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冰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在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马克思早就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现代社会的发展现状已经让我们迫切的感受到了人与自然这种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特殊关系,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中心主义”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现实而迫切的目标,而要实现此目标,必须转变人的思想观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在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的过程中,大学生作为主力军,必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此,马克思生态观已经内在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构建大学生文明理念及道德观念出发,监督其生态文明行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现“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中心主义”观念的转变。
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一样不能置身事外,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变化做出的一种回应,更是落实学习、宣传以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会议精神,贯彻党中央关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具体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保障是人的全面发展。应当看到,表面看似因自然环境的破坏造成了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性的扭曲,而要消除生态危机根本在于从人出发。生态文明意识是人类对过往价值观的重新建构,是在对社会发展的理性分析基础上全新的对价值文明的诠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大学生能更好地以更加系统、辨证的思想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在赋予他们开发自然的意识与能力同时又赋予自觉保护自然的意识与能力,并努力促成这两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保证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更高要求,可以说无论从国家还是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是判定当代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及衡量重要尺度之一,必将有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在各类高校教育体系还是相对缺失。首先,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还不是很明确,环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仍是主要目标,还未上升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高度。其次,在传播方式上滞后于其他的教育传播方式,大学生们大多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获得生态问题的信息,学科和生态文明教育没有有效整合,再次,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师资结构上,人文与生态文明素质相对合理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还未形成,教师教授过程中,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生态文明领域,时常往往无法展开和剖析。最后,当前学校能让学生亲自实践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有效途径不仅比较稀缺而且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与当前急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客观需要是相背离的。
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文明和物质文明,也使人类逐渐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以自然主人自居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这种的以自然主人自居的思想,同样影响着中国,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带来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究其原因也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使得人们生态意识淡薄。这种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十分的严重,大学生们虽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很多情况下,大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基本知识、生态文明的制度规范缺乏了解的积极性和深度,多数处于认知的浅层上,更别提将生态意识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意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抉择上,仍然存在着为追求短期效应、即时利益而忽视自然价值的现象,这就大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必要的消费是对资源有价值的利用和合理开发,既满足生存又促进发展。然而随着消费至上、享受之上的消费主义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消费中也出现了消费与需要的双重异化,重视物质消费,追求符号消费,异化消费意识充斥着大学生消费,把符号消费看成是代表自身身份、地位、成功与否的象征,满足其虚荣的心理。大学生作为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意识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和自然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往往更重视精神领域的理想信念的塑造,缺乏对此现象的深层次的思考,忽视了对学生对这方面的引导,事实证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建立合理的、生态的消费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完成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方面,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深远。
目前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还没有设立专门的章节对于生态文明内容进行阐述,因此必须根据课程的特点从各门课程的特点出发,多角度、多层面、多方面地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通过阐述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大学生为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历史使命,处理好在实现理想、培养爱国主义、道德观、法律观过程中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成长成才过程中学会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生态公正、尊重生命、善待自然、适度消费等全新的态度,并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达到人格重塑、践行人生之目的,同时为多角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生态法治观念,使他们的生态行为有法可依,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在课程中适度地加强各种有关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法规与条例的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则发挥历史学科的内容特性,向学生讲述有关生态、环境与人类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材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契合性以及必须性,用历史的经验与教训来证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如今要实现中国梦需要,以此增强大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促使其形成科学的生态世界观。
师资队伍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为此一方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相关的培养和培训,使他们能够具备一定的生态学科普知识,相应的生态法律知识,以及生态环保实践能力等,从而促进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对于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背景的辅导员教师加强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得他们在教育学生中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既发挥自身原有的学科优势又很好的融入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性与实效性完美结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生态文明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想理念教育更是一个实践理念教育。因此,首先,在校内营造浓厚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举办各种学生自我设计的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题的系列讲座、读书会、各类环保创意设计竞赛、低碳生活宣传、生态文明寝室评选、生态文化节等校园生态文化活动;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与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通过广播、校报等校内媒体进行对比报道,进而营造一个保护生态环境光荣、破坏生态环境可耻的氛围。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举办相关的社团活动;让大学生耳濡目染地受到积极影响,树立科学的理性消费理念,减少过度消费,抵制炫耀式消费,实现文明消费。同时唤起他们深层次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生态道德情感,将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为自身行为。另一方面,还可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绿色生态网站建设,在网站中设置特定的生态文明专栏,定期剪贴一些关于生态的知识,时时公布世界各国以及我国生态文明现状,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工业文明的利弊。从而达到增强他们危机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质的目的。其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校外的体验教育。创造条件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使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开展与生态有关的社会调查、社会考察、“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等活动,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与环保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通过行动研究解决一些现实生态问题,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进而反过来促进和提高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实现一种良性的教育循环。
(注:本文系福建省2014年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网络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创新研究”,立项号:JAS143974)
[1]俞白桦.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6).
[3]蒙秋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内容——生态文明观教育[J].贵阳学院学报,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