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论“人本管理”原理指引下的大学生管理
赵杨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大学是一个崭新而又陌生的环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心里健康都要有正确的管理。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人才培养。
人本管理;服务性管理;人才
“人本管理”[1]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针对“人”的思维方式、方法、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现代管理学以人为核心,把人的积极性作为动力来源。
“人本管理”的理念由来已久,其发展壮大离不开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上世纪60年代“人本管理”的定义才正式被确立,于80年代受到普遍重视,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突出生产经营中“人”的作用。
2.1高校师资力量严重欠缺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国内许多高校连续若干年扩招,直接造成学生管理队伍远远跟不上学生急剧增加的数量。不少学校几个辅导员要管二三百名甚至更多的学生。面对这一情况,大部分高校忽略了管理人员的及时整合和补充,只把目光投到了扩建学校规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
2.2教学和管理脱节;教学和社会需求脱节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学校只是片面追求出勤率,对教学质量的把关不够,很多知识已经与社会需求严重不匹配,造成学生不能很好就业。很多学生上过课后,没有人督促学习,没人参与管理,没人关心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生活情况,很多辅导员老师对自己管理的学生都不认识不了解。
2.3心理健康的问题认识不足
大学生处于人生压力相对集中阶段,由于人生观世界观不健全,生理心理思想易受环境影响进而出现扭曲,因此很多学生的心理生理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很多高校却没有专职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人员,心理咨询中心形同虚设。
高校管理以“学生”为主,体现了“以人为本”精神,以树立学生教育管理指导思想为基础的中心环节,是推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完善的核心动力。
3.1构建三位一体复合式管理模式。
复合管理的初衷必须能体现育人,把人的培育目标纳入到具体的条例中,从理论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引导和约束,服务和教育相互制约的作用,把学生全面素质提升作为目标。斟酌教学与管理衔接的环节,去除不符合实际的部分,查缺补漏。通过完善教学相关制度、落实人性化管理制度、开展模拟社会实践制度等等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3.2“服务性管理”的新的理念
在学生管理中,应以实现校园与市场同步驱动的管理模式,以保障质量的管理为根本,以强调高校教师管理队伍自身素质开发为实现措施。虽然目前服务性管理[2]想得到广大学生的接受,首先就是为他们的未来考虑,急人之所急,培养他们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自身价值。
3.3完善教学中的疏漏
转变传统被动型管理体制,有利于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学业进步都能得到及时反馈,形成“一对一”体贴型服务的管理方式。这样,很多学生学业、情感上出现的问题,就会及时的主动的被管理者发现,进而得到及时解决。
4.1“尊重”——人本管理的首要前提
传统教学中,尊重往往只限于学生对老师,对管理者。很多自身素质不高的老师经常辱骂学生,对学生的态度极度不尊重。基于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思想,尊重应深刻融入到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生活中,才能确保服务性管理的实施。树立服务性管理体制,实际上也是标志着有利于社会法治精神的贯彻实施的实现。
4.2“依靠”——人本管理的根本内容和要旨
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曾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那就是人”。在高校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最大优势,就是把人的作用突出强调出来,管理者作为服务主体对学生进行服务性管理,需要运用主观能动性树立服务意识,学生作为服务性管理的客体,对管理者的服务进行反馈,进而形成自主性活动实现人本管理的最终目的。人本管理是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两者之间互为依存互相依赖。
4.3“因人而异”——人本管理的特点
在高校中,要想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就要认识到人的最本质特点,那就是每个个体的独立性。因人而异就是人本管理最突出的特点,管理者万不可一概而论,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好矛盾的特殊性。当然要想做到因人而异,深入了解具体学生的具体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学习情况等等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当前师资力量不配套,辅导员老师想要做到深入了解每位学生,很多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实现人本管理,达到因人而异的管理效果,增加教师队伍的数量,变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
全面推进大学生管理工作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寻求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保障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
[1]朱以忻.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96.
[2]董红印.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4,(05):34-35.
Undergraduates Managemen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 of"Humanistic Management"
ZHAO Ya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 136000,China)
University is a new and unfamiliar environment for undergraduates.Study life,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right management.In this case,only the practical management approach can achieve the true meaning of personnel training.
Humanistic management;Service management;Talent
G641
A
1674-8646(2015)12-0107-02
2015-10-16
赵杨(1980-),男,吉林四平人,硕士,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