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的对策研究

2015-03-28 04:43
关键词:助残残疾残疾人

杨 忠 习

(中国矿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改进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的对策研究

杨 忠 习

(中国矿业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高校大学生在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部分志愿服务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服务活动内容单一,志愿服务队伍缺乏统一管理和监督,制约了助残事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强基本保障建设和创新志愿服务等途径改进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事业。

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

依据2008年3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主要包括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六种。此外还有一些残疾人,一身兼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残疾,属于综合性多重残疾。残疾人的生存和生活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各地各高校都在开展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专门的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志愿者有序开展康复治疗、心理辅导、家政服务等活动,在营造助残服务良好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现状

1.1高校组建助残志愿服务组织,结对共建服务稳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也加入了助残的事业中。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组建了助残志愿服务组织,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伍,配备了相应的设备。而且很多助残志愿服务组织与残疾人基地建立起长期共建合作关系,有力地保证了结对共建的长效性。

1.2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有序开展,供需矛盾得到缓解

随着各地各高校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队伍逐渐发展壮大,参与助残志愿服务的人数不断增加,志愿者个人技能逐渐提高,服务内容逐渐扩大。如完善残疾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家居服务,改善身体状况的康复治疗等,有效地缓解了残疾人现实需求与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

1.3大学生对助残志愿服务关注度提高,参与度逐步提升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有所了解,他们通过学校和社区开展的各类服务活动等途径了解助残服务事业,对助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逐渐提高。实践中,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如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结对帮扶活动、校院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各级爱心组织开展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政府组织开展的关爱活动和社会爱心企业开展的助残服务活动等积极参与到助残关爱行动中。

2 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部分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主义明显

2.1.1部分大学生对助残志愿服务内涵了解片面

为了取得较为明显的活动效果,一些高校或者社区组织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过分重视活动形式,忽略了对助残志愿服务内涵的推广,忽视了对大学生志愿者助残志愿精神的培养,最终导致大学生志愿者对助残志愿服务事业认识不够。很多学生抱着随大流甚至功利性的心态参加助残服务事业,他们只是“浅尝辄止”地完成了某件志愿服务工作,而不是真心实意、自主性地开展助残服务。抱着这种心态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学生,当达到自己目的后,就不再参与其中,导致了助残服务人员不固定,影响了实际服务效果。

2.1.2部分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很多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在节假日或特殊时期开展,而且很多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安排行事,并不是自发性地开展工作,活动形式单一。大学生被动地参加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导致志愿服务形式化,参与的积极性降低。

2.1.3对志愿服务组织重规模轻培育

随着社会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助残志愿队伍规模发展越来越大,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目前很多志愿服务队伍服务水平不高,服务不专业,没有严格的志愿者选拔机制,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志愿者素质良莠不齐。这就导致大学生助残志愿者服务能力降低,服务意识淡薄,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服务质量。

2.2各高校助残志愿服务组织缺乏统一协调

目前,各高校助残志愿服务活动尚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各自为战,并且很多情况下,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助残服务,浪费了很多的社会资源。甚至有些助残志愿服务队伍仅是围绕上级组织的考评目标,争先进、评优秀,而没有真正把助残服务当做一项公益事业来做。这些组织虽然能得到政府或者学校的资助,但效率极其低下,极大地浪费了助残志愿服务资源。

2.3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缺少法律保障

受文化水平的限制,有些服务对象不尊重大学生志愿者,把他们当做无偿劳动力来对待,更有甚者会辱骂志愿者。当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发生冲突时,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很难得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参与助残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4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队伍资金缺乏,管理混乱

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缺少资金资助,他们一般通过义卖、自筹等方式获得志愿服务资金,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自己出钱来做助残服务。另一方面,一些服务队伍通过政府慈善部门获得立项资助,所获资金动辄数万元。如何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使助残资金获得更大的效用,是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队伍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资金使用不透明、不得当,就有可能成为别有用心之人谋取个人利益的温床。

3 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常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3.1加强大学生助残志愿者基本保障建设

首先,要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多种渠道,为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筹措更多的活动资金。其次,要完善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明确大学生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权利和义务,确立志愿服务队伍、残疾青少年和大学生志愿者三者之间可能发生的纠纷解决机制,切实做到志愿服务队伍依法开展活动,大学生志愿者安心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残疾青少年依法享受志愿服务。再次,明确志愿服务队伍的法律地位,制定大学生志愿者招募相关要求,广泛宣传动员大学生进入助残事业,并且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将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纳入各高校人才德育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中,调动其积极性。最后,建立各高校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队伍联动机制,强化统一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各有所长,品牌化、系统化的助残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

3.2加大大学生助残志愿队伍的培养力度

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尤其是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宣传助残志愿服务的意义,加大助残志愿服务文化氛围的营造。其次,要加大对志愿服务队伍的管理和支持力度,加强内部体制和机制建设,不断壮大服务队伍的规模和服务水平。最后,建立规范的志愿者招募机制和管理办法,吸纳更多有意愿、有特长、能长期奉献自我的优秀志愿者加入到助残志愿服务大军中,建立助残志愿者大数据库,给予其常规的技能和知识培训,提升其服务水平,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发挥志愿者服务的效益最大化。

3.3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监督和志愿服务效果的评价

为了使助残志愿服务公开、透明,要建立志愿服务队伍的监督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监督,通过舆论宣传和社会层面对服务队伍的志愿者招募、组织建设和培养、助残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考核。各地区助残服务领导机构可以建立大学生志愿者数据库,从志愿者服务态度、资质证书、服务技能、服务时间、服务效果等方面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 最后,要引入助残志愿服务效果的评价机制。在与服务对象正式开始服务之前,就要确定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设立清晰、明确的服务评价体系。在大学生服务过程中,由服务对象和所在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对服务队伍的服务过程进行全程把关。在服务结束之后,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对整体服务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将结果反馈至志愿服务队伍帮助其改进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对服务效果不好、服务态度恶劣者可以予以取缔,以树立良好的助残志愿服务形象。

3.4积极拓展助残志愿服务活动新途径

目前,我国助残项目主要以残疾人被动人文关怀为主,缺少对残疾人价值需求的满足。依据马斯洛五需求层次理论,残疾人作为社会个体,其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变得越来越有社会意义。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队伍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将公益与“创客”相结合,携手残疾人在公益中创业,在创业中实现人生梦想,在梦想实现过程中,达到自助助人的美好愿景。如可以创办网络微店,义卖残疾人的文化作品、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和创意节日策划等为残疾人募集公益基金,通过PU平台和志愿者打卡器,联合其他志愿服务组织,助阵残疾人梦想众筹等,通过公益创客,为常态化助残志愿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

3.5完善志愿者队伍的激励机制

针对服务效果好、服务时效长的志愿者队伍,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要在资金、人员、培训、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对于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建立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将志愿服务时间存入银行,待将来自己需要帮助时可以从银行提取,由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为其提供志愿服务。同时,这种大数据式的记录,可以作为升学、三好学生评选、入党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针对服务态度认真、服务效果较好的优秀志愿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通过树立典型、评定荣誉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及纪念品等,鼓励广大志愿者积极工作,认真奉献,强化志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夯实助残志愿服务效果。

[1]陈世洲.“一联四援”助残模式的实践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4):78—81.

[2]陈涛.中国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研究[D].福建: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9.

[3]张文然.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现状研究——以鲁谷社区为例[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管理学院,2012.

[4]徐丹.西方国家第三部门参与社区服务建设的理论研究述评[J].社会主义研究,2013,(1):84—88.

责任编辑:卢宏业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6.035

2015-10-21

杨忠习(1984—),男,辅导员,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C913.69;G646

A

1674-6341(2015)06-0075-02

猜你喜欢
助残残疾残疾人
贾茹 爱心助残 彰显民企风采
福建助残福利事业拓新局
福彩圆梦2018爱心助残集锦
桃源路上绽奇葩 助残扶残人人夸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