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堂,陈绍辉,陈文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
文化产业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证明,湖北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就不能忽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词中指出:“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1]在新常态下,积极抢抓“互联网+”催生的跨业、跨界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之机遇,大力实施湖北文化产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湖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不仅是湖北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战略性转变和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湖北奋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文化资源是一个地区具有区域特色和特征的独特表现,区域文化资源的独特性既是该地区相比较其他地区的优势,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2]“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荆楚大地,居东西南北之中,当四通八达之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发现和历史研究表明,湖北不仅是著名的远古人类文化的演化地、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的富集地、红色文化的繁盛地,而且是佛道文化的昌明地、民间文化的沉积地、山水文化的灵秀地、南北文化的融合地。湖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开发价值,是发展湖北文化产业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和极其宝贵的活水源头。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前提。[3]荆楚文化是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湖北历来重视对荆楚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在省委、省政府着力建设文化强省的推动下,荆楚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获得了丰硕成果。
1.文化旅游发展态势良好。湖北旅游根据荆楚文化地域及其特色,在建构以“一江两山”为战略重点的结构布局的同时,推出了6条精品旅游线路:楚文化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武当文化旅游线、清江民俗风情旅游线、大别山红色旅游线、禅宗文化旅游线,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入21世纪后,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部署,湖北生态文化旅游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湖北旅游在对荆楚文化资源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确定了“灵秀湖北”这一主题形象。“灵”代表着浪漫雄浑的荆楚文化,“秀”彰显着钟灵毓秀的山水之美,两者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湖北丰富独特的人文魅力,展示了我省旅游业和社会文化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2.文化节庆会展业成效显著。由湖北省牵头申报的“中国端午节”成为湖北省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宜昌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武汉国际渡江节,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嫘祖庙会,兴山昭君文化节,当阳关公文化节,五峰土家文化节,襄阳诸葛亮文化节,十堰武当武术节,郧西七夕文化节,荆州国际龙舟节,黄冈东坡赤壁文化节,黄梅戏艺术节,蕲春李时珍医药文化节,孝感孝文化节,恩施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女儿会,巴东中国三峡纤夫节,黄石国际矿冶文化节,鄂州武昌鱼国际文化旅游节,咸宁赤壁三国文化旅游节,潜江曹禺文化周,武汉木兰文化节、辛亥首义文化经贸旅游节,等等。这些特色文化节庆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参与面广。节庆期间,精心组织文化交流、经贸洽谈、旅游观光、学术研讨、群众文艺等活动,突出了地方的文化特色,展示了当地的人文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繁荣,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许多节会促进了当地文化消费,扩大了对外文化交流,提升了知名度,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
3.文化影视、演艺创作成果喜人。近年来,以荆楚文化为依托和元素的影视、演艺创作发展迅猛,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了一批既具有较高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又广受市场好评的精品力作。
电视剧《洪湖赤卫队》、《旗舰》、《南下南下》、《圣天门口》、《万历首辅张居正》、《武当》等精品佳作,先后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和部分省级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受到广泛好评,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楚文化为素材的电影《桃花夫人》已开机拍摄,讲述楚国女性的电视剧《芈月传》拍摄已经完成,即将播出。近年来,湖北还成为影视剧的拍摄外景地,对宣传湖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真实再现中央监察委员会诞生历程的《忠诚与背叛》和讲述共产党人寻路历程的《八七会议》等红色电影均取景于武汉。《黄金时代》、《万箭穿心》、《浮城谜事》、《桃花灿烂》、《江城夏日》、《人再囧途》中长江大桥、黄鹤楼、江汉关等知名景点在电影中多次出现。电视剧《倚天屠龙记》取景湖北十堰武当山,电影《山楂树之恋》取景湖北宜昌。2015年,台湾导演侯孝贤执导的《刺客聂隐娘》获第68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其外景拍摄地选择了湖北的武当山、神农架、利川、随州4处景点,电影中空灵静谧的大九湖,层峦叠嶂的武当山峰,云雾缭绕的神农架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京剧《曾侯乙》、大型歌舞《编钟乐舞》、《凤舞九天》、《钟鸣楚天》不仅演遍了大江南北,还出访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大大提高了湖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纪录片《凤舞神州》、《楚国八百年》和《汉江》在央视播出后,引来好评如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荆楚文化热。在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结合旅游景区的文化背景打造了大型山水情景剧《新龙船调》、《草庐诸葛亮》等,以及歌舞秀《夷水利川》、《太极武当》、《王昭君》、《妹娃要过河》、《荆楚风》、《三峡风情》、《炎帝大歌》、《嗯嘎·女儿会》、《毕兹卡》等文艺作品深受游客和当地群众的喜爱。
4.文化博览、工艺美术业发展迅猛。湖北是文物大省,艺术资源丰富,各地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形成以文物复仿制品为主导的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文博鉴赏培训等一体化文博产业,建立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文物复仿制品基地。同时,各地还积极挖掘、开发和整理荆楚文化美术、书法及民间艺术品资源,加快艺术品创作、研究、收藏、展示、设计、生产、加工、交易等一体化,完善艺术品产业链。通过不懈的努力,培育了一些著名品牌。荆州仿古漆器、郭店楚简复制等成为我省艺术品业的优秀代表。此外,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有所发展,湖北的汉绣、十堰的绿松石、云梦的皮影戏、恩施的手工蜡染布等工艺美术品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总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结构体系。既有传统的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行业,又有新兴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行业,还有文化用品生产、产品辅助生产等相关行业。但必须看到,与荆楚文化资源的丰富度相比,与湖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存在诸多的不足和问题。
1.总体发展严重不足。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约为2.8%,增幅高于GDP增幅约4.8个百分点,高于第三产业增幅约4.9个百分点,但GDP占比仍低于3.79%的全国平均水平,“大文化小产业”的特征明显。[4]
2.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文化产业仍居主导,新型文化产业基础薄弱,规模市场主体数量偏少,文化品牌竞争力不强,文化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在高技术化、高附加值、高集约化和高关联度等方面均严重不足,湖北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竞进增效迫在眉睫。[5]
3.文化资源整合意识和观念不强。首先,从省级层面来看,迄今为止,还没有对全省范围内的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没有就荆楚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从宏观规划、战略指导和总体部署的顶层设计加以推动。其次,从市县层面来看,虽然有做大做强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强烈意愿,但缺乏全局性眼光与高度,缺少大区域的文化资源整合意识,未能立足全省和更高层面来把握、布置、培育、利用本地文化资源,没有或很少将本土的文化资源放置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平台上去认识、安排和规划,在选择和确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更多关注的是自有文化资源的小范围整合,从而形成各自为战、同质竞争的局面。以三国文化为例,襄阳、荆州、鄂州三市均积极争创“三国文化之乡”,荆州和当阳均以公关文化产业园作为开发重点,没有形成错位发展,协同作战,结果是湖北三国文化旅游及其产业化开发始终没法做大、做强。再次,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等保障措施,使得一些好的规划和构想无法落实。大洪山是国家级风景区,文化资源丰厚,国家、省里均明确要求进行总体开发,并制定有相关规划,随州、钟祥、京山三市县也都认识到实行资源整合,进行总体开发的重要性,并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由于行政、地域、权属的分割,加上省级层面刚性保障的缺失,至今仍未形成合力,依然是各自为战,各修各的路,各建各的景。
4.产业化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严重残缺。目前,对荆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主要还停留在旅游开发、影视创作等传统、常态层面,没能与金融、科技等深度融合,催生新型文化业态,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态势,产业链尚不完整。一个漫画原创作品不仅可以带来本身的销售收入,更能带动一大批衍生产品行业,如玩具、服装、电影、音乐、出版、网站资源等等,这些相关行业之间相互作用,能成倍放大收益和知名度。荆楚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所缺乏的,正是这些围绕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和氛围。事实上,在动漫和网络游戏制作等领域,湖北文化产品完全能够参与国内、国际竞争,并占据一席之地。遗憾的是,由于科技研发力薄弱,文化创意的欠缺,楚文化、三国文化等宝贵文化资源没有得到高质量的转换开发。
5.产品开发深度不足,附加值不高。从目前现状来看,已有的开发大多是初步的、浅层次的,产品深度开发严重不够,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和科技附加值不高,文化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资源禀赋和现实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以文化旅游为例,绝大多数地区和景区目前仍停留在以文化资源吸引旅游发展的阶段,文化内涵还没有很好地挖掘和提升,无法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游客,严重影响了湖北文化旅游健康的、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我省部分旅游产品对荆楚文化的挖掘还不够深入。很多旅游景区所展示的只是一些文化表象,不能带给游客深刻的文化体验与震撼,无法营造整体的文化氛围。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与繁荣的道路仍需一段漫长繁琐的过程。此外,目前湖北绝大多数的旅游景区还主要依靠门票收入。国际上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购物都在支出比例的40%以上,湖北旅游购物占支出的比例远低于此。
6.品牌建设不力,缺失领军人才。文化品牌作为一种标志与象征,是一个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体现。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湖北还没有打造出一批具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的文化产品,除“灵秀湖北”之外,至今仍然缺乏一个比较权威的、民众认同度高的、可以概括湖北文化精髓的品牌。文化产业在空间集聚方面以及文化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都还处于初级阶段,除少数领域如传媒集团外,还缺乏重量级、领军型的文化企业和集团。目前已经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在产业集聚效应上还需要提升,在文化产业产品资源价值的挖掘上还有相当的潜力可挖。人才队伍建设严重不足,缺乏特色文化的领军人物,缺少既精通特色文化又善于经营的人才。所有这些,严重制约了湖北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开启了传统产业生产流程再造、商业模式创新和价值链重组的大门,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各地纷纷推出或抓紧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加快实施湖北文化产业“互联网+”行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湖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人类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在消解着传统文化,这是文明进步与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遗憾。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传承和发展好湖北文化,对提升湖北的软实力与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幸运的是,借助“互联网+”时代的东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突破行政、地域、权属、时空的分割,打破相对封闭、静止、固化的保护和开发模式,以人人皆可以参与、资源可以自由组合的形式,通过数字记录和保存、数字复原和再现、数字出版与传播等方式,实现大众的、动态的、活态的保护和开发,为传统文化资源“活起来”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使其得以在文化精神家园中不断地传承下去。如北京数字圆明园项目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制定和实施湖北文化产业“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对湖北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既能有效保护湖北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又能使湖北文化中如纪南城遗址之类的有说头的湖北文化资源立体、鲜活起来,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和关注,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更多的产业和经济价值。
2.有利于湖北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通过“互联网+”,文化产业实现了与科技、金融、农业、工业等多部门、多行业的跨界深度融合,催生出了诸多文化产业新业态,同时又使得“文化+”成为一种新常态,成为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增强地区核心竞争力的火车头。北京、浙江等省市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深入实施湖北文化产业“互联网+”和“湖北文化+”行动计划,构建开放的“互联网+”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能有效实现湖北文化资源和湖北文化产业发展要素的跨界、跨业重整和优化,全面解决目前湖北文化产业的不足和问题,有力促进湖北文化产业内部的升级换代,而且能有效助推整个湖北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竞进增效。
3.有利于湖北文化形象的整体塑造。借助于“互联网+”立体的生态系统和开放的互动平台,我们可以将博大精深、种类丰富、底蕴深厚的湖北文化完整而集中地放在一个展示平台上加以呈现和传播,便于整体塑造和宣传湖北文化形象。2015年,深圳文博会湖北馆第一次以“互联网+”串起湖北的禅宗文化、道家文化、土家文化、红色文化、医药文化、桥梁文化等,全景展示荆楚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文化成果及人文、科教资源优势,成功将“一次性展示”改建为“可持续补充完善内容、永不落幕的湖北文化产业及成就展示、宣传、推广、招商平台”。[6]同时,湖北馆还用英、法、德、日、韩等多国语言,向全球展播,让文化湖北走出去。又如,汉街万达电影乐园“飞跃湖北”项目,将白云黄鹤、珞珈樱花、油菜花海、武当山,神农架、黄鹤楼、赤壁三国古战场、三峡大坝、清江画廊、武汉编钟建筑等最具湖北文化符号性质的旅游资源与现代高新技术融为一体,让游客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感受一场足不出户、飞跃荆楚大地的“另类穿越”的文化之旅,赢得了游客的高度赞誉和广泛推介,实现了经济和文化价值传播的最大利益化。
4.有利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竞进局面。随着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发展方向转变,生产的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的特征,文化产业正好与这一趋势高度契合。湖北既是文化大省,文化资源和传统文化产业优势明显;也是科教大省,是国家重要的数字化产业基地和现代信息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实力雄厚。因此,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的催化剂,“互联网+”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文化产业创新的技术、市场等问题,而且通过股权众筹等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制约发展的资金和人才等瓶颈问题,带来了科技、艺术、人才自由交流,极大地降低了创业和创新的门槛。
当前,湖北正在进行以协同改革、融合发展思维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创新实践。故而,只要积极推动对接,切实聚焦发展,湖北文化产业很快就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而这现象一旦蔚然成观,势必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推动我省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推动顶层设计,制定发展战略规划。“互联网+”在很多层面上给文化产业带来了颠覆式的影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跨界、跨业的深度融合,应该上升为全省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通盘考虑,对“互联网+”和“文化创意+”推动下的文化创新体系建设的各方面、各层次、各种要素进行统筹考虑,设计相应政策切实推进文化创意生态圈的形成,着力打造长江文化带、汉江文化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促进带圈互融,从宏观规划、战略指导和总体部署的顶层设计上加以推动。具体而言:(1)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加快转型升级。(2)积极发展创意业、网络文化业、动漫业、游戏业等新兴产业,加大在文化产业结构中的比重。(3)积极推进湖北文化资源与湖北优势文化产业对接。实施文化科技融合工程,推行文化科技培育计划;实施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工程,重点扶持科技成长型文化企业,做优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实施消费惠民工程,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实施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培育壮大一批文化名牌产品、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和一批文化支柱产业,形成特色鲜明、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的优势产业门类。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营造互联网发展环境。2015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2015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排行榜。总体看,2015年互联网百强企业覆盖电子商务、综合门户、互联网金融、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主要业务类型,整体业态多元,规模效益强,对信息消费拉动作用显著。然而纵观榜单,上榜企业多分布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浙江等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湖北没有一家企业上榜。湖北教育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在互联网圈占到半壁江山“湖北系”,不仅涌现出雷军、周鸿祎等网络领军人物,还培养出众多网络精英,荆楚大地却没有一家标杆性互联网企业值得我们深思。许多互联网公司曾起步于湖北,却因企业发展环境而不得不离开。湖北互联网发展环境相对落后,导致互联网人才大量外流,并进而影响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和人才集聚。对此,(1)建议积极改善“互联网+”行政环境,从政策上吸引互联网人才的回流。(2)深化文化管理机构改革,成立领导小组或文化产业委员会统揽文化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建立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导机制,完善政策执行评估体系和通报制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3)深化市场主体改革,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文化产业集团,鼓励民营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各地市、企业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网络巨头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传统产品与互联网服务的融合。(4)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创新文化投资融资方式,建立和健全政府资金引导、企业主体投入、民间资本给力、银行银代和股市融资助力等合成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5)利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科研优势,重视研发,将企业的部分研发中心吸引到武汉,形成IT产业的聚集效应,并进而吸引投资人的关注,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调整发展思路,聚焦发展重点。(1)调整发展思路。湖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应当是以写好“中国梦”的湖北篇章为中心,顺应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大势,大力发展“幸福导向型”经济。重点发展文化娱乐、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动漫游戏、休闲旅游、科研教育、体育运动、绿色环保、健康养老和智慧生活等与人民生活幸福息息相关的产业。(2)聚焦发展重点。大力承借“互联网+”催生的跨业、跨界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之风,推动在湖北出现跨界的颠覆革命,借势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融合,实现湖北文化产业的转型。要切实改变过去单一依靠文化资源发展,转向依靠文化和科技融合方向发展,提高产业和产品的文化和科技附加值。要聚焦数字出版业、广电制作业、网络视听业、电影产业、演艺产业、动漫产业、艺术品交易产业、休闲娱乐业、网络游戏业、工业设计等产业重点,大幅度提高科技水平,力争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要盯住“三块屏幕”(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推动广播、影视、报纸、书刊与手机、网络、游戏、动漫等产业联姻,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形成一批高附加值、多功能、多业态的数字化文化产业集群。(3)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全省文化资源及其产业资源整合,按照结构好、布局好、可持续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产权为纽带,组建特色文化产业集团,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4.加快数字化建设,构建网络化生态平台。(1)建立数字化的湖北文化保护、展示、传播的网络化平台,传承湖北文化,讲好湖北故事、传播好湖北声音、展示好湖北风采。具体而言,建设湖北文化的数字文化园,以独一无二的湖北文化内涵,融入湖北地域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同时运用3D/4D/5D等高科技手段,通过数字信息等平台展示湖北文化,将湖北建设成为中部文化创意高地。如复原荆州纪南城大遗址等楚国遗址项目,通过视频和音频数字化演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既避免保护遗址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也可让游客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湖北。建设荆楚博物馆网络数据化展示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辅以微博、微信等适时传播工具,开设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发针对湖北文化旅游产业的APP等程序或项目,利用航拍无人机和微电影等新型技术与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和传播湖北文化,打造灵秀湖北、大武汉、大鄂西、大三峡等文化品牌建设。(2)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建立湖北文化产业数字化利用和开发平台,打造平台型企业和平台经济集群。利用湖北高校科教和光谷科技与创业发展的优势,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历史文化遗产智能安保系统,建立具有监控客流及接纳能力的旅游文化信息系统平台,建立智能感知、智能处理和智能监控的网络化平台等,最终形成立体、多维的湖北文化产业平台。(3)加快湖北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好华中国家数字出版示范基地、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立湖北文化网络数据库,聚焦数字化设计、游戏、动漫、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文化业态。
5.打造“湖北文化+”泛文化产业生态链,催生新的业态。鼓励文化创意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间的“自由跨界”打造泛文化产业生态链,造就“互联网+湖北文化+N”的升级模式。重点打造“湖北文化+创意设计”、“湖北文化+景观建筑”、“湖北文化+生态旅游”、“湖北文化+城镇建设”、“湖北文化+城市空间”、“湖北文化+生活创意”等产业链。推动形成几个具有全国影响、集聚效果明显和产业特色鲜明的“互联网+”文化产业集聚基地。要重视对湖北文化元素符号的提炼,深入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为文化资本。将具有鲜明特色的湖北文化符号植入建筑、装饰、包装、纪念品和生活用品中,注重荆楚文物在日常生活和产品设计中的创意开发,提高产品的文化含量与附加值。注重荆楚派特色建筑在湖北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湖北文化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协同发展,湖北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结合等。如“湖北文化+城市空间”可积极打造湖北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以社区为单位,选择最能代表当地特色的元素,打造一区一景一园。同时在重大城市的公共空间,如城市公园、火车站、飞机场等重点区域,也应注重体现湖北文化内涵的设计与建设。也可选择在城市地铁中,推广湖北文化,打造楚文化、三国文化地铁专列等。
6.加强队伍建设,吸纳人才聚合。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开放的、流动的、具有多元化视角和思维的人才。多年来,湖北文化产业资源没有完全又及时地转化为文化市场资源,相对优势文化资源没有化为效益、创出品牌,都与缺乏懂文化、擅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有密切的关系。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构筑文化产业发展人才保障体系。积极引进和培养文化科技创业领军者、文化科技研发带头人和文化产品制作骨干。要发挥社会力量构建立体化的培养体系,并出台政策保驾护航,着力培养拥有终身学习能力、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的,跨专业的符合“互联网+”时代需求的文化产业人才。
7.重视法制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新兴行业,互联网因其特殊的行业特征,立法相对欠缺,网络侵权盗版严重,法制环境相对薄弱。建议:(1)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各种网络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理,保证湖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2)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为企业科技创新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使文化产业创新获得持续的活力。版权的本身包含了创新、使用、管理和保护等诸多方面,版权不是在大量地消耗能源、资料和资源,而是依靠、依托了一些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在传播过程中来产生很大的价值。[7]只有认识到版权的巨大价值,并将湖北文化中优质版权整合、集聚、传播,才能效果最大化,产生更好的价值。
8.改善网络金融环境,构筑网络金融安全。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8]。在此背景下,湖北应积极探索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依托云计算、移动支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准确分析、把握人们的消费习惯和信用等信息,进行文化产业创新。结合湖北当前打造武汉为中部地区和长江中游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定位,建议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支持,促进文化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信息运作与资金运作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信息的处理能力与技术水准直接影响到互联网金融的效率与安全性。[9]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规则不清晰,监管缺失等问题,规范从业机构的经营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构筑网络金融安全。对文化产品积极进行互联网融资业务,通过股权众筹融资等方式积极开发湖北特色文化产品。
[1]习近平.习近平向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致贺词强调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N].人民日报,2014-11-20(1).
[2]吴伟.本土文化资源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化的机制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当代经济管理,2013,(5).
[3]黄永林.文化产业纵横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4]尹汉宁.湖北是大文化、小产业,[DB/OL].http://business.sohu.com/20130917/n386742583.shtml,2013-9-17.
[5]黄勤.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迫在眉睫[J].政策,2015,(3).
[6]湖北馆用“互联网+”展现荆楚风貌[DB/OL].http://news.cnhubei.com/xw/wh/201505/t3256993.shtml,2015-5-14.
[7]阎晓宏.大数据时代的版权与文化[J].传媒,2014,(23).
[8]六大措施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 互联网金融获政策助力[N].人民日报,2015-7-19(2).
[9]金元浦,欧阳神州.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文化中小企业的融资[J].学习与探索,2014,(6).