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园园,张 龙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 浙江丽水323000)
自主参与视野下学生党建工作新载体研究
——以丽水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为例
雷园园,张 龙
(丽水学院民族学院, 浙江丽水323000)
完善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格局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如何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是提高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的关键;丽水学院结合本校实际,基于自主参与理论,开展了成立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的尝试,多年来,从调动学生党员自主参与兴趣、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我锻炼意识入手,设计了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内化性的党员工作新载体。
自主参与; 学生党员工作; 自主; 开放; 内化
习近平同志在第19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切实完善党的各级组织,明确分工,划分职责,丰富活动,健全制度,实现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在完善高校党的基层组织上,要开拓视野,从新的视角创新学生党建载体。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格局,丽水学院结合了本校实际和学生党建工作实情,利用大学生党员的资源与优势,相继在各二级学院成立了新型大学生“自主参与式”党建工作机构——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几年来,学生党建办作为党建工作的学生组织机构,已经成为二级学院党建工作有益补充与重要力量,在诸多方面发挥了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这种“自主化参与、组织化管理、系统化推进、常态化运行”的新型党建工作模式,既丰富了形式与内容,又增强了工作效果。我们认为,该案例具有宣传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在高校学生党建的组织体系中,一般具有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总支或分党委和系(专业或班级)学生党支部等三个层面的组织结构。这三个组织结构,根据各自职能和分工,构成了“金字塔”型的组织体系。在这个组织体系中,处于“塔底”的系(专业或班级)学生党支部是最重要的基层基础部分,如果这部分的工作做不好,容易影响整个“塔身”的和谐稳定。但现实的情况是,“塔底”部分人手最缺、任务最重、责任最大,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党建的薄弱环节。
(一) 学生党支部建设主要依靠个别党员干部,学生参与性不强
目前,处于“塔底”的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由一线辅导员担任,主要支委由学生党员担任,组织生活等一切事宜都基本由支部书记和个别支委承担,学生自我提高、自我锻炼、自我管理的意识较弱。而承担支部主要建设工作的辅导员的日常事务较多,精力难以集中到学生党建工作中。辅导员能够将日常性的“规定动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已相当不容易,很难投入大量的精力用于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和思考,造成支部的活力欠缺;另一方面,学生党员干部本身处于成长时期,由于处世经验不足、对问题认识不够深刻、对事务轻重把握不够准确,同时还受自身学习、就业、学生活动、其他兼职等因素影响,使得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效率和质量堪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支部活动难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而学生也无法在支部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二) 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能力较弱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缺乏、精力有限、评价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大部分的党务工作者还停留在整材料、“推优”、发展党员的环节上,很难开展长期的联系和培养工作,后续教育工作更无从谈起;而教育形式的单一使得学生党员在组织活动中的体悟不深,使党组织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有所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党员的自我教育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学生党员的教育一直是依靠组织,党员自我教育的意识较弱,一旦离开组织的管理和约束,对自我的要求也相对放松, 难以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造成学生党员的质量有所下降。
(三) 组织生活创新性不强
当前,高校的党组织生活主要还集中在完成上级任务和发展党员阶段,对于进一步丰富组织生活内容、创新组织生活形式,还缺乏相应的思考和实践。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基层党支部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较为成熟的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比较缺乏,很难提出有效和具备可操作性的活动方案,使得组织生活缺乏新意。同时,当前的青年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是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天马行空”的想法不少,但“接地气”的却不多。
目前,自主参与理论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过程中,自主参与的基本涵义就是自主的参与进某个组织或活动中,强调的是主体自主性的发挥。它是基于主体通过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意识作用,在活动中发挥自身的独立性和主动性,这一过程不仅在参与开始时存在,在活动结束后依然存在,即通过活动将知识、经验、体会等内化为自身的修养。自主参与显然是与被动的、形式上参与有着极大的区别,这种参与方式会使活动参与者以积极、自觉、主动的状态参与到活动中。这一理论无疑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带来了新的启示。根据自主参与理论的特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着力发挥党员的自主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给学生的印象往往是生硬的、制度化的、缺乏人文关怀的,这就使得党组织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下降。自主参与理论启发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当以支部党员、学生为主体,促进组织成员个人主体性的发挥。在组织中,要积极创设情境进行兴趣引导,积极激励学生参与到党组织的活动和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丰富组织活动,增强组织凝聚力,帮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组织,学会自我提高。
(二) 打造开放式的组织活动
开放性是自主参与理论的重要特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要紧紧围绕这一特征开展活动。自主参与本身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该注重打造开放式的组织活动。包括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目标的开放性、活动方式的开放性,评价体系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是指组织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文件、会议、政策等要求,要突破局限,党组织不仅仅要培养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要求的人,要勇于走出校园,接触社会,发现社会存在的不良现象,促使党员干部学会判断;活动目标的开放性是指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目标应当以党员发展为本,包含知识性目标、情感性目标、社会性目标等方面;活动方式的开放性是指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特点灵活的调整活动方式;评价体系的开放性是指通过活动培养党员要注重发挥党员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在评价体系中要全面综合考虑党员的素质。
(三) 注重教育内容的内化
教育内容的内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是一个“从外向内”又“由内到外”的一个过程,这也是符合人心理特征的一个发展过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内化,在开展党建工作时,要时刻牢记将组织作为一个引领者、组织者、搭建者,组织要做的是为高校学生搭建自主参与的平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心理特征、兴趣特长等方面出发,唤醒学生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励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实现自我的锻炼和提高,通过这种富含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党组织活动才是能够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其中,并自动将所学所感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和素质,再通过实践活动展现出来。
如何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既解决人手不足、流动性大等问题,又革新体制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使命。虽然,各地高校学生党建创新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留,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进行了宽领域、多视角的改革与创新实验,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丽水学院学生党建创新的实践载体——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便应运而生了。
基于自主参与理论,很多高校做了尝试,也取的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丽水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汲取这一理论的内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发掘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2005年9月,丽水学院数理学院成立了全校第一个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该组织本着“解决问题、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创新体系”的基本原则,借鉴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运行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资源优势,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潜能,打造成了学生自我管理和服务的新型平台。2008年10月,人文学院不仅借鉴成立了该学生组织,还对运行机制、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开展了多项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10月,文学院延续了该组织的做法和经验,持续创新,将这一载体的作用跟进一步发挥出啦。
(一) 基本职能
学生党建办在党总支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学生党建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工作,围绕党总支的工作要求,做好具体党建日常事务的落实工作。学生党建办主要负责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定期组织召开马克思主义学习会和其他各项活动,对党员成长情况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总结,全面对学生党员进行考察和教育,并为每个党员制定“党员成长卡”,实时记录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等表现情况。
(二) 组织框架
学生党建办主任由二级学院党委组织委员兼任,下设组织发展部、宣传教育部、实践拓展部三个部门,各部门分工负责。组织发展部了解和熟悉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和各项要求,协助党总支制定年度学生党员发展计划,指导各党支部做好入党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和党员发展工作,开展党校培训和党员年度考核工作。宣传教育部按照党员“三会一课”制度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年度党员学习、活动计划,负责党建办对外宣传报道,档案管理和党建工作专栏更新等工作。实践拓展部指导、组织各支部开展特色活动。各部门招收一定数量的干事。党建办另设副主任数名,协调学生党建办的各项日常工作,定期督促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及时向党建办主任汇报学生党建工作的进展。
(三) 阵地建设
第一,开辟专用场所。经过与各方协调,在学院办公区内划出专用场地作为学生党员之家和党建办日常工作场所,配备液晶电视、音响、会议桌椅等设备,征订了党建刊物,保障了学生党建办工作的基本场所条件;第二,在学院网站上开辟学生党建工作专区,实时对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活动进行报道,并开展互动式的学习交流,为广大学生党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
(四) 制度建设
制订了《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手册》、《文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办公室考勤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度,为学院党的建设提供了保障。根据各项制度规定,定期对各个支部的工作进行考核和检查,对于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党员及时进行跟踪谈话,加强党员的教育。
(五) 阶段性成果
丽水学院文学院学生党建办在组织机构建设、工作载体设计、制度建设、档案建设、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也获得了学校党委和兄弟院系党总支的充分肯定。其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以党建带团建,用团建助党建,党建团建一起抓”的工作宗旨进一步凸显。学生党支部从“大”支部向“小”支部发展,学生党支部工作更加灵活、细致,工作覆盖面得以扩大,学生党建办在当中发挥了很好的协调作用,保证上级精神及时贯彻到每个学生党员。班干部中党员比例达到50%以上,学生党员不再仅仅是作为班级普通一员而是双重身份双重责任。学生党员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施者,充分调动了学会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党员更接近广大学生,更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开展党建工作。
第二,弥补党务干部不足问题,业务上更加精通,党员教育管理载体进一步丰富。学生党建办成员以中低年级为主,工作周期比较长,受就业等因素影响少,提高组织工作业务水平,可以弥补党支部支委力量的不足,使得党员发展工作更加规范,党员档案更加完备。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党员红歌会、支部结对民工子弟学校和聋哑学校等活动,丰富了党员教育载体。
第三,锻炼了学生党员干部能力,自我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几年来,学生党建办连续开展党建论文评比活动,提高了学生党员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的。理论的提升促进实践上水平上台阶,党员意识得到强化,党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发挥明显。在此过程中,学生党员通过组织、实施各项活动,个人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促使学生党员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学生党建工作中,提高了自主管理、自我锻炼的意识。党建办还创设“党员示范岗”、“党员联系寝室”和“党员责任区”,提出“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把学生党员的相片及相关资料在上述活动场所亮出来,在学生中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不断变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管理为主动参与教育管理,使大学生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工作格局。
近年来,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目前对党员队伍壮大和工作领域扩大后带来的组织领导力量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果说这个问题在“量”的覆盖为主的初始阶段还不是很突出,但进一步想把工作深入深化,党委或党总支都存在鞭长莫及,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生党建办这种组织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要进一步推广,需要为其提供一些基础保障。
(一) 建立党建理论的指导与支撑体系
学生党建办这种工作形式的理论依据还不是非常充足,是否和党章要求相一致仍需要探讨。目前主要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要加强大学生社团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发展,把学生党建办归入新型大学生组织形式进行探讨和研究。寻求理论上的支撑是这种创新载体能够继续发挥其作用的基本保证。
(二) 构建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
目前,一些高校纷纷成立了类似学生党建办之类的机构,从事党务管理和党员教育管理。但是,形式不同、职责不一、名称各异、管理混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亟需加以规范。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载体,必须有完备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形成规范化的操作模式,在创新活动载体、活动形式的同时,必须将构建完善的组织形式,才能够使党建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也必须要体现党建工作的严肃性和纪律性。
(三) 搭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体系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党建办和党支部的相互关系、职能定位相对模糊,角色和定位上重复,功能与职责上交叉。学生党建办的功能定位、职责划分、工作模式等都需要制定一套可操作性的实施体系,既不能取代党支部的基础功能,又不能形同虚设,学生党建办到底要做哪些工作、完成哪些任务,如何成为党总支的有力抓手、如何成为党支部的有益补充,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四) 健全创新项目的综合评价与考核体系
根据目前学生党建办的工作情况看来,学生党建工作的模式有所创新,活动内容有所丰富,感召力和吸引力有所提高,但是学生党员工作所开展的一些创新项目是否真的对学生党员教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否真正由外到内的转化为学生党员的主题意识,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因此,健全创新项目的综合评价和考评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这一部分的内容还相对欠缺,需要进一步通过调研和测评进行完善。
学生党建办公室是一种学生“自主参与式”党建工作的新载体,是结合实际问题和实际需要成立的学生组织。其最大的功能和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填补工作空白”;二是“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功能”。这一举措有助于提高广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目前它已经成为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新阵地和新平台,是党建创新的窗口。
[1] 刘起程.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努力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64.
[2] 左希正.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党建载体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6):315-316.
[3] 王依然,雷亮,蔡英辉.创先争优对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2(3):53-55.
[4] 高莉,路红梅,张倩.网络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0):97-98.
[5] 冯飞芸.大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新的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1):58-60.
2015-05-27
丽水学院2014年党建课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J201405)
雷园园(1986-),女,湖北老河口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电话:15990888768。
D267.6;G647
A
1671-4733(2015)03-0021-05
10.3969/j.issn.1671-4733.2015.0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