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胡静
(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关键词心血管;心理护理;介入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5
在心内科介入手术的不断发展下,病人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接受度也不断提高,再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是通过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术,左室造影,右心导管,以及心内电生理等检查对疑似冠心病明确的诊断,自我院对患者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至今,接受该手术患者的增长速度年均在30%左右[1],从2013年01月到2014年06月,我院接受冠脉介入检查,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368例,
368例患者,男性245例,女性123例,年龄35-89岁,平均62岁。
2.1 手术前的护理
2.1.1 对于心脏介入手术而言,做好手术前心理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与指导,能够让患者尽可能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与配合治疗。
2.1.2 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等基本情况:由于患者大多数对介入治疗缺乏了解与认识,因此往往存在恐惧心理,部分患者也比较担心因手术对身体造成的伤害,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前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等基本情况,说明手术不开胸,出血量很少,通常也不需要输血。麻醉在穿刺局部时应用,所以患者并不会感到疼痛[2]。
2.2 术中心理干预:由于介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因此患者处于清醒状态,往往对心导管室这一陌生环境,以及设备仪器声音产生紧张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患者安慰与安抚,了解患者感觉,利用护理技巧分散患者注意力,尽量消除紧张感。专心与术者配合,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训练,安抚患者情绪,保持呼吸平稳,放松肌肉,进而利于穿刺,适时对患者进行轻拍,触摸或紧握患者的手等[3]。
3.1 饮水护理:为增加患者尿量促进造影剂排泄,减少造影剂对肾的损害,在术后交代患者多饮水或者牛奶等。针对部分患者因惧怕多饮水排尿对伤口造成影响的情况,及时告知患者喝水的重要性,以获得良好的配合。
3.2 饮食与排便护理:术后30min-1h,观察患者并未出现任何特殊情况下,积极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高纤维饮食,饮食注意不宜过饱,少吃多餐,促进消化;同时应确保大便的通畅,避免过度用力对伤口造成损伤;针对部分患者不进食来减少排便,从而减少对伤口影响的情况,护理人员因及时做好解释工作,让患者了解饮食的重要性,让患者正确对待饮食;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便盆,提供隐蔽排便环境。
3.3 精神紧张护理:患者精神紧张是诱发介入治疗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当患者回到CCU病房后,护理人员首先要帮助患者熟悉环境与监护设备,将监护仪的报警声音关闭或者消除。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有效地实施温馨服务流程,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充分理解患者的不适,给予积极的关心与安慰。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明确与肯定,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应做到及时与准确,提高患者安全感;患者术后感觉胸部医务主要是精神原因所致,这是因为金属支架体积非常小,并未在神经血管内进行支撑,因此患者是不会有所感觉的,所以护理应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4]。
3.4 良好心功能患者护理:心功能良好,但依赖性较强,角色强化的患者,在术后应积极鼓励进行早期下床活动,通过肢体血液循环的改善来减少血栓的形成。
在心脏介入手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经桡动脉途径将越发广泛的应用到患者的治疗中,患者的接受度也将越来越高。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良好沟通,能够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满意度,同时患者自身的安全感也得到提升。在整体护理中,心理护理干预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在介入治疗中良好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临床实践中介入治疗护理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加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伦理,哲学,心理,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与配合治疗,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向宝霞 ,向云霞,翟秋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24(1):64.
[2]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
[3]陈珠 灏.实用内科学下册[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375.
[4]曾彩虹,曾影虹.冠状动脉介入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