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阔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辽宁本溪 117000)
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
范阔
(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 辽宁本溪 117000)
目的: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出血,对照组采取子宫或髂内动脉结扎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比较其出血量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出血量分别为(966.7±226.4)ml和(1451.9±250.6)ml,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和65.2%,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出血疗效快,创口小,具有推广价值。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方法;效果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通过选取100名难治性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对两组成员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其出血量及治疗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的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全部患者诊断均为大出血,其中观察组中年龄最大为45岁,年龄最小为21岁,平均年龄为(29.9±4.7)岁,产科难治性大出血为15例,妇产科病引发的难治性大出血为20例,弥散性血管凝血并发症为1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合并肾功能衰竭病症为4例;对照组中年龄最大为44岁,年龄最小为20岁,平均年龄为(31.3±5.9)岁,产科难治性大出血为14例,妇产科病引发的难治性大出血为21例,弥散性血管凝血并发症为10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合并肾功能衰竭病症为5例。全部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子宫或髂内动脉结扎术,具体操作为在子宫下段一侧及搏动子宫动脉处,用大号圆针肠线刺皮子宫前壁,深度为该处子宫肌层的三分之二以上,然后紧靠阔韧部从后壁出针,打结;或向下找髂内及外的动脉分支点,于髂内动脉出游离,相距约0.5至1厘米,并使用丝线结扎两次,而后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对侧[2]。
观察组:采取动脉栓塞术穿刺股动脉,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透视下,在左右的髂内动脉处分别插入导管,接着选择性地插入靶动脉,经造影证实为靶动脉后进行栓塞治疗。证实成功后拔出导管,待穿刺点压迫止血16分钟后进行局部包扎,并卧床一日。
1.3 治疗评判标准
(1)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止血有效率等。
(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将其分为三个等级。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病情有明显好转;有效:患者出血量有所缓解,病情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病情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使用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2.91 ±7.1)min和(71.26±10.3)min,出血量分别为(966.7±226.4)ml和(1451.9±250.6)ml,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4.8%和65.2%。
(2)经治疗后,观察显效例数为28例,有效例数为21例,无效例数为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显效例数为15例,有效例数为27例,无效例数为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4%。
动脉栓塞术作为介入放射学的最重要基本技术,是指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某种物质通过导管注入血管内而使之阻塞以达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也可以被称为栓塞疗法。动脉栓塞术具有微创性、全程影像引导和选择性靶血管插管技术,使得栓塞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大大增强,成为革命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动脉栓塞术具有诸多优势,如,手术创口小、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简便易行等,其对于止血具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动脉性出血,如外伤性盆腔和内脏出血、大咯血、手术后所发生的内出血等。对于治疗难治性产妇大出血具有显著效果[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及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66.7 ±226.4)ml和94.8%,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中总有效例数为4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其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1]王克勤,郭艳军,倪艳梅等.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时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8):970-971.
[2]曾银.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8):293-294.
[3]向定菊,马代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26例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22):167.
R246.3
B
1009-6019(2015)03-01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