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辩证关系

2015-03-26 14:00
湖北社会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指向个体价值观

甘 艳

(1.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2.湖北工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价值是主客体关系中具有特定内容的范畴,是人类对于自我本质的维系与发展。价值也是定义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本质,即在人类的一切实践中对于自我的维持及发展所在的特质,一切价值形态都无法脱离一定范畴中的存在。价值在不同的领域中具有特定的形态,比如社会价值、个体价值、经济学价值、法律价值等等。人在不同领域中的发展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存在,也是价值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价值指向

人类教育活动的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也是价值创造的过程,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作为评价的一种客观尺度,对实践进行评价。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包含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这决定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就不能不重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可以分为宏观价值指向和微观价值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就是宏观的价值指向,而个体价值指向就是微观的价值指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起价值上的引导与定向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促使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完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整个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标准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的指导与定向。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评价标准未形成或偏离轨道,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作用,使整个社会迷失道德信仰,丧失正确的价值观,使社会处于善恶不辨、是非不别、美丑不分的混乱状态。因此,整个社会要形成正确价值观和公正合理科学的社会价值评价体系,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功能有助于整个社会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稳定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精神面貌有决定性的作用,对人民群众的价值行为选择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对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西方各国的思想观念不断涌入,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或多或少产生了影响,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观念日趋多元化。在人们各式各样的社会行为中,有正确的行为,也有不正确的行为;有善的行为,还有恶的行为;也有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的行为。这些众多的社会行为受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标准所支配。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体系是社会行为的先导。如果社会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评价标准,人们的行为就无法听从哪一个,也无法辨别哪一个是正确的,哪一个是错误的,这样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社会价值迷失与混乱。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功能,社会的价值导航作用就无法对人们的社会行为产生意义,从而不利于社会积极健康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对社会的稳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用正确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评价体系来规范和指导人们的行为,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相反,如果用错误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评价体系来评判人们的行为,则使社会风气发生转变,道德价值出现偏差,甚至使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倒退的状态。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对社会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具有十分深远而重要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指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指向是指个体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的完成与完善由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指导与定向,从而使个体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得以进一步提升。个体的价值本质通过一系列的表象来呈现,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特征,充分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本质需求,实现个体价值的需要。

台湾哲学系教授傅佩荣在回答学生提出“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时说过,“人生最重要的是‘身、心、灵’”。“身”指身体;“心”是心智,包括“知、情、意”;“灵”是指灵性,在宗教教义中理解为“灵魂,或祖先的崇拜”,非宗教的理解为一种精神的体现,也是人生的意义之所在。人生存在的意义离不开个体价值的实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引导个体对社会承担责任和为社会做贡献,从而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个体只有把自己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自觉认真地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使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使个体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人生价值观的价值指向作用,使得个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让个体理解担当社会责任并履行社会义务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受人生的幸福。

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价值的指向还包括要引导个体正确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个体人生价值评价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个体人生观的基础之上,否则所做出的评价就会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指引人们以个体的人生发展为坐标,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利益为基点所进行价值评价。个体对自身行为或他人行为进行评价时,必须坚持责任和贡献的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统一。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做出科学的评价。个体树立公正客观地价值评价标准,有利于个体对自我行为的反省与思考、规范与引导;也有利于个体对他人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个体的价值评价标准是个体区别善恶的重要标尺,也是个体选定正确人生价值目标的导航灯。没有正确的个体价值评价标准,个体就无法明辨是非、辨别美丑、区别善恶。简言之,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个体价值评价标准的功能必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才能展现对个体人生价值的指导性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价值形成的重要价值指向,对于形成个体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评价标准与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向的归宿

社会发展是人类为实现自我目标进行实践活动过程,在价值的选择和追求的过程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始终密不可分。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时需要割舍个人价值。如何将二者协调起来,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价值指向: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建设价值的和谐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作用,可以有效调节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1](p292)这也就是说,统治阶级要想始终占据对社会的统治地位,必须运用政治手段,时刻将能够体现自身利益的思想占据社会的主导。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导向是社会思潮的生命线,将党的思想教育作为社会思潮的主流,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是再生产的重要政治工具,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对人民群众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对集体意识的认同,对社会教育的重视,同时将个人思想与国家、集体利益紧密结合,提高整个社会对个体价值的认同。同时,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包括群众和干部的关系,党员和群众的关系,解决基层社会问题,形成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促进社会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思想教育对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积极作用。从宏观上来讲,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在推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具有特征的所谓的经济文化、经济思想、经济规律,在有意无意之间,对社会经济行为产生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个体在经济行为过程中发挥主观意识,提高竞争意识,不断追求创新,在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前提下,将党的思想方针路线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挥积极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个体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时间观念、科技观念,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个体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团体或阶级将规范的政治观念和道德准则作用于社会个体,并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让他们具备社会或阶级需要的社会道德,并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现。被规范的政治观念和道德准则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观念,被赋予特定的政治内涵和政治目的。文化价值中的多元化因素中必然会包含特定的政治文化和伦理文化,通过文化的传播途径,使人们在生活的无意识中可以对此进行接受,在个人的社会行为中不自觉的外化体现,形成相应的政治规范和行为准则。新时期的社会文化丰富多元,采取批判和包容的方法,对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进行借鉴和吸收,对落后的文化进行坚决的改造和批评。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教育是伴随着新科技革命进一步发展的新型产物,被赋予了时代的含义。生态环境教育是新生代的领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关注的事物,需要了解它对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是何种关系的问题。那么,人与自然构成了巨大的生态体系,将人、自然、社会纳入到研究的视野中,运用科学发展的可持续思想,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责任感,建立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崇高道德情操,才能真正解决新时期面临的诸多实践问题。

(二)个体价值指向:增进个体幸福。

道德与人的幸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这种复杂让人感到难以把握,人们或从宗教的角度、道德的角度、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不同的关注,其中以艺术的结果最能打动人。关汉卿在《感天动地窦娥冤》中写道,“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莎士比亚戏剧中“重视伦理天性的人,必须遍受各种颠沛困苦的凌虐,灭绝悖义的人,才会安享荣华,”足以使人对道德与人的幸福关系问题更加穷追不舍。[2]人在世间取得必要之物,发展需要之物,而目标必须置于重要之物之上,如果抹杀灵性修养的需要,则人生找不到真正的归宿,也谈不上真正的幸福感。[3]人所取得各种重要成果与成就,作用于人的内心,最终都会以个体幸福的形式喜颜于色。个体所做的事,如果不能给他本人带来幸福,说明这件事对他本人来说就没有最后的含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应以增进个体的道德幸福为价值指向,体现人生意义的价值指向,提高人们的道德幸福感,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化育人的功能。

增进个体幸福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向的落脚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指向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指向就是要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而个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有利于个体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个体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会对社会和他人带来福祉。对于个体来说,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会以一种心理的满足感和愉悦感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个体的幸福感。人生的追求,到最后就是对人生幸福的感受,不同年龄和文化层次的人对于个体人生幸福的理解与感受会有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幸福观和人生观。但有一点都是相同,都是在寻找幸福的感觉和追求个体的人生幸福。个体的人生幸福感取决于个体人生目标的实现与否,即使个体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假如个体的人生目标仅此而已,那么个体会因此认同人生的满足而感到自己是幸福的。个体不管处在何种生活状态,都会对幸福充满向往,对能增进其个体幸福感的事物,都会充满好感、热情与期望。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可以增进个体的幸福感,这种功能有利于推进个体的教育指向,并产生良好的效果。由此可见,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来讲,对个体价值指向的首要出发点必然以增进个体幸福为价值目标。

教育是教导个体怎样更好地实现人生的目标与价值。任何个体的人生目标和价值的实现,都会增进个体幸福,并最终以幸福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个体来说,幸福感是最珍贵的精神礼物,也是心灵最稳定最持久的愉悦的感受与体会,这是任何物质回报所不能及的。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在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之后,可以不注重社会的物质回报,但绝不会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个体对人生的良好表现的最好回报与鼓励,对人生价值的认可与尊重,深情感受与体会,以及社会对个人的认同与赞许。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树立个体的信心,增强个体的勇气,给予个体精神上的鼓励,都会有利于增进个体的人生幸福感。增进个体幸福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指向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出发点就是以增进个体幸福为价值目标,落脚点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激励等功能,最终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不仅仅在于以增进个体的人生幸福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实现个体的人生幸福。要实现个体的人生幸福,就是要个体认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幸福;然后要教育人们怎样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最后让人们明了实现人生幸福的益处是什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引导与激励,个体会通过其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幸福,从而对自我产生认可与尊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体层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性出发,反映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适性。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出超越时空和民族性的特征。除此以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也反映出个人价值的重要性。我们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个人要遵循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思想,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从实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个体价值能够体现既是社会价值的出发点同时也是社会价值最终发展的着力点。树立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体系,其本身的出发点就是要为个体的价值观和价值评价标准的形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更深一层来说,也是以增进个体幸福为价值目标,体现个体价值。个体的社会幸福构成了社会的共同幸福,没有个体的幸福也不会有整个社会的幸福。整个社会的共同幸福并不是个体幸福的简单相加,但个体幸福的实现必然是以社会共同幸福为基础。因此,增进社会整体幸福,必须以增进个体幸福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的落脚点虽表现为实现社会的个体幸福,从根本上说,就是个体的人生幸福的实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指向是实现社会的整体幸福,提供实现个体人生幸福的外在环境,外在环境的客观条件良好才有利于个体人生幸福的实现。由此可见,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是互为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共同的主体。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主体是人,社会上不同的关系以人的关系总和来体现,并彼此相互联系,形成特殊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提到过,“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可以理解为,这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概括表述,指人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社会关系。相应的,社会价值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价值的努力,个体价值的成功必然与社会价值密切相关。首先,人与社会具有共同主体的特征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性提供了可能,使社会价值与个性价值的统一具有客观性的前提。其次,社会价值存在的基础是个体价值的实现,是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个体构成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一切活动是由个体与个体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中来实现的,社会价值的发展依赖于个体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促进个体思想道德和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使个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全面发展,进一步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努力和担当,使社会价值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再次,个体价值通过社会价值得到检验。让教育的主体将社会对个体的承担要求传达给个体,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之一,然后升华为情感、认知和意志,并将此意识付诸行动,实现改造社会活动的过程。当受教育者还未将意识付诸行动之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只能算潜在的价值,只有付诸行动之后,个体价值才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转为社会发展动力,由此产生积极效应。最后,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社会价值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价值,个体价值的实现必须依赖于社会价值,因此,社会价值为个体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充分条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相互实现的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社会价值以个体价值为基础,个体价值体现了社会价值的延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彼此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容了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存在,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实现不可或缺的条件,二者统一于教育的全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忽视社会价值只谈个人价值,或只谈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价值,这两种极端的思想都是不正确的,对于价值的发展是不利的,违背了思想发展规律的根本原则。因此,在建立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辨证统一起来,以此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建设的全面进步。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3]傅佩荣.人生的幸福问题[J].环球人物,2009,(29).

猜你喜欢
指向个体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