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加军,张孝民①
(安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新举措,旨在重构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培养培训体系等,打破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机制束缚,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安庆师范学院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省属高等师范学院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于2011年在安徽省率先启动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申报工作,并于2011年获批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为培养符合未来社会体育发展需求的、具有较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体育专门人才,在2011年安徽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资助下,安庆师范学院在2011级体育教育专业新生中选取了一个小班(30人)尝试进行一种新型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体育卓越实验班.文章从卓越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等出发,构建了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卓越班”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以期对提升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卓越班”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借鉴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以培养体育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强化对学生体育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培养和为未来社会体育发展提供体育人才需求为主,对培养“体育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出现了理解与定位的偏颇,导致了过于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和体育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实施“卓越计划”,培育卓越体育人才,高校应适应基础教育体育改革与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重构体育卓越班人才培养目标,转变育人观念.学校根据自身的体育专业优势及当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体育师资的时代需求,“体育卓越班”学生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在:具有高尚的体育职业道德,有着“以体育人”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拥有坚定的体育职业理想与信念,乐于从事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经过人文素质类、体育基础类、体育专业类和体育教师教育类课程知识的学习以及体育实践能力的训练,使卓越班学生成为“品德高尚、专业基本功扎实和技能高超”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安庆师范学院作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地方性省属院校,近年来积极探索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学校“立足皖西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办学定位和“培养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积极优化体育教育专业卓越班人才培养方案非常重要.在开好体育基础类和体育专业类课程的同时,将人文素质类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内容纳入到体育教育卓越班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同时,培养方案要按照体育教学规律分层次分阶段地培养卓越班学生的体育职业意识、体育职业素养、体育实践能力和体育创业精神.即:大一大二学生应注重体育基础课的教学,保持体育专业知识与技术学习的连续性,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技术与技能;目的是强化体育职业意识和体育职业素养;大三大四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专业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确定专修专业方向,参与体育专业课的学习、实践、竞技与体育行业培训等,目的是强化其体育实践能力、体育职业择业能力和体育创业精神的培养.在学程安排上,坚持课内教学、课外体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培养四位一体,充分利用高校和基础教育实习基地两种不同的体育教学环境和体育教学资源,将在高校的体育理论、技术和技能学习与在基地的职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四年所开设的课程,必修课比例较高,选修课比例较小;从课程课时安排来看,一些基础课程比重过大,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学校体育学等,专业课(如田径、篮球和体操等)课时数较多,而教师教育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则相对较少,不利于今后的就业与专业发展.因此,在卓越班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应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把教师教育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内容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并合理地安排到体育课程教学的各个学期和环节.在体育课程教学上,应坚持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办学理念,不断提升卓越班的教学质量.学校每学期应定期召开卓越班体育教学与管理模式研讨工作,并根据卓越班培养计划阶段任务的不同提出不同的研讨主题,如卓越班教风学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专业特色建设、体育行业资格认证、专业考试改革研讨会等,大力推进卓越班教育与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还注重加强卓越班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每学期应召开卓越班体育教学实践情况总结会和下学期体育实践任务布置会等,搭建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指导经验交流平台,为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体育卓越人才培养不仅应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厚实的专业基本功,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人格素养.在卓越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上应注重:1)外在的说理式.即外在的教育授予方式.在日常的课程教育中,应注重政策引导和体育职业情景引领在学生体育专业思想形成、职业道德培育和实践能力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如邀请体育行业部门有关专家作“体育教育类就业相关政策”、“体育行业服务现状与需求”的讲座,或邀请一线优秀体育教师作“怎样做一名优秀体育老师”的专题报告等,加强学生体育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等体育职业素养的教育,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体育职业理想,做好体育职业规划.2)内在的渗入式.即学生自己的体育职业道德实践、内化和自我职业素养提升.在学生主体体育专业因子的自我渗入与养成上,应重视卓越班学生的中小学体育职业实践工作,并要求他们每学期至少有一次到中小学进行体育志愿服务的经历;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具有专业性质的服务,探讨和体悟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育职业素养,培植和强化自己的体育职业志趣和情感,为进入体育教师职业角色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体育卓越班的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引导、激励和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就需要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并依据他们的专业特征和心理差异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1)将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重心放在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学生的真正现实需求之上,关注学生体育学习中所表现出的对不同体育教学模式的适应性和对不同体育知识点的感知能力,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体育潜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2)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为中心,选取适合的弹性拓展式或加速式的体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体育实践创新和专业发展的乐学平台.3)在传统体育小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应立足本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通过双向选择,为体育卓越班的30名学生配备教学导师和科研导师.在导师的带领下,积极引导体育卓越班的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与设计体育课时计划、观摩导师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与说课活动、自己上体育公开课与撰写体育课堂教学札记、参与体育评课和体育科研活动等.
体育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对各种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是否真正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标准,具体成绩考核、成绩评定是否科学、有效和具有操作性,这些并没有现成的用以借鉴,这也是高校体育卓越班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正确评价体育教育专业卓越班学生的成绩,应构建教学评价新体系.构建一套较完备,且科学、可测性强的卓越班体育课程教学评价新体系,其内容应包括体育学习态度、体育学习过程、体育知识掌握、实践与论文和体育学习效果等5大模块;评价方式应改变传统高校单向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式,实行高校和实习基地学校共同对学生的双向考核.在体育课程、专业实习实训考核中,学生的成绩应由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3部分组成.评价体系应加大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增加实习基地学校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参与度.
实践育人是体育卓越人才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是弥补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和近期效应、增强学生体育社会服务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最佳途径.按照体育卓越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增加体育卓越班学生体育教学实践的学分(占总学分40%左右),改变过去那种“基础教学——专业教学——教育实习”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构建新的“校区校共赢,三位一体”的体育实践模式非常必要.即以学校体育教育资源为主,合理利用社区体育资源和基地实习学校教育资源,根据学生体育素养的不同,制定“学校体育教学培训——社区体育实践——基地学校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校体育教育、社区体育实践和实习基地的培育贯穿于体育卓越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之中.实现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需求、体育理论学习与体育教学实践、体育能力培养与人文教育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体育教育能力和综合素养符合社会对体育的需求,乃至就业时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成为卓越体育人才.
在体育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岗位适应能力,应加强与中小学和体育拓展训练基地的有效合作,以拓宽体育教育卓越班学生的实践渠道.按照体育卓越班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的需求,确定学生在基础教育实习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标准,并根据“体育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培养方案的要求,要让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到不同实践基地进行体育专业实习,并在培养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制,充分发挥高校和基础教育学校导师的各自优势,使学生通过在基础教育实习基地的学习,得到“初为人师”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同时,为了增强培养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学校应聘请一定数量的一线体育专家参与“卓越班”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等,以弥补高校体育教师基础教育实践能力的缺乏,充分体现基础教育学校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特点.
开展体育学科比赛,是检验卓越班体育课程教与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强化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组织开展卓越班学生的各类体育比赛应成为常态,除卓越班内部和与同年级、不同年级的体育专业知识、技术与技能比赛和各种技艺比赛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卓越班学生参加安庆市、安徽省和全国的一些比赛(如健美操、羽毛球、篮球和田径比赛等),参与这些体育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强化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2011年10月份以来,体育卓越班人才培养已初见成效,体育卓越班30名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2年来,学生共获省市级和校级各项比赛奖励40多项次,其中获省大学生健美操比赛、排球比赛、篮球和田径比赛奖9项、市羽毛球比赛奖13项,校级比赛奖20多项.
体育卓越师资建设是高校开展体育卓越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程,没有卓越的体育师资队伍就培养不出卓越的体育人才.当前,体育卓越班师资主体来源较单一,大多都来自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组建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已成为高校体育卓越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在“双师”型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学校应注重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三个环节.在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上,应建立体育教师参加安徽省体育学科的师资培训和到基层教育实践进修制度,每年应有计划地选拔一些体育教师尤其是青年体育教师参加体育学科师资培训和到教育一线进行实践锻炼,丰富他们的成长经历,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推进“双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在体育人才的引进上,应注重引进有实践经历和素养的体育教师.目前,安庆师范学院已引进和聘请了10多名一线体育教师、体育学者和专家等作为我校的客座教授(占学院专任教师的20%左右),充实体育卓越班教育教学师资,为卓越班学生讲授体育教育背景、专业发展前景和真实体育教学案例等.
在体育卓越班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积极倡导“导师制”,组织体育学院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与学生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师徒结对关系,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教育教学的技能与技巧.在选择和配备体育指导教师时,尽量安排一些专业基本功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和师德高尚的体育教师,并根据基础教育中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系统地培训体育指导教师,并随时提醒指导教师,要求他们以身作则,做好导师榜样示范的作用.同时,还要求卓越班学生要多次观摩指导教师的授课教案设计和实践教学活动,学习如何有效组织体育教学活动,怎样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教学等,帮助学生形成实践智慧,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培养卓越体育人才要求高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制定可行的配套政策,并依据卓越体育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积极尝试和探索构建体育卓越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培养品德高尚、理论丰富和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毕业生,满足社会对卓越体育教师的需求.然而,体育教育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路径构建应是多方面的,本文所提到的几个要点仅仅是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卓越班”人才培养的一些个人探讨,不当之处有待于同仁批评指教.
[1]单文经.教学引论[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285-286.
[2]彭庆文.对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体育学刊,2011(6):87-91.
[3]周茗,付甲.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57-58.
[4]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1):73-76.
[5]于振峰,王晨宇,胡法信,等.21世纪初期中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体育学刊,2006(3):72-74.
[6]叶树江.论“卓越计划”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110-112.
[7]胡曦临.对高校师范普通教育专业体育课程的再认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4):129-13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体育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2011-01-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60/201102/115066.html.
[9]刘汉生,陈昱.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模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84-85.
[10]樊立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3.
[1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52-60.
[12]彭贻海,王莉,严精华,等.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的相互关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96-100.
[13]杜春华,杨淑媛,杜娟.新世纪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方案改革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66-68.
[14]刘坚,刘华,杨利珍,等.云南省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之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79-82.
[15]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3-7.
[16]方爱莲.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