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民办高校转型科学路径

2015-03-26 22:46:08
电子测试 2015年1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理念

史 嫄

(西安翻译学院基础部,陕西西安,710105)

建设发展好我国民办高校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我国民办高校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数量,还是办学质量、办学理念都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由于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如何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牵引,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优化学科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办大学等问题仍需深入探讨。

1 基于网络环境的民办高校转型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网络将人们的关系拉的更近,通过网络可以摆脱空间、地域的限制,为远程教育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民办高校全面转型是民办高校着眼长远建设发展,提高人员素质的迫切要求,更是民办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命脉、根本和基础。为此,必须突出一个“全”字,即民办高校要从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等三个方面实行转型。

1.1 全方位转型

网络将世间更多不同的物质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不同物质之间的互联互通,这指引着民办高校的全方位转型,即从空间上实行转型,不仅包括教学工作转型、科研工作转型,还包括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的教育管理转型、校园文化建设转型、教育理念转型等等。即不仅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还要建设正规有序的校园、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1.2 全过程转型

网络的实时性特征为民办高校全过程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着民办高校教育从时间上实行转型,针对每项工作建立过程体系,实现过程优化。如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从入学到毕业,必须着眼培养目标,全程跟踪。全过程转型并不仅是一次过程的转型,而更强调的是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1.3 全员参与转型

网络技术打破了人们交往与沟通中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为更多的群众共同参与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指引着民办高校全面转型更要突出全员参与。民办高校转型发展是民办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层次水平的必由之路,决不是学校个别人的事,涉及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全体人员必须积极投身民办高校全面转型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2 基于网络环境的民办高校转型困境

网络中包含了巨大的数据量,要求人们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各种知识与技术。但是民办高校传统教学方式明显不能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因此,推动民办高校全面转型,根本是要贯彻落实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更加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育理念仍停留在“次要地位”上,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没有完全确立,低人一等的感觉还普遍存在。事实上,国际上一流大学不少都是民办高校;二是教学模式还比较单一,以适应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小班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三是人才培养模式还停留在培养一般本科人才上,特色鲜明的专业性实干人才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四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素质大多还不高,与公办院校还存在不少差距,特别是中青年骨干教师还很欠缺,还不能满足全面转型的要求。

3 基于网络环境的民办高校转型科学路径

3.1 结合网络技术发展,深化思想观念转型

民办高校全面转型是一项艰巨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任务,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其转型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与思想动力,为民办高校教育转型提供了新的思想源泉。如果思想认识不到位、转型理念不先进,必然影响学校转型的顺利实施。只有广泛深入地开展“民办高校全面转型大讨论”,通过不同思想观念的激烈争锋,摒弃错误思想,才能统一认识,增强办学转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牢固树立大有可为的理念。二是要牢固树立特色理念。特色是优势、特色是核心竞争力,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特别是985、211院校)比,起步晚、底子薄、国家投入少甚至零投入,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必须搞好定位,办好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形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如西安翻译学院的英语专业即是如此。三是牢固树立培养专业实干型人才为主的理念,重实践、重操作,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实干型人才,打造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3.2 结合网络技术发展,深化教学模式转型

教学模式转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是落实先进教育理念的着力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民办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出路,从网络技术的角度开创了与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不一样的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满足于教师的课堂灌输的弊端。对此,要加快推进民办高校教学模式全面转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变“灌输式”教为“启发式”教。大力推广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的问题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增加自主实验、分析问题、研讨发言等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员自主学习、积极思考;采取信息化手段,尝试MOOC等新型小班教学模式,实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二是变“知识获取型”学为“技能提高型”学。哈佛大学的一个非常教育理念是提高学生技能、改变学生思维模式,大力实施素质能力拓展计划,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规划,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单纯获取知识向技能提高、创新思维转变;三是变“单一形式”考为“多式多样”考。改变当前“一卷定成绩”的“单一形式”考核模式,采取“平时+考卷”综合考核模式,适当提高平时成绩,提高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

3.3 结合网络技术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民办高校从长远角度考虑培养能够更好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基础。因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必须准确把握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着眼学生长远发展。一方面,要着眼未来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实干型人才。以岗位需求为牵引,注重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培养专业实干型人才,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打造学生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结合目前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人才培养按照用人单位要求“订单式生产”,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工作,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就业率,而且可以大大节约用人单位对人才岗位培训成本。二是“校企合作式”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接受全方位教育,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优势互补,共育人才。三是“三明治式”培养模式。即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根据社会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具有很强的动态性和适应性,全方位提高学生能力。然而,上述几种模式都各有优缺点,我国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各个院校的具体实际,探讨多元式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未来发展需要。

[1]别敦荣.民办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山东高等教育,2014(5):45-52.

[2]宋浩平.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3(11):34-36.

[3]管弦.职业教育几种典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启示[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32-34.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转型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沣芝转型记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4-17 09: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