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养老服务业现状的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015-03-27 13:54
关键词:养老老年人专业

高 昕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221004)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9月,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突破了2亿,占总人口的14.9%。如果按照近几年中国每年新增超过60岁人口的数字来计算,每一天都有接近25000人进入到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行列。[1]《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2011-2015)》指出:“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老龄人口比重达16%。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状态,老年人口将翻一番。”[2]根据专家预测,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比例将由2000年的10.1%上升至2025年的20.1%和2050年的31%,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3]

老龄化的加剧对养老服务业产生巨大需求,然而根据全国老龄办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475个,拥有床位493.7万张,每千人平均床位数量仅有20张。根据测算,我国现在共需要养老护理员1000万人,目前全国养老机构的职工却只有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目前只有63所院校开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每年培养毕业生仅三、四千人。

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开办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以培养具有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此后,先后有63所高职、中职院校开办了同类专业。这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按照“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要求,坚持产学研用一体,在人才培养、政校合作、校企合作、医养融合、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特色,做出了成绩,为养老服务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专业人才。除此以外,一些高校在本科阶段的一些专业里设置了老年方向,在一些专业里开设了老年工作相关课程。

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各级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等多方努力下,涉老专业群已初具规模,培养了几万名养老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我国养老事业的科学化、规范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持。

然而经过调研发现,养老机构仍迫切需要大批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懂得现代老年养护技术,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必须加大养老行业人员的培养工作。

一、设置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老年人存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精神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的原因就在于其仅能满足生理需求、物质需要,不能满足其精神层面的诉求。因此,在老年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上,应当按照老年人的五种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构建多层次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培养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研究性人才,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物质和精神诉求。

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是,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因就业岗位、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并不是一个只涉及单一学科的专业,而是涵盖了几个学科的综合专业。在赴涉老机构的调研中,笔者了解到,从事养老行业的人员需要具备老年人生活照料、身体康复、心理咨询、活动组织、营养膳食和老年机构运营与管理的知识和能力,因而该专业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医学、护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

先来看看目前养老人才培养的现状。“医养结合”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大部分学校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定位在老年护理、老年医学领域,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也有的学校根据自身资源将培养方向定位在老年社会工作上,还有的学校重在培养养老机构的经营与管理人才。因为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每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式不尽相同。

笔者认为,本专业应当面向各级民政部门、老年机构、老年事业产业单位、老年社会团体领域,培养一线的、从事老年事业管理、老年产业经营、老年社团活动、老年大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具备老年事业与产业经营管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分析与调理、老年生活规划的开发与设计,以及老年文艺体育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学校必须本着“下得去、用得上、能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满足养老市场的需求,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可以学以致用,还要具备自我提升的能力。因此,本专业学生必备的社会学、心理学、护理学、营养学和管理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开设社会学领域的课程如老年学概论、老年社会工作,开设心理学类课程如老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咨询与辅导、生命伦理与临终关怀,开设老年护理实训、康复实训、保健按摩实训等医学护理学领域的课程,开设老年膳食营养、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等技能训练课程。除此以外,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还要学习音乐、舞蹈、美术、体育方面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学习必须与老年人康复知识相结合,学生学习这些艺术特长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老年人进行康复和预防训练。在课程设置上要彰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和实训课的特色,在教学中体现多学科融合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坚持工学结合、学训交替、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

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针对职业岗位的教育,与企业、行业联合起来共同培养人才。学校可以利用企业、行业的资金、设备、人才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学习到社会工作的对接,创建融“教、学、做”于一体,突出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完善“双元整合、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学校为主体,面向养老机构、老年大学、社区、医疗康复机构等相关产业完成理论和实践课程,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中以企业(行业)为主体加强职业能力培训,并建立“校企互通”的管理运行机制,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有较高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事老年服务业务与管理,能适应未来老年服务业发展的专门人才。学校应积极引进老年服务行业规范和标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成环境真实化,设备先进化,集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个集生产、实训、经营为一体的生产性实习场所。

学校应当根据老年服务与管理职业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分析,与涉老机构、医疗机构、相关政府部门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建成 “岗证一体化”课程。紧紧围绕建立“德技并重、行业主导、课证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主线,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到养老服务机构和康复医疗机构顶岗实践、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教学能力考核等多种方式,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培养一支能够把握养老行业发展方向的领军人物、具有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的骨干教师和行业企事业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爱岗敬业、理念先进、技能娴熟的专业教学团队。

在专业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教学内容开发开放、教学资源利用开放、教学形式组织开放、教学质量评价开放”的长效运行机制。引入老年服务岗位资格标准,组织在校生参加行业技能比武,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纳入考核内容,培养具有老年护理技能、老年休闲娱乐生活策划、活动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鼓励学生获得营养配餐师、心理咨询师、保健按摩师、音乐照护师、养老护理员等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还可采用订单式培养、校企共同研制培养方案、研究课题、开发课程、聘请校外兼课教师授课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

三、争取社会资金鼓励专业人才爱岗乐业

“爱心、公益、专业、坚守”是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理念,“爱心”是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感情基础,“公益”是工作性质,“专业”是业务技术要求,“坚守”是持之以恒做好养老服务工作的意志和耐力,是养老服务员最重要的素质,也是养老业人力资源的精神支撑。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工作对象是老年人,甚至是失智、半失能、全失能老人,需要养老护理员帮助或者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吃喝拉撒、安抚沟通,工作繁琐、辛苦不说,有时还会引起老人或者家属的误解。这也就是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员不稳定、流失率高的原因之一,很多人耐受不了这样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纷纷转行。所以,特别需要培养养老服务服务员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自愿奉献的职业精神。

当然,仅靠精神鼓励是不够的,待遇低也是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目前就读老年服务与管理或者相关专业的年轻学子都是所谓的“90”后新生代,他们习惯了在家人的呵护下我行我素,缺乏生活的历练和挫折的磨练,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和职业倦怠。学校应当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班团会议、邀请行业代表开设讲座等途径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热爱养老行业,尊重老人,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职业认同感。还应当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参加社会实践,多与老人接触,建立与老人的感情。

除此以外,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对于能够坚守在养老服务岗位上乐于奉献、工作负责的人员给予奖励,提高工资待遇,面向社会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升其社会地位,赢得社会的广泛理解和尊重。作为涉老机构,应当本着“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原则,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养老护理员收入,尊重他们的劳动,为他们分担后顾之忧。作为培养养老专业人才的院校应当发挥学校的影响力,积极筹措校外资金作为学生的奖助学金及实习生活补贴,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确保这些专业对口的学生留在养老服务行业且乐于为养老事业奉献青春和热情,为我国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输入人力资源。

四、结语

随着老龄化“银色浪潮”来袭,养老压力日益凸显,养老问题牵动着每个人、每个家庭,更考验着政府的智慧与决心。2015年,养老服务业成为民政部十大工作之首。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举办的大规模养老博览会、论坛、对话等活动已达十余次。在这些会议中,领导专家和与会人员都聚焦于养老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这个关键的问题,认为只有培养出一大批适应老龄化趋势和社会需求的涉老工作人员,才能确保养老服务业的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在校就读老年服务类专业(方向)的学生年富力强、知识较丰富、可塑性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强,如果在校期间对其进行扎实的专业思想教育、基础知识教学、专业技能培训,他们将来一定为成为养老服务业新生力量,必将为养老事业注入新鲜血液,确保我国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文系2015年度徐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徐州市养老人才培养培训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5XSM-125)

[1]未富先老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或达3亿[DB/OL].中国新闻网,2014.

[2]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全文)[DB/OL].中国新闻网,2011.

[3]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19).

猜你喜欢
养老老年人专业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养老更无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