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2015-03-26 16:51:18程子彪赵娟杨显明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导师制对口青年教师

程子彪赵 娟杨显明

(1.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程子彪1赵 娟1杨显明2

(1.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2.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2)

青年教师是高校实践教育的主力军,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但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技能及实践教育经验。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育能力应改革青年教师导师制,制定合理的青年教师考核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选派青年教师去对口实践教育基地锻炼,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对口资格证书和定期组织实践培训和实践技能比赛。

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育能力;提升

注重实践教育,重视实践教学的根本是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教育能力。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弱,但青年教师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育能力是极具研究意义的。

一、实践教育概述

(一)实践教育的概念

目前对实践教育的概念并无定论,围绕实践教育概念展开的研究也较少。2006年吴亚玲认为:实践教育是指高校有组织、有计划的地围绕教育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1]

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实践教学概念的界定有部分已与社会不符。个人觉得实践教育的目的除了完成教育教学目的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生存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融入社会、融入将来工作岗位等的综合能力。因此,实践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制定出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育计划而开展的实践活动。

(二)实践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全面成长

(1)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主动能动性

从幼儿园到高中,绝大部分学生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某一事情或任务,在这一过程中缺少主体意识,充当棋子似角色,没有自我思考、判断,当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不能创新性的完成工作。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教育来逐渐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判断能力。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导整个实践活动,面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尝试着去独立思考和判断,逐渐树立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得学生逐渐摆脱出现问题时就不假思索地立即去寻求父母、老师帮助的惯性。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虽然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中,教育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但因不是从实践中得出的,学生总对这部分理论抱有多多少少的怀疑成分。

而实践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去亲身体会“三观”的内涵,并打消对“三观”正确性的怀疑,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深深的烙进学生的心灵。

(3)扩大视野,巩固理论知识

实践活动学生被暂时去除学生身份,而以特定身份出现,并置于特殊环境中,能见到不同的人,体验到不同的环境特点,操作不熟悉的仪器设备。这无疑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实践活动让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当面对实践中实践与理论矛盾时,会重新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再次实践。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实践、重新学习、再次实践会不断的加强学生理解、巩固、完善理论知识。

2.促进高校教育改革

实践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师仅仅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给学生是不够的,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地。这时候学校为了提高实践教育质量,应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引进拥有较新实践教育理念的,实践能力强的或者在这个专业有工作背景的教师,同时应该通过组织培训、讲座、实地考察的方式更新已有教师的观念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育技能。

3.协调人才的供需矛盾

近年来,大学校就业越来越来难,毕业就失业的例子越来越多。但另外一方面招工难却在各个地方普遍存在。这个矛盾形成的原因是多元的,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实践教育,校企不对口,招工企业需要招聘掌握一定技术的,能直接上岗的员工,而大学生普遍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过多的实际操作技术和经验。这种不对口,使得企业招不到人,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协调这个矛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实践教育,让学生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具备专业技能。

二、高校青年教师特点

(一)青年教师是高校实践教育的主力军

1.高校青年教师数量庞大

据统计,高校青年教师占到全国高校教师总数的62%,[2]在地级市一些新建本科学校这个比例还会高出不少。高校的发展,需要老教师的支撑,但高校的后续发展,极大程度上依靠青年教师。高校青年教师的素质、技能、实践教育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影响着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青年教师是高校实施实践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实践教学的战略储备。

2.高校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

实践教育常常需要老师驻扎在实践单位对学生进行指导,因为是临时性的驻扎,实践单位提供的驻扎地在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都不会太好,会有吃不好、睡不好的可能。没有良好的体魄和充足的精力是不能高质量的完成实践教育的。高校青年教师在体魄和精力上具有充分的优势,是高校从事实践教育最好的人选,是从事实践教育的主体。

(二)青年教师缺乏实践技能及实践教育经验

青年教师一般具有高学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高校青年教师一般也不具备工作经验或者从业经验,绝大部分新教师也没有做教师的经验,也就更谈不上在实践教育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面对高校青年教师高学历、无技能,少经验,但又将会成为实践教育的主体的这种特点,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去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实践教育能力。

三、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育能力的对策

(一)改革青年教师导师制

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基本都制定有青年教师导师制,虽各高校青年教师导师制略有不同,但有同一相似点,导师制均倾向于培养青年教师达到讲师任职条件。导师制在实际执行中基本就是通过青年教师简单的听几节导师的课,然后做一个简单的交流来完成的,涉及到实践教育能力提升的较少。青年导师制的考核往往也是通过公开课的形式来完成的。

高等学校在导师的选取上,只注重导师的职称和科研能力,把实践教学背景这块排除在选取标准以外。这就造成有实践教育背景老师不能把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青年教师也不能在实践教育方面有所突破。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导师选择时可以这样做:首先,选择校内具有实践教育背景的高职称教师作为导师,其次,如果校内没有实践教育背景的教师,可以为青年教师找两个导师一个是校内的导师,负责教师教学与科研辅导;另外一个可以找校外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从业人员,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实践教育能力。

(二)制定合理的青年教师考核制度

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考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评定职称的时候,一种是年终的绩效考核。绝大部分高校在评定职称的时候,主要要求青年教师在科研上有所成就,如要求发表几篇文章,几篇核心,同时也要求在普通课堂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很少有高校规定必须带学生去考察、或者实习几次才有资格评定职称。如果将有实践教育经验作为评定职称评定的硬性条件,并将实践教育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这必能推动青年教师对实践教育技能的自我提升。

(三)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

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好的项目选题来源于实践

科研项目的申请并不是纯纸上谈兵,如果你在这个领域没有去亲身去体验,你根本就不会发现这个领域有哪些问题是值得去研究的,也就没办法找出该领域值得申请的方面,从而就不能顺利申请到课题。可见,申请课题是要求教师在这个领域有一定经验和积累的,因此,提升青年教师科研水平,提高青年教师申报项目的成功率,是可以促进青年教师在这个领域积极去实践,并从理论与实践上去慢慢积累的。

2.高质量项目的完成需要有实践环节

项目的完成一般程序是这样的,先要对项目研究对象进行前期的走访、调查,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积累的理论知识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最终才能顺利的完成项目。可见项目的完成过程中,会引导高校青年教师学会去实践,并在实践中去找问题,并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这可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实践教育能力。

(四)选派青年教师去对口实践教育基地锻炼

选派青年教师去对口实践教育基地锻炼,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育能力的方法之一。当然选派合适的青年教师去锻炼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证锻炼的效果。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保障青年教师去对口实践教育基地锻炼的效果。

1.制定教师实践锻炼总体规划

各系部应该根据自身系部、专业特点,专业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出教师实践锻炼总体规划,这样不仅能保证教师实践锻炼的顺利进行,也能保证选派合适的青年教师到对口的实践教育基地进行锻炼,从而保证实践锻炼的有效性。

2.将去对口实践教育基地锻炼纳入职称晋升考核

将青年教师实践锻炼或实习的经历将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将去对口实践教育基地锻炼的时间、效果纳入到职称晋升的硬性考评条件中去。如:晋升副教授的必须有半年以上实践锻炼,而且实践效果在良级以上,否则不给予评选副教授职称的资格。这必然能引起青年教师的重视,从思想上重视实践锻炼,保证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效果。

3.解决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后顾之忧

首先,学校应该照常发放教师的实践锻炼期间的工资、基础津贴及其它校内福利。其次,业绩津贴由所在学院(部)考核后发放,但这个考核应该针对实践锻炼期间制定出一个标准,不能用正常上课教师的业绩考核标准去考核实践锻炼的教师。同时,学校应该与实践单位沟通,人性化的为实践锻炼的教师提供住宿,并解决生活问题,如果是高危行业应该为教师购买保险。

(五)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对口资格证书

现在国家认定的证书的考取一般都非常规范,而且考试一般都设计的较为合理,分为专业笔试和面试,其中面试环节能有效的检验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想通过考试,青年教师必然会自主地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这当然就增强了自身的实践教育能力。在考取证书以后,可以取得行业准入,青年教师并可以开展对口行业的兼职型实践,这也能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教育能力。

据此,学校应该积鼓励教师考取对口资格证书,在职称评定、津贴方面给予倾斜。

(六)定期组织实践培训和实践技能比赛

学校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可以将实践教育的新的理念传递给青年教师,可以将别人实践教育能力提升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在实践教育能力提升道路上,少走弯路。实践技能比赛,可以有效地激励青年教师去提高实践教育能力,也可以加强校内实践教育理念的交流,也可以发现实践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赛后的比赛总结中,分析问题,找出对策。

[1]吴亚玲.论实践教育的特点和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10):143-145.

[2]腾讯教育.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比达62%境遇尴尬成标签[EB/OL].http://edu.qq.com/a/20130813/002071.htm, 2013 -08 -13.

(责任编辑:谢建美)

G 645

A

1009-2293(2015)05-0090-03

本文系四川文理学院2012年度科研项目(编号:2012R 001Q)和四川文理学院面上项目(编号:2013R 020Y)阶段性成果。

程子彪,四川文理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赵 娟,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杨显明,西华师范大学教师。

【DOI】10.3969/j.issn.1009-2293.2015.05.028

猜你喜欢
导师制对口青年教师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对口帮扶这一年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8:12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对口支援的6篇“代表作”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08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