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下地方本科高校毕业实习质量的挑战与应对

2015-03-27 13:54陈志勇
关键词:毕业转型专业

陈志勇

(莆田学院,福建 莆田351100)

转型发展是指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办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发展。这不仅是本科院校的共同行动,也是政策法律的强烈激励。2013年6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黄淮学院等35所高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4年4月,178所高等学校达成了《驻马店共识》,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凸显了包括毕业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包括毕业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暴露了地方本科高校毕业实习的短板和瓶颈。本文主要以地方本科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个案,运用观察法和文献分析法,分析地方本科高校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毕业实习质量的举措。

一、转型发展对地方本科高校毕业实习的新要求

(一)转型发展突出毕业实习的地位作用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不仅不会削弱其社会地位和作用,反而会加强其社会影响力。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指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是我国本科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层次,是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1]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政策法律,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首要、主要、重点任务是培养本科层次职业人才,是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人才的核心特征是实践创新能力强。而造就和实现这一特征的根本方法是加强包括毕业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是关键,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操作过程,学会学习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2]因此,《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规定,“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转型发展需要发挥包括毕业实习在内的实践教学的更大更多更好的作用。

(二)转型发展注重毕业实习的质量水平

高校应该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核心是提升质量。质量可以是指目标适切。[3](P15)质量是与标准、目标或需求直接相关的。质量也是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生命线,是转型发展的根本衡量标准。陈锋认为,“转型发展的切入点,是要建立新的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评价的重点是要从供给端转向需求端,突出产出导向、贡献导向和质量导向,其核心是对高等学校创造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和学习者发展价值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科学设计利益机制”。[1]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主要评价标准是高质量就业能力、产业服务能力、技术贡献能力。衡量一个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成功的关键标志是其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具体地说,转型高校的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达到本行业先进水平,创业人才培养有重大突破,初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毕业生起薪水平、就业稳定性高于同层次其他高校。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必须把就业能力和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提高转型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就必须提升包括毕业实习在内实践教学的质量。实验实习实训水平是评价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重要内容。毕业实习质量是影响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的主要变量。毕业实习是时间较长、内容比较集中的社会实践形式。毕业实习与就业之间的链条最短、最多。毕业实习对就业的作用最直接、最有力。它们甚至是高度融合的。

(三)转型发展凸显毕业实习的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主要路径,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还是考察和评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维度。袁贵仁部长在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全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在治理结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紧密结合,在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打破学校界限和教室界限,真正开启多元协同、合作育人之路。如与行业协会协同,形成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与指导机制;与企业协同,共建优势互补的育人载体……”。[4]这种合作模式明显和深深地体现在毕业实习上。缺乏行业企业的合作,毕业实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和企业要共同建设毕业实习基地,要协同治理毕业实习。在转型发展中,在毕业实习合作方面,学校和企业双方应该扩大合作范围,拓宽合作领域,拓展合作深度,提高合作层次,提升合作水平。

二、地方本科高校毕业实习与转型发展不适应的地方

(一)毕业实习的质量理念不坚强

毕业实习质量观念是对毕业实习质量的认识和看法。地方本科高校特别是新办地方本科高校(1999年以来新设本科学校)对毕业实习的认识不足和看法不准。新办地方本科高校中较多教学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忽视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没有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高度认识毕业实习质量。他们不能清晰理解和表述毕业实习及其质量的内涵、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他们来说,如何开展毕业实习和怎样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是个盲区和黑点。有些人对毕业实习的认识是模糊的,是断续的、是薄弱的。他们不敢和不能把毕业实习质量“挺立”起来。他们不能一贯重视毕业实习的质量。以地方本科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由于这个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大部分的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方不能清晰和深入地思考毕业实习质量保障和提升的措施。一些被集中安排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实习的公共事业管理学生,不能安心实习,经常表达不满,甚至有敌对情绪。

(二)毕业实习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毕业实习制度体系是调整和规范毕业实习的规则总和。毕业实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政府、高校和实习单位是制定毕业实习制度的重要主体。但是,目前这些主体未能在毕业实习建章立制方面充分发挥作用。首先,政府制定的毕业实习制度体系不健全。地方政府在毕业实习制度体系建设中的工作不平衡。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只有个别地方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了关于毕业实习的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其次,学校的毕业实习制度体系不健全。高校一般都会制定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实习经费管理办法和实习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但是较少学校有制定关于毕业实习的专门制度。对毕业实习作出具体规定的院系和专业就更少了。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毕业实习标准不完善,行业企业参与制定毕业实习标准的力度不够,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缺乏,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毕业实习义务和责任不明确;等等。第三,实习单位的毕业实习制度体系不健全。实习单位特别是接收分散实习的单位要么没有毕业实习规章制度,要么只有简单的毕业实习规章制度。接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政府和事业单位,没有规定单位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指导报酬。在依法治国和依法治校的背景下,这些不完善的毕业实习制度体系不能适应学校的改革转型。

(三)毕业实习的指导队伍不雄厚

毕业实习的指导队伍一般包括高校的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的实习指导人员。这支队伍的数量少。以某学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毕业实习的学生有80多名,但学校的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只有5名。接收多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的单位往往只安排一个指导人员。这支队伍的能力不强。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的毕业实习指导能力较低。他们缺少专业实践经验;缺乏指导毕业实习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大部分直接来源于高校,从校门到校门。进入校门以后,他们也没有自愿增加自己的专业实务经历,学校也较少要求或激励他们提高毕业实习指导能力。这种现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为严重。这个专业的教师较少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大都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他们较少有在政府或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毕业实习单位一般安排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经验不多的人员担任学校学生的指导教师。这些指导队伍不能满足毕业实习需要,也不能适应改革转型的需要。

(四)毕业实习的资源条件不充分

毕业实习的资源条件是指影响和决定毕业实习质量的经费、实习基地等。毕业实习的资源条件不充分首先表现在实习经费不足。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不发达地区的本科院校的财力有限。这些学校分配给实习的经费不多。比如某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学院2015年的学生实习费用预算额只有8.6万元左右。这个学院有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3个专业,共有毕业实习学生220多人。实习经费支出占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较小。实习经费不能满足指导教师的指导报酬支付和出差费用报销的需要,也不能激励实习单位及其指导人员,还不能支撑实习低值易耗品的购买。毕业实习的资源条件不充分还体现在实习基地较少。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办地方本科院校缺乏必要的实习基地,特别是校企共建的实习基地。某高校的公共事业专业有学生300多人,但只有5个政府性质或事业单位性质的实习基地。这么少的实习基地无法适应集中性实习的要求。一个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一般只会接收5名以下的学生。在5个实习基地中,只有个别实习基地由学校和政府或事业单位共建。但共建的深度和力度比较小。匮乏的毕业实习资源条件成为制约毕业实习质量提高的瓶颈和障碍,也成为高校转型的拦路虎。

(五)毕业实习的实施管理不到位

学校对毕业实习的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毕业实习的质量监控不到位。较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校领导和校级质量监控组织几乎没有监控毕业实习的质量,几乎没有走访和观摩学生在实习单位的教学活动。在几个月的毕业实习中,二级学院一般只会抽样检查毕业实习1次,不愿、不能对所有学生的毕业实习进行监控。第二,高校教师对毕业实习的指导不到位。老师用在毕业实习的精力和功夫太少。以某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大部分老师没有1次到学生的实习单位了解实习情况和现场指导,大部分老师只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非面对面形式与学生进行少量的沟通。

三、保障和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毕业实习质量的对策

(一)增强毕业实习的质量观念

科学和坚定的质量观念是保障和提高毕业实习质量的基石。毕业实习的质量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毕业实习及其质量的内涵与价值的认识。毕业实习是指学校依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完成专业所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统筹组织、合理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或就业意向单位,连续性地参与实习单位实际工作的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实习是高校学生感知社会、理论联系实际、滋养职业素养的重要渠道,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毕业实习应成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由成才的教育旅程。毕业实习质量是毕业实习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效果的程度,也是毕业实习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毕业实习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乎学校利益相关方的满意水平。毕业实习质量是做好毕业实习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教师、学生、实习单位等主体必须全面认识毕业实习质量,必须树立正确的毕业实习质量观。

(二)完善毕业实习的制度体系

制度体系是毕业实习中的根本性和稳定性内容,是毕业实习的根本遵循。完善的毕业实习制度体系为提高毕业实习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政府、学校和实习单位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确定相应的毕业实习制度安排。就学校来说,应对毕业实习行动规则作出全面规定。

毕业实习的制度体系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毕业实习大纲、毕业实习计划、毕业实习的质量标准、毕业实习的组织实施、毕业实习的协调控制、毕业实习的考核反馈、毕业实习的经费和资源保障、教师指导学生校外实习教学工作量的具体计算办法、毕业实习的纪律要求、毕业实习保险等等。实习单位也应该制定毕业实习规章制度。实习单位应明确指导人员和学生权利、义务、责任。有了完善的制度体系,毕业实习就有了良好的框架。

(三)壮大毕业实习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决定毕业实习质量的第一资源。没有强大的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毕业实习。高校和实习单位的毕业实习指导人员都要强壮起来。壮大毕业实习师资队伍,不仅要扩大毕业实习师资规模,而且要优化毕业实习师资结构,更要提升师资的毕业实习指导能力。其中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5]双师型教师是指高等学校中具有中级及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课教师:(1)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2)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3)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这种专业教师既具有较高的学科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一方面要引进或聘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行家里手、优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

(四)提高毕业实习的资源条件

资金是保障毕业实习质量的必要条件。改善毕业实习实习资源条件的首要内容是加大对毕业实习的经费投入。没有资金投入,毕业实习寸步难行。对于转型的本科高校,资金需求更为强烈。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根据真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和流程建构知识体系、技术技能体系和实验实习实训环境。打造这种毕业实习环境是需要较多资金的。高等学校应在年度教育事业预算中安排必要的实习专项经费,并确定逐年增长机制。实习基地是保障毕业实习质量的重要载体。实习基地不仅种类要多,而且品质要好。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建设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尤为重要。毕业实习基地建设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创新毕业实习基地建设方式,比如企业投资或捐赠、生产化实训、政府购买、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

(五)加强毕业实习的组织实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上述的制度体系要真正发挥对毕业实习质量的调整作用,就必须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组织实施毕业实习可以采取PDCA管理循环法。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修正)的第一个字母。在计划阶段,学校和二级学院要制定周密的毕业实习方案。学校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习岗位要求,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安全纪律、心理健康、事故应急、自护自救等方面的教育。在执行阶段,学校成立由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财务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负责人组成的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安排和检查督促学生的实习活动。学校要明确学生实习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责,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切实加强对毕业实习工作的管理。要选派具有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学生毕业实习指导教师,努力完成学生毕业实习的指导、教育和管理工作。在检查阶段,学校和二级学院要派专人到实习单位核查学生实习情况,抽查学生实习日记或周记,掌握学生实习动态,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在修正阶段,要及时调整发现的偏差,要召开毕业实习总结会议,设置下一次毕业实习的目标要求。

(注:本文系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的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R0070;莆田学院教改项目“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实习研究”,项目编号:JG201124)

[1]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16-20.

[2]严欣平,陈显明.深化改革走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4,(13):68-70.

[3]吴岩.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新视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胡晓清,李建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明确的基本问题[J].教育与职业,2014,(21):18-20.

[5]李婉,邓泽民.本科高校转型需要解决的八大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5-8.

猜你喜欢
毕业转型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我们今天毕业了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毕业季
转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