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红白颜色认知差异及翻译取向
鲍冬娇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表达各种不同颜色的词语都很丰富。但是,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这些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图从红白两色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对中,分析中西颜色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取向。
关键词:颜色;中西文化;翻译取向
世界的多姿多彩是因为有着丰富的颜色的存在,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等的不同,使得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理解与感受颜色也迥然不同。[1]由此可见,中西方文化有关色彩的象征意义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从红白两种颜色的象征意义的对比中,透视中西颜色文化的差异。
(一)文化背景差异
中国自古就有尚红的观念,这来自于古人的太阳崇拜。[2]它是吉祥、成功、顺利、喜庆等的象征,[3]是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追求的体现。戏曲中用红色脸谱来体现忠义、耿介的品行;每逢春节时,中国人喜气洋洋地贴上鲜红的对联、红福字、挂大红灯笼等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借此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望。
我国人们认为红色不仅可以使传统婚礼充满喜庆、吉祥的气氛,而且还意味着这对新人以后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所以在传统婚礼上,到处贴着大喜字,新娘子遮红盖头,穿大红袄、戴大红花。[4]婚后生儿子送亲朋好友“红”鸡蛋;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go-between)”;“红火(prosperous)”代表热闹、旺盛;“红尘(material or secular world)”是指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同时它也有顺利、成功的含义,比如“走红”、“红运(good luck)”指的是人的境遇非常好;“红人(the blue eyed boy)”意味着得到上司的认可,重用的人;“分红”或“红利”(bonus,dividend)就是分到共同经营的利润,,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bonus),“开门红(good start)”等。它还象征美丽、漂亮,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或“红装(young woman)”,“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把年轻美貌的女子称“红颜(the beauty)”[5]等。
但是,在西方,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红色(red)则是一个以贬义为主的词,在西方,红色是鲜血的颜色,看到红色就代表有危险,而在西方人心目中,人体的“生命之液”就是鲜血,一旦鲜血流淌下来,那就意味生命即将凋零,所以西方人一看到红色就会联想到“火”或者“血”,例如“red-hand”指的是血腥的手;be caught red-handed当场被抓;“red cross”是红十字会;“red ruin”表示战祸或火灾。[6]同时,红色也会让人联想到的就是紧急和危险。如:用于公路、铁路上表示危险的红色信号旗、信号灯;“issue red alert”指发布红色警报;同时它还有放荡、淫秽的意思。比如”She is really so red”是指她真的很放荡;[7]“red light district”表达的是红灯区。[8]“亏空”、“负债”还可以用红色来表示,人们通常用红色登记帐上负数的的净收入,比如“red figure”赤字;“in the red”指亏损;“His account is in the red”他的账面出现了赤字;“red-ink entry”(赤字分录)、“red balance”(赤字差额)。
(二)政治背景差异
红色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政治含义,它用来表示革命和进步,“红色政权”代表中共最初的政权,人们把最早的武装叫做“红军”;在人们心中,“又红又专”(“red and expert”)是指不仅政治觉悟高而且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残暴、流血的象征。例如“red battle”是血战;“red revenge”指的是血腥复仇;“red rules of tooth”弱肉强食;同时它又是激进、暴力革命的象征。[5]西方人从斗牛的文化传统中深感“红色”为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因此斗牛士用来激牛的红布〔red-rag/ red-flag被喻为“令人愤怒的事物”,[8]“红色”进而成了“政治上激进”的代名词,如:“Red”赤色分子、革命分子激进分子;“a red evolution”赤色革命;“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运动;“red activity”左派激进活动。
(三)情感色彩差异
汉英语言中的红色,都可以用来表示某种感情。汉语中用“面红耳赤”、“脸红”、“红脸”喻指“恼怒,生气,害羞等”。汉语中的“眼红”或“/红眼病”有双重含义,可以表示,当表示疾病“结膜炎”时,译为“pink-eyed”,当表示“嫉妒”时,叫“红眼病”则译为”green-eyed”,因为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所以在英译中不用red而用green也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内涵差异。[2]英语中的“see red”表示“大发脾气,火冒三丈,狂怒,气得发疯”之意,“waving a red flag”指“做惹别人生气的事”。汉语中我们经常用”红光满面“来形容人开心,但是在英语中,为了避免对方误解我们就不能说“Your face is very red”。
(一)中国人的白色恐惧
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忌讳色。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认为白色为丧葬之色,亲人去世的时候,家属办“白事”时,穿着白色的孝服,在家布置的灵堂也都是白色的,出殡的时候,
打着的是白幡。[9]所以白色是无生命的表现代表着悲伤、死亡、恐怖、凶兆。古代“白虎星”是指给男人带来厄运的女人,是因为白虎自古以来被视为凶神。[4]白色象征着腐朽、反动、落后,是受到政治功能的影响,例如“白专道路”是指反动、腐朽和倒退,[7]“白色恐怖”指的是反动势力对革命力量的迫害,“白匪”用来指反动势力或军队等。它也用来比喻失败、愚蠢、无利可图,例如举“白旗”表示投降;“白痴(idiot)”是指称智力低下的人;“白忙”、“白费力”、“白搭”指的是出力了而得不到好的效果。“白字(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不能实现或没有根据的话称“白话”;不切实际、根本无法实现的幻想叫“白日做梦”;“吃白食”是指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吃东西不付钱,也泛指不务正业;“白眼”,眼珠向上翻出或向旁边转出眼白部分,表示看不起人或不满意。在传统戏剧中,“白脸”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在戏曲脸谱中的曹操是白脸。它还表示知识浅薄,没有功名,所以老百姓被称为“白衣”或“布衣”。“白身”或“白丁是指”没有功名的读书人。汉语中的“白面书生”是指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4]
(二)西方人的尚白情结
白色是西方文化的崇尚色,也是英美民族的最爱,他们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有美好、幸福、快乐的涵义,这源于西方的宗教传说。人们认为上帝身着素服,头顶银白光环,住在白云缭绕,充满光明的天堂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常常给人们带来福音。[10]它是纯真无邪的象征,如”She has a white soul”表示她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它同时还象征正直、高尚,比如“a white spirit”高尚的精神,它同时也表示征吉祥、幸运,如“the white day of somebody”指某人的吉日,“white knight”(白衣骑士,指政治改革家或事业上的得胜者);它表示合法、无恶意的,例如“white market”指的是正规的市场,而“white list”是指白名单(指经认可或批准事项的一览表);“a white lie”表示无恶意的谎言也叫善意的谎言;[11]“white man”忠实可靠的人、高尚的人;“white hope”指可望给一集体带来成功的人。[12]
总之,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文化中,颜色有着各自不同的的象征意义,这体现了不同民族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我们对语言所产生的文化背景,透过其政治背景和宗教背景的差异不仅要充分了解,还要进一步领略在中西文化中,这些颜色所表达的不同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同时在对颜色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挖掘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为英汉两种文化搭建理解和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秦辉,刘秀娟.从红黑两色透视中西颜色文化差异[J].中国科技博览,2008,(19).
[2]韩婧.英汉翻译中”红色”的情感色彩差异[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张犁.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比较[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
[4]鲍冬娇.从色彩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5]王艳艳.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4).
[6]任俊莲,马邦新,罗平,赵爱华,谢军,马建伟.中英文化中色彩词象征意义的对比[J].菏泽医专学报,2004,(1).
[7]刘冰,李伟.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6).
[8]黄超楠.浅谈中西文化中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12).
[9]孙茗.颜色词的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对比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10]崔艳辉.中西颜色隐喻认知分析及其文化探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11]鲁俊彪.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J].集宁师专学报,2007,(6).
[12]纪晓静.汉英颜色词语语义文化内涵探微[M].复旦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