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管理永恒的主题

2015-03-26 23:39天津市东丽区新立村小学校长姜炳卫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5年7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探究评价

■天津市东丽区新立村小学校长 姜炳卫

众所周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立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人才作为改革的追求,其实质就是教育要满足学生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一诉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一诉求日益凸显,日益成为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减负增效”成为我们思考的核心问题。

要转变观念——学生是成长中的生命体

长期以来,我们更多地将学生视为学习知识的容器,更加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他们作为具有鲜明个性的生命体的特征,缺乏了对学生个性的应有尊重,导致学校教育因“唯智”出现失衡的倾向。因此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只有我们将学生看作是成长中的生命个体时,才会在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不但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而且关注学生心智的成长、体质的健康,让学生懂得责任与使命、感恩与回报,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回归到本质。只有回归到本质的教育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提升职业素养——构建生态师生关系

实现“减负增效”的基础是要有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其核心是通过教师职业素养的修炼构建生态的师生关系。生态的师生关系是以尊重为基础,理解为前提,平等、关爱、欣赏为具体体现而构成的成长共同体。

作为教育者的“尊重”,是要将学生看作是富有个性特征的生命体,他们或者开朗,或者沉静;或者勤奋,或者松懈……这是学生的天性使然,我们的教育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来实施的;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我们的教育使学生获得具有个性化的成长。只有当我们对学生的尊重发自于内心,才会用欣赏的目光发现学生每一点进步,才会宽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才会用我们的真诚、关爱去感化我们的学生,从而实现学生“快乐于学习”,收获自信。

作为教师还要理解学生,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要、理解他们的生活。只有当我们理解学生时,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真正认识他们,用一颗童心去分享他们的快乐或忧愁,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打开一扇大门,让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的学困生乐于与我们交流,在交流中引导他们,实现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减负增效”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在乐学中成长,因此,教师才是“减负增效”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牢固树立生态师生观,铸就新型的师生关系。

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教学过程是实现“减负增效”丰要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是让我们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肩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从而让我们的教学充满生命的灵动。这就需要我们站在新的视角来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它包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和谐师生关系,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有效评价,注重生成的教学过程。

师生是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师不但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重要的是构建这样的一个共同体。在师生的平等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获取学习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乐于学习的态度;要让学生懂得成长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实现的,作为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基于上述理解,我们确定了生态课堂的基本流程:预习指导→情境创设→自主探究→交流提升→巩固拓展。“预习指导”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要求和途径,增强预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情境创设”是结合学习的内容,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问题的“场”,或真实,或模拟,目的是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让学生以主动的、饱满的情绪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学生学习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必须还“权”于学生;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素材,观察学生探究的过程,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因“急躁”而包办学生探究的过程。“交流提升”是个很重要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倾听,只有听得清、听得真,才能有效地指导;既要关注学生正确的信息,也要关注学生错误的信息,正确的信息固然给我们以启迪,错误的信息同样给我们以思考。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在交流中提升的目的。知识的获得不是学习任务的完成,恰恰是学习任务的开始,因此我们再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通过拓展性练习,深化学生的思考。

生态课堂教学的宗旨,就是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学习的过程,享受知识探究过程中的挫折与快乐。

回归本真的学习评价——让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性评价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容否认的出现了形式化、随意化的倾向,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也违背了学生发展的规律,因为学习评价的目的是矫正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任何形式化、随意化的倾向都会将学习评价引向歧途,都会使“减负增效”成为一句空话。

“回归本真”成为学习评价的一个追求。评价的对象是学生,作为成长中的生命体,他要求评价是真实的,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不是空洞的夸奖,唯有真实的评价,才具有现实的意义。当然在评价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学生自尊,我们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讲究策略,但不等于放任。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或者是学生学习的态度,或者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或者是独特的思考角度,或者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强化评价的针对性,强化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按时间分类包括及时性评价和延迟性评价。课堂教学往往采用的是及时性评价,主要方法有语言描述性的、实物奖励性的、定性评价性的等;作业评价及时性与延迟性的结合,更多采取的是语言描述和定性评价等。采用哪种评价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境来选择,当然在学习评价过程中往往是几种评价方法的综合,以求达到最佳的评价效果。

值得指出的是学生学习评价应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更好的认识自我,实现学习心理品质的优化。

丰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磨砺才智

前文谈到,减负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低效而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时间参与到丰富的社会实践之中,实现学生和谐可持续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增效”的有效载体。

社会实践活动从内容上分包括课程拓展类、主题实践类、社会服务与劳动实践类等。课程拓展主要知识教师根据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向课外拓展而开展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实践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教育主题而开展的实践活动。社会服务与劳动实践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社会服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珍视劳动成果,尊重劳动的意识。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客观分析本校的实际与所在社区的现实有针对性的安排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为了提高活动的质量,教师要对开展的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制定活动的方案,包括活动的目的、活动的准备、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活动成果的呈现、活动的安全预案等;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要进行具体的指导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交流。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课程的延伸,它作为学校课程教育的补充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学生在活动中将课本上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进一步深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也磨砺了自己的才智。

综上所述,学校教学所面临的不是单纯的减负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开展我们的教学工作,让我们的学生在校园中快乐的成长,所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的永恒主题,减负是为了实现教育的高效。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探究评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