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模式的思考
——以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为例

2015-03-27 13:50:33王春生
黑龙江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科研人员

王春生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哈尔滨 150028)

科技工业园区建设模式的思考
——以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为例

王春生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哈尔滨 150028)

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区创建的“哈宜模式”被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学习借签,但由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其自身条件的不同,以致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合作共建速度较慢,实质性进展较小,双方都存在不主动等现象。

园区;产学研;机制;模式

1 哈宜模式的背景

2010年,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正式签订合约,投入3亿元人民币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并于2011年3月正式建成,属于自筹自支性质的科研型事业单位,同年成立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两单位属于“一套人马两套牌子”,运行至今,依托下属5个子公司,打造集群效应。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集研究开发与转化应用于一体,目标是全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环保领域研发平台和产业发展基地。

2 哈宜模式的特点

2.1“51%”创造“政产学研用”新模式

在实施国家创新战略的今天,园区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提供了平台。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挥自身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优势,依托成立公司这一基础,由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入股1亿元注册资本,哈尔滨工业大学则入股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以51%的股份占有率成为控股股东,开创了“政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

2.2“一品一所一公司”的运行模式

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集环保研发与产业化的“大平台”,是由诸多个“小平台”构成,这些“小平台”是企业与研发机构(团队)构成的公司,“一品一所一公司”是公司的主要运行模式,即“一个科研产品+一个研发团队+一家可实行产业化的企业”。

2.3新机制彰显葡萄串效应

过去,科研人员以个人身份参与产学研合作,必须得承受一定的市场风险,这无疑使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从而会影响到产学研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哈宜模式中,哈宜公司以管理者身份减轻了科研人员的负担,使科研人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去。哈宜模式中,核心研发团队单纯以技术入股,并且由哈宜公司来统一管理,这不仅保证了科研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也解决了科研人员关于风险的顾虑。这一模式探索出一条产学研合作与技术成果转化的机制创新新路。哈宜模式运行以来,吸引了很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有合作的科研院校与企业,并纷纷表示想入驻该园区,这种“以一带十”的现象,足以证明新机制的吸引力。

3 存在的问题

目前看来“哈宜模式”是产学研合作比较成功的(实践)方式,而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从2012 年4月起开始与哈工大开展合作共建,已有近3年时间,总体感觉合作共建速度较慢,实质性进展较小,双方都存在不主动等现象,究其原因,对比“哈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3.1基础条件与机制不同

宜兴市环保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园区有环保企业3 000余家,其生产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工程施工能力都很强,奠定了较强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享有“中国环保产业之乡”的美誉。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刚刚起步,有了一个较全面的构思和规划,“一园四区”中,“一园”有一定内涵,有几家企业入驻,“四区”除双城的环保装备制造区有一家企业外,其他“三区”基本停留在构思和规划状态。

“哈宜公司”的存在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公司化”在市场中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宜兴市环科园以1亿元注册资本入股,并占有49%股份,哈工大以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占51%的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利用这种新的机制和模式,更好的将“产业化”落到实处。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在建设规划中注明:“哈工大负责环保科技研发与投入,并利用在江苏宜兴参与环保工业园区建设的优势,引进技术、资金和项目”。采取这种松散型合作、无利益合作的形式,大学的积极性很难调动。

宜兴市与哈工大合作是宜兴市政府直接与哈工大联系开展合作共建,推进较为顺畅;而哈尔滨市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是市环保局抓的,涉及产学研合作诸多事情,市环保局解决这些问题受到职能限制。

3.2人才与团队建设方面

哈宜模式倡导让科学家成为资本家,采取科研人员零资本投入纯技术控股、园区出资兴建实验室、利用课题辐射发展子公司等手段,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科研人才的市场负担,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总体项目中缺少有组织的产学研结合规划(计划),产学研活动主要还是由各企业自身组织进行。

哈宜模式在哈宜公司这一环保研发、产业化的“大平台”下面,建立了许多“小平台”,这些“小平台”是由企业和研发机构组成的公司,并以此打造企业集群效应,催生“单打冠军”群。哈尔滨环保产业园没有形成人才和团队的集聚效应,没有人才和团队培养上的整体构架设计,仍然是点对点的开展合作,形式比较单一。

宜兴需要哈工大的雄厚科研基础、学校和院士团队的“品牌”效应、技术资源和产品资源等优势来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人才团队,与哈工大合作的动力比较大。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对资本运作、品牌效应等创新要素的利用还不是很到位,与哈工大的合作不是很主动。

4 对策建议

基于对以上两方面的对比,我们认为哈宜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建议借鉴哈宜模式,并充分结合黑龙江省省情,大力推进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的合作共建工作。

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市政府就环保产业园建设形成一个大学、市政府共建机制,就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建设的科学规划、实施步骤、政策扶持等方面搞好顶层设计。

哈工大水资源环境研究院与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应建立起紧密型的合作机构,包括双方抽调专人组建工作班子、组建职能部门等,开展日常工作。

哈工大水资源环境研究院与哈尔滨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应形成一套合作办法,包括人才团队建设、条件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等内容。

[1]周新月,符泽慧,张悦.关于高科技园区运营新模式的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04):62-64.

[2]张平军.加快甘肃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对策建议[J].体制改革,2005,(01):58-59.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Taking Harbin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as an Example

WANGChun-sheng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Harbin 150028,China)

Yix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to create"Ha Yi model"is Harbin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learning sign,but due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ir own conditions that Harbin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of Harbin industry university cooperation to build the slower,smaller of substantive progress,both sides have donot take the initiative towait for a phenomenon.

Park;Industry;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Mechanism;Model

F427

A

1674-8646(2015)07-0164-02

猜你喜欢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工大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百年哈工大的不解中俄缘
伙伴(2020年9期)2020-11-02 02:56:44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王文涛在哈工大调研重大科研项目建设时强调 加快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秉承规格彰显功夫
军工文化(2017年7期)2017-10-27 0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