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山+杨继丽
【开篇导语】
所谓文章的思路就是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连贯地、有条理地由此及彼表达作者思想的路径和脉络,它是文章结构的基础。所谓阐发感受就是文中所蕴含的感情,既可以是作者的感情,亦可以是作品中人物的感情。
【典例呈现】
一、(2014·安徽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书包
□秦文君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
有一回,同班的汪丽娜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得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
那天,我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我甚至感到,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放学时,汪丽娜就走在我的前面,我听见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不觉有点儿生她的气。与此同时,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
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走上大街,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着看,一会儿退远点看,过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这么想。
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给我买吧,妈妈。”
“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
我不知怎的就想哭,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
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爸爸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
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汪丽娜,我就想: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你的那只毫无差别!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
晚上,爸爸一手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爸爸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
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爸爸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
爸爸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你跟在别人后面,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
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了汪丽娜,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
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骄躁不安了。能懂得美,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
后来,那个红书包用旧了,而我一直珍藏着它。不为别的,就为它成了我生活的启示录。
(选自《秦文君文集》,有改动)
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① →我找到卖红书包的文具店→
② →我得到了心爱的红书包→
③
二、(2014·湖南长沙卷)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外财富
雨,从天外飘来。
我打着一把伞,走在一条寂静的小街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路边树下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正淋着雨。
“快进来!”我扬了一下伞,向她喊道。
女孩飞快地跑到我的伞下,用小手拉着我的胳膊,缓缓地与我同行。
“你是往前走吗?”我问她。“嗯,哪儿都行。”她随口而答。
“去做什么?”“找一个人,不,不找了,已经找到了。”女孩的声音满含欣慰。
“他在哪儿?”“就是你。”她扬头告诉我。
“找我吗?”我笑笑,觉得小姑娘很有意思。
“我得到了一笔财富,”她说,“可我不想要,我要把它送给雨天给我打伞的人。”
“看来,这个人就是我喽?”我试探着问。
“是的,所以我要把这笔财富给你。”她把手伸进了口袋。
我不觉得欣喜,只觉得有意思,于是便信口问:“真是天外飞来的财富!你要给我多少?一块钱还是两块钱?”“不,是十万!”
“十万?你带在身上?”
“对,带在身上。”女孩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摸出一张花花绿绿的“大钱”,递到我手里。这是一张画满水彩的硬纸片,上面写着十万元。这是小姑娘自己做的“钞票”。
我大笑起来:“哈哈,这是天外财富!谢谢你,我收下了。”我把“大钱”装进了口袋。
“你失望了吧?——可你没让我失望。”女孩的声音很清晰,也很兴奋。
“我读到一篇小说——一个女孩得到一笔财富,她要找一个在雨天让她共伞的人,把钱给他。第二天,她就去了。”
“找到了吗?”“第二天没下雨。”
“后来呢?”“后来下雨了,但没人理她。她在树下站了一天,只有那棵树为她遮雨,后来她哭着把钱塞进树洞里。”
“这真悲惨。”“可我不信,我觉得不会这么坏,我非要自己试一试。”
“所以,你就试了?”我问。“对,而且我没失望!”我看了她一眼,那是一双渴求而感动的眼睛。
雨还在下着,从雨丝里透出清香的空气。
“你没想过会失望?”我问。“想过,可我还是没失望。”她的手更紧地挽住了我的胳膊。我猛地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雨丝浸润着我的心;说不清的感觉扩散开去,像是在融化,又像是在凝结。
“只是我没有财富。”女孩歉意地说。
“不,我们都得到了财富。”
来到一个车站,我把女孩送上了车。她透过缓缓移动的车窗,大声说道:“我懂,不是钱,是财富,对吗?”从她的语气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内心的感动。
我整整雨伞,继续向前。细雨从天外飘落至我的伞顶,如同一阵悄无声息的暖流浸润着我的心;丝丝细雨用无限的温柔抚摩着我,让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珍贵……
我真希望,在这日益被柴米油盐所羁绊的日子里,在这日趋被钢筋水泥所包裹的城市中,能有更多这样的“财富”!
(北原/编译,有改动)
请从小女孩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考点解析】
◇考点一 理清思路
[思维轨迹]典例一的问题是对记叙文思路的直接考查,考生只要把握住叙事线索是“红书包”,抓住作者叙述的事件的主要情节,便可解答了,难度不大。
[参考答案]①我非常喜欢红书包并渴望得到它 ②磨父母买红书包 ③珍藏回忆红书包,获得教益。
◇考点二 阐发感受
[思维轨迹]典例二的问题,是要求考生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能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抓住这一点,①和④便易于解答了。
[参考答案]①欣慰②给“我”财富③一个车站 ④感动
【技巧总结】
一、1.明确要素,抓文章的线索。理清记叙文的思路,可首先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并弄清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找出贯穿全篇、统领全文的线索,弄清文章的主干,从而理清作者的思路。线索在语言上往往是有标志的,有的题目本身就是线索;有的是采用某个词语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办法来显示;有的是通过议论、抒情等方式来显示。
2.了解结构类型,抓文章的结构。考生阅读时,首先要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属于哪一种结构,然后进一步分析各段落之间在思想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层次之间有什么联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结构。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文章的思路自然就清楚了。
二、1.如果是考查作者的感受,就需要通读全文,对全文有个大体的了解,然后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如果是考查故事中人物的情感,也需要阅读全文,把握故事情节,结合上下文,根据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肖像等描写来把握。
3.如果是考查某篇文章对考生有怎样的启示,考生就需要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以及文章富有哲理性的语段等。
【专项训练】
1.从《红书包》的全文看,篇末的“启示录”包含了哪些内容?
2.《天外财富》最后一自然段中的“财富”比喻什么?请结合全文,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