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硕
(长春大学人事处,长春130022)
新时代高校教师培训的思考
李长硕
(长春大学人事处,长春130022)
高校教师在高校教学中发挥着主体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轨之后,对于教育的发展应该重新定义,对新时代高校教师的培训进行思考,提出相关建议。
高校教师;培训;思考;建议
由于各国的文化差异,教师培训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例如:美国对于高校教师培训的内容更加侧重个人能力的训练及自由全面的发展;而德国则更加注重对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强调整体性的发展。而我国则吸收了这两种培训方式,更加注重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训练,主要是扩宽他们的知识面,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应该在此基础上添加新的内容。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教师培训体制,建立强有力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2.1缺乏对教师能力整体性的规划
以往高校的教师培训只注重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知识面的拓宽,而对于教学技能则有所忽视,在高校教师培训的过程中,缺乏整体性的规划,未能够做到全面发展。尽管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体制一直在改进,但是以往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现有的教师培训依旧更加重视对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以及实践能力的训练,培训的内容也更加倾向于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然而有关教学技能培训方面的内容则少之又少。此外,在教师培训时,团体之间的交流时间较短,这样不利于问题的探讨,也不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培养。
2.2高校教师培训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教师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培训的工作体系不全面、教师培训制度不够健全。尽管高校教师的培训逐渐受到重视,其制度与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但是由于教师培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所以在一些具体事项的细节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为教师的培训工作带来了障碍,而且也从侧面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中,教师培训的鼓励制度不够健全,参与教师培训的人员,一部分想要在培训过程中得到提升,一部分却是碍于制度不得不参加,鼓励制度的不健全会对积极参与培训活动的教师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另外,教师培训还缺乏一个约束制度,约束制度的不健全会导致教师忽视培训的目标与目的,对培训的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考核评估制度也是培训中必不可少的,考核评估制度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措施。
2.3高校教师培训内容过于陈旧
我国教师培训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的培训,因此在培训时更加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实践。由于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评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在教师培训时,职业道德和教育理念很少被重视,即便有些高校将这两者引入培训的内容,也得不到重视。另外,教师学历逐年升高,然而培训内容却没有随之做出改进,因此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培训内容不相符合。此外,教师的经济待遇与培训也有直接关系,因此,许多教师更看重国外的培训而忽视国内的培训,更加倾向于出国进修,进而导致教师培训不平衡现象的发生。
3.1建立考核机制
基于不同师资水平,应该制定不同的教师培训制度,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师,制定不同的培训考核制度。如果是入职培训,则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熟知相关的培训内容与程序,一些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考核方式可以选择开卷,避免青年教师入职之前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针对阶段性的教学反思培训,高校可以采取让每个教师讲述个人反思内容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讲解,彼此之间通过短时间的介绍,相互沟通存在的共性问题,共同进步。
3.2明确培训目标
教师培训的内容是根据培训目标制定的,因此制定培训目标既是培训工作的基础,又是对教师培训效果评价的标准。在制定培训内容时,应该对接受培训的教师进行知识程度及实际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再结合学校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及培训内容。另外,关于培训目标的制定,高校应该着眼于自身的师资队伍水平及本校各专业的真实情况,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确定培训内容,使教师培训具有整体性,使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既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又促进高校教育发展。
3.3丰富教师培训内容
对于教师的培训来说,不应该只注重理论方面,必须做到重视教师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培训还应该具有针对性,最好是培训之前了解每个教师的薄弱环节,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培训内容。另外,针对以往只重视教师学位水平的问题,新时代的教师培训应该将关注点放到提高教师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等方面,使教师全面发展。
高校的师资水平与学生的专业培养水平具有直接关系,因此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往的教师培训制度与内容与当前对教师的要求不再适应,所以,新时代针对教师的培训应该有新的思考。在实际培训时,高校应该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及自身的教育发展目标,合理制定培训内容,从而促进高校的教育发展。
[1]曾凤玲,黎辉文.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创新实践与问题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08,(03):92-93.
[2]李瑛.普通高校教育岗前培训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4):146-147.
G645.1
A
1674-8646(2015)12-0114-02
201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