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高职导师制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

2015-03-26 22:46:08张耀辉张治元张桔娴
电子测试 2015年16期
关键词:导师制导师校企

张耀辉,张治元,张桔娴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信息技术下高职导师制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

张耀辉,张治元,张桔娴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15)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其应用与推广已经成为现代人才培养制度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建设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需紧跟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提出了“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为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导师制;工作室制;高职教育

1 现代信息技术下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人才培养内涵

1.1 现代信息技术下“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模式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标识之一,传统的“导师制”内涵也相应的得以扩展,国内最早是在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将其推向宽广的范围,本科院校、高职院校都建立了导师制,深化、全面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求更好地培养符合经济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崭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使得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一种新的“导学”关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消除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针对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

1.2 现代信息技术下“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兴起的一种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励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由学院教师、企业兼职技术专家以及一线技术工程师共同组成教学团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实训室,供学生开发、模拟、实验研究项目,让学生通过观察、参与、讨论等形式,通过“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学习模式,获得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倡导“自由开放、团结协作、互惠互利、开拓创新”的理念。将传统的单板教学过程,转化成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项目需求分析、研究与设计、产品开发等实际生产过程中,将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转变为在实践项目中的互动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3 现代信息技术下“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内涵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是以配置现代技术条件的工作室为载体,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将课程教学与项目创新融为一体,以完成各项课题、技术研究为主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主动去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室中的师生通过向企业、教学主管部门申请各种创新项目,确定研究内容,然后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项目研发的全过程,并从项目实践过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2 现代信息技术下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必须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由此,为了顺应人才培养的需求,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做了如下的尝试与创新。

(一)设立多个专业工作室 学院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成立了移动互联网研究所,并根据专业方向设立腓尼基工作室、楚邮工作室、麦杰工作室等多个学生工作室,并鼓励工作室注册公司。楚邮工作室负责承接APP开发制作、运维,网站开发、信息系统开发等;腓尼基工作室负责承接广告设计、PPT美化、动画设计等;麦杰工作室负责网店与微店运营与销售、自媒体运营与推广等业务。

(二)场地和设备的配备 良好的办公环境是有效推进“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障。工作室的建立应该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设备与手段,对配套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构建配备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实训基地和实训设施,以达到社会企业现有的先进水平。

(三)导师的选定 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是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未来的需要,由此,高素质导师的培训与选定是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关键。首先,选拔具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掌握现代技术应用经验的老师担任工作室的负责人;通过教师本人申请,专家论证和学院科信处审批等帅选后选择其他专业教师进入工作室担任学生导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优秀技术工程师,实现优势互补。

(四)科研项目的来源 “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推行必须依靠项目的推进来进行,因此充沛的项目来源是开展教学的必备条件。具体项目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1)面向社会承接各类服务项目和技术项目。学院鼓励工作室对外承接各类技术研究项目,以充分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环境。工作室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引进研究项目,主动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2)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作为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申请到各类横向与纵向科研课题,在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中,工作室中的学生成员可以充当老师的助手,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工作,不仅能够科研的思路、方法,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与科学素养。(3)学院内部信息化建设项目。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当代,传统的办公模式受到各类挑战与冲击。学生工作室抓住学校内部各类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机遇,完成学院内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4)各类科学竞赛项目。工作室成员都积极参加各类校内外的科学竞赛,尤其是计算机类的作品竞赛。导师积极引导学生有针对地去报名参加竞赛项目,通过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工作室平台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也能提升学院自身的办学影响力。(5)学生自选课题。学生可以在工作室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进行研究。

3 信息技术下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总结与建议

“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工作室和导师,并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实训平台,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向技术培养迈进,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在执行“导师制”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与完善。

(一)增强工作室与日常教学之间的衔接 依托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自由性的特征与日常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二)强化工作室职场氛围的营造 工作室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场所。在完成工作室的各类项目开发过程中,工作室的成员就像企业的职工一样正常上班、下班,有时甚至也需要加班。

(三)加强导师团队的培养与考核 导师是学生的学习指路人,也是工作室中的核心。学院应加强对工作室导师的培养力度,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依托行业企业平台,实施教师轮流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培训计划,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

(四)扩大校企合作渠道,增加科研项目来源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当今高职院校在教学改革上的一条必经之道,扩大校企合作渠道,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将企业中的课题带入到工作室中来,为工作室的项目来源提供更多的途径。

(五)细化工作室的管理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工作室作为一个独立于教学管理部门的机构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管理效率,确保工作室管理制度的现代化发展。

4 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基于工作室开展“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人才的培养需求,也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尤其是计算机类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了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符合区域经济需求的人才,我们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摸索与改进,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向。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utorial System and Studio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ang Yaohui,Zhang Zhiyuan,Zhang Juxian
(Hunan Pos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unan Changsha,410015)

At pres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s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line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closely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proposed a training model of “tutorial system” and “studio system”,and combined with computer professional to make a deep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sum up experience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teaching reform.

tutorial, studio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642.0

A

张耀辉(1982- ),男,湖南邵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通信教育。

项目来源: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实施全程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XJK013CZY143)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导师校企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V eraW an g
导师榜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