘夫’的指别作用便落空了,使得本已弱化了的指别功能完全丧失了。‘夫’在论断性说明句或判断句句首获得了标记话题的功能,同时也完全失去了指别功能,遂虚化为仅起标记话题作用的句首助词(有人称为提起连祠或发语词)。”[35]论述相当精辟。

5.己

《说文广义》:己己,本戊己之己,借为自称之词者,己为中宫,彼在外,己在中也,有反循诸身之意。我者,以己加物之称;己者,置物反求之词。

按: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古代五行说:戊己为中央,为土。许氏据此,释己为中宫,又以为己字象万物曲体而避藏于土中,此皆曲说也。”[36]许慎用五行学说解释,实为牵强。《释名·释天》:“己,纪也,皆有定形,可纪识也。”《广雅·释言》:“己,纪也。”朱骏声《通训定声》:“己即纪之本字,古文象别丝之形,三横二纵,丝相别也。”郭沫若释“己”为“隿之缴也”,叶玉森以为“其物当为纶索类利约束耳”,朱芳圃以为“象绳索”,陈独秀以为“此则记、纪之初形”,马叙伦、杨树达以为“跽”之初文,[37]诸家之说和“自己”之“己”意义无干,宜作假借处理。

6.厥

《说文广义》:厥,本训发石也,为启石土中也……转借为语助辞,与“其”通用者,登土取石而得石,指其所得而言之。

按:段玉裁注:“发石,故从厂,引申之凡有撅发皆曰厥。郭云:`抵,触。厥,掘也。”而马叙伦、曾广源以为“厥盖石名。”[38]“掘”、“石”与“其”义无关,故段玉裁以为“若《释言》曰:‘厥,其也。’此假借也,假借盛行而本义废矣。”

(二)形声字释为会意字

船山在《说文广义》全书里,把大部分形声字解释为会意字,认为声旁表意,故有时显得牵强。这些虚字分别为始、聊、亲。

1.始

《说文解字》:女之初也。从女,台声。

《说文广义》:始,本训女之初也,盖言女工之初尔。从台者,台,和也,谓春和時也。蚕织之事,始于春,丝于夏,涚于秋,成衣于冬,故始从台,終从冬,皆以女工记岁时。

按:《说文》:台,说也。《尔雅·释诂》:台,我也。《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等词典皆未见“和”义,“台”为“春和”更为牵强。“台”作构件的字如“骀、苔、邰、坮、抬、炱、炲、菭、跆、鲐、颱”,“台”皆为声旁,无“和”义。另,“始”字金文作、、,可见“始”和“姒”为一字,吴大澂曰:“《尔雅》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凡经典姒字皆当作始。古文台以为一字。”[39]可见,台、以皆为声旁。故“始”的解释宜依《说文》:始,女之初也。从女,台声。

2.聊

《说文解字》:耳鸣也。从耳,卯声。

《说文广义》:聊,本训耳鸣也。从卯者,虛羸耳鸣,多在旦也。借为“聊且”字者,耳鸣非固然之声,乍而不久之意。又借为语助词,《诗》“椒聊且”,方言耳。其无憀之“憀”別作“聊”者,俗讹。

按:船山在此释“卯”为卯时,以为耳鸣多发生在卯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耳鸣并非“多在旦也”,白天和晚上随时可能发生。另,以“卯”为构件的字如“茆、峁、铆、泖、昴、奅、贸”,“卯”皆作声旁,无义。卯,甲骨文作,金文作。王国维以为“卜辞屡言卯几牛,卯义示详……疑卯即刘之假借字。”胡光炜以为“卯为刘之原字。”明义士曰:“盖象牺牲解体形,义与刘近。”《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刘,钺属。”吴其昌《殷代人祭考》:“卯象两刀并植。”[40]可见,卯本义应该是或刀或斧的兵器,人们使用兵器的时候自然会嗡嗡作响,如果一定要把“卯”作为形旁的话,只有这样才解释的通。故释“卯”为卯时实为牵强。

3.亲

三、引文错误

王船山在著《说文广义》时,可能没有认真查看原文,光凭记忆引用材料,导致引文错误。兹举2例。

1.频

《说文广义》:频,本从涉、从页,隶书或省“涉”作“步”,水厓也。人至水厓,阻水不行,则频蹙。许氏説:“水厓,人所宾附。”今或作“滨”,而徐鉉曰:“今俗作滨,非是。”

按:中华书局影印本《说文解字》“频”字下,徐铉注为:“今俗作水宾。非是。”

2.故

《说文广义》:故,从古从攴;攴有作为之义,古所为曰故。而《说文》训云:“便为之也。”古所已作,旧所尝习,为之便矣。然因其为故而便为之,非便为之之谓故也。

按:“便为之也”,金陵本、太平洋本并用。童第德云:“古文,使为之也。”宋刻大徐本、祁刻小徐本皆作“使”,船山所见本作“便”,当为形近致讹。

余论

王船山由于没见到甲骨文等古文字,没有现代先进的语法观念,加上没有仔细查阅原文,训释虚词时有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他训释的有点和给我们的启示。

[1]梅季.《说文广义》试评[J].船山学报,1984(2): 106-107.

[2]廖以厚、黄建荣:清代《说文》研究的开山之作——王夫之《说文广义》述评[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6.

[3]彭再新.《说文解字》与《说文广义》虚词对比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4):1-8.

[4][5][39]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9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21-923,449-450,816-817.

[6]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6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9-50.

[7]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4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12-713.

[8]刘钊.古文字构形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231.

[9][23][37][40]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10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621-622,1143-1144, 992-993,1116-1117

[10]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7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721-722.

[11]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2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32-233.

[12][19][21]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3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35-336,749-750, 771-772.

[13][14]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1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626-627,663-664.

[15]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5:39.

[16][17][18][33]李圃.古文字诂林(第5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88-289,284,19-20,54.

[20]刘钊.古文字构形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22][38]李圃.古文字诂林[M](第8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900-901,229-230.

[24]蒋礼鸿.读《同源词论》后记[M]//怀任斋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3-94.

[25]徐振邦.联绵词概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74.

[26]王力.王力文集(卷十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283.

[27]解惠全.谈实词的虚化[M]//语言研究论丛(第4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208-227.

[28]刘坚,曹广顺,吴福祥.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J].中国语文,1995(3)

[29][35]洪波.论平行虚化[C].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二辑).成都:巴蜀书社,2000:1-12.

[30]闵爽.对实词虚化的再认识——从“之”字的演变谈起[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1):48-50.

[31]姚炳祺.“其”字的早期用法[J].学术研究,1983 (3):109.

[32]林亚红.汉语早期“其”字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34]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语文, 1997(2):131.

[36]高亨.文字形义学概论[M].济南:齐鲁书社,1981.

On Explaining Defect of Function Words in Shuo Wen Guang Yi

PENG Zai-xin,LUO Li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Hunan 421001,China)

Shuo Wen Guang Yi has had great achievements in function words explaining,but there still existed many defects. By using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ancient writing,grammar and lexicology,the explaining defects of the function words in Shuo Wen Guang Yi could be found in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First,the errors existed in explaining including the errors followed Shuo Wen Guang Yi and the errors exist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itself.Second,the explaining is farfetched,includ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virtual content words and phonograms and the citation errors.

Shuo Wen Guang Yi;function words;defect

H02

A

1673-0313(2015)05-0006-08

2015-06-02

衡阳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王夫之〈说文广义〉研究”(2012HSJ10)研究成果。

彭再新(1972-),男,湖南双峰人,副教授,从事古代汉语训诂、文字、语法研究。

猜你喜欢
古文字实词虚词
释古文字中的“杪”及相关字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从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阳冰对《说文》的说解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