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方言文化的保存与保护

2015-03-28 01:19李林欣邓玉荣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土话贺州粤语

李林欣,邓玉荣

(贺州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贺州方言文化的保存与保护

李林欣,邓玉荣

(贺州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贺州是全国少有的语言方言多样性突出地区,素有“语言金三角”“方言博物馆”之称。有3种少数民族语言,有分属6大汉语方言的各种土话与次方言20多种,目前对该地区的语言文化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这个方言文化如此丰富多彩的特殊语言土壤上,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保存工作仍然迫在眉睫。

贺州;方言文化;保存;保护

一、贺州的语言概况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偏北,为湘粤桂交界地,地理位置特殊,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多民族、多族群的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交融,多元文化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贺州市众多的语言与方言承载着贺州市多元的文化。贺州市现有语言种类共计9种,其中土话、粤语、客家话、西南官话、湘语、闽语6种为汉语方言,壮语、瑶族勉语和标话3种为少数民族语言。

(一)贺州的汉语方言

1.粤语

贺州市的粤语有多个层次,包括特有的本地话、土白话、六州声、钟山话、富川梧州话、铺门话以及广东传入的开建话、封开话、广宁话、怀集话、阳山话、街话、连滩话、白话,其复杂程度粤语区少有。

古广信曾是岭南的政治中心,有学者认为粤语形成于古广信一带,古粤语在古广信地区发展成为古代四大汉语方言之一的广信方言,广信方言曾对周边语言产生过重大影响。处于南岭中段的贺州是古广信的腹地,历史上湘漓、潇贺等多条古道贯穿其中,是历代北方移民南下的主要通道,贺州应该是早期粤语形成地之一。随着唐代以后岭南政治中心的东移,广信方言也随之式微,广信方言的历史面貌如何,就成了千古之谜。随着百越民族的西迁以及和汉族的融合,古百越语言也难以寻觅,而今分布在贺州各县区的本地话、土白话、六州声、钟山话、梧州话(特指富川“梧州人”族群讲的话,不是今梧州市人讲的话)、铺门话这些粤属方言,都是由古广信方言直接传承下来的,是贺州这片土地上产生时间最早、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它们身上都流淌着古粤语与广信方言的基因,是解开古广信方言与古粤语的现实依据[1]161-165,对这些语言的保护与保存就具有重要意义。

本地话、土白话分布在昭平、八步、平桂等县区,六州声分布在八步区信都一带,钟山话土话分布在以董家洞为中心的钟山县境内,梧州话分布在富川县中南部,铺门话分布在八步区南部以铺门为中心的信都平原。

开建话、封开话、广宁话、怀集话、阳山话、街话、连滩话、白话是近代才陆续从广东迁入贺州的粤语。开建话来自广东旧县开建县,近南丰镇口音,主要分布在贺街、大宁、仁义、开山等乡镇。封开话来自广东封开县,接近莲都镇口音,主要分布在灵峰乡。广宁话来自广东广宁县,分布在贺州、步头、莲塘、仁义、灵峰等乡镇。怀集话来自广东怀集县,接近梁村镇口音,主要分布在灵峰乡。街话来自广东鹤山县,主要分布在昭平县黄姚镇街上,因而称为街话。阳山话来自广东阳山县,主要分布在昭平的黄姚、樟木林,钟山县的清塘等乡镇。连滩话来自广东郁南连滩镇,主要分布在昭平县黄姚镇。白话指的是广府粤语,是清末至抗战时期由广东西迁的商人或难民带来的,主要分布在八步街等城镇。开建话、封开话、广宁话、怀集话、阳山话属粤语勾漏片,街话实际上是鹤山话,属粤语四邑片,连滩话与白话属粤语广府片。

2.土话

对于土话的分区与定义学者有不少的讨论,《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把平话与土话分为桂南、桂北、湘南、粤北四片,贺州土话属桂北片。贺州土话在这里指的是都话,包括富川的七都话、八都话、九都话,八步城区周边的八都话、九都话,还有钟山县两安瑶族乡当地称为“瑶话”的一种汉语方言。贺州有一种叫做湖广话的方言,也属于土话。分散居住在八步区莲塘镇新莲行政村欧屋、大宁镇李屋和鹅塘镇盘谷行政村将军冲等村庄,说这种方言的人不多,只有1000人左右,湖广话族群大约于清康熙年间从湖南宜章等地迁来。

正如赵元任先生所说的那样“方言跟方言间的分界有颜色跟颜色间的界限那么糊涂,而所含的因素比颜色跟颜色的分别还复杂得多”。贺州粤语次方言与土话的区别就犹如颜色间的区别,钟山话及梧州话属粤语还是土话,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3.客家话

客家话又称“麻介话”,进入贺州时间只有200年左右,主要来自广东,也有来自江西的。根据来源地的不同,又分为五华声、河婆声、河源声、长乐音等数种,贺州各县区都有分布,其中昭平北陀是纯客家人的乡镇,昭平樟木林、平桂黄田、公会、沙田、八步莲塘是客家人较为集中的乡镇。客家人珍惜母语,“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使客家话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作为客家文化的载体,其词汇丰富,语音特别,在贺州客家人并不比其他方言的人多,但客家话在贺州却是强势方言,一些非客家人也会讲客家话。

4.西南官话

西南官话曾经是广西的强势语言,许多讲其它方言或语言的人会讲西南官话。西南官话于明代随着戍边的官兵进入广西,主要通行于以柳州、桂林为中心的桂中桂北地区,所以在广西人们又把西南官话称为桂柳话,在贺州西南官话又叫桂林话、讲官、正字、贺街话,主要分布在富川、昭平、钟山、八步等地。贺州是西南官话在广西的最东南的分布地,过了大桂山,南边就没有官话分布了。

5.湘语

湘语在贺州叫宝庆话,宝庆话族群大约于明朝后期从湖南宝庆府(今邵阳一带)迁来,主要分布在富川县北部的朝东镇、钟山县花山乡。

6.闽语

贺州的闽语分布在八步区信都镇平龙村委霸佬村,是一个只有600多人的闽方言孤岛。闽语溯江而来,在周边强势语言的冲击下至今还顽强地保留着讲闽话。另外昭平县樟木林乡樟林村也有一些60岁以上的老人讲闽语,这些村子原来可能是讲闽语的,现在已经被当地的语言同化了。

(二)贺州的少数民族语言

贺州不但有丰富多样的汉族方言,也有几种少数民族语言。

1.壮语

壮语属于壮侗语族壮泰语支,贺州历史上虽然为百越民族的故地,但现有壮族居民是明代从广西西部东迁而来的。在贺州现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壮语语言岛,其中最大的一个壮语区在八步区南乡镇。

2.瑶族勉语

贺州的勉语属苗瑶语族瑶语支,人口约有4万左右,主要居住在大桂山与萌渚岭山地。历史上瑶族人口在这片土地上的比例要占到70%以上。后来瑶族的西迁及与汉族同化,勉语人口锐减,迁居平地的瑶民已改讲了汉语方言,只有山上的瑶民还讲勉语。

3.标话

标话作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台语族)侗水语支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在平桂区沙田镇桥头、大盘、桂山、芳林4个村委会的少数自然村,只有数百人口。当地人称为“怀集声”或“怀集话”,他们的民族标识为壮族或汉族,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调查,人们以为他们讲的是壮语,直到最近几年才调查清楚他们讲的是标话而不是壮语。

二、贺州方言文化的保存与保护现状

贺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偏北,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随着交通的日渐发达,贺州的地理位置显得越来越重要,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没有软实力的匹配,经济硬实力的发展不会得到最大的发展,因此在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发展地方文化,促使经济文化一体化显得尤为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构成,任何一种文化离开语言都不可以独立地存在和繁荣。贺州是方言的富矿,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多姿多彩,研究价值高且意义重大,贺州方言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当地的语言工作者为了贺州的方言保护付出了心血,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由于各种因素,贺州的方言及其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研究,建立相应的机制,切实开展语言文化的保存和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摆在人们眼前的切切实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语言保存是指通过全面、细致科学的调查,把语言、方言的实际面貌记录下来,并进行长期、有效的保存和展示[2]1。语言保存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政府方面的大力组织和支持,需要学术界和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承担,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所以这项工作任务必定是漫长而艰巨的。语言保护则是指通过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手段,保持语言、方言的活力,使其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2]1,尤其是对弱势濒危的语言、方言,更要做好保护工作。贺州方言文化的保存与保护工作在众学者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待深入和拓展

贺州的汉语方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首先,研究不够全面,大多侧重粤语或者本地话的研究。以客家方言为例,客家方言在贺州属于一个强势的方言,无论在哪个角落,都能听到人们使用客家话进行交流。但目前仍无系统全面的研究,或者研究成果少,这是一个让人遗憾的事情。其次研究不够深入,主要还是侧重在田野调查描写,理论探讨不足,对贺州方言的形成、演变规律的研究也有待加强。再次,利用语言进行跨学科的研究还很缺,仍需努力加强。

(二)“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项目工作陆续开展,涉及面有待拓宽

由国家语委主持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项目工作主要于2012年开始在广西地区开展,贺州第一期主要负责4个点的采集工作,这项工作有先进技术做保障,对语言的保存工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主要是对市县的几种方言进行了采录,而真正濒危的方言大多数处于交通相对不便利的村屯,所以这个工作的涉及面还有待拓宽。

(三)支持力度不够

语言保存工作主要由少数的几个人组成的团队自发进行,难以实现有计划有规模的保存保护工作,还需要政府以及各团体组织的大力支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方言文化保存保护工作没有纳入到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团体的行为,纯属学者个人的行为,学者凭着有限的经费坚持科研,由于投入太少,个人能力也有所限制,成效不够显著。

(四)地方政府对方言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方言的保存和保护是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规划的实施。当前随着交通的突破性发展,贺州的经济会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而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也急需提高。方言文化是展示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提高方言文化的保护意识,重视方言保护工作,加强方言保护的力度。目前,尚且没有建立相应的保护机构,也没有保护的规划和措施,这就说明了地方保护方言的意识还相对薄弱,有待加强。

三、贺州方言文化的保存与保护工作建议

针对现存问题,为了加强对方言文化工作的保存与保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争取民间和政府的多方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其中政府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该引导并将方言文化的保存与保护工作纳入当地文化建设的范畴。方言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是不可再生资源,保存、保护和发展方言的多样性已经成为学界学者的共识,但是方言文化保护的工作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各方的关注和配合下,让其成为文化建设的范畴,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进行,并加大资金的投入,满足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的需求,使工作得到深入的开展,取得实际的成效。

(二)依托当地高校和语委部门,引进人才和技术,建立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

方言文化的保护工作需要学术团队的参与和技术上的支持,为此应该依托当地的高校或语委等相关部门,进行合力建设。当前,加强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的建设,加大对研究队伍的支持力度,整合新资源,利用地域优势,开辟语言文化研究的广阔天地,为地方文化建设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建立专门的方言文化博物馆,对现有成果加以保存和保护

贺州的方言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应该组织专人予以整理,使之符合规范要求,并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做新的调查研究,确定新的研究对象和方向,开展更多方言文化保护的工作。另外还应该完善数字化保存保护工作,开设专门的网上资源平台,收集各方的各个层级、各种形式的方言文化材料,经过专家甄别把有价值的材料进一步研究,得出优秀的成果,永久保存到方言文化博物馆中,这样就可以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联系,做到真正的资源共享。

(四)搭建好语言保护和传习平台,不断壮大语言资源保护工作者的队伍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但是如何传承又是一个需要专家学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基于贺州语言博物馆的平台上建立方言传习平台,找到贺州方言文化传播与贺州地方文化建设的结合点,这样才可以加大贺州方言文化的传播力度,真正贯彻和落实方言文化的保存与保护工作,而贺州学院作为贺州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更加应该肩负起这个重任。

因此,重视对大学生语言资源保护志愿者的培养,应是一个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手段。随着贺州语言博物馆的建成,语言文化传习室的使用,通过对语言保护和传承知识的讲授,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语言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等知识,并与项目研究任务,锻炼他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不断壮大我们的语言资源保护队伍。因为学生来自周边附近地区,所以他们在校的时候可以为语言资源保护作出贡献,服务社会,也可以利用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继续为语言资源保护作出贡献,这样我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语言保护和传承者的目标可以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地方高校真正服务于地方的有效体现。

[1]邓玉荣.贺州语言传奇[M]//邱有源,胡庆生.鲜为人知的贺州.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2]曹志耘.论语言保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1).

On Pre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ulture about Dialects in HeZhou

LI Lin-xin,DENG Yu-rong
(School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Hezhou is the rare and prominent area with language dialect diversity,known as“The Golden Language Triangle”or“Dialect Museum”.In this land of only 11,800 square kilometers,there actually are three minority languages,two dozens of various dialects and sub-dialects of the six Chinese dialects.Current research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is area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but on this particular and colorful dialect soil,the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dialects is still absolute necessary and urgent.

Hezhou;dialect culture;preservation;protection

H17

A

1673—8861(2015)04—0009—04

[责任编辑]肖 晶

2015-10-12

李林欣(1984-),女,广西平南人,贺州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

邓玉荣(1952-),男,广西藤县人,贺州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

2015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5CYY008)、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YY082)、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244)。

猜你喜欢
土话贺州粤语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游贺州紫云洞
印象贺州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永州市蓝山县竹管寺土话亲属称谓探析
语言现象,千变万化——析贺州等地土话现象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湘南濒危土话的程度分级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