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的构建
刘丹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以安徽财经大学设计系为例,探讨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艺术设计人才。
关键词: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创新意识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融艺术学、美学、人体工程学、人文学、环境学、市场学以及工程技术科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专业。由于本专业的特殊性,笔者所在学院艺术设计系秉承“创新与应用互融”、“艺术与市场结合”的办学理念,依托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及文学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努力打造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艺术设计人才。学院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文化、专业、技能等综合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充分尊重学生培养的规律和考虑本系师资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教研教改活动,同时制定了相应的方案。
安徽财经大学有着悠久的商业、经济专业传承和人才结构优势,在教学资源的分配和调剂上非常方便快捷,因而相对于其他院校专业的教师,有其独到的优势,便于向学生传达一种商业和艺术设计结合的教学理念。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最近笔者所在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对培养方案又进行调整。删除了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近十门课程,合并了教学内容相近、相关联的近五门课程,新增了近十门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促进专业发展,加强安徽财经大学优势特色专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撑作用,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增设了《设计管理》、《消费者心理学》、《市场营销》、《演讲与口才》、《就业指导》、《创业学》等与创业相关的课程。等课程。课程体系整体较为优化,结构合理,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能够及时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弹性调整。另外,笔者所在学院积极鼓励学生选修经济、管理类等课程,参加或旁听经济、管理类的学术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增强自己的管理与设计的意识。学生还可以利用本校经管类学科优势,在学校网络和图书馆更容易找到其他艺术院校难以找到的信息和图书。在学生实习和考察时可以方便的选择自己理想的基地,方便学生尽快将学识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增强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笔者所在学院艺术设计系从专业确立之始就建立了系统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设置了完备的课程体系,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根据社会文化经济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以及专业发展情况,制定的培养方案注重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能够突出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殊性,近100%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新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深受学生的好评。多媒体课件研制能力较强、应用状况良好,使用多媒体授课的专业必修课、学科基础课等课时比例达到100%,自行研制的多媒体课件达多门。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按照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发展等教育原则,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丰富和完善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在教师的教学研究立项中,有一定数量的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课题,而且其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具体的应用和推广。例如“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聚散教学法”、“平面图形空间立体转换教学法”等,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该教学方法在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已初见成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2007年,“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获取安徽财经大学重点立项;2010年“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获安徽财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在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申报中,“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获取安徽省重点项目立项,现已结项;2012年,在安徽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获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二等奖。另外,从2008~2012年,笔者发表了与此相关的文章7篇。
另外,设计系根据国家“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学校教改总体规划,结合本院、本专业特点,制定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任选课、公共限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六大类课程不仅综合形成科学的专业知识体系,而且总体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在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科学引导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需求,赋予其高度自主的选择权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选修课部分的学科前沿课程、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类课程的开设,及时将体现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
中,不仅直接有利于学生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有效推动了广大教师加强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改革之间的良性互动。这种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既注重专业理论知识,又强调专业能力的实用性,既强调知识、理论的提高,又注意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所倡导的“精理论,重实践”的教学理念。
艺术设计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大部分专业课程注重把实践内容直接带进课堂,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学生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内容紧扣时代发展步伐、更新及时。如蚌埠“好思家”涂料厂;蚌埠鼎力仿古青铜器制品厂;蚌埠珠光太阳能制品有限公司;蚌埠蓝天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的《尔雅》杂志;合肥友谊医院;蚌埠移动公司;蚌埠市文明办;其它企事业单位;国家发改委;历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了各种设计项目。多数设计作品分别被采用,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深受社会好评。
艺术设计系针对本科教学实习不同类型的需要,在学院支持下建立了相应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共13个。各实习基地场所充裕、设施齐全先进,各专业与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深入,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平台。制定了关于实习教学的措施和规定,对实习教学大纲做出了明确要求。针对每个校外实习基地,各专业均规定了明确的实习目的和具体的实习项目,并配有稳定的教师和教学辅助人员,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至今,笔者所在艺术专业已有毕业生约600人进入实习基地,实习期间大部分设计作品被采用,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重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艺术与设计实验不追求试验结果的完美,重在找寻创新的可能,了解材料的性能特征,掌握熟练运用技术、设备、工具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与协作意识、健康与安全意识、制作与成本意识、环保与节能意识。给学生创造自主创新和探索的空间,从中体验到创作的成就感和劳动的乐趣,并形成良好的人格与素质。设计艺术实验室包括平面设计实验室、后期平面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喷绘实验室、装饰材料展演室、精雕实验室、雕塑与陶艺实验室、版画实验室、丝网印刷实验室、综合材料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组成。实验室面积实验用房面积达(4000)㎡,拥有仪器设备563台(套),总价值达1000余万元,各类实验教学与管理软件15套,承担了艺术设计专业500余名学生的相关课程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任务。
在试验课程教学模式上,德国包豪斯设计院校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强调“设计学院所培养的新型艺术设计师应该集艺术家和工艺师于一身,既有艺术家独立的创造才能,又有工艺师娴熟的技艺”。艺术设计实验室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准确把握艺术设计学科特性,逐步形成了“开放、交融、自由、超越”的实验教学理念。建立了以开放性教学体系构建为核心,以开放性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为保障的完全性开放教学模式;根据艺术设计学科的实验特性,通过建立实验教学工作室制、创作团队制、社会项目引入制等多种方式,实现学科专业间的交叉以及校内外资源的融合;遵循艺术设计学科实践教学规律,注重心智启发,倡导有教无类,营造自由空间,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在不断提高中达到超越成规、超越自我,从而很好地实现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丹.社会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3):189.
[2]刘丹.艺术专业实习基地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