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四个维度

2015-03-28 04:40毛广雄
关键词:转型院校发展

毛广雄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

转型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共同主题,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转型发展的问题。从2014年初教育部召开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到同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再到同年4月25日178家地方高校签署“黄淮宣言”等系列会议召开、相关文件出台和部分高校的自主实践,标志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开始成为一种新常态。

作为由省、市、自治区投资和管理,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师院校,大多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的由师范学校、师专向师范学院、师范大学升格的第一次成功转型。但在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时期,高师院校的第二次转型不仅面临着地方高校间因“同质化”竞争而引致的发展“挤压”,还面临着因教师教育综合化、多元化背景下来自综合性大学的就业“挤压”。可以说,在对传统优势和特色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取向下,地方高师院校能否解决好共性和特殊性问题,能否处理好外延的广度、内涵的深度、区域的宽度和时间的长度等重要维度间的关系,是推进该类高校成功转型发展的关键。

一、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概念与内涵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所谓发展,一意为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所谓转型,一意为社会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转变。由此,转型发展可以理解为转型主体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对自身的结构形态、运行模式和传统观念进行根本性转变的过程;高校转型发展系指高校主体按照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其发展战略、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大范围地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过程,广义上包括高校在“型”与“类”两个维度的整体变化[1];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系指地方高师院校为顺应时势发展的需要,突破原有单纯的师范教育模式,向教育的非师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一种办学模式的转向[2],要求学校在发展战略上强调综合的同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发展策略上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3]。

综上,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在内涵和外延上涉及学校原有教师教育为主体的形态、功能和定位的整体变革,通过采取合理的发展策略以实现“型”与“类”两个维度的整体变化,即要体现师范性和综合性;在时间和空间上要立足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变化之需,重点满足区域经济转型与地方高校转型耦合发展的需要,即体现应用性和区域性。虽然上述概念、内涵未有明确界定,但转型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转型发展是新常态,已经成为政府、高校、学界和业界的共识。

二、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共性与特殊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主体和地方教育师资培养的中坚力量,地方高师院校既要在高师院校之间及与其他地方高校之间的竞争中找到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又要适应教师来源多元化、教师教育一体化、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其转型过程具有深刻的共性和特殊性背景。

(一)地方高校转型的共性背景。

首先,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间接推动高校转型。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百年来中国大学的三次转型发展的历程看[4],高校的转型变迁及至新的高等教育类型、机构的产生总是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要求高校及时调整层次、科类、管理体制结构,并为现代生产服务一线提供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以形成高等教育结构、人才层次和规格的需求与经济结构的匹配和良性互动。而现实是,中国2 246所普通高等学校中的95%为地方高校[5],普遍存在办学目标、层次同质化,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层次和规格与地方需求偏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有限化等问题。

其次,政府、高校、学界和业界的群策群力直接推动高校转型。从政府层面,教育部于2014年开始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着力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从高校层面,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区位优势不明显、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以及毕业生就业难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可持续发展乏力。从学界层面,近年来高等教育学界对于高校转型发展给予了极大关注,以中国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为例,截至2015年3月末,数据库共收录498篇以“高校转型”为主题的文献,仅2014年就收录了298篇。2013年,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正式面世。上述文献、报告为高校转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现实参考。从业界层面,由政府推动、高校主导、业界参与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文化正逐步建立,有力地推动高校加速由传统关门办学向现代开放办学转型。

(二)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特殊性背景。

自1999年我国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以来,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经历了“黄金10年”,大多成功实现了第一次转型,其显性成绩包括:(1)百所师范院校成功升格。据统计,1999年以来,全国共新设公办本科院校256所,其中由师范学校、师专向本科层次师范院校升格的就有118所,占46.1%。(2)教师教育规模化,招生数量成倍增长。2000年,我国本科师范招生数仅为118 567人,2005年增加到258 015人,增长率近1倍[6]。(3)学科专业综合化,开始向地方综合性大学迈进。目前,所有高师院校均设有非师范专业,且非师范专业数、招生数双双超过师范专业(有的高达4∶1和6∶1),部分高校还获得了相应的学科、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成立地方综合性大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语境下,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饱受外患内忧之困,转型发展有着一定的特殊背景。从外部发展环境看,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打破了高师院校在教师培养领域及政策优惠方面“一统天下”的格局。特别是近年来基础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由数量向质量、职业化向专业化转变,导致地方高师院校传统的师范教育特色与优势被弱化,而在综合化过程中新办的新兴学科专业的弱势又被逐步放大[6],其“强势不强”“弱势更弱”的直接后果就是招生、就业的双重困境,而且似乎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得以解决[7]。从内部发展环境看,地方高师院校普遍受到经费紧缺、基础薄弱、竞争优势不明显等的掣肘。首先,经费紧缺的掣肘。地方高师院校多坐落在地市级城市,区位优势不明显,地方政府拨款的力度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而往往不够,进而影响外来高规格人才的引进。其次,基础薄弱的掣肘。地方高师院校多是从师专升格而来,办学起点低,本科教育经验不足,办学基础薄弱。再次,竞争优势不明显的掣肘。大多地方高师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单一,产教融合程度不足,学术水平偏低,依靠服务地方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不足,等等。

三、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指向:把握四个维度

从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要旨及所处的共性和特殊性背景出发,我们可以设定其转型发展的目标和路径指向是:通过创新理念、制度与机制,着力优化学科专业整体结构、功能,努力适应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需要、行业要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效益、社会服务效能,努力实现学校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战略转型。从上述目标路径指向出发,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把握四个维度。

(一)把握外延上的广度,立足综合性。“地方高师高校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外延广泛、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这一命题至少涉及学校类型定位、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治理结构、体制机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方式、考核评价、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平台建设、合作开放、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每个要素都须顺应转型发展的背景进行有针对性的调适。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立足改革的综合性和转向的综合性。首先,改革的综合性。一方面,应本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特色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化综合改革,调适内部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另一方面,应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各要素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转型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少走弯路。其次,转向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师范”是当今国际教师教育通行的轨迹[8]。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放弃师范特色,一味地追求将一所师范院校变成综合性大学,而是要强化行业特色,通过搭建综合性学科专业平台,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教学水平,使其教师教育特色更彰显,服务功能更多元,竞争优势更显著。

(二)把握内涵上的深度,强调应用性。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地方高校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环节。新一轮转型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以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强调应用性,尤其是强调培养的人才可为地方所用是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应确立的核心价值取向。这一取向,需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两个深层次问题。首先,地方高师院校应该培养什么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最基本职能,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是国家依时代发展对人才层次和规格的新需求而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职能的新调适,也是地方高师院校依招生、就业困难的双重困境而做出的主动调整和必然选择。基于此,地方高师院校应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统筹知识、能力与素质,着力培养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其次,如何培养人?地方高师院校应在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目标与定位、模式及过程的“三位一体”综合转变,即,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从文凭主导的“学术人才”向就业主导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培养模式从产教分离、高校独立培养向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协同培养转变,培养过程从学科知识本位、以理论知识讲授、评价模式单一为主,向职业技能本位、以职业技能养成、评价模式多元为主转变,通过制定、实施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诸环节落到实处。

(三)把握空间上的宽度,突出区域性。地方高师高校设立的初衷,旨在解决当地基础教育师资之需。因此,师范性是其本质属性[9],地方性则是其重要特征。经过多年的建设,地方高师院校无论是学生来源、科学研究还是服务半径都已超出传统的“地方”的概念,更多的是指向“区域”的范畴。从专业的角度,地方与区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地方又称本地、当地,特指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通常以行政省、市为单位;区域泛指按一定标准划分的连续的有限空间范围,是具有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或文化等特征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同质性的地域单元。地方与区域在空间上虽偶有交错但又界线分明。高校层级不同,其服务形式、范围也不同,办学水平、综合化程度高的高校服务范围大,低层级高校的服务范围小,高层级高校的服务范围往往覆盖了低层级高校的服务范围。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确定服务内容所面向的空间范围时应把握一定的宽度,既不能太小又不宜过大,既要立足地方性,更要突出区域性,重点突出人才与技术、文化与思想的区域性支撑作用。一是提供人才与技术的区域性支撑。坚持增量优化和存量盘活,有机统一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满足地方及至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坚持顶天立地,既要重视基础研究,积极争取高级别纵向科研项目,力争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又要加强应用性研究,着力提高科学研究效益和社会服务效能,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区域改革发展的人力资源库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源。二是提供文化与思想的区域性支撑。要发挥学校资源的综合优势,通过开展各类培训项目,开放各类文体设施,参与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化建设、地方政府的战略研究和宏观决策咨询等,努力把学校建成引领区域文化传承创新的集散地和推进政府科学决策的智力库。

(四)把握时间上的长度,体现持续性。与社会经济转型一样,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也是一个持续而渐进的过程。就其持续性而言,目前在中国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判定何为转型完成高校,亦即转型成功的内涵、标志并不清晰,加之每所高校特色不同,“类”、“型”不同,区位不同,高校之间有时并无可比性,意味着其转型发展将持续在路上;就其渐进性而言,由于路径依赖的原因,地方高师院校转型过程中必然遭遇传统办学思维、行为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阻力,可能面临教师“器物化”、学生“工具化”、教学边缘化、科研市场化、考核“功利化”、管理行政化等异化风险[10],甚至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现教师由“学术资格”标准向“实践能力+学术能力”标准转型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质量观和治理观,立足校本研究,努力提高顶层设计、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首先,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的战略导向[11],努力实行由“数量增长、空间拓展、规模扩大”为主导的外延式发展向以“创新驱动、质量提升、持续突破”为主导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其次,要树立可持续的质量观。本着以人为本、质量为先的理念,持续强化应用型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改革、质量保障、质量监控、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与学校事业发展质量的双提升。第三,要树立可持续的治理观。要按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重构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师生的新型关系,逐步建立“学校主导、政府助推、行业参与、师生支持、凝聚共识、多方协同、整体谋划、重点突破、试点先行、典型示范”的多元化、交互性、协同式治理结构与模式,统筹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进程。

[1] 周世厚,江芳.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歧途”与“正路”——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审视与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2(8):50-53.

[2] 肖平.地方高师院校转型的归因、问题及对策[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6):101-104.

[3] 钟秉林.高等教育创新与教师教育和师范院校的转型[J].中国大学教学,2004(1):15.

[4] 孟中媛.百年来中国大学的三次转型发展的历史回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11-13.

[5] 刘献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8):1-9.

[6] 魏哲峰.对我国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策略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3(12):81-82.

[7] 张兄武,许庆豫.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93-97.

[8] 刘力.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中的办学策略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1(4):79-83.

[9] 冯永玲.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与策略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35-37.

[10] 肖国芳.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的风险共存及政策管理[J].高校教育管理,2014(5):24-28.

[11] 尹志国,袁寿其.行业转制高校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的任务与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25-28.

猜你喜欢
转型院校发展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