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中国梦”实现的精神支撑

2015-03-28 04:43
关键词:中国梦民族精神

成 正 兴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艰苦奋斗:“中国梦”实现的精神支撑

成 正 兴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是13亿中国人凝心聚力,推进民族复兴的精神旗帜。“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两个方面论述艰苦奋斗精神。认为,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基础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内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只有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我们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才能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才能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中国梦”;艰苦奋斗;精神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勾画了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蓝图,成为13亿中国人凝心聚力、推进民族复兴的精神旗帜。习总书记在阐述如何实现“中国梦”时指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需要付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1]85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2]67这些论断表明,“中国梦”实现并非一帆风顺,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居安思危,锐意进取,凝心聚力,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1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提倡艰苦奋斗精神的民族。“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民间传说反映的就是中国古代人民崇尚锲而不舍、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铁杵磨针”“凿壁偷光”“卧薪尝胆”“悬梁刺股”的故事验证了古人即使在艰苦环境中,只要有奋斗不已的精神,同样可以成就伟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名言警句体现了古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同时,古人将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追求与反对奢侈享乐、提倡勤俭节约的思想联系在一起。 例如,“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修齐治平的理念表明古人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积极因素凝结成为中华民族勤劳、俭朴、勇敢、奋斗的优秀品质和民族之魂。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3]1273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就包含着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

2 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精神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革命先驱们就传播马列主义,组织广大民众,点燃了革命火种。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举起的屠刀,他们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在极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创建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红军将士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啃树皮,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创造了人间奇迹,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抗战时期,面对日伪的扫荡和国民党经济封锁的艰难环境,毛泽东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带头参加大生产运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形成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精神,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革命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西柏坡精神”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的高度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全面封锁和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局面,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方面,肃清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巩固人民政权;另一方面,以艰苦奋斗精神凝聚全国人民在恶劣环境和艰难困苦面前,不低头,不气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初步基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着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艰苦奋斗成为建国初期以及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行为的基本模式,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的主导精神。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大寨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的高度体现。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是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作为起点的。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第一阶段的探索与反思,我们发现,社会主义应该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社会生产力,并使其成果为全体劳动者共享,从而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突破了传统理论的束缚。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邓小平大胆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个论断冲破了长期以来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作为社会制度基本特征的思想束缚,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和社会改革发展,使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让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特区精神”“孔繁森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是这一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高度体现。

纵观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4]1273。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内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精神,并将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提供不懈的精神动力。

3 艰苦奋斗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3.1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头脑清醒,居安思危

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就提出了“勤俭建国”的方针,他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又是一个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极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5]936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6]257“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7]379基于这样的国情认识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判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薄上。”[8]16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8]168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以“三个没有变”的基本判断为总依据,脚踏实地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3.2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勇于探索,锐意进取

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9]1438他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并要求全党:“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10]285江泽民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没有不走向衰落的。”[11]1196胡锦涛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12]812009年习近平在甘肃调研时指出,牢固树立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奋斗观,保持和发扬革命先辈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搏精神,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迎难而上、锐意进取。三十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伟大的成就,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结出的丰硕成果,贯穿其中的就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前,实现“中国梦”成为中国人最大的梦想和价值追求,在逐梦民族复兴的进程中,越取得成绩,我们越要保持这样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状态,这样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汇聚正能量,提供精神动力。

3.3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提倡艰苦奋斗精神和反对干部特殊化、反腐败联系起来。他指出:“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我们大家都是从苦里过来的,经历过不少困难的时期,……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6]217江泽民也曾指出:“需要用什么样的精神来进一步凝聚、激励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去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呢?最重要的是各级组织和全党同志要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13]2271胡锦涛指出:“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14]1275习总书记在阐述“中国梦”时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我们要随时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 这就表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而要凝聚起人民群众的力量,还必须牢记和弘扬艰苦奋斗这个增强党和人民群众感情,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的重要纽带,抓好党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内化为全国人民的精神动力,才能实现梦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中国梦”。

[1]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2]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4]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9]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卢宏业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6.020

2015-10-28

2014年度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梦’在甘肃民族地区的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14YB076)

成正兴(1980—),男,甘肃永登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601;D261

A

1674-6341(2015)06-0043-03

猜你喜欢
中国梦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