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维吾尔俗语是维吾尔文化中固定词句的总和,包括成语、谚语和习惯语。由于维吾尔俗语大多来自民间,是人们根据民族文化、生产生活细节所创作出的,因此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背景,是一代一代维吾尔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可以说,维吾尔俗语就是维吾尔族民间文化真实写照的精缩版。因此,能否准确翻译维吾尔俗语决定了能否使汉文读者真正了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精髓和维吾尔族人民的聪明才智。然而,由于汉维两民族在文化、语言、思维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汉族读者和维吾尔族读者的大脑记忆存储库、认知思维定势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异质性强的维吾尔俗语的汉译往往存在很大的难度。如何更准确地翻译这类维吾尔俗语?笔者在此借鉴了王德怀先生的“显影翻译法”,尝试进行翻译。
显影翻译法是王德怀先生针对维吾尔谚语所提出的一种新翻译方法。其目的是“将维吾尔谚语中原文读者熟悉了解而译文读者不熟悉不了解的省略了的语义(包括语用义、文化背景义等)在译文中'显影'出来。不至使译文读者看到的是未经过'显影'的底片而看不清原作的真实面貌”(王德怀,2009)。由于维吾尔谚语是维吾尔俗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成语、习惯语有很多相同点。因此在俗语的汉译上笔者借鉴了此翻译方法。《turaqliq ibarilεr izahliq》由阿布列孜·艾买提先生编写。该词典收录了大量维吾尔俗语,并且每一条俗语都配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维吾尔俗语详解词典,为维吾尔俗语的研究及翻译提供了重要的蓝本。然而,该书中也有部分俗语的汉译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商榷,如译文的文化背景缺失,深层语义没有译出等。本文摘取了其中的部分例子,并根据“显影翻译法”的原则和阿布列孜·艾买提先生对俗语的解释,对原文进行改译和重译,以此与大家共同探讨异质性强的维吾尔俗语的汉译方法。
显现异质隐喻语义是指在汉译采用了比喻表现手法的维吾尔俗语时,当原文的喻体形象在汉文化中没出现过、不为汉族读者理解、或与汉族读者的理解有差异时,在翻译中不仅要译出其喻体,更要翻译出本体,显现出异质隐喻语义,这样才能使汉族读者正确理解此类谚语的真实含义。在维吾尔俗语中,有大量俗语采用了隐喻的表达手法,即维吾尔族人民用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形象,如动物、农作物等来代替其他抽象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然而,由于两民族的文化具有一定差异,两族人民的大脑记忆存储库、认知思维定势不完全相同,只读其译出的字面义(即喻体),按本族认知去理解,往往很难领会到其真实含义。如“飞蛾扑火”在汉文化中寓意着“自取灭亡”,而在维吾尔文化中寓意着“向往光明”,参照物相同,但含义却截然相反。因此对于这类俗语,必须要显现出其异质的隐喻语义。请看以下例子:
(1)aq it kεtsε,qara it kelidu.
原译:白狗走了,会来黑狗。
拙译:凶狗走了,恶狗会来。(比喻恶人不断出现)
原译:早上不顺利的,晚上还不顺利。
拙译:早上不顺利的,晚上还不顺利;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原译:初春打油香,深秋打长嗝。
拙译:初春吃油香,深秋打长嗝;事先不考虑,事后定后悔。
(4)jaqilar etεk boldi,etεklεr jaqa boldi.
原译:衣领做了衣襟,衣襟成了衣领。
拙译:衣领布做了衣襟,衣襟布成了衣领;坏人当道,好人倒霉。
原译:嘴软的牛犊吃双奶。
拙译:嘴软的牛犊多吃奶,和气的人儿好办事。
例(1)的原译不仅不能使汉族读者理解其原意,而且很有可能使汉族读者曲解其意。根据原释,该俗语的实际意思是一个恶人走了,会来一个更坏的恶人。狗的形象在维吾尔文化中大多含有贬义,因此这里用狗来隐喻恶人。而汉文化中的狗则有时带有褒义,因此汉族读者可能会错解其真实含义。例(2)的原译同样不能使汉族读者理解其要表达的真正思想。根据原释,该俗语的意思是任何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养成的坏习惯,直到年老都改不了。若只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则无法体现原文的真实含义。例(3)的真实含义是做事前不深思熟虑,做完后就会后悔。“初春”、“深秋”代表“事前”和“事后”。因此为了体现其真实含义,应将“事先不考虑,事后定后悔”的意思显现出来。例(4)没有译出其真实含义,而且对原文的翻译也存在一定问题。根据原释,并不是“衣襟”和“衣领”,而是“衣襟布”和“衣领布”。衣领布因为用来做衣领,比较显眼,所以质地要比衣襟布好。因此,这里用“衣领布做了衣襟,衣襟布成了衣领”来表达“坏人当道,好人倒霉”的意思。例(5)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是“嘴软、和气的人办事会更加顺利”,“牛犊”是其喻体。
显现文化背景是指在翻译维吾尔俗语时,要注意保留和显现其中蕴藏的文化背景,通过增补词语将其翻译出来,努力使汉族读者掌握更多的信息,获得与维吾尔族读者相同的文化感受。维吾尔俗语来源于生活,因此其中蕴含有各方面的文化背景,如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等。对于这些文化背景,如果用汉族的文化背景进行替换,或者索性不译,就会造成丢弃民族文化义,或是扭曲民族文化内涵的结果,就会给汉族读者提供不充足的信息或错误的信息,使读者无法真正了解这些俗语中的维吾尔民族文化内涵。请看以下例子:
原译:分庭抗礼,势不两立。
拙译:像黑山派和白山派一样,互相征战,势不两立。
原译:最过瘾的地方,最痛快的地方。
拙译:一下马的地方,最过瘾的地方。
(8)at egεrlεklik.
原译:一切具备,一切就绪,万事齐备。
拙译:货上马背,一切就绪。
原译:见利忘义。
拙译:见了饭就忘记祈祷,见了利就背弃教义。
原译:慢慢来,按步就班。
改译:穆斯林的规矩慢慢来,做事需要有耐心。
显现深层语义是指在俗语的汉译中,不仅要翻译出俗语的字面义,更要注重其深层语义的显现。对于俗语蕴含的深层语义,必须通过加词等方式将其译出,绝不能只译字面义而忽略了对原文真正思想和内涵的表达。深层语义是维吾尔俗语的核心,是维吾尔人民借此表达出的真实思想。缺少对深层语义的汉译,会使得汉族读者无法正确地理解原文的思想,看完后不明其义。请看以下例子:
原译:像马头上的白斑一样。
拙译:像马头上的白斑一样,人尽皆知。
原译:病要自己好,医生找上门。
拙译:病快好时医生来,船到桥头自然直。
原译:好端端的头上挨了六棍子。
拙译:无辜挨了棍子,好心做了坏事。
原译:弟兄刺激你,并非讨厌你。
拙译:兄弟争执有过节,不会反目成敌人。
原译:家有万金,不如心静。
拙译:身处金屋,不如心静;争抢利益,不如心安。
例(11)中“像马头上的白斑一样”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汉族读者不得而知。根据原释,这句俗语是借“马头上的白斑非常明显,人人都会看见”来表达“人尽皆知”的思想。只有译出这层意思,这句俗语的真实含义才能为汉族读者所理解。例(12)的原译逻辑不通,更重要的是没有译出其深层含义。根据原释,这句俗语的释义是,病快要好的时候医生就会来,难题快要解决的时候,便利的条件就会出现。例(13)的汉译同样会让读者不知所云。根据原释,其真实意思是“好心帮人反被怨,好心办成了坏事”。例(14)的原译由于在逻辑、用词上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将其要表达的深层意思表达出来。例(15)的原译只译出其部分的意思,该俗语还有一部分含义是说对别人做了一点好事就到处宣扬,会影响彼此的关系。
显现正确语义是指译者需要正确翻译维吾尔俗语,避免出现死译、漏译或错译。否则这将导致其汉译的意思与原文解释的真实含义不符,使汉族读者读完汉译所得到的理解和感受完全不同于原文释意的意思。需要说明的是,俗语属于固定语句,因此这里的语义是指俗语的整体语义。请看以下例子:
原译:名字上找阿伊丽汉,走路却向莎莉汉。(南辕北辙)
拙译:名义上找阿伊丽汗,走路却向莎莉汗。(言行不一)
原译:饿汉无所不吃,饱汉无所不谈。
拙译:饿汉见啥吃啥,饱汉处处挑刺。
原译:千里鹅毛。
拙译:知足常乐。
原译:不怕初一,就怕初五。
拙译:初一不做拖初五,初五再做已误时。
原译:登门大吉,来得巧。
拙译:招来吉祥,带来好处。
例(16)是用来形容嘴上不诚实的骗子的行为。而“南辕北辙”则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结果离目标越来越远。译文与原释不符。例(17)对后联的翻译存在一些问题。根据原释,该谚语的意思是贫穷的人吃东西不挑,能吃就行。而富足的人因为样样俱全,所以到处挑别人的毛病。而原译中的“无所不谈”所表现出的是富人知识渊博,能说会道的形象,与释意不符。例(18)是说任何人都要心怀满足,不应贪得无厌。而“千里鹅毛”用来比喻情深义重的微小礼品。显然与原释不符。例(19)的原意是指做事要抓住时机,与其当初不抓住机会,之后慌慌张张,不如一开始就抓住时机,珍惜时间。“不怕初一,就怕初五”没有翻译出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使汉族读者看后不知所云。例(20)的原意是带来好处,招来吉祥。而原译是对原文的死译,翻译有误。
维吾尔俗语博大精深,不仅语义深厚,而且文化内涵异质性强。要想通过翻译显现出其文化内涵,使汉族读者获得与维族读者相同的感受,达到交流文化,和谐文化的目的,并不是一件简单之事。在此书中有部分俗语的翻译值得商榷,纵观维吾尔俗语、谚语词典,此类问题也存在不少。如在马俊民先生的《维汉对照维吾尔谚语》一书中,对例(3)的翻译是“春天吃油饼,深秋打饱嗝。”对例(5)的翻译是“嘴软的牛犊吃两头牛的奶。”对例(17)的翻译是“饥汉见到什么吃什么,饱汉听到什么说什么。”对例(19)的翻译是“不怕月初,但怕初五。”在阿力木先生的《维汉维吾尔民间俗谚词典》一书中,对例(9)的翻译是“见了果子忘了树”,对例(13)的翻译是“把别人家的棺材拉在自家里哭。”对例(19)的翻译是“不怕初一,怕十五。”由上文分析可知,这些翻译都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通过本文的重译可以看出,显影翻译法不仅能够正确地指导维吾尔俗语的汉译,而且发挥着一般译法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显影翻译法的指导,异质性强的维吾尔俗语的汉译“显影”出了其文化精髓,语义也更加明确,这是直译和意译等翻译方法所无法达到的。对于这类俗语,若直译,汉族读者读完所获得的感受往往与维族读者相异,甚至是截然相反。如维吾尔俗语若直译为“水流走了石头还在;乌斯曼洗去了眉毛还在。”汉族读者很容易联想到汉语成语“水落石出”,然而该俗语的真实含义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此类俗语的翻译也不能采用意译法,因为意译只能表达出其大概意思,丢失了原文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文化寓意,如例(7)就丢失了其游牧文化背景,例(10)丢失了宗教文化背景。可见对于异质性强的维吾尔俗语,这两种翻译方法的效果都不如显影翻译法。需要区分的是,显影翻译法并不是简单的加词法。加词法注重于从语言表达习惯上和语法、句法结构上补全译文,使译文在内容、形式上与原文对应。而显影翻译法则关注原文的深层语义和文化内涵,要比加词法更胜一层。需要再次强调的是,》一书对我的帮助和启示很大。正如上文所说,作者阿布列孜·艾买提先生在书中对俗语的解释不仅全面,而且深刻到位。对于其中译文存在的一些不足,本文根据先生的释义,提出了一些在表达上的修改意见,在此向阿布列孜·艾买提先生讨教,与大家商榷。
[1]阿力木. 维汉维吾尔民间俗谚词典[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2]马俊民. 维汉对照维吾尔谚语[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3]王德怀. 维吾尔谚语翻译研究[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