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5-03-28 00:55吴希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

我国实现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吴希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管理工程系,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我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结构性转型挑战和发展机遇,跨区域产业协调机制构建依据要强调区域资源优势互补的现实需求,跨区域产业协调机制的作用根本落脚点在于区域之间的合作博弈化共赢理念,制度保障、企业长效合作等可进一步促进我国跨区域产业联动协调机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联动; 跨区域; 协调发展

收稿日期:*2014-10-11

作者简介:吴希(1981-),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07

0引言

伴随全球经济有序复苏和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不同区域之间产业联动和协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紧密性和广泛性,我国跨区域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有互相促进、协同共赢发展的复杂化博弈关系。我国各区域独立化经济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增长较快,但受到某些经济环境、制度和技术多层次限制,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共同发展这一层面,我国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和合作化效益,就我国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实际发展需求而言,有必要努力去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跨区域产业协同机制,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1我国产业跨区域发展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

1.1现实背景

一是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经济总量和整体实力增长较快,可是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非常突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区域协同发展;二是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使得产业发展细分化模式和深度程度加深,尤其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为产业技术融合提供重要技术性保证,进一步加深区域资源之间智能化合理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性交易成本;三是我国现代物流产业蓬勃发展,也为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由于我国区域性资源优势明显和地方政府投资化建设,已经造成很多产业的区域化不合理竞争,例如产能过剩现象。

随着跨区域产业融合外部环境不断形成,有必要通过跨区域产业协调机制,完成不同区域之间产业互补和资源市场化优化配置,提升产业价值链条各个企业之间融合,增加产业价值链条系统性增值,从而能够有效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理论基础

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对我国产业跨区域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吴刚[1]指出跨区域产业融合的内部动力,主要还在于产业之间利益驱使程度,利益对于区域产业融合和区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石碧华[2]依据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数据,构建区域产业联动网络化模型和联动路径;王征[3]通过我国某一区域经济发展概况,选用产业关联系数、区域熵数学模型,对于区域之间内产业联动情况,进行实证性分析,从不同维度直接说明了产业联动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上述研究成果,对于探究我国跨区域产业联动机制提供重要保证性基础和方法指导,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我国产业跨区域发展的实现基础和机理

我国跨区域之间产业联动从资源属性本质角度看,就是区域之间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交换性活动,可见只有在多元共赢机制模式下,才能有效和公平地实现跨区域产业资源之间协调共进式发展[4]。如何更加有效地构建科学合理化跨区域产业协调机制,将会更加有利于促进不同区域优势产业互补,也是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性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出路。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是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规范下,基于市场行为产业链中各个企业的自发性行为,从而实现社会公共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区域之间博弈共赢,取代以往的区域恶性化竞争[5]。

2.1我国产业跨区域发展的实现基础

由此引起国内外学者对90后农民工群体更多关注,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社会保险参与现状以及制度政策方面,有关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保险研究几乎处于空白。JianPing Yao and Byung (2015)从性别差异视角运用logistic模型得出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及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影响社会保险参保率。Sarah Akenbrack and Kara Hanson (2015)等通过实证分析得出,行业类别、社会人口特征、风险认知、员工福利高低及社会保障的认知程度显著影响其参保概率。

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根本性问题和任务是产业协同发展。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使得产业跨区域协同性能逐步增加,例如我国中原五省联动区域政策,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以及长三角产业经济区域化建设。目前,我国各个区域的优势差异性,已经成为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客观依据,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分工加强,是跨区域产业融合的保障。一是区域发展理念更新。经济区域化协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前进道路上的主要特征,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使得各个地区之间优势资源获得交互式开放应用,促进全球区域壁垒进一步打破,并且国家之间经济和国内区域之间产业协同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重要推进力量。二是专业化程度加深。区域产业集群模式进一步发展,各个区域依据自身资源和地域优势,通过不同区域之间优势资源互补发展,以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生产性成本降低和规模化经济效益,例如依据国家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政策,对于国土空间战略性规划,优化各个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三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要求。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点,已经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使得企业获得价值链条增值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不同区域产业资源,通过大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数字化生产、交易和消费,能够有效地完成各自优势资源性整合和产业模式协同发展,信息化能最有效地扩展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也成为构建区域化产业协同机制的重要保证基础和内容。四是现代物流和电子金融趋势成为跨区域产业联动机制的服务性保证。互联网信息安全和技术创新的电子金融,以及我国交通空间的多维度完善和建设,已经具备了完全意义上的产业发展——智能交通网通体系,例如虚拟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模式,正在深入改变和影响社会各项生产生活。而现代物流和电子金融为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服务性保证,能够更加有利于做强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实力。

2.2我国产业跨区域发展的机理

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是基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区域之间的集合性行动,其根本落脚点和需求就是谋求产业中各个企业价值链条的增值和更好的社会效益。跨区域产业联动也表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内部因素、结构和目标一致性,并且实现系统性产业结构效益[6]。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表现为产业自身和外部产业之间博弈利益协调关系,没有共同性利益就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跨区域产业协调,或者发展具有时间局限性。

我国产业跨区域发展的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业跨区域发展动力源,来自于产业内部和外部直接的合理化耦合,例如:企业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和政府政策性引导,形成一种有效合力,推进产业跨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发展;二是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要与时俱进,产业跨区域发展的路径要坚持生态可循环原则,这就使得产业构建和发展,要在我国社会经济战略总体规划要求下,更好地实现产业跨区域联动发展,即总体战略统筹下的产权区域集群模式,各个区域产业融合,推进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三是产业跨区域发展要求在我国各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打破和消除社会经济发展的囚徒困境,实现更好的产业发展正和博弈,即多元化共赢状态,产业与资源环境,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协调共赢发展,使得参与竞争的产业都可以获得相应的利益补偿和发展,在一定保障性策略环境下,实现利益的平衡,实现优势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式交互,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更加关注于社会经济战略发展,从单一化的各个区域竞争转向多赢化共赢合作机制,完成产业跨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

3促进我国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政府、产业和企业之间利益博弈和协同发展,制定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激励保障机制、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协同政策,完成产业跨区域融合程度和效益指标体系,选择合理化手段和策略,实现产业融合,在促进产业发展过程中,鼓励各个区域优势产业融合模式创新,在多赢环境下,提升产业发展平台转型和升级,引导产业价值链条各个企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

基于以上分析,现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3.1制度保障提升产业跨区域协调能力

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大环境和市场化背景角度出发,产业跨区域融合协调发展,已经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性认识[7],区域间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实施条件具备,但是还存在一定问题和阻碍,并直接影响跨区域产业联动执行力和效率。从政府层面看,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来保障产业跨区域发展在一定的良性政策环境下实行。一是强调中央政府的协调保障性作用,逐步克服和消除地方政府经济建设非理性观念;二是确立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通过法律有序完成区域优势资源合理化配置,构建区域间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是在国家范围内的产业规划中,进一步强调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科学合理布局区域产业特征值,不断完善我国各个区域之间产业特色和协同发展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四是在中央社会经济战略管理下,构建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突破区域壁垒,实现产业价值链扩张和各个参与企业的价值链系统性增值。

3.2提升区域产业资源性优势和功能定位

3.3构建产业跨区域发展中企业间长效合作机制

产业跨区域融合将会拓展价值产业链条增值途径和效率,而当前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同类型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这就需要不同区域之间的同类型企业,应当改变以往竞争性策略,强调区域间产业信息沟通,建立其信息、技术和资源互通和共享机制,树立不同区域同类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好产业发展战略性经济效益的同时,深入分析和探究产能供需之间的市场性特色价值,明确长效合作机制所能产生的战略性经济效益;构建同类型产业企业组织管理者长期有效互动,强调在产业跨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管理理念和方式进行有效交流,实现企业文化的深层次共享,使企业之间的优势管理模式得到更加明确的使用和融合式创新;构建区域内外各个企业之间的良性协调系统,动态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健康运行模式的形成。

(责任编辑杨文忠)

参考文献:

[1]吴刚.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联动发展研究[1].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57-61.

[2]石碧华.中国工业经济区域结构的现状与优化对策[J].西部论坛,2014,(02):84-92.

[3]王征.产业融合助力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信息产业例证的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101-105.

[4]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01):5-23.

[5]王海飞.区域联动及其相关基本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06):82-86.

[6]徐长乐.建设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分工与合作[J].改革,2014,(06):29-31.

[7]冯文娜.合作性竞争行为与合作性竞争绩效的关系:联盟结构的中介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12):78-87.

[8]查日升.产业集群跨区域合作的机制和模式研究[J].现代产业经济,2013,(Z1):30-38.

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 Industry Cross-region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WU X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Hena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Xinxiang 453000,China)

Abstract:Our country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how to blaze a trai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road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y collaboration has become academic research hot topic.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ross-reg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construct the basis, emphasizes the realistic requirement of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of regional resources; Secondly,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cross-reg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ain point is that fundamental foothol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s the regional cooperative game between the win-win principle; Finally proposes constructive of cross-regional industrial linkag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 words:industrial linkage;cross region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
建设工程经济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关系分析
城市郊区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商业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