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政
随着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利润源泉”提高企业效益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施工企业开始着手内部挖潜、探究新的途径以达到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据统计调查发现,建筑所需的材料、部件、设备,占到工程总成本的60%~70%,如果能够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和物资管理成本,就能形成“第三利润源泉”,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效益。因此,物资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地强化物资管理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关注的管理焦点。
目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弊端,致使物资管理效率较低,造成工程成本增加,施工进度没有保障,工程不能按时完工,容易发生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等严重后果。笔者认为目前施工企业物资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部门之间缺乏协作,企业高管重视不够。对物资有效的管理,并非仅仅依靠物资管理部门就能做好的,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如工程技术部门、计划成本部门、财务核算部门等。此外,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高管应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强化物资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挖掘其自身管理潜在效益是企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其不足表现为:一是物资计划制定不科学、合理,造成物资积压或不足;物资消耗定额对工程物资消耗总量没有实质的约束;物资部门在采购时无准确的数据可依,无法控制物资用量。二是各物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作,沟通不足。有些项目无计划盲目采购,以满足施工为目的,项目结算时才发现物资超耗。三是物资付款不及时。不能及时支付采购物资货款,致使供货商拒绝供货或提供质量较差的物资的现象,给项目的正常施工以及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第二,采购价格偏高。原因有:一是采购方式随意。物资采购方式主要有招标采购、询价采购以及零星采购。在采购前,没有对采购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因采购方式的不当,使物资的采购成本增加。二是没有深入市场调研,致使采购部门对市场物资的供应管道、市场价格了解不够,轻信供方价格最低承诺。三是采购部门多向与之有关系的供货商采购物资或招标采购中投标单位多通过不正当手段中标,致使采购价格较高、采购质量没有保障。四是采购人员道德素质较低,存在收受贿赂或中饱私囊现象,导致采购价格较高。
第三,施工企业重视采购物资价格,致使物资质量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是施工企业只注重标价,只要标价低就与投标单位签订采购合同,而对于物资质量、售后服务、投标单位信誉情况等重视程度不够,这样就造成了供货商为中标,而降低标价,待签订采购合同后便更改采购单价或是为降低自身成本而偷工减料,一方面增加了施工企业采购成本,另一方面造成了物资质量不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二是施工企业采购人员为了享受低价采购物资的优惠,明知物资存在质量问题仍采购,造成采购物资的质量较差。
第四,针对供货商的管理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致使以下现象发生:一是供货商准入管理无序和盲目。供货商准入制度是物资采购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供货商准入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供货商准入标准不明确;评价指标不全面。致使部分资质、信誉较差或产品质量不良的供货商获得准入资格。二是选择合作供货商时,缺乏科学的采购管理知识。往往凭传统方法或主观经验,缺乏先进的采购管理知识。三是缺乏对合作供货商的综合评价。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主要是依据供货商的供货质量记录和供货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状况对供货商进行评审,尽管在某些施工企业中也存在对供货商考察的环节,但却因供货商考察人员徇私舞弊使其达不到实质性的效果。四是施工企业与供货商的关系不稳定。目前,尽管工程项目的周期较长,但很少有施工企业与供货商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他们之间多为临时合作关系或短期合作关系,彼此间均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缺乏战略合作意识。选择价廉诚信供货商成为施工企业采购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消耗了施工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五,标准化现场管理缺失,表现为:一是物资验收不规范,不能及时发现物资质量问题。二是物资保管不善,造成物资积压、丢失、损坏现象发生。三是物资出入库手续不健全,致使施工企业不能有效地记录物资的收、发、存、退等经济业务。四是人员随意出入施工现场,材料不实行监控管理或监控力度不够,致使个别人趁机倒卖物料,给项目造成损失。五是施工人员技术等级偏低用料超耗,造成浪费。施工人员中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技术水准较低,致使施工现场出现大量的废材,造成物资浪费现象严重。六是回收、节约意识薄弱。现场剩余物资或废旧物资没有及时回收、处理,有些周转材料也是如此,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企业管理中节约意识薄弱,只重视完工产品的价值,对工程的质量、物资和人力投入的节约重视不足。
第六,物资管理体制机制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体制机制设计缺乏前瞻性、科学性,没有从物流、供应链的角度去整合优化。物资部门的职责只是满足施工物资需要,没有把单纯的采购保管业务延伸到采购、仓储、配送、加工的全过程,供应工作的附加值没有体现。
第七,物资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没有采用和落实现代化管理方法。目前,施工企业多采用传统的粗放式管理,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各环节也没有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现场物资库存不合理,一些项目物资库存不足,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一些项目库存物资积压严重,造成物资浪费现象严重。更有甚者,施工现场物资随意堆放或随意丢弃,废旧物资随处可见。这种粗放式管理已经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效益。施工企业应摒弃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将现代物资管理理念融入到物资管理中,采取现代物资管理方法,如ABC分类法、经济批量法、限额发料等,切实将物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提高企业效益。
针对以上施工企业中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第一,建立“计划—组织—控制—领导”框架的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依据物资使用计划、物资分类、物资采购方式、供货商管理、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和物料管理流程,建立项目筹划实施—物资计划—物资采购—物资供货商管理—合同管理—物资进场—项目竣工的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在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施工企业实际的物资管理流程图,使物资管理流程更加直观、清晰,进一步规范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体系,有效地降低施工企业物资成本,提高物资管理效率,
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物资分类方法和物资采购方式。根据施工企业所需材料和在施工项目中所起作用,利用ABC方法等分类方法对施工所需物资进行分类,进一步对各类物资采购的招投标程序和规范流程进行细化。
第三,制定科学的供货商选择评价方法。依据供应链管理中的有关理论观点,制定科学的供货商选择的评价方法和供货商数量确定方法,比如采购活动中引入TOPSIS评价方法,从而发现最优供货商,优化供货商选择机制。
第四,加强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细化物资合同管理流程。科学有效的合同是保障施工企业合法利益的基础,根据《合同法》,分析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的实际情况,从合同订立、合同变更或合同解除、合同履约、合同归档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
第五,制定适合施工企业的物资管理手册。从施工企业实际的角度,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归纳整理,提炼出操作性强的施工企业物资管理手册,为企业物资管理标准化提供参考。
物资管理是施工企业正常施工的前提,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在企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对物资的有效管理,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用料申请计划、采购、运输、仓储、保管、领用、消耗等活动,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规格以及价格(不含可抵扣增值税)和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好生产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