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概念与主要特征分析*

2015-03-28 00:05粟进英郑莉莎
关键词:身份交际建构

粟进英,郑莉莎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10074;2.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身份概念与主要特征分析*

粟进英1,郑莉莎2

(1.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语言文化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10074;2.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身份”与“身份认同”是两个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选用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身份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即身份的社会建构性和主体性,身份是社会建构与个体的主体性共同作用的产物;身份的辩证发展性,身份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绝对可变性;身份的辩证统一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身份构成个体的身份网络系统,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身份的历史、文化独特性,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影响个体身份的形成和发展。

“身份”;“身份认同”;身份特征

目前,“身份”是国内外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和文化研究、政治学等,分析层面也呈现多样化,如个体、群体、机构及相互间关系网络,涉及民族身份、国家身份、语言身份、宗教身份、性别身份、阶级身份及其他身份。与国外全面深入的身份研究相比,国内身份研究尚不够系统,有必要对“身份”的概念及其特征加以阐明。

一、身份与身份认同:概念

“身份”是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国内对于“身份”术语用法不一,有以“认同”代替“身份”的,也有以“同一性”代替“身份”的。从以往研究来看,“身份”(identity)和“身份认同”(identification)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

传统的身份概念与本质主义的核心观有关,即核心是永恒不变的东西。“身份”(identity)一词来自拉丁语词根“idem”,意思是“同样的人/物”。最早的记载是1570年出现的复数形式“身份”(identities),意思是:“具有相同的实质、构成、本质、属性或状态;或相同的特有特征;绝对的或本质上的相同;同一性。”[1]HOGG等学者对身份持有静态的观点,如身份是“人们认为自己是谁、是什么人、与他人有什么关系”[2]2。传统的身份观把身份看作是固定的、连续的、某种属于个体的东西。

从一般意义来讲,身份是人们区别于他人的特征、情感或信仰。在众多身份研究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社会学家Tajfel等人提出的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3-4]。社会身份理论最基本的观点是,人们具有社会范畴库(如民族、族群、政治团体),人们归属的特定范畴为其自我界定和自我概念提供基础,人们根据该范畴的界定性特征界定自己是谁[4]8。Tajfel 将“身份”定义为:“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这种自我概念来自于个体对其社会群体或多个社会群体成员资格的认识,以及对赋予该成员资格的价值观和情感意义的认识。”[3]255自我概念是一个人的思维意识和概念意识,包括身体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特征,由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组成,个人身份包括个人独有的特征,如性情,能力;社会身份包括突显的群体分类,如民族、政党[4]9。

与身份静态研究不同的是,有学者认为,身份来自于交际中个体的合作性和动态性社会表征。Goffman的“面子观”认为,人们在社会交际过程中为自己争取积极社会属性[5]。随着交际的进行,交际者通过使用交际策略保全面子,以建构和维持自己的良好印象,支持(或质疑)其他交际参与者投射的身份。个体在不同时间和地点,根据交际对象、话题、情景和扮演的角色定位自己。身份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一个静态点,是一种展示和解释社会位置、归属、角色、地位和其他社会范畴的协商过程[6]。

“身份认同”(identification)最先被Sigmund Freud于1897年提出来,表示个体与他人共享某特征。后来,Allport将“身份认同”应用到种族研究,“身份认同”表示某人与他人在情感上的融合,“身份认同最容易产生的领域之一便是社会价值和态度领域。”[7]Foote将“身份认同”定义为个体“对某特定身份或系列身份的占用和承诺”[8],这就意味着某人接受他人按照家族血缘、宗教、工作活动和其他特征赋予的名称。“身份认同”是社会交往中动机理论的基础。

社会身份认同(social identification)是个体对归属群体的感知。通过社会身份认同,人们从心理上感知自己与群体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享群体命运,共同经历群体的成败。个体对群体的社会认同度越高,该群体身份在此人自我概念中越突显。个体开始认同某群体时,他们往往将该群体的原型特征视为己有。这种“自我原型化”(self-stereotyping)便意味着将自我去个体化,随着个体将自己看做是群体的代表,其独特的特征便被弱化[9]。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身份”与“身份认同”具有一定的差异。“身份”表示个体和集体在彼此的关系中区别于他人和集体的方式,属于特定个体的区别性特征,或特定社会范畴或群体中所有成员共享的区别性特征。“身份认同”是个体间、集体间、个体与集体间有系统地建立和表明相似与差别的关系,相似与差别是“身份认同”的动态原则。“身份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协商。然而,“身份认同”是基于“身份”的认同,不可将二者截然分开。因此,“身份”与“身份认同”体现研究者的视角。

二、身份主要特征分析

诸多身份研究者从各自的学科领域对身份加以阐释,以下拟结合身份研究成果,提出身份的四个主要特征。

(一)身份的社会建构性和主体性

社会学领域里的身份理论(Identity Theory)和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强调,身份是社会建构的,社会结构影响人们的身份[10-13]。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身份是基于社会现实而被建构的,不是事先给予的[12],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的产物。该理论强调身份在社会交际中建构的动态本质,人们的情感、行为和思想依据交际对象而发生变化,“不同的你是基于他人关系的产物”[13]27。人们在即时的交际中以创造性的、不可预测的方式建构自己的身份。换句话说,身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做的事,而不是人们是什么。人们在特定的环境里通过与他人不断的社会交际建构、表达并强化自己以及他人的身份,因此,身份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社会学的身份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身份的作用,社会建构主义身份观突出社会实践在建构身份中的中心地位,但忽略了主体性,主体被认为仅仅是学会和展演可以获得的位置。

大量研究表明,身份是主体性(agency)以及自我决定,即个体是自我解释的主体[14],是“自给自足的行动主体”[15]。主体性指人们是否愿意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建构身份。此观点认为,个体是施事者,具有主体性。Bamberg认为,主体性是双向的,一方面,以主导话语或宏大叙事形式出现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力量将说话人定位于情景化实践中,建构他们的身份;另一方面,说话人将自己定位为建构性和交际性主体,并选择如何建构相对于他人以及相对于主流话语和宏大叙事的身份[16]。在定位理论里,“定位”是指一个过程,通过此过程,说话人可以抗拒、协商、修正或拒绝位置,如说话人可以将自己定位为积极或消极、强者或弱者等,从而保持在身份建构中个体的主体性。

因此,身份是社会建构与个体的主体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具有社会建构性和主体性。身份是社会文化与个体的主体性的结果,涉及个体、人际互动和更大的社会结构。日常交际将社会期待、社会文化和社会管理渗透于个体,个体则将自我呈现于社会建构的现实。个体心理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身份具有“社会”和“心理”双重内涵。身份研究应该从宏观层和微观层出发在中观层结合,在具体交际语境中实现社会机构和心理过程。

(二)身份的辩证发展性

身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建构主义尤其主张,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理所当然的东西,如身份内部的稳定性[13]19。Jenkins认为,身份是动态的,个体之间、社团之间、个体与社团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在动态中不断得到确定[17]。身份被认为是动态过程的结果,在关系领域里被投射和建构。

身份在人生过渡时期发生的变化更为显现。在过渡时期,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个体必须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如果社会身份是由关系网络支持的,那么环境的变化,如物理位置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将对身份产生影响。人们之前维持身份的方式在新环境里可能不再发挥作用,必须改变其原来维持身份的方式。为了成功建立新环境里的身份,人们必须提供支持该身份的依据,并在此过程中,将身份从以前环境的支撑下脱离出来。比如说,根据青少年在身体、认知和社会领域里经历的重大变化,当代理论家将青少年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大约从12~14岁)、中期(15~17岁)以及后期(18~21岁)[18]。早期的青少年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后期的青少年经历了从中学到大学或工作的过渡,两个过渡都表示青少年社会世界明显的非连续性,因为他们在过渡时期面临更多样化、异质性的社会情景,可能要面对新的社会群体成员、角色、期待以及责任。新的社会环境的异质性常常突出了自我与他人的差异,对社会身份产生影响[19]。随着所经历的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早期青少年以及后期青少年会表现出相应的社会身份变化。

身份具有稳定性。早在启蒙运动时期,主体身份被理解为本质上“完全中心的、统一的个体,该个体被赋予推理能力、意识能力和行动能力,其‘中心’包括自出生时就有的内核,中心随着内核展开,同时在本质上仍一生保持不变,即与其自身保持一致或相同”[20]。Erikson也强调,身份定位于个体心理结构,个体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并改变身份,但身份会保持“内在的同一性和连续性”[21]。对于Erikson来说,身份的内在性和连续性是不可或缺的,内在连续性在人一生的不同阶段发生一些变化之后仍然保持不变,身份是对自我相对稳定和特定角色的认识和期待。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之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人们的身份在不同的交际事件、交际情景、社会环境里具有可变性。人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而现实社会则是由种种社会关系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的社会系统网络,人们在该网络里与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决定了其在该网络中的相对位置,其身份与其他参与者的身份互为参照,彼此的相互作用影响彼此的身份。然而,身份的核心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身份的稳定性是人们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依据,决定了该身份人的行为标准。身份的稳定性决定了身份的可预测性,人们借助这一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他人的行为。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人们对身份的期待,从而促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

由此可见,身份在建构过程中其核心部分逐渐形成,并在以后的建构过程中得以补充、修正或改变。身份是在“被建构→相对稳定→再建构→再稳定”的循环中发展变化[22],身份的稳定性是基础,人们不断赋予其稳定性特征以新的内容,丰富其内涵,强化其内在特征。这些较稳定的身份特征成为人们新的实践的基础,并在实践中得以强化或被修正、被改变,由此,推动身份不断变化和发展。

(三)身份的辩证统一性

任何个体的身份都具有多重性,其分类也不尽相同。身份的心理学理论往往区分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社会身份理论和自我范畴理论指出,个人身份强调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社会身份来自群体成员资格,为认同提供基础[23-24]。

Brewer和Gardner认为,自我表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个体层、人际层和群体层。个体层上有“个人自我”,表示自我不同的、个体化概念。人际层上有“关系自我”,表示源于与重要的他人的联系和角色关系的自我概念。群体层面上有“集体自我”,表示源于重要的群体成员资格的自我概念[25]84。Hec等也区分了个人身份、关系型身份和集体身份,关系型身份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确认自己,比如婚姻伴侣、同事、朋友,社会角色对身份的形成尤为重要,此外,关系本身是身份单位,例如夫妻关系[26]。

总的来看,个人身份指将自我定义为一个独特个体,即个体自我包括自我概念的那些特征,通过与他人的区别得以实现,这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特征使其在社会环境中与众不同,自我表征取决于人际比较过程,动机在于从心理上保护或提升个体。群体身份从群体成员资格方面界定自我,通过加入大社会群体以及比较自己所属内群体和相关外群体来实现,群体自我取决于群体间比较过程,与保护或提升内群体这一动机有关[25]84。关系身份则从二元关系诠释自我,通过同化重要的他人得以实现,建立在个人化归属关系的基础上,如朋友关系,也包括具体的角色关系,如师生关系。这种自我表征的动机在于保护或提升重要的他人以及维持关系本身[25]84。这些关系存在于社会包含性的各层面,包括社会实体的整个领域,从成对关系(如夫妻关系)至社会群体和社会范畴(如民族群体)到超国家联盟(如欧盟)或其他高级单位(如整个文化),人们在参与这些社会关系、占据相关位置时,便产生身份[27]。

然而,自我的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并不容易区别开来,社会身份和个人属性往往是交织在一起,不可分割,被定义为个性特征或行为的属性可以提供社会范畴的内容和意义。社会身份和个人身份从根本上是相互关联的,个人身份至少部分是由群体成员资格界定的,而社会范畴则充满了个人意义。Simon 用“集体身份”与“个体身份”代替“社会身份”和“个人身份”,集体身份与个体身份存在辩证关系[28]。个体身份至少部分由以前经历的集体身份的沉淀物或痕迹组成,并保留了这些集体身份。大多数自我特征在合适的条件下为集体身份提供基础,个体身份成为潜在的、以前所经历过的以及尚未经历的集体身份的储存器。

身份在建构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这些身份交织在一起,构成个体的身份网络系统。个体同时具有多重身份,在不同阶段、不同情景,这些身份突显性有别。尽管如此,它们辩证统一于个体之中,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四)身份的历史、文化独特性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使用的范畴和概念都具有文化与历史特殊性,是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受到特定社会背景和交际场景的影响[12,13,29]。Burr 指出,知识具有历史和文化独特性,不应该静态地或常规式地去认识世界,而应该将世界置于历史和文化情景之中,世界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发展变化[13]25。我们认识和表征世界的方式都是历史和文化特定的,取决于历史和文化。多重现实是在历史时间(historical time)里建构和协商的,因而知识是意义建构的文化过程。文化是一个共享意义和观点的系统,是人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共同协商的共享符号、意义、观点和社会行动的体系。“文化”这一术语被用来传递群体的历史,反映他们的准则、信仰、符号和传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但也具有打破准则的功能,以适应和接受变化[30]。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更多关注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对文化的同构,然而,文化不是通过权威强制性传递,而是通过话语建构。

身份具有社会、历史独特性。身份既不是社会结构的附属品,也不是个人内在意志的产物,而是在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在互动情境中通过语言建构的,是一个多元、变化的过程[31]。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根据我们是谁而发生变化,文化和历史发挥了关键作用,因为人们用来认识世界和自己的范畴是由我们生活其中的文化和历史决定的。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由文化和历史决定,而且也是文化和历史的产物。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话语观强调话语的情境性,即人们在特定的文化、历史和机构里使用语言[32],意义是在社会历史条件的直接影响下局部建构和协商的结果。人们如何在充满权威的话语实践里定位自己,权威充斥着社会身份的话语建构,涉及到社会阶级、性别、性、种族等,社会历史条件赋予不同情境中的话语以不同的意义,人们在局部话语实践里基于意义选择而创造生活,从而创造历史。人们既在根植于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的意义里行动,又在根植于微观层面的局部社会交际的意义里行动。

因此,人们不可能在特定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之外从事身份实践活动,身份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身份构建具有社会历史文化性。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下的身份构建具有中国社会文化特色,中国传统价值观影响到身份形成和发展。

结 语

身份研究是个复杂的领域,其中“身份”与“身份认同”是两个既相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选用取决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在身份的诸多特征中,主要有身份的社会建构性和主体性、身份的辩证发展性、身份的辩证统一性以及身份的历史、文化独特性。澄清“身份”概念及其特征,对于未来身份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1]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on Compact Disc)[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HOGG M A, ABRAMS D. Social Identifications: 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M].London: Routledge, 1988.

[3]TAJFEL H. Human Groups and Social Categories: Studies in Social Psycholog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4]TAJFEL H,TURNER J C.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ur[M]//Worchel S, Austin W G.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2nd ed. Chicago: Nelson-Hall, 1986:7-24.

[5]GOFFMAN E.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New York: Doubleday, 1959:293-294.

[6]OCHS E. Constructing Social Identity: a Language Socialization Perspective[J].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1993, 26(3): 287-306.

[7]ALLPORT G W. The Nature of Prejudice[M].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1954:293-294.

[8]Foote N. Identification as the Basis for a Theory of Motiva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51(16): 14-21.

[9]TURNER JC, OAKES P J.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and Social Influence[M]//Paulus P B. Psychology of Group Influence. 2nd ed.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9:233-275.

[10]STRYKER S. Identity Theory: Developments and Extensions[M]//Yardley K, Honess T. Self and Identity: 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Wiley, 1987:89-103.

[11]STRYKER S, BURKE P J.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2000( 63):284-297.

[12]BERGER P L. LUCKMANN,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 Treatise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M].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mpany, 1966.

[13]BURR V.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M].London, UK: Routledge, 1995.

[14]TAYLOR C.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Modern Identity[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5]GIL T. The Hermeneutical Anthropology of Charles Taylor[M]//Häring H, Junker-Kenny M, Mieth D. Creating Identity. London: SCM Press, 2000:54.

[16]BAMBERG M. Positioning with Davie Hogan: Stories, Tellings, and Identities[M]//Daiute C, Lightfoot C. Narrative Analysis: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in Society. London: Sage, 2004:135-157.

[17]JENKINS R. Social Identity[M]. 3rd ed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18]KROGER J. Identity Development: Adolescence Through Adulthood[M].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0.

[19]SANI F. BENNETT, M.Developmental Aspects of Social Identity[M]//Bennett M, Sani 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lf.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2004:77-100.

[20]HALL S.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M]//Hall S, Held D, McGraw T.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Cambridge; Polity, 1992:275.

[21]ERIKSON E. H.Identity and the Life-cycle: Selected Papers[M].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59/1994.

[22]粟进英, 李经伟.语言与性别身份研究新发展: 实践社团理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2):6-13.

[23]TAJFEL H, TURNER J C.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M]//Austin W G, Worchel 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Monterey, CA: Brooks/Cole, 1979: 33-47.

[24]HOGG M A. Social Identity Theory[M]//Burke P J. Contemporary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111-136.

[25]BREWER M B. GARDNER,W.Who is this ‘We’? Levels of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elf Represent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1):83-93.

[26]HECHT M L, WARREN J R, JUNG E. A 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Future Directions[M]//Gudykunst W B. 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2005: 257-278.

[27]MEAD G H.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4/1993.

[28]SIMON B. Identity in Modern Socie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M].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4.

[29]GERGEN K.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Social Psychology[J].American Psychologis, 1985, 40(3):266-275.

[30]BAUMAN Z. Culture as Praxis[M].London: Sage, 1999.

[31]HARKLAU L. From the “Good Kids” to the “Worst”: Representations of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Across Educational Settings[J].TESOL Quarterly, 2000( 34): 35-67.

[32]HALL K. Lip Service on the Fantasy Lines[M]//Hall H, Bucholtz M.Gender Articulated: Language and the Socially Constructed Self. New York: Routledge, 1995:183-216.

(责任编辑:母华敏)

Identity: its Concept and its Main Characteristics

Su Jinying1,Zheng Lisha2

(1.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Studies,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4; 2.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Identityand identification are two interconnected and distinctive concepts. The researcher’s perspective of study determines his choice between the two. Identity carries four main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social constructiveness and agency of identity:identity is formed while social constructiveness and individual’s agency are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identity: identity is relatively static and absolutely dynamic; Dialectically unified relations among the identities: identities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different categories form an individual’s identity network, within which the identitie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activ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uniqueness of identity: particular society, history and culture shape an individual’s identity and its development.

“identity”;“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dentity

10.3969/j.issn.1672-7991.2015.04.00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外语教师身份研究”(14YBA043)。

2015-10-20;

2015-11-06

粟进英(1966-),女,湖南省邵阳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

G127.22

A

1672-7991(2015)04-0036-06

猜你喜欢
身份交际建构
情景交际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交际羊
跟踪导练(三)(5)
建构游戏玩不够
身份案(下)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